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6章 琉球島的開發
重生南宋,潑皮稱帝傳 作者:我愛左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堂說需要迴一趟家,在出訪扶桑,順便帶些別的禮品。
趙福對胡湘說,李堂那小子,肯定是迴去交代後事了。
這天,胡湘接待了到訪的李福。
設宴在望海樓。
“三公子,我們在琉球島,雞籠港發現了石炭,是在挖井時候發現的,我已經嚴令,要嚴守秘密,”
“那裏竟然有煤炭…”胡湘喃喃道。
“嗯,我點燃了些,火力很足,是上好石碳,”
“恭喜!恭喜!你們又要發財了,”
“嗬嗬!兄弟今天來,是想和你們共同發財的,我們合股幹,怎麽樣?”
“合股,坊子煤礦,你們不和我們合股,這雞籠煤礦,怎麽要和我們合股了,”
“嗬嗬!你我的關係,我就不拐彎抹角了,這琉球島西南海岸邊的平原地帶,已經有大批的宋國人,在那開荒種地了,我們坊子的煤礦挖多少,宋國就要多少,可見宋國見到石碳,如同餓狗見到屎…”
蒸汽輪船的應用,使得如今的煤炭成了國之根本。
胡湘當然不想宋國獲得煤炭資源,而且雞籠港離宋國核心區域又近,宋國重要商港,泉州港就在海峽對麵。
在風帆船時代,雖然兩地距離近,但大陸到琉球並不方便,因為那海峽的季風是東北風和西南風,常年還不停,使得橫渡海峽並不容易,很容易偏航,進入到茫茫的太平洋。
但現在宋國有了蒸汽輪船,不需要看看風向了,而且穿越海峽也就一兩天的時間。
現在宋國還沒有重視琉球,機會可不能錯過去了。
而且雞籠有煤炭,那以後下南洋,蒸汽輪船就可以在雞籠港獲得煤炭補給了。
“怎麽個合作法,”
“雞籠港,你們派些兵去守衛,名義上歸你們,兵力派五百就可以,他們的軍餉我們出,煤礦給你們一成的利,”
其實胡湘並不想賣煤炭給南宋,讓他們火輪船,燒木炭去吧。
“一成利,我們不要,每月賣給宋國的石碳數量,由我們定,你們不能想賣多少,就賣多少,”
“三公子,我們挖煤就是想多掙錢,這不讓我們敞開賣,那如何多掙錢,”
“這雞籠不是歸我們嗎?好多貨物,宋國都不敞開賣給我們,我們能敞開賣給他們石碳嗎!”
“那我們還掙啥錢,”
“賣給我們,”
“賣給你們,拉倒這裏,那我們坊子挖的煤不就少賣了,我們自己和自己爭利,”
“你不是說了,現在宋國見到石炭,如餓狗見到屎,這雞籠挖的煤不能多了,要讓宋國以為雞籠隻是個小煤窯,不然宋國會眼紅,要是來個狗急跳牆,這琉球離他們太近了,真要打起來,對我們不利,”
“三公子,要是以後宋國內發現大量石炭,我們想賣,都沒有地方賣去,”
“我們以後會組建南洋船隊,少不了到雞籠加煤,”
胡湘又向李福詢問了雞籠目前的人口情況。
目前雞籠港有萬餘人口,都是從山東遷過去的。
“三公子,那島上的野人,特別野蠻,不種五穀,獸皮為衣,以打獵為生,男人需要獵殺敵人頭顱,做為成年的標誌,他們經常把頭顱插在竹竿上,那個男丁家中的頭顱越多,就表示越勇武,我們曾經抓些男奴,為我們幹活,沒有幾天全部逃跑了,而且那些野人還經常襲殺我們落單的人…”
李福向胡湘介紹了琉球的情況。
“那些島上野人根本無法馴化!也無法管教,”
不過李福也有隱瞞,那就是小琉球(衝繩島),上麵有三個國家,分別為北山,中山,南山,小琉球的居民不野蠻,會種地,會營造,但生產力特別低,因為當地沒有鐵礦石,李福給他們帶來大量的鐵農具,目前三國已經臣服了,不過他們太窮了,物質也匱乏,沒有可剝削的地方,要是遇到災荒,還得給他們救急。
“三公子,那琉球島內山高林密,遍布瘴氣,我們也隻是在海岸附近,不敢深入內陸,”李福說道。
那種炎熱的熱帶氣候,胡湘是知道它的厲害的,還不如遼東那些冷的地方條件好。
有了各種禦寒衣服,再加上先進的工具,農業技術,寒冷地帶的開發問題不大。
熱帶就不行了,蚊蟲及不知名的飛蟲太多了,又炎熱,動不動就感染,開發熱帶雨林得需要醫學藥品的發展,或者就是付出一批批的生命,讓適者生存下來。
送走了李福。
胡湘和趙福談起了台灣。
“雞籠那個港口,太重要了,雞籠一旦有煤的消息傳開,會成為一個商貿點的,琉球可是個寶島呀!你有沒有合適的人,要精明能幹的,”
“湘哥,那裏不是野人島嗎!到你這,咋就成寶島了,誰願意去那呀!”
“是寶島,我在一本古書看到過這樣的記載,說這島上還有座大山,叫阿裏山,還有首歌謠,歌詞是這樣的寫的“高山青,澗水藍,阿裏山的姑娘美如水呀!阿裏山的少年壯如山…”,”
“真的假的,是你編的吧,”趙福似信非信看著胡湘。
“我能立馬編出首歌謠,我又不是三國曹值,七步就能寫出首詩詞,”
“林偉原,我大名麵粉坊的掌櫃,精於人情世故,”
“好,樟腦的生意不做,其它生意都能做,”
李福的人在雞籠,目前最主要財富來源就是樟腦,琉球那個地方樟樹特別多。
“除了樟腦,還有啥生意可做,煤炭又是李福的,”
“不會探尋呀,那是寶島,有金,又有銀,”
“就怕沒命花!”
“別廢話了,馬上給林偉原發電報,讓他到青島港,”
琉球島,西南。
豪紳陳高雄,
望著堆積如山的甘蔗,心裏樂開了花。
剛開墾的一千多畝地,種植的是甘蔗,沒有想到這裏的土地,太適合種甘蔗了,畝產是泉州那的兩倍,而且甘蔗還甜,肯定能榨出更多的糖。
“要加大開墾,”陳高雄對管事說道。
“老爺,今年死了一百餘人,人手不夠,”管事麵露難色道。
“泉州衙門,剛到一批蠻夷,我和知府大人說了,給我二百個,”
“老爺,這山中野人,經常出草,獵殺我們人的頭顱,”
“我知道了,收完甘蔗,就派莊丁剿殺那些野人,這一片土地,官府劃給我了,誰敢踏入我的地盤,統統格殺,”
琉球西南平原地帶的土地,宋朝廷劃給一些世家大族。
官府也不測量,也無法測量,草木太茂盛了,誰開墾了就是誰的。
官府為什麽不分給個體農民,因為他們沒有能力開墾,不是沒有力氣開墾土地,而是對付不了野人。
這些世家大族都向官府申請了火器,他們都有自己的私人衛隊。
這個陳高雄是個大地主世家,祖上陳洪進,莆田人,宋朝初年,因為獻泉樟二城給大宋,被封為杞國公。
(台灣早期的開發,就是原住民的血淚史,你出草獵我頭顱,我滅你部族,就這樣,原住民被逼到高山密林生存了,成了高山中的人。)
趙福對胡湘說,李堂那小子,肯定是迴去交代後事了。
這天,胡湘接待了到訪的李福。
設宴在望海樓。
“三公子,我們在琉球島,雞籠港發現了石炭,是在挖井時候發現的,我已經嚴令,要嚴守秘密,”
“那裏竟然有煤炭…”胡湘喃喃道。
“嗯,我點燃了些,火力很足,是上好石碳,”
“恭喜!恭喜!你們又要發財了,”
“嗬嗬!兄弟今天來,是想和你們共同發財的,我們合股幹,怎麽樣?”
“合股,坊子煤礦,你們不和我們合股,這雞籠煤礦,怎麽要和我們合股了,”
“嗬嗬!你我的關係,我就不拐彎抹角了,這琉球島西南海岸邊的平原地帶,已經有大批的宋國人,在那開荒種地了,我們坊子的煤礦挖多少,宋國就要多少,可見宋國見到石碳,如同餓狗見到屎…”
蒸汽輪船的應用,使得如今的煤炭成了國之根本。
胡湘當然不想宋國獲得煤炭資源,而且雞籠港離宋國核心區域又近,宋國重要商港,泉州港就在海峽對麵。
在風帆船時代,雖然兩地距離近,但大陸到琉球並不方便,因為那海峽的季風是東北風和西南風,常年還不停,使得橫渡海峽並不容易,很容易偏航,進入到茫茫的太平洋。
但現在宋國有了蒸汽輪船,不需要看看風向了,而且穿越海峽也就一兩天的時間。
現在宋國還沒有重視琉球,機會可不能錯過去了。
而且雞籠有煤炭,那以後下南洋,蒸汽輪船就可以在雞籠港獲得煤炭補給了。
“怎麽個合作法,”
“雞籠港,你們派些兵去守衛,名義上歸你們,兵力派五百就可以,他們的軍餉我們出,煤礦給你們一成的利,”
其實胡湘並不想賣煤炭給南宋,讓他們火輪船,燒木炭去吧。
“一成利,我們不要,每月賣給宋國的石碳數量,由我們定,你們不能想賣多少,就賣多少,”
“三公子,我們挖煤就是想多掙錢,這不讓我們敞開賣,那如何多掙錢,”
“這雞籠不是歸我們嗎?好多貨物,宋國都不敞開賣給我們,我們能敞開賣給他們石碳嗎!”
“那我們還掙啥錢,”
“賣給我們,”
“賣給你們,拉倒這裏,那我們坊子挖的煤不就少賣了,我們自己和自己爭利,”
“你不是說了,現在宋國見到石炭,如餓狗見到屎,這雞籠挖的煤不能多了,要讓宋國以為雞籠隻是個小煤窯,不然宋國會眼紅,要是來個狗急跳牆,這琉球離他們太近了,真要打起來,對我們不利,”
“三公子,要是以後宋國內發現大量石炭,我們想賣,都沒有地方賣去,”
“我們以後會組建南洋船隊,少不了到雞籠加煤,”
胡湘又向李福詢問了雞籠目前的人口情況。
目前雞籠港有萬餘人口,都是從山東遷過去的。
“三公子,那島上的野人,特別野蠻,不種五穀,獸皮為衣,以打獵為生,男人需要獵殺敵人頭顱,做為成年的標誌,他們經常把頭顱插在竹竿上,那個男丁家中的頭顱越多,就表示越勇武,我們曾經抓些男奴,為我們幹活,沒有幾天全部逃跑了,而且那些野人還經常襲殺我們落單的人…”
李福向胡湘介紹了琉球的情況。
“那些島上野人根本無法馴化!也無法管教,”
不過李福也有隱瞞,那就是小琉球(衝繩島),上麵有三個國家,分別為北山,中山,南山,小琉球的居民不野蠻,會種地,會營造,但生產力特別低,因為當地沒有鐵礦石,李福給他們帶來大量的鐵農具,目前三國已經臣服了,不過他們太窮了,物質也匱乏,沒有可剝削的地方,要是遇到災荒,還得給他們救急。
“三公子,那琉球島內山高林密,遍布瘴氣,我們也隻是在海岸附近,不敢深入內陸,”李福說道。
那種炎熱的熱帶氣候,胡湘是知道它的厲害的,還不如遼東那些冷的地方條件好。
有了各種禦寒衣服,再加上先進的工具,農業技術,寒冷地帶的開發問題不大。
熱帶就不行了,蚊蟲及不知名的飛蟲太多了,又炎熱,動不動就感染,開發熱帶雨林得需要醫學藥品的發展,或者就是付出一批批的生命,讓適者生存下來。
送走了李福。
胡湘和趙福談起了台灣。
“雞籠那個港口,太重要了,雞籠一旦有煤的消息傳開,會成為一個商貿點的,琉球可是個寶島呀!你有沒有合適的人,要精明能幹的,”
“湘哥,那裏不是野人島嗎!到你這,咋就成寶島了,誰願意去那呀!”
“是寶島,我在一本古書看到過這樣的記載,說這島上還有座大山,叫阿裏山,還有首歌謠,歌詞是這樣的寫的“高山青,澗水藍,阿裏山的姑娘美如水呀!阿裏山的少年壯如山…”,”
“真的假的,是你編的吧,”趙福似信非信看著胡湘。
“我能立馬編出首歌謠,我又不是三國曹值,七步就能寫出首詩詞,”
“林偉原,我大名麵粉坊的掌櫃,精於人情世故,”
“好,樟腦的生意不做,其它生意都能做,”
李福的人在雞籠,目前最主要財富來源就是樟腦,琉球那個地方樟樹特別多。
“除了樟腦,還有啥生意可做,煤炭又是李福的,”
“不會探尋呀,那是寶島,有金,又有銀,”
“就怕沒命花!”
“別廢話了,馬上給林偉原發電報,讓他到青島港,”
琉球島,西南。
豪紳陳高雄,
望著堆積如山的甘蔗,心裏樂開了花。
剛開墾的一千多畝地,種植的是甘蔗,沒有想到這裏的土地,太適合種甘蔗了,畝產是泉州那的兩倍,而且甘蔗還甜,肯定能榨出更多的糖。
“要加大開墾,”陳高雄對管事說道。
“老爺,今年死了一百餘人,人手不夠,”管事麵露難色道。
“泉州衙門,剛到一批蠻夷,我和知府大人說了,給我二百個,”
“老爺,這山中野人,經常出草,獵殺我們人的頭顱,”
“我知道了,收完甘蔗,就派莊丁剿殺那些野人,這一片土地,官府劃給我了,誰敢踏入我的地盤,統統格殺,”
琉球西南平原地帶的土地,宋朝廷劃給一些世家大族。
官府也不測量,也無法測量,草木太茂盛了,誰開墾了就是誰的。
官府為什麽不分給個體農民,因為他們沒有能力開墾,不是沒有力氣開墾土地,而是對付不了野人。
這些世家大族都向官府申請了火器,他們都有自己的私人衛隊。
這個陳高雄是個大地主世家,祖上陳洪進,莆田人,宋朝初年,因為獻泉樟二城給大宋,被封為杞國公。
(台灣早期的開發,就是原住民的血淚史,你出草獵我頭顱,我滅你部族,就這樣,原住民被逼到高山密林生存了,成了高山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