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將軍,既然張合都已經進入到潼關內了,應該沒什麽問題了吧?我們明日就正常叩關?”說話的是魯智深,他這幾天一直擔任先鋒,在前方開路。


    本來以為先鋒是個‘肥差事’,能率先殺敵呢。可麽想到,這一路上連一個魏軍都沒見到,可把魯智深給鬱悶不輕,天天在大喊:“這都快淡出個鳥來了,怎麽一個魏軍都遇不到呢?”


    這次他說話也是有些迫不及待,想要抓緊時間幹仗了。除了他自己想要殺敵立功,為死去的兄弟們報仇之外。還有一些現實原因,畢竟身後雍州的情況他們也都知道,現在他們可是全村人的希望了,早點拿下洛陽才能早點破局!


    徐達想了一下,點頭:“嗯,明天還按照約定的時間,先行趕到潼關前麵,列陣佯攻。然後就等明天晚上張合的信號了,若是當天晚上就有信號,我們就直接裏應外合,連夜強攻進去。”


    徐達猶豫了一下,再次說出了另一個可能:“若是明天晚上沒有等到信號,那咱們就休整休息一天,等第二天晚上再看看情況。畢竟張合到了潼關裏麵,我們也不知道什麽情況,有可能會有一兩天的推遲,咱們要一直做好準備,隨時進行戰鬥!”


    徐達說完後,麾下眾將一同抱拳領命:“遵命,末將明白!”


    之前張合在信裏跟徐達已經計劃好了,明日就是十一月初五,按照時間,張合應該已經成功混進去,並且徐達也差不多可以趕到潼關前——現在來看,這個時間是沒有問題的,雙方基本上都就位了。


    然後詳細計劃就是,張合借道潼關後,正常往北,佯裝渡河返迴河北,先不要打草驚蛇。然後在初五這天下午,就可以急行軍帶人往潼關折返了,差不多也是在半夜到達,剛好和外麵徐達的時間是一致的。


    大家隻要時間一致,接下來的事情就好辦許多了,雙方約定放火為好。屆時,徐達從外向內攻城,開始戰鬥;張合在內部殺了潼關守軍,兩方人馬裏應外合,便可以輕鬆攻破潼關!


    這就是蜀軍裏應外合的第一步計劃,接下來,雙方合圍破了潼關之後,便可以安排一部分人馬,來一個反客為主,堅守潼關——主要是防止曹仁軍隊迴援洛陽。


    其餘人則全部奔向函穀關,爭取以最快速度拿下函穀關之後,洛陽就是囊中之物了!


    前麵說過,魏軍的重點防禦都放在了潼關上,也就是最外層的堡壘。函穀關反而沒有太多的兵力,魏軍想得也沒毛病,若是潼關被攻破,那麽肯定會有一部分將士們撤退,這部分人可以直接迴去函穀關,繼續堅守。相當於退到第二防線堅守了!


    魏軍這戰略是沒問題,但他打死也想不到,有一天潼關會從內部被攻破,以至於在雙麵夾擊的情況下,魏軍將士難以迴到函穀關內,隻能眼睜睜看著自家將士被殲滅,函穀關也徹底暴露……


    計劃其實是沒問題的,畢竟是經過張富、高熲、許攸、徐達、張合等多個人才一起商討出來的。隻不過具體執行起來,就要看看配合默契程度了。現在已經到了考驗的第一關,也是最難的一關——如何好好配合,攻破潼關!


    徐達這邊剛安排完,外麵就有人傳信:“報,楊雄統領迴來了!”


    “快,喊進來!”


    很快,楊雄就進到帳內,對著徐達行了一禮,然後麵露愧色的說道:“徐將軍,我已經帶人一路地毯式搜索,直至潼關關門前,還是沒有找到袁譚的身影。很可能,他隨著沮授、王彥章等趙軍一起退迴潼關了……”


    楊雄之前就是奉太子之命,帶人一路追逐袁譚蹤跡,隻是這一路上都,一直沒有找到袁譚的身影。剛巧前兩天,趙國的敗軍——也就是徐達名義上一直追逐的那支由沮授和王彥章帶領的敗軍也成功迴到了潼關內。


    所以,楊雄猜測,大概率他們已經和袁譚會師一處,一起越過了潼關。甚至,這兩天,他們都已經跟提前一天迴到潼關內的張合打個照麵了……


    徐達聽後,虎軀一震,他們最不想看見,也是最不確定的因素出現了!


    徐達記得在營帳內踱步數十圈,隻一個勁的歎氣,也沒有明確說話。這一幕,給楊雄整的很不好意思,他有點愧疚:“對不起,徐將軍,是我無能,沒能抓住袁譚,讓他逃了,我對不起你們,對不起太子啊!”


    楊雄身份是錦衣衛副統領,直屬於張富直接管理,錦衣衛的官職跟其他蜀國官職還不一樣。別看徐達是雍州軍中一把手,但他也沒權利說人家楊雄怎麽怎麽,更沒有權利懲戒楊雄。


    所以,聽到這話的徐達連忙下來扶起了楊雄:“楊統領快快請起,不宜妄自菲薄,袁譚狡詐,在趙軍前線戰鬥剛剛陷入劣勢時候,他就已經逃竄了。再加上還有人替他頂死,後麵王彥章也趕迴去保護他了,你抓不到他倒是很正常。”


    徐達扶起楊雄後,又重重歎了口氣:“唉,這袁譚和沮授活著渡過了潼關。我最擔心的不是袁譚這個人,而是害怕張合會因此有所牽連啊!”


    “就算張合是真心投降我國,但是在麵對袁譚和沮授時,估計他也不敢輕舉妄動,否則隻有死路一條。然後等到他們一起渡過了黃河,迴到了河北,迴到了自己家鄉,這趙軍還怎麽可能和我們一心呢?”


    徐達說的已經很透徹、很明白了,跟之前高熲提醒張富的一樣:張合即使暫時是真心投降蜀國的,也是真心願意來實施這個計劃呢。


    但這裏有一個大前提就是袁譚死了,或者說袁譚、沮授跟其他趙軍不碰到張合!


    隻有不遇到袁譚和沮授時,張合才可能是真的投降為蜀國辦事。但若是真的這麽趕巧,張合遇到了袁譚和沮授,那可就又是一迴事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召喚梁山好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無益無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無益無益並收藏三國之召喚梁山好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