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休抱起劉娥,見攬月閣滿地狼籍,無法再待,於是一直抱著劉娥,抱到自己的寢宮中去了。這一日劉娥受驚過度,不管任何人一接觸她就驚惶無比,元休心中無限憐惜,親自抱著她,便是侍女們為她沐浴更衣時,也不曾放開她的手。


    一直到了晚上,元休親自抱著她用晚膳。劉娥卻食難下咽。


    元休輕哄著她才吃了半碗小米粥,過了好一會兒,劉娥才慢慢地平靜下來,元休叫人點上安神的熏香,看著她沉沉睡去,這才放開了她的手,叫懷德、張旻帶路,去外宅看望龔美。


    大夫已經為龔美處理完傷口,隻見他纏著厚厚的繃帶,見了韓王進來,掙紮著要起來行禮,元休忙叫人按住了。龔美第一句話就問:“王爺,小娥怎麽樣了?”


    元休道:“她很好,隻是受了一點驚嚇,已經睡去了。你的傷怎麽樣?”


    龔美搖頭道:“沒事,隻是皮外傷,我是個粗人,挨幾拳也沒什麽大不了的。隻是王妃她,她太血口噴人了……”


    懷德忙拉了拉他,不管事情怎麽樣,身為下人畢竟是不能對王妃口出怨言的。


    元休點頭道:“今天的事情,我都知道,委屈你了!我來,一是看望你,二是為了小娥的事,要與你商議。”


    龔美掙紮著坐起,道:“小娥?王爺有事盡管吩咐,就是要我一條命也行!”


    元休道:“我要正式納小娥,她得有個來曆娘家。今天王妃的話,我也聽到了,你們一個姓龔一個姓劉,容易叫人說閑話。我知道你們是患難結義,相扶與共的情誼,但是王府人多嘴雜,要避是非。你與小娥與其稱義兄妹,不如直接就稱親兄妹。你就改姓劉,算是小娥的親哥哥,小娥有個娘家人,也少受人閑話欺負。隻是改姓事大,不知道你願不願意?”


    龔美心中酸澀,好半日才道:“隻要對小娥有好處,改姓算得了什麽?說實話,我其實也並不知道我自己原來姓什麽,龔這個姓,原就是教我打銀的師父姓氏,現在改姓劉,也沒什麽。我和小娥原就是如親兄妹一般的親了。”


    元休就道:“父皇這段日子正為大皇兄的事憂心,等大皇兄病好些我就正式為小娥討個封號。你放心好了!”


    龔美掙紮著下炕,在地上給元休磕了三個頭,道:“我做什麽都無所謂,但求王爺善待我的妹子!”


    元休忙扶起他肅然道:“這個何須你來說,我隻有比你更心疼她!”


    張旻笑著對龔美道:“恭喜劉美兄,今日雖然偶有小驚,卻是既認了兄妹,又被王爺提拔,真可謂是因禍得福,是雙喜臨門。”


    龔美心中五味雜陳,呆了好一會兒,才迴過神來,悶聲道:“是,我如今不再是龔美,而應該叫劉美了。”他低下頭,好半日才道:“我有一件事,想請王爺作主。我自有了個宅子,幸得鄰居宋師傅幫襯。他家的宋大姐待人甚好,我想求娶於她,想請張哥哥作媒人可好?”


    元休怔了一怔,忽然有些愧疚,當下輕咳一聲道:“這是好事,過幾日我讓張旻幫你提親去。”


    張旻就笑著上前來道賀。


    元休又問了如芝的情況,卻隻是跌傷了,內腑小有損傷,便叫了太醫慢慢調理將養。


    潘蝶一迴到自己院中,便大發脾氣,將梳妝台上的東西打得稀爛,哭倒在床上,直叫:“我不活了,我叫個賤丫頭欺負了,還有什麽臉活下去呀……”


    張氏膽戰心驚地勸她:“王妃,王妃,東西不算什麽,您可別氣著了,您可小心砸到自己。”


    潘蝶忽然撲到張氏懷中大哭起來:“我不活了,我從來沒教人這麽欺負過,我咽不下這口氣……”


    張氏心疼地抱住潘蝶安慰:“我可憐的娘子,你從小到大,就沒受過委屈。”


    潘蝶叫道:“我要殺了她,誰也別阻攔我!”


    張氏苦勸道:“王妃,您消消氣,殺一個奴婢容易,可是別傷了您自個兒。”


    潘蝶忽然兩行清淚落下,哽咽道:“他跟著那狐狸精留在攬月閣了是不是?他就這麽讓那賤丫頭欺負了我!”


    張氏慌忙拿出帕子給潘蝶拭淚:“娘子別哭。那不過是個賤婢,哪值得您這樣。”


    正說著,院子裏丫頭來報,說是劉媽媽來了。


    劉媼進來時就嚇了一跳,整間寢宮所有能碎的東西都已經盡數打爛,潘蝶披頭散發,半坐在床頭,哭得臉上妝容全毀。聽到劉媼來了,這才微微停歇,努了努嘴示意她坐下,道:“今兒他這麽欺負我,你就站著看熱鬧!”


    劉媼看了看左右,實在無處可坐,張氏忙翻出一隻腳凳來放在床邊,劉媼坐了下來,歎氣道:“今兒王妃這事兒,也做得忒急了些。”


    潘蝶白了她一眼,道:“你還怪我急!那一日若是依了我,準拿他個不是。枉我把嬤嬤當成自己人,沒想到您幫著他們欺我瞞我哄我騙我,這叫我怎麽還能信任嬤嬤?原是依了媽媽的話,說讓你來處置,會打發她滾的,沒承想這麽久沒動靜,原來媽媽隻不過是敷衍我罷了!我的眼中向來是不揉沙子的,既然你不動手,我隻好自己動手了!”


    劉媼歎道:“老身已經在作了,隻是這事兒打老鼠怕傷了玉瓶兒,所以不得不謹慎。那丫頭憑她是趕出去配人了都是小事,王妃,你今天這大剌剌地鬧起來,硬是和王爺拗起性子來,實在是失策。你和王爺是新婚夫妻,將來是要過一輩子的,為一個下人,傷了你們的和氣,豈不是得不償失?”


    潘蝶聽著聽著,便靜了下來,良久才道了一句:“鬧都鬧了,總得再想個法子吧!”


    劉媼道:“原先依著老身的意思,您裝什麽都不知道,讓老身尋個能在王爺跟前說得上來的理由,悄悄地把她給打發走了。現如今您這一鬧,王爺和您頂上脾氣了,這一時之間,再去惹這個事,不但做不成,還恐傷了您和王爺的感情。”


    潘蝶咬牙道:“你要我忍,我可忍不得!”


    劉媼含笑道:“我要您等,等一個魚與熊掌兼得的機會,您願不願意等呢?”


    潘蝶扭著手帕,想了一想道:“好,那我就等,你給個日子,我就等著!”


    劉媼沉吟了片刻,道:“楚王病著,怕王爺再拿這句話說事,半年之間,一時難動,半年以後吧,這事兒淡了再動手,總不出年底就成!”


    潘蝶道:“好,我就等你到年底。到時候再不成,我可顧不得了,少不得拚著再破一次臉,決不可能再讓她逃過。”


    劉媼看著潘蝶,輕歎一聲,這王妃年輕任性,不是個好侍候的主子。可是再怎麽說,她也是正室,自己總是要幫著王爺王妃夫妻和美為要。雖說皇家三妻四妾是平常,那也得大些再說,王爺小小年紀寵婢忘妻,若是傳到官家耳中,不免說他輕佻。那個惹事的丫頭,早早打發出去,自己也耳根清淨。


    潘蝶看著劉媼,也在靜靜地想著:她能幫到我多少?若她不成,再找誰呢?找爹爹作主準成。


    兩人各自懷著主意,卻已經彼此達成了協議。


    見劉媼離開,張氏又勸潘蝶:“王妃,若王爺迴房,您可千萬不要再提今天的事兒了。”


    潘蝶惱了:“明明就是他理虧,你也站在他那邊?”


    張氏隻得道:“老奴當然是站在您這邊的。這也是咱們私底下關起門來說句實話,本朝畢竟是以仁德治天下,今兒也是老奴糊塗了沒擋住,幸而沒鬧出人命來。這事兒真鬧了,莫說到了官家跟前,就算是到了咱們國公跟前,這話也是說不響的。”


    潘蝶伏在張氏懷中:“嬤嬤,我心裏難受。”


    張氏哽咽著抱住潘蝶:“我的兒,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一時無話。


    秋日的午後,一片暖洋洋的陽光射進攬月閣。


    韓王元休手把著手,正在教劉娥寫字。


    皇帝雖然是行武出身,但卻是極喜歡文墨的。自登基以來,大興科舉,至今已經取進士近四千人,遠超曆代。且皇帝親自閱卷看文,一日萬機之餘,仍讀書不輟。他曾下旨令李昉、扈蒙等人匯天下百科之書,編纂《太平總類》,不論政事繁忙,時間早晚,每日必親自閱讀三卷,因事有缺,暇日必追補之。有時深夜閱書,左右相勸,便道:“開卷有益,朕不以為勞也!”


    皇帝如此,諸王更不敢怠慢,因此上諸王也都是勤習詩文,俱都是文武雙全,其中楚王元佐,自然是其中的佼佼者,另外如益王元傑,不僅善於填詞,而且以精工草書、隸書、飛白書而最能討皇帝歡心,更建樓貯書二萬餘卷。


    元休於諸王之中,雖不及楚王、益王,文才亦屬中上,於家中調教婢妾,自然是綽綽有餘。握著紅酥手執著玉管小筆,在澄心堂紙上一筆一筆地描繪;聽著那略帶著蜀音的軟語嬌音念著李商隱的無題詩、李煜的小詞,自然也是一件賞心樂事。


    自那日風波之後,已經有兩個月了。因了那場鬧事,韓王王妃兩人一時之間誰也不肯先低頭去找誰,元休索性暫時避開了潘蝶等人,每日上朝去,便令了兩名侍衛守護著,每日迴府,便到攬月閣中,兩人關起了門,一起彈琴下棋,吟詩作畫,放風箏,踢繡球……


    清晨,他們攜手起來,采集花上的露水沏茶,然後等元休迴來時,或談詩論文,或蒔花弄香,搶風箏,撲蝴蝶。晚上,添香品茗,或月下對酒,元休撫琴,劉娥鞀鼓起舞。他教她習字學文,她為他研墨弄香,他為她繪像畫眉,她為他唱曲解悶,說不盡濃情蜜意,恩愛無限。


    元休在府中正式宣布了自己已經納了劉娥,一時府中上下,俱改稱她為“劉娘子”,龔美已經改稱劉美,過得不久也娶了宋師傅的女兒宋大姐,一時俱安。


    這一日正是七夕節,攬月閣上早已經結彩弄燈。


    元休教了半會兒,見劉娥卻是無心寫字,眼睛隻向外麵溜去,知道她的心早已經飛出去了,笑著放手道:“好罷,今天看來你是沒心學習了,咱們出去玩罷!”


    兩人走到院中,見侍女們已經備好了一切:水麵上已經放著銅鑄的鳧雁、鴛鴦、龜魚等稱之為水上浮的,院中放著穀板,上麵種些小苗,在苗間搭出些小屋小車。在院子正中,紮起一個台子,擺放著新采的荷花、雕出花樣的瓜果,做成各種各樣的麵食、糖果,還擺著果實將軍,台子的正中,則擺著一個飾有金珠罩著紅紗的玉製摩睺羅(注:羅是乞巧節用的巧神,形如手持荷葉的童子)。


    劉娥也興致勃勃地參與進去,一邊幫著倒忙,一邊驚笑不已。她長到十五歲,流離甚多,何曾過過節日,初過七夕,喜得看看什麽都是新鮮無比。


    見太陽甚好,劉娥拿了個玉碗,在碗裏投著小針,但見那小針伏在水麵上,慢慢地轉動著,看那影子散如花、動如雲、細如絲。元休喜得拍手笑道:“乞到巧了,我的小娥原本就是最巧的娘子!”


    玩著玩著,不覺已是黃昏,用過七巧節的諸般巧食,眼見一彎新月升起,劉娥學著上了香,將喜蛛放在盒子內,等次日看它結成什麽樣子的網。


    然後,兩人手拉著手,來到荷塘邊,將那些水上浮點著了蠟燭,一一放入池中,看著流水將它們遠遠地推送出去,劉娥微微一笑,看著元休,正色道:“三郎,今天是七巧節,牛郎織女尚且相會,你去王妃那裏坐一坐吧!”


    元休臉色微微一變,似是有些不好意思,又有些歡喜,撫著劉娥的頭發道:“小娥,難為你說出這番話來,她這麽對你,你還為她說話。她但凡有你一半溫柔寬厚就好了。”


    劉娥低頭道:“可是你總是要去的呀!今天是七夕,你要再不理她,她就更恨我了!”


    元休拉著她道:“我也本想過去一下。卻不是為她,而是為你好些!解了她的怨,咱們才能長長久久的呢。否則,我心中終是不安,怕你會有什麽事。”


    劉娥微微打個寒戰,強笑道:“看你說哪兒去了,三郎,有你在,我什麽都不怕。”


    元休笑道:“對了,近些日子,大皇兄漸漸大安了,昨天我去看他,他還拉著我的手問功課呢。往日我最怕他問我功課了,如今我卻是聽到他問我功課,歡喜得不知道怎麽才好。父皇比我更歡喜呢,半個月前,他還下詔大赦天下,為大皇兄祈福!我看再等到年底,皇兄就應該痊愈了,父皇心情必是極好,那時我便正式為你討個封號,從此咱們天下太平!”


    劉娥不由地合什向天祝道:“上天保佑,楚王殿下吉人天相,一切否極泰來!”


    元休不由得也祝道:“上天保佑,大皇兄身休安康,一切都否極泰來!”


    元休去潘蝶處了,劉娥看著他遠去的背影,忽然感覺到一陣淒涼,這樣的一個七夕夜晚,自己卻隻能獨自守著攬月閣。可是,她不能不說這樣的話,不能不勸元休。


    昨日,劉媼來找她。


    當時她正在練琴,一曲畢,轉頭竟看到劉媼坐在她身邊,也不知道坐了多少時間,嚇得險些把琴弦都割到手裏。


    自那日王妃來大鬧一場之後,她再也沒見過劉媼,此時見她忽然到來,豈有不驚之理。


    不想劉媼這次態度卻是極好,一派和顏悅色,反而讚道:“你才學了沒多少時間,就能彈成這樣,果然聰明得緊。”


    劉娥隻覺得後頸的寒毛都豎起來了,每個字都說得極是小心:“我所有的一切都是王爺所教,是我愚笨。”


    劉媼搖頭:“你並不愚笨,反而是我小看了你。小娥,你是極聰明的人,你可知道我今日來找你是為了什麽事?”


    劉娥有些苦笑,又有些冷笑:“大約可以猜到。其實嬤嬤來得比我預料得要晚許多了。”


    劉媼肅然道:“王爺成婚前我就勸過你,如今我再勸你。劉娥,你的心氣再高,抵不過你的命啊。”


    劉娥忽然隻覺得內心一股冤忿,竟是再也忍耐不住,反問道:“我知道,我認我的命,我就是個丫環,我還有什麽命不肯認?可王妃呢,她隨手就要別人的命,如今連句交代都沒有。侵害別人的人,高高站在那裏,反要被害的人,跪下來認命。我們就這麽賤嗎?”


    劉媼聽了這話,頓時變臉:“你也太大膽了!難不成,你要王妃向你認錯不成?如今王妃不追究你,已經是夠大人大量了。”


    劉娥冷笑一聲,反譏:“王妃是不追究我,還是追究不了我?她是向您承諾過永不追究,還是您自欺欺人地以為?”


    劉媼一呆,劉娥這話,可正說中她心底了。她這次來,就是勸劉娥低頭,甚至她自己信心滿滿地同她說,可以不再追究。可這不再追究,還當真是她自己的以為,而並沒有來自王妃的承諾。她感覺到自己的虛弱與對方的挑釁,不由得惱羞成怒起來:“你……你還想怎麽樣?做下人的,你能要主子給你什麽承諾?你給我記著,貴人永遠是貴人,賤婢永遠是賤婢!”


    劉娥見她如此,也不客氣,道:“都是大宋子民,天子之下,哪來的天然貴,天然賤?嬤嬤以為現在還是人命如草芥的時候嗎?庶民丟了一隻豬,也能敲登聞鼓,王侯將相犯了錯,也要被處罪。”


    劉媼驚怒交加,舉起手就要打,劉娥直視著她。


    劉媼最終還是沒打下去,隻顫抖著指向劉娥:“你,你簡直大逆不道!你自己要作死,誰也救不了你。”說完,轉身就走。


    劉娥看著她的背影,兩行淚流下。她知道對方是為什麽而來。七夕要到了,劉媼是來勸她讓王爺迴去,與王妃和好,讓王妃在七夕夜有麵子。


    是,道理我都明白。可是,她這心,卻壓不下那種屈辱之感。


    她氣走了劉媼,可最終,還是勸元休迴去了。怎麽就這麽扭曲難過呢。


    甚至她在勸說元休的時候,心裏卻是抱著一絲希望,元休會不去,但是,他還是去了。


    她的心抵不過她的命。


    再與三郎兩情相悅,也終究不是三郎的妻子,他這一生所有的重要日子都不會陪她過的。


    劉娥站在攬月閣,看著遠方的天漸漸黑下去。遠處玉錦軒的燈一盞盞地點起來,又一盞盞地吹熄,直至黑夜寂寂,一人獨立。


    過了七夕,就是中秋,過了中秋,就是重陽。


    這一個重陽節,相信沒有一個人會忘記的。


    這一年的重陽節,皇帝早上起來,見風和日麗,禦苑中菊花盛開,五色繽紛;花光爛漫,甚是可愛!皇帝因為往年事多,倒不曾好好慶祝,今年除了楚王之病外,諸事皆順。且近日聽得楚王病體大安,心中更為高興。吩咐夏承忠道:“宣旨,召諸王到金明池瓊林苑,賞菊射獵。”


    夏承忠忙應了,小心地再問一句:“那,宣不宣楚王?”


    皇帝沉吟了片刻,道:“楚王病體未愈,騎馬射箭的……還是不宣為好。”


    夏承忠應了一聲:“是!”退了下來。心知楚王生性好勝,往年諸王重陽飲宴,騎射賦詩都是他稱魁首,今年病了一場,見諸王爭勝,若是下場恐勞累了,若不下場又恐他心情失落,還是讓他在家休息,不宣為好。


    皇帝起駕去了瓊林苑時,見丞相李昉、李沆等俱已經到了,陳王元佑為首,領著韓王元休、冀王元俊、益王元傑已經恭候多時,隔一會兒,幾位年幼的皇子也都由仆從陪伴而來。


    六皇子元偓年方九歲,七皇子元侢年方六歲,八皇子元儼更小,才不過五歲。諸人看著兩個小皇子身著戎裝,拿著小弓小箭,拖著小胖腳搖搖擺擺地過來,倒是忍俊不禁,笑出聲來。


    皇帝也笑了,叫人抱了元儼過來:“朕叫你哥哥們來行獵,怎麽你也來了,你拿得動弓箭嗎?”


    元儼奶聲奶氣地道:“兒臣能拿得動,母親說,父皇能百步穿楊,我也要像父皇一樣棒!”


    皇帝大笑,元儼的生母王美人如今在後宮之中最為得寵,小小的元儼也是經常被他捧在手心中,與其他皇子不同。


    元儼抬起頭撒嬌地告狀道:“父皇,我要騎馬,母親不讓我騎。我都這麽大了,哥哥們都能騎馬了,為什麽不讓我騎?”


    皇帝笑問:“哥哥們都能騎了?”轉問夏承忠:“元侢也能騎馬了嗎?”


    夏承忠忙迴道:“上個月陳王爺抱著七殿下同乘一騎慢慢地走了圈。”


    皇帝笑道:“好,那今天父皇和你同乘一騎,也讓你過過癮!”


    元儼大喜,忙從保姆手中掙紮著要下來磕頭,皇帝笑著抱過了他,道:“來,一起騎馬去!”


    六皇子元偓、七皇子元侢羨慕地看著元儼咯咯笑著,被皇帝抱上馬,同騎而行,而自己卻隻能黯然地被身邊的護衛抱著上馬。


    站在後麵的元儼保姆心中暗喜,昨天王美人教的話,小殿下果然記得好,說得妙。


    站在一邊的陳王元佑心中忽然一澀,多年前的自己,也如同此刻的元偓、元侢一般,年紀同樣相差無幾,父親親手抱上馬的,看著誇著的,卻永遠是比自己大了一歲的大哥元佐。


    想到這裏,心中一股酸澀之意湧上。卻是這一愣神間,皇帝已經去得遠了。他搖了搖頭,甩開心頭不適宜的想法,揮鞭策馬追了上去。


    皇帝先行,陳王元佑隨後,其餘諸皇子及侍讀們也跟著策馬追了上去。


    本朝以軍功起家,諸皇子射獵的本事都不差。不一會兒功夫,陳王元佑先射著了一隻獐子,過一會兒,冀王元俊也射著一隻兔子。益王元傑急了,一抽馬韁,遠遠地跑到了前頭去。眾王都全神貫注在行獵上,唯恐自己落了後。韓王元休也在眾人中間,眼看著今年人數與往年相比,少了許多,心中暗暗慨歎:往年行獵眾人中,有三皇叔秦王延美和他的兩個兒子德恭、德隆,還有大哥元佐。再早些,還有太祖諸子德昭、德芳等人。十餘人熱熱鬧鬧的,到如今,皇叔和兩位皇兄已死,大哥也因此事而發了狂病,德恭等兄弟貶的貶,逐的逐,今日禦苑行獵也竟隻剩父子四人,再不見昔日的熱鬧了。


    正想著,忽聽得遠處元傑急叫道:“三哥,三哥,快——大鹿——”


    元休一迴神,卻見前方一隻大鹿飛快地跑過,忙引弓射箭,“嗖——”的一聲,正射中大鹿身體,眾人歡唿聲中,王繼恩率先騎馬過去,揮刀割下鹿茸來,盛了滿滿一碗鹿血呈給皇帝。


    皇帝大笑著喝了半碗,一揮手,令王繼恩將剩下的半碗鹿血賜給韓王元休。元休忙跪下來謝過賞賜,將鹿血喝下,直覺得一股熱氣自小腹直衝上來,抹了一下嘴角,把方才的想法頓時拋開,叫道:“兒臣再去射獵去!”


    皇帝下了馬,帶著三位年幼的皇子,至苑中歇息,其餘四皇子和諸臣們,則繼續行獵。到了下午,各自迴報上來:陳王元佑得了一隻獐子、一隻黃狼和三隻兔子;韓王元休得了一隻大鹿;冀王元俊得了一隻大鹿三隻錦雞,益王元傑卻隻得了五隻兔子,連小小的元偓也在護衛的幫助下得了一隻兔子。


    皇帝站了起來,笑道:“都不錯,隻是元休元傑落了第!這瓊林苑給你們鬧了半日了,咱們下午換一個地方鬧去!”指了指丞相李昉道,“下午咱們上你家鬧去!”


    李昉大喜,忙出來磕頭道:“這實是天恩浩蕩,老臣蓬蓽生輝。”


    皇帝笑道:“先別高興,就是看你家離這兒近且院子又大,好讓他們烤鹿肉去。且聽說你家今年的幾本綠菊開得好,朕也想去看看。”


    李昉喜動顏色,道:“是是是,綠菊本是最難得的。今年國泰民安,托了官家的洪福,這花也稱人意。臣去年引種了兩本綠菊,是‘豆綠芙蓉’‘綠玉牡丹’兩種珍品!昨天忽然開花,花朵碩大,竟如碗口,令人愛煞!原來是應了今日官家駕臨,特地開花相候!”


    皇帝笑道:“你是三朝老臣,文章滿天下,說話也透著巧。但不知這豆綠芙蓉和綠玉牡丹有何區別?”


    李昉道:“豆綠芙蓉是淡淡的綠,是從純白中泛出的青綠,仿佛出山的泉水,映著鬆風竹影;綠玉牡丹卻是油油的綠,美玉般的,透著春江花月般的水色、充滿靈氣的綠。官家一看,就知道了!”


    皇帝點頭笑道:“說得朕馬上就想見到這兩本綠菊了。李昉,引路吧!”


    到了李昉府,便在菊圃邊設宴,一邊賞菊,一邊飲宴。


    夜色初上,便點起華燈,一邊烤著鹿肉,一邊皇帝便命諸皇子和諸臣作詩賦以記。凡有先作好的,便賜酒三杯。


    諸皇子苦苦思索著,益王元傑今日在行獵中落了後,知道晚上必還有詩賦命題,早早已經打好腹稿,見皇帝下旨,巴不得這一聲,立刻一揮而就,第一個呈上詩稿來。


    約過了半個時辰,諸王都有了詩作,呈上來先是給丞相李昉評過了,然後皇帝禦覽,果然是元傑奪了冠,其次是陳王元佑,然後是韓王元休,冀王元俊雖然排在了最後,皇帝看了文章後笑道:“比起以前,也是大有進益了。今日不論騎射詩賦,都有賞!”


    王繼恩知道為著前日太醫報來,楚王病休康複許多,令皇帝心情極好。今日諸王也都有意承順,讓皇帝十分高興,必有厚賞,早準備了單子,此刻忙呈了上來。皇帝便叫人依著今日騎射詩賦的名列,賞賜了上方珍玩等物,另留出了一份明日賜到楚王府中去。


    諸王見皇帝心內歡喜,自然有意湊趣,在席間談笑議論,異常歡暢,那說笑的聲音,連隔院都聽得見。所以這一次的筵宴,直到夜半方散。諸王謝過宴。各自捧著賞賜的珍品迴去,由東門而入,正經過楚王府前。


    那一日使者忽然來報,說是秦王已死。元佐多日的擔憂終成事實,一時間急怒攻心,驟失神智,潛意識裏,隻是想否認這一切,拒絕麵對這一切。


    他一直用著太醫的安神藥,終日昏昏沉沉地睡著。也不知道睡了多久,終於有一日,當他醒來時,看到了王妃李氏那極為憔悴的麵容,看到了窗外漸落的黃葉,這才慢慢地迴想起了一切。


    一切終究已是無法挽迴的了,他最怕的事情,已經成了事實。德昭的事,可以看成意外,德芳的死,亦可稱作是病患,然而廷美的死,無可挽迴地卻把這一切連在了一起,把他推到了萬人瞻目的位置。廷美的死,赤裸裸的一場謀殺,從密告、到流放、到監視、到逼死。他連自欺欺人都沒辦法了。父親的萬世功業,終因為德昭、德芳和廷美的死亡,終因為自己的存在,而染上永遠無法洗去的汙點。


    他聽著李氏絮絮地說,皇帝是如此地看重,太醫一天三遍的看診,皇帝總要親自過問。諸王、眾臣的探望,也因為皇帝的一句“不得太過驚擾病人”而擋了迴去。聽說他終於清醒,皇帝大喜,特地為他而大赦天下祈福。


    李氏隻顧數說著皇帝的恩寵,換了旁人,換了平時,也自是因此而得意而感動而欣喜。然而於此時的元佐來說,皇帝的恩遇多一分,他心頭的負荷更沉重一分,沉重得他幾乎要大喊一聲:“不要如此待我!”


    惱怒之下,他逐走了禦醫,打翻了藥湯。李妃心中擔憂,卻吩咐了禦醫等人,不得將此事報入宮中。


    如此靜養了數日,元佐猶如囚在籠中的困獸,隻覺得宿命步步逼近,無可奈何卻又心有不甘。


    日子慢慢地過去,諸王眾臣也因為皇帝的旨意,不敢多來打擾。然而於元佐看來,自己與這個塵世,越發離得遠了。


    這一日他的心情極其低落,隻吩咐了翊善戴元去韓王府請韓王過來說說話。不料戴元迴報,今日重陽節,諸王都奉旨到瓊林苑射獵。


    元佐怔了一怔,問起來今日竟是重陽節了。皇室最重此節,往年重陽節的時候,皇帝都是宣召諸王進宮賞花賜宴,或是行獵比射。憶往年不管騎射賦詩,於諸兄弟中,無人能比得過他。年年重陽盛宴,或許會少了別人,可是皇帝身邊,從來有他。


    記得那一年重陽節,正在征北漢的軍中,除了他以外,諸皇子都未曾隨軍,他以為皇帝不會過重陽,可是皇帝仍特地宣召了他,北山登高行獵,共度佳節。


    然而今年,皇帝大張旗鼓,宣諸皇子到金明池行獵賞花,竟然沒有他?這是從來未曾發生過的事,忽然間,元佐隻覺得心頭一片冰冷,跌坐迴座中。


    李妃無力的勸說,侍從們虛假的猜測,都無法避免一個事實:在這皇室的大宴中,他已經被皇帝排除在外了。細思起來,父皇為人一樣獨斷專行,從不容人有置喙的餘地。然三皇叔的事上,自己多番頂撞皇帝,為三皇叔說情。是這一次又一次的違逆,讓父皇漸漸地厭惡了他,疏遠了他嗎?還是因為他病了,成了個廢人,不再是大宋最出色的皇子,不再是父皇眼中的驕傲了?


    二十多年父子相處時的一幕幕情景,一一閃現。如果這二十多來年,父親待他也像對待其他皇子一樣平常對待,那麽此刻的冷落,對他來說也不至於這麽難以忍受。


    然而偏偏不是,這二十年來,所有的皇子加起來,也不及待他這般的厚愛,盡管有些時候,這種愛變成了一種沉重的枷鎖,然而驟然發現自己被遺棄,那種感覺卻是痛徹骨髓的。


    腦海中猛然間想到了兩句話:“太高人愈妒,過潔世同嫌。”是因為這樣嗎?三皇叔遇難,滿朝文武,皇室宗親,無一人為之辨解,無一人為之說情。唯一的癡人是自己,卻原來自己做了世同嫌的人。他因為太愛父親,容不得父親的萬世聲名上有任何的汙點,卻不知到頭來,他為此所作的努力,卻最終因此失去了父親。


    元佐怔怔地坐在那兒,聽著他派去打探的人,迴報來一波又一波的消息:“官家抱了八殿下一起騎馬!”“禦宴上談笑風生,連隔牆都聽得清楚!”“陳王行獵,得了第一!”“今天連六殿下都射中了一隻兔子!”“官家十分高興,還要移駕李相的府第去賞綠菊!”


    元佐聽著消息,飲下一杯又一杯酒,流水般的山珍海味送上來,他一筷子也沒動,隻是一口一口地喝著酒。


    自中午飲到晚上,天色漸漸地黑了下去,消息仍在不斷地傳來:“官家帶了諸位皇子,在李相家烤肉呢!”“兩大壇子的酒都喝盡了!”“官家令諸位殿下賦詩,五殿下得了頭名了!”“官家取了許多上方珍玩賞賜諸位殿下呢……”


    最後,是翊善戴元小心翼翼地來報:“諸皇子都已經散了,王爺,咱們也收了宴吧!”


    元佐冷笑道:“散了,散了的好!世間的盛宴,終有這一散!他們散他們的,我獨自一個人,有什麽聚散可言的?”


    戴元不敢再言,退了下去。


    元佐高聲道:“張起華燈,我要到花園再飲,飲個痛快!”


    李妃不得已勸道:“王爺,您醉了!”


    元佐推開他,大笑:“醉,我是千杯不醉的量,怎麽會醉?世人皆醉我獨醒,怎麽一個痛快了得!”


    正說著,忽然撲喇喇的一聲,一隻海東青飛進園中來,撞著了一扇宮燈,“啪”的一聲,眾人皆嚇了一跳。


    元佐眼中寒芒一閃:“哪來的海東青?”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聖令(壹)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蔣勝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蔣勝男並收藏天聖令(壹)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