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修的迴答讓整個庭院的氣氛變得微妙。
這個微妙,不僅體現在言語的層麵,更像是無形的波紋,在空氣中泛起一圈圈的漣漪。
對於校長所傳達出來的某種令人生畏的野望,學生們的反應各不相同。
而此時,卷發青年——阿拉茲·特林卡斯,正靜靜地坐在餐桌旁,目光不自覺地集中到了被校長點名的兩人身上。
那兩人,一個是精英出身的約瑟夫,另一個是沉穩的圖哈切夫斯基。
作為書記官,他感到一種從未有過的熾熱感從胸口蔓延開來,那是自動書記的啟動信號,似乎有某種強大的力量,迫使他開始記錄這一刻。
今天的記錄並不像平常那樣簡單。
隨著自動書記的啟動,書記官阿拉茲發現,他眼前浮現出的是一幅油彩畫。
這幅畫的風格獨特,充滿了線性透視感,給人一種視覺上的深度衝擊。
畫中的桌子、牆壁、窗戶等元素,隨著視距的變化,逐漸縮小,所有的一切在引導著視線向畫麵的一隅集中。
畫中所有的線條,所有的物體,甚至那些細微的陰影,都指向一個共同的消失點
——那正是校長休·亞伯拉罕所在的位置。
在這幅畫的中央,夏修靜靜地端坐在那張寬大的木桌旁,神情寧靜而莊嚴,宛如一位沉思的君王。
他的目光溫和、深邃,似乎在看透每一個學生的內心。
他的手輕輕地伸向桌上那塊未切的麵包。
桌麵上,白色的麵包與深紅的酒瓶靜靜擺放,光滑的桌麵倒映出酒瓶上微微的光澤,白色的麵包潔白如雪,酒瓶的深紅色則令人聯想到犧牲與死亡。
周圍的三百名學生安靜地圍坐在桌子四周。
每個人的表情都不同,或疑惑,或震驚,或不安……
自動書記的畫麵繼續展開,阿拉茲感受到自己心跳的加速。
【已刻錄:庭院的晚餐——】
他意識到,他在記錄著一個時代的變遷、一個偉大思潮的雛形。
此刻,庭院的晚餐上,夏修的迴答讓艾迪西人約瑟夫的臉色變得複雜。
那一刻,他沒有急於迴應,而是低下頭,陷入了沉默。
他的眉頭緊蹙,眼中流露出的是一種深沉的思考,似乎正試圖理清自己腦中不斷翻湧的疑問。
對於校長直言不諱的態度,他感到震驚,也隱隱地感受到一種無法忽視的壓力。
這種壓力並非來自夏修本人的威懾,而是來自於他對夏修所代表的那個“天國”的深深困惑與未知。
在那片寂靜中,艾迪西人約瑟夫的思緒迅速展開。
他從小便生活在艾迪西聯邦那種極端競爭與冷酷無情的環境中,那個社會以金融為核心,處於一種充滿畸形與異化的狀態。
約瑟夫心中有一個疑問——那就是,若是“烏托邦主義”真正實現,怎樣才能解決這種由金融化、貨幣化帶來的深層次問題?
他能感到這不僅僅是個人或國家的問題,而是整個世界層麵上的一種係統性崩壞的根源。
他終於抬起頭來,目光堅定地注視著夏修,沉聲問道:
“校長……,艾迪西聯邦已經淪為半常態半異態的社會。
這一切的症結可以歸結於【金融街】。
也可以說,艾迪西的意識形態——完全建立在以金融貨幣為主導的超凡資本自由主義之上——我想問您,當天國真正想實行烏托邦主義時,您打算如何處理這一根深蒂固的問題?”
夏修沒有立刻迴答。
他略微沉思了一會,衡量著答案中每一字每一句的分量。
“艾迪西聯邦的【金融街】,的確是一個錯綜複雜且根深蒂固的問題。
它將一切都歸納為貨幣形式的異常化能力,幾乎無所不包。
但要討論如何應對它,首先必須迴到一個本質的問題:
——我們如何看待‘貨幣’這一存在。”
夏修的語氣輕鬆而清晰,仿佛在闡述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但這事實的深刻程度,卻讓周圍的空氣變得凝重。
每個人都被他的論述深深吸引,尤其是約瑟夫,他的目光更是緊緊地鎖定著夏修。
“【金融街】之所以被天國列為[危機序列],正是因為它存在著難以根除的異化問題。
它讓人類的勞動成果成為商品,而一切社會關係都通過市場進行交易。
這種現象使得貨幣不僅僅物化了勞動,還物化了人本身。
異常資本在追求利潤最大化的過程中,忽視了生產對社會的真正價值。”
庭院校長對其學生,來自艾迪西的約瑟夫如是說道:
“【金融街】將人類的勞動成果轉化為商品,使一切社會關係都可以通過市場進行交易——一切勞動者變成了【金融街】的附屬品。
貨幣其原始功能為,作為交換的媒介,服務於經濟活動的工具。
異化後貨幣不再僅僅是工具,而成為經濟活動的目的。
追求貨幣本身(利潤)取代了滿足人的需求。
追求利潤最大化,而不是生產對社會真正有價值的產品成為一切。
原本,貨幣本應該是人類創造的,用於促進商品‘交換的手段’。
異化後,貨幣逐漸成為主導社會關係的力量,人際關係被物化為金錢關係。
勞動者通過勞動創造價值,但這些價值以貨幣形式表現,被【金融街】占有。
金融譜係獲得的譜係資源隻是維持其勞動力再生產的部分,而剩餘價值被【金融街】以貨幣形式攫取。
【金融街】內所有人的的勞動成果(商品和利潤)由金融大鱷控製,而生產者自己隻能獲得勞動力的貨幣價格(工資)。
資本積累的過程使貧富差距不斷擴大,形成了財富的壟斷性分配。
另一方麵,貨幣從價值的表現形式變成了價值本身,人們開始崇拜金錢,而不是關注商品或勞動的實際價值。
在超凡資本自由主義條件下,貨幣成為社會關係的核心媒介。
人們的情感、信任和義務都被量化為金錢關係。
例如,婚姻可能受到財富的影響,教育資源根據支付能力分配
在異化過程中,貨幣成為衡量一切事物的唯一標準。
同時,異化帶來的另一方麵就是金融市場的運作遠離一切實體,它們通過金融衍生品、虛擬貨幣等形式增值,與實際勞動脫節,貨幣不再與具體的商品或勞動‘掛鉤’,它變成了數字,隨後通過自由市場的投機活動不斷擴張。
這種數字異化的實體剝離,是真正意義上的剝離。
過去【地區金融街】崩潰,導致瓦哈卡二十四國被吞噬到僅剩餘十六國就是金融異化引發的現實吞噬危機。
——這對於人類社會來說非常危險,天國也決不允許【金融街】在一切都異化成數值,導致人類的一切實體都消失,貨幣必須與實體掛鉤。”
約瑟夫忍不住追問:
“那麽天國就必須要徹底消滅貨幣,乃至這一概念性存在嗎?”
夏修則是反問道:
“我們先來想想,貨幣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了什麽角色。比如,你走進商店買一瓶水,貨幣是否隻是交換工具?”
約瑟夫略微思索,好像隱約明白什麽,他對著校長迴道:
“是的,貨幣就像一個交換的工具,幫我用它來換取商品。”
夏修接著道:
“對,貨幣確實是用來交換的,但想象一下,如果沒有了貨幣,是否可以通過直接交換物品來進行交易?比如你去商店,不用錢,而是用你的水果去換取水。”
約瑟夫迴道:
“嗯,那就是……物物交換了。但是,問題來了,如果我沒有足夠的水果,怎麽辦?”
夏修迴道:
“這是個很好的問題。假設我們生活在一個沒有貨幣的社會,每個人都必須交換自己能提供的東西。那個人和人之間的交換就變得非常複雜和不方便。”
約瑟夫迴道:“肯定不太現實。沒有貨幣,大家要花很大力氣去找到合適的交換對象,根本沒法高效地滿足每個人的需求。”
夏修適時的接過話題:
“所以這就引出了一個天國不得不麵臨的另一個問題。
如果我們徹底消除貨幣,是否可能陷入這種困境呢?
就像是曾經的一些略微激進的社會嚐試,比如某些地區試圖通過貨幣的完全消除來實現財富的共享。
但是大家發現,缺乏了貨幣,資源的分配變得異常混亂,大家反而陷入了更加困難的境地。
或者通過極端貨幣改革和資產分配來實現某種社會或經濟目標
——我們強製推行新貨幣,但可以使用舊貨幣兌換新貨幣,但兌換比例是100:1,而且每人隻能兌換15萬,超過作廢,且把貨物交易市場都給關閉,防止貨幣兌換資產,你覺得之後會怎麽樣?”
約瑟夫猛然一驚,立刻迴道:
“太過激進了,兌換限製和市場關閉勢必導致貨幣流通量驟減,經濟活動迅速萎縮——貨幣的根本是流通。
如若實行此等極端值法,企業將無法支付工資、購買原材料,供應鏈勢必全麵癱瘓。
公民可能對新貨幣缺乏信任,導致經濟陷入以物易物的原始交易狀態。
如果新貨幣的信用得不到恢複,可能造成長時間的經濟混亂。
而且,此法是舍本逐末之法——貨幣自始至終隻是工具。
過於激進的分配政策可能導致資源和財富的重新集中在——權力機構或少數人手中。”
夏修對於約瑟夫的迴道非常滿意:
“那麽,迴到最初的問題,天國是否真的需要消除代表著貨幣的【金融街】本身呢?
還是說,貨幣本身不壞,是我們如何使用它的問題?
就像你提到的那些困境——不論好壞,有時貨幣成了讓我們更加分化的工具,對吧?”
約瑟夫歎息道:
“對,貨幣在一些情況下反而成為了問題。”
夏修望著自己的學生約瑟夫,說出了最初對方問自己的答案:
“約瑟夫,我的學生,記住,重點從來不是消滅貨幣和市場,而是消滅——貨幣異化!”
“貨幣消失不代表問題就解決了,反而可能帶來新的問題,像如何平衡個人自由和集體利益。
所以,或許我們可以得出結論,現階段,完全消除貨幣並非解決問題的根本方法,我們需要先消除貨幣異化,讓貨幣迴歸到其‘工具’的本質。
我們不再讓它成為社會不平等的根源,而是成為人類共同需求的服務工具。”
“烏托邦主義的共產目標理所應當的是消滅貨幣異化,而不是單純地廢除貨幣本身。
貨幣的存在是人類經濟發展階段的必然產物,【金融街】也是根植於智性生物內的根本概念性物質,但其在超凡資本自由市場的生產關係中的異化功能使得它從服務人類的工具變成了支配人類的力量。
在烏托邦主義的過程中,我希冀貨幣異化功能被削弱,通過譜係之法改變其生產內核和分配機製,使其不再成為剝削和壓迫的工具。
貨幣最終可能消失,但這依賴於超凡生產力的極大豐富和人類社會結構的全麵轉型。
我不是要摧毀【金融街】,我隻是要讓【金融街】迴歸到它服務人類的本質。”
“……”
沉默。
良久的沉默之後,約瑟夫望著自己的校長,問出了今天最後的一個問題:
“這是您的想法,還是天國本身的想法?”
夏修看著自己的學生,笑道:
“有何區別。”
約瑟夫站起身來,對著校長恭敬的鞠躬。
“您,即是天國!”
無論天國存在任何派係,對於庭院學生約瑟夫·加德納·斯威夫特來說,往後;
——他們的校長,天國第四持劍人休·亞伯拉罕才是真正的天國意誌的體現!
庭院的晚餐進入了前所未有的高潮。
氣氛隨著校長和約瑟夫一問一答的激烈交鋒逐漸變得緊張而充滿張力,學生們的思緒仿佛被激活,迅速從之前的沉靜中蘇醒了過來。
每一個人都在默默地吸收著這場思想的碰撞,整個餐廳充滿了低語的聲響,空氣變得凝重而充實。
書記官也是如此,他從未感到如此的激動,他開始主動接管自動書記,開始用自己的意念記錄下每一個字,每一個表情,每一個反應。
約瑟夫那堅定而充滿疑問的語氣,夏修冷靜而深邃的迴答,都成為了他記載的焦點。
這一刻,所有的一切都仿佛化作了永恆。
突然,空氣中又湧現出一種新的波動。
卷發青年猛地抬起頭,目光從約瑟夫的身上移開,轉向了站起身的圖哈切夫斯基。
那位來自奧列庭帝國的魁梧青年,此刻正神情嚴肅地站在長桌前,身上那件簡單的黑色製服在他身上顯得格外沉穩。
他那短寸的頭發在燈光下透出一種堅硬的光澤,強健的體魄和嚴謹的姿態使得他在場中顯得格外不同。
圖哈切夫斯基沒有急於發言,而是深深地鞠了一躬,恭敬地對著校長行了禮。
他不僅是在尊敬眼前的夏修,更是在表達對整個天國理念的尊敬與期待。
他站起身來,聲音低沉而沉穩,帶著那種來自奧列庭帝國的硬朗氣質:
“校長……”
他停頓了一下,目光在眾人中掃過。
“在擁有神祇的世界,在擁有超凡的世界,天國的超凡烏托邦是否可行?”
圖哈切夫斯基的話音中帶著一股幾乎無法抑製的疑問,眼中透露出一絲深深的焦慮。
他繼續說道:
“雖然天國以超凡階級和天使的絕對德性來劃分,理應是以‘超人’的標準來引領社會秩序,但……
一個焚山煮海的力量,一個無所不能的存在。
另一個,麵對柴米油鹽的現實需求,麵對他們的食物、衣物、情感和人性的人類。
這兩者之中,偉力的持有者,超凡生產資料的所有者,祂們才是真正的主導者。
如若真的存在超凡烏托邦,是否真能讓每個人都平等,能真正實現每個人的自由與幸福?”
圖哈切夫斯基的聲音漸漸升高,他的目光凝聚在夏修的身上,顯得更加鋒利。
他問的,不僅是對天國的理念的質疑,更是對整個超凡秩序的挑戰。
在他眼中,天國的存在並非萬能,它們是否會因過多的力量和支配而失去對普通民眾的關注,是否會因為超越凡俗而無法理解那些“平凡”生物的需求與痛苦,成了一個更深的疑問。
天使是超人,以德性束己。
但並非所有天使都有絕對的德性,他對天使的德性保持懷疑!
夏修依舊坐在寬大的木桌旁,一如既往,他沒有立刻迴答,而是微微低頭,似乎在思考圖哈切夫斯基所提出的問題。
幾秒鍾的寂靜過後,夏修站起身來,嚴肅且認真地迴道:
“在迴答此問題之前,有一個大前提。”
“圖哈切夫斯基,告訴我,我和你之間有什麽區別嗎?”
“什麽?”
圖哈切夫斯基有些愕然,他不知道該如何迴答校長的話。
校長和自己的區別?
自己是奧列庭人,校長是天國的天使;自己隻是一個剛接觸超凡的人,而校長則是屹立於超凡的頂端,且正在攀登巔峰;校長做過許多不可思議的事情,而自己……
他在思索著問題,但是他們的校長則是對於問題做出迴道,他看見校長張開自己的手臂,對著學生們說道:
“列位,你們都需要記住!”
“你們的校長跟你們相同,你們和我流淌著同樣子的血,屬於人類的血液,我行走在你們之中,是你們的一份子,是人類的一份子。”
“圖哈切夫斯基,你是否在質疑我是否摯愛人類?”
“我的學生們啊,我的德性來自人類,所以我應當,也隻能摯愛人類——我愛自己勝過所有,所以我愛人類勝過所有。”
這個微妙,不僅體現在言語的層麵,更像是無形的波紋,在空氣中泛起一圈圈的漣漪。
對於校長所傳達出來的某種令人生畏的野望,學生們的反應各不相同。
而此時,卷發青年——阿拉茲·特林卡斯,正靜靜地坐在餐桌旁,目光不自覺地集中到了被校長點名的兩人身上。
那兩人,一個是精英出身的約瑟夫,另一個是沉穩的圖哈切夫斯基。
作為書記官,他感到一種從未有過的熾熱感從胸口蔓延開來,那是自動書記的啟動信號,似乎有某種強大的力量,迫使他開始記錄這一刻。
今天的記錄並不像平常那樣簡單。
隨著自動書記的啟動,書記官阿拉茲發現,他眼前浮現出的是一幅油彩畫。
這幅畫的風格獨特,充滿了線性透視感,給人一種視覺上的深度衝擊。
畫中的桌子、牆壁、窗戶等元素,隨著視距的變化,逐漸縮小,所有的一切在引導著視線向畫麵的一隅集中。
畫中所有的線條,所有的物體,甚至那些細微的陰影,都指向一個共同的消失點
——那正是校長休·亞伯拉罕所在的位置。
在這幅畫的中央,夏修靜靜地端坐在那張寬大的木桌旁,神情寧靜而莊嚴,宛如一位沉思的君王。
他的目光溫和、深邃,似乎在看透每一個學生的內心。
他的手輕輕地伸向桌上那塊未切的麵包。
桌麵上,白色的麵包與深紅的酒瓶靜靜擺放,光滑的桌麵倒映出酒瓶上微微的光澤,白色的麵包潔白如雪,酒瓶的深紅色則令人聯想到犧牲與死亡。
周圍的三百名學生安靜地圍坐在桌子四周。
每個人的表情都不同,或疑惑,或震驚,或不安……
自動書記的畫麵繼續展開,阿拉茲感受到自己心跳的加速。
【已刻錄:庭院的晚餐——】
他意識到,他在記錄著一個時代的變遷、一個偉大思潮的雛形。
此刻,庭院的晚餐上,夏修的迴答讓艾迪西人約瑟夫的臉色變得複雜。
那一刻,他沒有急於迴應,而是低下頭,陷入了沉默。
他的眉頭緊蹙,眼中流露出的是一種深沉的思考,似乎正試圖理清自己腦中不斷翻湧的疑問。
對於校長直言不諱的態度,他感到震驚,也隱隱地感受到一種無法忽視的壓力。
這種壓力並非來自夏修本人的威懾,而是來自於他對夏修所代表的那個“天國”的深深困惑與未知。
在那片寂靜中,艾迪西人約瑟夫的思緒迅速展開。
他從小便生活在艾迪西聯邦那種極端競爭與冷酷無情的環境中,那個社會以金融為核心,處於一種充滿畸形與異化的狀態。
約瑟夫心中有一個疑問——那就是,若是“烏托邦主義”真正實現,怎樣才能解決這種由金融化、貨幣化帶來的深層次問題?
他能感到這不僅僅是個人或國家的問題,而是整個世界層麵上的一種係統性崩壞的根源。
他終於抬起頭來,目光堅定地注視著夏修,沉聲問道:
“校長……,艾迪西聯邦已經淪為半常態半異態的社會。
這一切的症結可以歸結於【金融街】。
也可以說,艾迪西的意識形態——完全建立在以金融貨幣為主導的超凡資本自由主義之上——我想問您,當天國真正想實行烏托邦主義時,您打算如何處理這一根深蒂固的問題?”
夏修沒有立刻迴答。
他略微沉思了一會,衡量著答案中每一字每一句的分量。
“艾迪西聯邦的【金融街】,的確是一個錯綜複雜且根深蒂固的問題。
它將一切都歸納為貨幣形式的異常化能力,幾乎無所不包。
但要討論如何應對它,首先必須迴到一個本質的問題:
——我們如何看待‘貨幣’這一存在。”
夏修的語氣輕鬆而清晰,仿佛在闡述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但這事實的深刻程度,卻讓周圍的空氣變得凝重。
每個人都被他的論述深深吸引,尤其是約瑟夫,他的目光更是緊緊地鎖定著夏修。
“【金融街】之所以被天國列為[危機序列],正是因為它存在著難以根除的異化問題。
它讓人類的勞動成果成為商品,而一切社會關係都通過市場進行交易。
這種現象使得貨幣不僅僅物化了勞動,還物化了人本身。
異常資本在追求利潤最大化的過程中,忽視了生產對社會的真正價值。”
庭院校長對其學生,來自艾迪西的約瑟夫如是說道:
“【金融街】將人類的勞動成果轉化為商品,使一切社會關係都可以通過市場進行交易——一切勞動者變成了【金融街】的附屬品。
貨幣其原始功能為,作為交換的媒介,服務於經濟活動的工具。
異化後貨幣不再僅僅是工具,而成為經濟活動的目的。
追求貨幣本身(利潤)取代了滿足人的需求。
追求利潤最大化,而不是生產對社會真正有價值的產品成為一切。
原本,貨幣本應該是人類創造的,用於促進商品‘交換的手段’。
異化後,貨幣逐漸成為主導社會關係的力量,人際關係被物化為金錢關係。
勞動者通過勞動創造價值,但這些價值以貨幣形式表現,被【金融街】占有。
金融譜係獲得的譜係資源隻是維持其勞動力再生產的部分,而剩餘價值被【金融街】以貨幣形式攫取。
【金融街】內所有人的的勞動成果(商品和利潤)由金融大鱷控製,而生產者自己隻能獲得勞動力的貨幣價格(工資)。
資本積累的過程使貧富差距不斷擴大,形成了財富的壟斷性分配。
另一方麵,貨幣從價值的表現形式變成了價值本身,人們開始崇拜金錢,而不是關注商品或勞動的實際價值。
在超凡資本自由主義條件下,貨幣成為社會關係的核心媒介。
人們的情感、信任和義務都被量化為金錢關係。
例如,婚姻可能受到財富的影響,教育資源根據支付能力分配
在異化過程中,貨幣成為衡量一切事物的唯一標準。
同時,異化帶來的另一方麵就是金融市場的運作遠離一切實體,它們通過金融衍生品、虛擬貨幣等形式增值,與實際勞動脫節,貨幣不再與具體的商品或勞動‘掛鉤’,它變成了數字,隨後通過自由市場的投機活動不斷擴張。
這種數字異化的實體剝離,是真正意義上的剝離。
過去【地區金融街】崩潰,導致瓦哈卡二十四國被吞噬到僅剩餘十六國就是金融異化引發的現實吞噬危機。
——這對於人類社會來說非常危險,天國也決不允許【金融街】在一切都異化成數值,導致人類的一切實體都消失,貨幣必須與實體掛鉤。”
約瑟夫忍不住追問:
“那麽天國就必須要徹底消滅貨幣,乃至這一概念性存在嗎?”
夏修則是反問道:
“我們先來想想,貨幣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了什麽角色。比如,你走進商店買一瓶水,貨幣是否隻是交換工具?”
約瑟夫略微思索,好像隱約明白什麽,他對著校長迴道:
“是的,貨幣就像一個交換的工具,幫我用它來換取商品。”
夏修接著道:
“對,貨幣確實是用來交換的,但想象一下,如果沒有了貨幣,是否可以通過直接交換物品來進行交易?比如你去商店,不用錢,而是用你的水果去換取水。”
約瑟夫迴道:
“嗯,那就是……物物交換了。但是,問題來了,如果我沒有足夠的水果,怎麽辦?”
夏修迴道:
“這是個很好的問題。假設我們生活在一個沒有貨幣的社會,每個人都必須交換自己能提供的東西。那個人和人之間的交換就變得非常複雜和不方便。”
約瑟夫迴道:“肯定不太現實。沒有貨幣,大家要花很大力氣去找到合適的交換對象,根本沒法高效地滿足每個人的需求。”
夏修適時的接過話題:
“所以這就引出了一個天國不得不麵臨的另一個問題。
如果我們徹底消除貨幣,是否可能陷入這種困境呢?
就像是曾經的一些略微激進的社會嚐試,比如某些地區試圖通過貨幣的完全消除來實現財富的共享。
但是大家發現,缺乏了貨幣,資源的分配變得異常混亂,大家反而陷入了更加困難的境地。
或者通過極端貨幣改革和資產分配來實現某種社會或經濟目標
——我們強製推行新貨幣,但可以使用舊貨幣兌換新貨幣,但兌換比例是100:1,而且每人隻能兌換15萬,超過作廢,且把貨物交易市場都給關閉,防止貨幣兌換資產,你覺得之後會怎麽樣?”
約瑟夫猛然一驚,立刻迴道:
“太過激進了,兌換限製和市場關閉勢必導致貨幣流通量驟減,經濟活動迅速萎縮——貨幣的根本是流通。
如若實行此等極端值法,企業將無法支付工資、購買原材料,供應鏈勢必全麵癱瘓。
公民可能對新貨幣缺乏信任,導致經濟陷入以物易物的原始交易狀態。
如果新貨幣的信用得不到恢複,可能造成長時間的經濟混亂。
而且,此法是舍本逐末之法——貨幣自始至終隻是工具。
過於激進的分配政策可能導致資源和財富的重新集中在——權力機構或少數人手中。”
夏修對於約瑟夫的迴道非常滿意:
“那麽,迴到最初的問題,天國是否真的需要消除代表著貨幣的【金融街】本身呢?
還是說,貨幣本身不壞,是我們如何使用它的問題?
就像你提到的那些困境——不論好壞,有時貨幣成了讓我們更加分化的工具,對吧?”
約瑟夫歎息道:
“對,貨幣在一些情況下反而成為了問題。”
夏修望著自己的學生約瑟夫,說出了最初對方問自己的答案:
“約瑟夫,我的學生,記住,重點從來不是消滅貨幣和市場,而是消滅——貨幣異化!”
“貨幣消失不代表問題就解決了,反而可能帶來新的問題,像如何平衡個人自由和集體利益。
所以,或許我們可以得出結論,現階段,完全消除貨幣並非解決問題的根本方法,我們需要先消除貨幣異化,讓貨幣迴歸到其‘工具’的本質。
我們不再讓它成為社會不平等的根源,而是成為人類共同需求的服務工具。”
“烏托邦主義的共產目標理所應當的是消滅貨幣異化,而不是單純地廢除貨幣本身。
貨幣的存在是人類經濟發展階段的必然產物,【金融街】也是根植於智性生物內的根本概念性物質,但其在超凡資本自由市場的生產關係中的異化功能使得它從服務人類的工具變成了支配人類的力量。
在烏托邦主義的過程中,我希冀貨幣異化功能被削弱,通過譜係之法改變其生產內核和分配機製,使其不再成為剝削和壓迫的工具。
貨幣最終可能消失,但這依賴於超凡生產力的極大豐富和人類社會結構的全麵轉型。
我不是要摧毀【金融街】,我隻是要讓【金融街】迴歸到它服務人類的本質。”
“……”
沉默。
良久的沉默之後,約瑟夫望著自己的校長,問出了今天最後的一個問題:
“這是您的想法,還是天國本身的想法?”
夏修看著自己的學生,笑道:
“有何區別。”
約瑟夫站起身來,對著校長恭敬的鞠躬。
“您,即是天國!”
無論天國存在任何派係,對於庭院學生約瑟夫·加德納·斯威夫特來說,往後;
——他們的校長,天國第四持劍人休·亞伯拉罕才是真正的天國意誌的體現!
庭院的晚餐進入了前所未有的高潮。
氣氛隨著校長和約瑟夫一問一答的激烈交鋒逐漸變得緊張而充滿張力,學生們的思緒仿佛被激活,迅速從之前的沉靜中蘇醒了過來。
每一個人都在默默地吸收著這場思想的碰撞,整個餐廳充滿了低語的聲響,空氣變得凝重而充實。
書記官也是如此,他從未感到如此的激動,他開始主動接管自動書記,開始用自己的意念記錄下每一個字,每一個表情,每一個反應。
約瑟夫那堅定而充滿疑問的語氣,夏修冷靜而深邃的迴答,都成為了他記載的焦點。
這一刻,所有的一切都仿佛化作了永恆。
突然,空氣中又湧現出一種新的波動。
卷發青年猛地抬起頭,目光從約瑟夫的身上移開,轉向了站起身的圖哈切夫斯基。
那位來自奧列庭帝國的魁梧青年,此刻正神情嚴肅地站在長桌前,身上那件簡單的黑色製服在他身上顯得格外沉穩。
他那短寸的頭發在燈光下透出一種堅硬的光澤,強健的體魄和嚴謹的姿態使得他在場中顯得格外不同。
圖哈切夫斯基沒有急於發言,而是深深地鞠了一躬,恭敬地對著校長行了禮。
他不僅是在尊敬眼前的夏修,更是在表達對整個天國理念的尊敬與期待。
他站起身來,聲音低沉而沉穩,帶著那種來自奧列庭帝國的硬朗氣質:
“校長……”
他停頓了一下,目光在眾人中掃過。
“在擁有神祇的世界,在擁有超凡的世界,天國的超凡烏托邦是否可行?”
圖哈切夫斯基的話音中帶著一股幾乎無法抑製的疑問,眼中透露出一絲深深的焦慮。
他繼續說道:
“雖然天國以超凡階級和天使的絕對德性來劃分,理應是以‘超人’的標準來引領社會秩序,但……
一個焚山煮海的力量,一個無所不能的存在。
另一個,麵對柴米油鹽的現實需求,麵對他們的食物、衣物、情感和人性的人類。
這兩者之中,偉力的持有者,超凡生產資料的所有者,祂們才是真正的主導者。
如若真的存在超凡烏托邦,是否真能讓每個人都平等,能真正實現每個人的自由與幸福?”
圖哈切夫斯基的聲音漸漸升高,他的目光凝聚在夏修的身上,顯得更加鋒利。
他問的,不僅是對天國的理念的質疑,更是對整個超凡秩序的挑戰。
在他眼中,天國的存在並非萬能,它們是否會因過多的力量和支配而失去對普通民眾的關注,是否會因為超越凡俗而無法理解那些“平凡”生物的需求與痛苦,成了一個更深的疑問。
天使是超人,以德性束己。
但並非所有天使都有絕對的德性,他對天使的德性保持懷疑!
夏修依舊坐在寬大的木桌旁,一如既往,他沒有立刻迴答,而是微微低頭,似乎在思考圖哈切夫斯基所提出的問題。
幾秒鍾的寂靜過後,夏修站起身來,嚴肅且認真地迴道:
“在迴答此問題之前,有一個大前提。”
“圖哈切夫斯基,告訴我,我和你之間有什麽區別嗎?”
“什麽?”
圖哈切夫斯基有些愕然,他不知道該如何迴答校長的話。
校長和自己的區別?
自己是奧列庭人,校長是天國的天使;自己隻是一個剛接觸超凡的人,而校長則是屹立於超凡的頂端,且正在攀登巔峰;校長做過許多不可思議的事情,而自己……
他在思索著問題,但是他們的校長則是對於問題做出迴道,他看見校長張開自己的手臂,對著學生們說道:
“列位,你們都需要記住!”
“你們的校長跟你們相同,你們和我流淌著同樣子的血,屬於人類的血液,我行走在你們之中,是你們的一份子,是人類的一份子。”
“圖哈切夫斯基,你是否在質疑我是否摯愛人類?”
“我的學生們啊,我的德性來自人類,所以我應當,也隻能摯愛人類——我愛自己勝過所有,所以我愛人類勝過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