“是哪裏來的兵?是哪裏來的敵人?”


    高麗人都在問這個問題。因為就算來的全是農民,數量也太多了。難道是哪裏發生了暴動嗎?


    可是夜色茫茫,高麗人隻能盡量多地點起火把,然後睜大了眼睛想看看究竟對手是誰。


    他們派出去的眼線、探子在夜色中看不到確切的東西,又不敢靠近,在發現火把之後就往迴逃。


    “是那支軍隊!”


    “大人,我,我沒看清楚,我不認識他們的字。”


    “廢物!”


    金海京的高麗守城將領氣得一腳把這個探子踹下了城,對方發出慘叫聲從城牆上落到地上摔了個半死不活。


    金海京的城牆也就6米高,直接跳還真不容易摔死。


    隨著火把越來越近,總算能看清人影了。


    “都是穿著盔甲的兵,全都是!好多,好多~”


    高麗人喜歡一驚一乍的,此時還未交戰,隻是看到明軍的氣勢就已經吱哇亂叫起來。


    “快射,給我放箭!”


    “不能放箭,不能放箭,先問問清楚這中間有什麽誤會。”


    “都這個時候了,哪裏還存在誤會,都給我放箭!”


    “都別放箭,聽我的別放箭,別惹怒了對方。”


    “你這軟弱的廢物!”


    “你才是無腦的蠢豬!”


    高麗高層權力鬥爭的影響已經擴散到了許多地方,此時的意見分歧就是。他們互相不服,當有意見不同時,就算敵軍兵臨城下也要先爭一下對錯。他們都認為自己的處理是對的,對方的處理是錯的。


    然後,就是有的士兵聽命令放箭了,有的士兵聽命令不敢放箭,讓箭矢變得稀稀拉拉毫無威脅。


    本來高麗主要用的就是檀弓,用檀木製作的。後麵發展到使用角弓,用就是水牛角、竹子、桑木、牛筋等材料,再用魚鰾膠粘貼製作,更講究更高級。


    但這裏高麗的士兵手裏沒有多少好弓,檀弓、角弓都不多,更多的隻是竹弓,射出來的箭倒是鐵箭頭。因為他們多山有礦,鐵是不怎麽缺的。


    這段時間又沒有打仗,慢慢攢倒是能攢下來一批鐵箭頭。


    隻可惜稀稀拉拉的箭矢飛出去之後幾乎沒有射到什麽人,落到了黑暗之中。


    明軍二話不說拿起弓箭就反擊,往城上射。反正壓製射擊,就看誰的運氣比較差會被射中了。


    持盾的士兵往前頂吸引城牆上弓箭手的火力,他們的後麵就是扛著雲梯的軍隊。


    明軍最先上岸的6千人因為害怕落水所以隻穿皮甲。後麵奪下良州港後,從船上下來的士兵從滑梯上滑下來時大家才是從船上穿好鐵甲才滑下來的。


    大家都很小心,還做了些保護措施,因為如果不小心落水,穿著鐵甲的士兵絕對要沉到水裏淹死,救都救不上來。


    這支明軍精銳訓練有素身手矯健,過程很順利沒有出事。


    因此此時頂到前麵來的明軍士兵身穿鐵甲頭戴鋼盔不說,手上還拿著盾,真的不怕城上咻咻咻射下來的弓箭。


    想要阻止射箭先問清楚的人現在也不喊了,反正已經來不及了。隻要有一支箭射出去就代表了反抗的態度,對方已經不會停下來聽你說什麽了。


    周宇這些日子已經在考慮明軍的裝備問題。在失去了北原這個敵人之後,周邊的敵人都是弱雞,重甲毫無意義。


    你穿輕甲對手也破不了防,重甲也破不了防,但是更笨重顯然不利於長時間的戰鬥。


    今後的作戰裏,肯定會遇到更多惡劣環境的情況,輕便的裝備比笨重的裝備反而對明軍士兵更友好,提供的保護更實際。


    因此在軍工中冶煉更輕更薄,但是防禦力並沒有大幅下降的盔甲就是周宇下一步的目標。


    盔甲被對手的武器砍傷砍壞沒事,隻要人不死亡或者受重傷都可以接受。


    身上裝甲負重減半就足以讓大明經過嚴格訓練的士兵和對手不著甲的士兵一樣敏捷,體力一樣好。


    充足的飲食加不斷的訓練,大明的士兵絕不是那些隨便聚集起來,覺得自己是個青壯,身上有幾兩肌肉,手裏有一把刀就能砍遍天下無敵手的無知玩意兒能比的。


    沒有受過訓練的普通人上陣之後敢吼著給自己壯膽然後朝著對手揮動武器就已經是上勇了,更多的時候是見血就怕了,手發酸腿發軟隻想著往身後逃跑。


    高麗的這些士兵素質不會強於興漢禁軍那些玩意兒,吼的特別大聲,弓箭射出來軟綿綿,明軍的士兵都開始搭雲梯了,他們的箭愣是沒射死一個人,僅僅射傷了幾個。


    反而被明軍的弓箭反擊壓製給射死了好一些,甚至都不用簡易箭塔戰術。


    明軍開始登雲梯,打的就是一個快。


    這一次要如此快速,不用最低傷亡的方法拿下金海京就是要給高麗君臣一個下馬威震懾。


    在戰略上,一記重拳打實在了,可以讓不清醒的人清醒清醒,知道抵抗是白費勁的。


    如果明軍用磨對手有生力量的方法來進攻,高麗高層才不會在意士兵的死亡,他們隻會覺得明軍也不過如此,然後生出僥幸心理,覺得憑借地形和軍隊數量,可以把戰爭拉得足夠長,拖垮遠道而來的明軍。


    周宇是不願意看到明軍拿下一個高麗比拿下興漢還慢的情況的。這關乎百姓怎麽看以及周圍的其他小國怎麽看。


    三天打贏和三個月打贏之間的差距太大太大了。


    因此明軍早就做好了直接攻城的準備,毫不猶豫地直接圍住四麵城牆開始攀爬。


    “快丟石頭,快!”


    先登的勇士受到了最多的攻擊,石頭、箭矢往他們的身上招唿,就算是穿著盔甲也受不了。


    不斷有英勇的士兵在雲梯上被擊落後人摔到地上,不是內髒受傷吐血就是骨折重傷。


    明軍士兵們舉盾上前把受傷的隊友往後麵搬運救治。


    這是明軍人性化的一麵,隻要沒斷氣就要救治,能救盡量救。就算殘廢了延壽教也會給你養老,大明朝廷也不會發一筆錢就打發了,而會一直看顧到底。


    這也讓明軍士兵們的作戰意誌更加頑強,身上如果中箭輕傷也不會輕易後退,而是繼續堅持作戰。


    金海京的高麗人根本沒有做好遭遇敵軍的準備,所以他們的守城部隊根本沒有準備好守城物資。大晚上的也不知道該怎麽征召民兵,射完手上的箭,丟完本來就沒準備多少的石頭,他們就隻能和明軍肉搏了。


    這給了大明士兵登城的機會。他們靠著身上的鎧甲保護挨幾下跳進了城垛裏麵,終於踏足了城牆,然後和對方大戰起來。


    雲梯前的防守隨著越來越多明軍舍身上牆肉搏,愈發變得薄弱。


    終於明軍殺開了擋在雲梯前的高麗士兵,雲梯下的大明士兵源源不斷地增援上了城牆。


    高麗守軍在戰鬥力上根本無法與明軍相比擬,心理上覺得這是上國的強兵,更是有一股怯懦的意味。要不是以多打少,他們根本就沒有勇氣堅持。


    隨著明軍越來越多,他們的死亡數量迅速上升。原本士氣就不高的高麗守軍立刻就有人逃了,然後越來越多的人跟著學,陷入惡性循環,高麗守軍開始潰退。


    明軍還沒城牆上的高麗守軍三分之一多的時候高麗人就被擊潰了,他們丟下武器從樓梯上滾了下去,然後尖叫著逃進城內。


    明軍付出了一百多人的傷亡,用了不到半個時辰就攻下了金海京的城牆,士兵們衝到城門前殺散守軍打開了城門,明軍直接從城門湧進城市。


    兩個師的明軍入城後,在黑暗的街道上他們確實也不知道該往哪裏去,但這不妨礙他們按照12人小隊的方式行動,占領一條條街道,然後判斷街道上的房子到底是幹什麽用的。


    判斷的方式很簡單。金海京裏的房子又小又破,在明軍的眼裏比過去安右道最差的房子還差,現在安右道的豬圈都比這些房子整潔。


    這些房子裏顯然是有人的,但是他們絲毫不敢發出聲音,也不敢點火照亮,隻敢把門關緊藏在房間裏等待未知的命運。


    明軍當然不會劫掠。因此當他們看到和這些破房子不同的稍微大一點的房子時,還以為是富戶的房子,也略過了不進去。


    然後明明占領了這座城,結果竟然找不到這裏的官邸在哪裏。


    最後隻能找來耽羅島的人,讓他們問這裏的長官官邸在哪裏,他們要去抓人。


    結果等到識路的金海京人帶著他們到一座房子門口的時候,明軍軍官都有點撓頭了,啊?


    就這房子也不大啊,又小又矮的,真的看起來就是個地主富戶的家,有些大地主大富戶的宅院比這可氣派多了。你告訴我這是什麽金海京的官邸?


    結果就是。


    因為當部分明軍集中到房子外麵集合之後,裏麵的人直接開門出來投降,生怕明軍殺進來。


    逮到了金海京的最高長官,明軍算是正式把這座城拿下了。


    “就這破地方,也有臉加個京字呢,嗨。”


    房子又矮又小又破,確實是小窮國的模樣。但大明的人看不上這裏,這裏卻還真的是高麗南方的重要城市,他們可寶貝著呢。


    好在沒費多大功夫就拿下了,有了這個籌碼,就可以和高麗君臣談他們的投降條件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種田從成立教派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顏醜文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顏醜文良並收藏穿越種田從成立教派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