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趕在入冬前完工,他的建築麵積一再縮減,從上千平米縮減到五百平米,最後縮減為不足三百平米,實際上就是四麵幾堵牆,中間幾根承重柱,能把那些無籽瓜秧全部包圍進去就行,畢竟這才是他的初始目的。


    燒磚的工序可以省去,可是建房子堆砌石頭少不了粘合劑,曾凡還是需要燒製一些水泥,粘結水泥他也不需要太高強度,隻要溫度達到了,石灰石混合一些鐵礦石,黏土一起煆燒,也能燒製出來。


    燒窯曾凡已經有了充足的操作經驗,先用小窯實驗,找到正確的配比後,再建大窯正式煆燒,他需要的總量不多,也就不需要太多的時間。


    剛燒製出來的水泥熟料是凝結的硬塊,並不能直接使用,還需要粉碎成細粉才行,這也是個勞動密集的活兒。


    好在可以借助免費的水力資源,曾凡用更堅硬的花崗岩做了一個石磨,可以二十四小時做工,把水泥熟料碾壓成粉。


    一番複雜的操作下來,時間又過去了兩個多月,各種建築用料基本備好,


    曾凡選擇的建房地址距離河邊有兩三百米遠,地基範圍又很大,難以借助水車的力量砸地基,反正他也沒打算建高樓,挖下一米深的地基,自己做個碾子砸砸也行了。


    他的力氣比較大,做了一個二百公斤的石鎖,砸地基也當作鍛煉身體了,幾條地基溝槽一天時間就砸了三遍,然後開始砌石頭。


    原先計劃石頭打地基,現在既然不缺石頭,他就索性四麵承重牆位置都用石頭,木頭隻用在門窗和房頂,後續他還打算實驗燒製一些玻璃,植物生長需要陽光,完全不見陽光肯定不行。


    山穀裏麵冬天的雪很大,屋頂必須用尖頂,不容易積壓太厚的雪,沒有瓦片,他采用的是薄石片,花崗岩的石頭掌握好技巧,很容易劈成薄片,層層疊疊壓好用水泥固定,一樣能起到防水的作用。


    瓦片下麵還有一層保溫防潮的炭灰層,再下麵是一層排列緊密的木板,木板下麵才是他費勁力氣弄上房的木柁和檁條,確保有足夠的承載強度,即便是幾米厚的雪堆積在房頂,也不會有問題。


    房子初步建好後,就是燒製窗戶用的玻璃,原先在部落裏有過一些經驗,隻是不太成功。


    現在有了鈦金屬熔煉的經驗,尤其是微觀感應能力增強到納米級尺度,對溫度的控製也與原先不可同日而語,他有信心燒製出純淨的玻璃。


    玻璃的主要原材料石英砂,石灰石等等都不缺,唯一麻煩的是大塊平板玻璃冷卻成型有點難度,但也不是完全做不到,隻需要做出一個表麵足夠平滑,又能耐高溫的模具就行。


    這樣做出來的玻璃雖然沒有後世的浮法玻璃那麽平整,也足夠他做窗戶用了。


    模具最好的材料是花崗岩,既有硬度又足夠耐熱,可是加工起來比較麻煩。


    思考過後,曾凡先用木板做出模具,再用黏土翻模,製作了幾組大小不同的陶坯,然後燒製成型,陶器也能耐高溫,做玻璃模具也夠用,更主要的是硬度較低,方便精細加工。


    有了這些陶製模具,不僅可以做平板玻璃,也可以做其他的玻璃器皿。


    燒製玻璃的主要原料是石英砂,化學成分就是二氧化矽,熔化溫度在一千七百度以上,通常為了降低熔點,增加玻璃的性能,會加入石灰石,純堿,氧化鋁等其他金屬氧化物作為輔料。


    曾凡這裏沒有那麽全的材料,就石灰石不缺乏,其他的輔料隻能用鐵礦石或者粉碎的花崗岩粉湊數了。


    實驗過幾次,他發現增加輔料後,融化溫度雖然有所降低,雜質卻太多了,他又不能嚴格控製輔料中各種成分的配比,出來的玻璃反而沒法看。


    玻璃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矽,矽原子和氧原子通過共價鍵連接,形成一個三維網絡結構。這種網絡結構中的每個矽原子與四個氧原子相連,每個氧原子與兩個矽原子相連,形成了一個穩定的四麵體。


    這種結構即便在融化為液態也依然穩定,流動性很差,比曾凡先前實驗的液態鈦差很多,這也導致了其中混雜的雜質難以清除。


    後來,曾凡索性隻熔煉石英砂,不加任何助溶劑,直接加熱到熔點一千七百度,提高二氧化矽的純度再進行降溫結晶,然後注入溫度稍低的模具中,緩慢降溫冷卻成型。


    這套工藝對溫度控製要求比較高,工業化生產比較難,卻更適合曾凡發揮特長。


    先前熔煉鈦鐵礦石的經驗,正好可以用上,他的感應能力控製高純物質結晶生長更有把握。


    二氧化矽盡管與鈦金屬差異很大,可是分子體積更大,尤其是與液態金屬不同的網狀共價鍵結構,可以形成很大的晶核體積,他可以清晰的感應到這種結構形狀,玻璃器皿的體積很大,對他的能力提升似乎很有幫助。


    剛開始曾凡仍然用小熔爐進行實驗,模具就是一個最簡單的凸透鏡,能做出來就算成功。


    與當初製作鈦金屬器具正好相反,二氧化矽的結晶顆粒越大越好,需要一個緩慢穩定的降溫過程。


    這個過程中,曾凡發現自己已經不是在製作玻璃,而是在製作人工水晶。


    玻璃與水晶的主要成分相同,除了二氧化矽的含量外,最主要的差別就在於:玻璃內部都是淩亂的不規則結晶顆粒,水晶內部則是高度有序的晶體結構。


    這樣的差別也導致了二者的許多方麵差距,水晶的透光率、折射率、硬度等性能都比玻璃更加優秀。


    緩慢的降溫過程,也意味著更加消耗時間。


    通過感應二氧化矽晶體的生長過程,曾凡可以進一步磨練自己的微觀感應能力。


    經過幾個小時的漫長等待,他的第一件水晶製品終於出爐了。


    一個直徑十厘米的放大鏡,不需要打磨就是最佳形態,所有表麵雜質都在高溫中去除掉了,鏡麵晶瑩剔透,也算一次成功。


    有了經驗後,曾凡又接連製作了幾個水晶器皿,掌握了全部流程。


    隨後,開始批量的製作用於鑲嵌在窗戶上的平板水晶,熔爐的體積有限,不方便製作太大塊。


    眼瞅著冬天越來越近,曾凡也不能太講究,統一的製作半米見方的形狀,不算太大,也不算太小,夠用就行了。


    有了尺寸後,等待水晶冷卻成型的時間也不能浪費,曾凡按照水晶的尺寸打造木質門窗。


    又是十幾天時間過去,房子的門窗終於全部安裝上,過冬的準備也算基本完成了。


    蠻荒世界沒有日曆,他也不知道真正的冬天什麽時候到來,隻要不連續的下雪,就還可以繼續準備。


    房子裏麵沒來得及裝修,除了那個蒸桑拿的小木屋,那十三株無籽瓜藤以外,也沒什麽東西。


    無籽瓜藤每年都會凍死,第二年又重新生長,長到能結滿七個瓜就停止生長,原先就是隨便攀附附近的高大植株或者樹木,今年因為曾凡特別關注,替它們搭了個架子,可以不需要到處攀附生長。


    在這些無籽瓜占的地方之外,曾凡覺得可以用花崗岩鋪一下地麵,讓房間內部看上去不那麽簡陋。


    除了當作食物的無籽瓜以外,他過冬最重要的物資就是木炭,好在前段時間為了方便冶煉燒了一大批,繼續燒製幾窯也就差不多了。


    冬天在屋子裏不方便出門,曾凡覺得可以繼續研究冶煉,同時還能幫助屋子裏增加熱量,比白白的燒炭取暖更加有意義。


    冶煉離不開風箱,風箱動力需要水車,還要挖一條水渠才行,好在距離河邊隻有二百米,進水出水也不過四五百米,不講究的話,也用不了太長時間。


    氣候由夏入秋,轉眼又即將入冬,曾凡不知道在這個世界還要停留多久,他隻好一邊修煉,一邊給自己找事情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腦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曾經心動Zzz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曾經心動Zzz並收藏腦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