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以前算學教材主要是《周髀算經》、《九章算術》、《五曹算經》等算數十經為主,也有宋代秦九韶的《數書九章》,元代李冶的《測圓海鏡》,朱世傑的《四元玉鑒》等比較高深的書,士子除非真有興趣,否則隻是稍有涉獵,沒多少人願意深入去研究。
這些算經其實都包含數學和幾何的內容,王守仁都逐一鑽研過,雖然算不上精通,他自問算學造詣上比大多數人都強。
可是看到皇帝交給他的數學和幾何兩本書後,他感覺自己就是井底之蛙,原先感覺《測圓海鏡》《四元玉鑒》中晦澀難懂的天元術,四元術采用一些簡單的符號寫出來後,發現也不過如此。
這些內容在《數學》這本書裏麵隻能算是比初階四則運算深一點的知識,而後麵的函數、三角函數、導數、微分、積分等等概念,即便是以王守仁的聰明頭腦,也看的頭痛不已,腦瓜子嗡嗡響。
至於幾何中的平麵幾何,三角形、四邊形、圓形、梯形等等求麵積;空間幾何中簡單立體圖形,立方體、長方體、圓柱、圓錐等的表麵積和體積計算;還有更複雜的解析幾何,平麵直角坐標係內的直線、圓、拋物線、橢圓、雙曲線等曲線的方程及性質,空間直角坐標係下的曲麵、空間曲線的方程等等內容,確實就像李東陽所說,這就是天書啊。
皇帝還一再跟他申明,這些隻是入門級內容,那後麵中階高階的內容該什麽樣?
每當想到這裏,一向自負的王守仁都不禁搖頭苦笑,他覺得皇帝應該確實去過五百年後,這些知識隨便哪一樣都夠一個人鑽研一生了,恐怕一生都未必夠。
當初以為組建格物院自己定能勝任,現在他被這些書打擊的信心丟掉了大半,他感覺自己做個學生可能都不夠格。
讓王守仁欣慰的是,國子監學生中確實有些人才,有幾個學生對數學幾何很感興趣,也很有天賦,邊學邊為其他人講課,讓大家不至於完全看不懂,至少知道該怎麽樣去理解那些抽象的概念,有個請教的對象。
對於格物院的情況,曾凡當然也在關注,他還通過意念場點撥這些學生。
書裏麵加入了後世從小學到高中的大部分知識點,即便是後世高中教育都普及了,那些數理化的知識,也不是人人都能學通的,很多學生也不過是一知半解蒙混過關。
有個人興趣的原因,也有遺傳基因的問題,有些人的頭腦天生就不適合學習那類知識,他也很難解決。
好在也不需要人人都懂,有一部分人能懂就行,一般研究人員遇到問題知道用哪種數學方法解決就夠了。
華國人的基因很優秀,隻要學習的人口基數夠大,會湧現出足夠的各類型人才,隻是需要一定的時間去推動這些課本內容的普及。
在這個世界,曾凡最不缺乏的就是時間,他等得起!
格物院的設立隻是曾凡眾多布局中不起眼的一個,他當前最關注的除了自己的研究外,就是去南方考察的謝遷和兒子曾水。
他們一路南行,三個多月的時間抵達了寧波,此後一直停留在這裏,主要是考察這裏的市舶司貿易情況。
興盛於宋元時期的海上貿易,到了明代有日趨沒落的趨勢,主要原因就是明朝對外貿易有很大弊端,一直是朝廷主導的朝貢貿易形式,嚴格禁止民間商船下海。
朱棣登基後雖然有過鄭和七下西洋,那也完全是政府所主導,海外各國附隨寶舟赴京朝貢,那時候也是與海外各國的朝貢貿易的巔峰時期。
不過這種貿易方式有很大的弊端,外使來華的吃喝住行都是中央政府來負責,對於外使運來的商貨,政府往往以遠遠高於市場價格統一購買,高昂的價格加大了政府的財政壓力,隨著朝廷的財政日益窘迫,這種虧本的買賣也越來越沒有動力。
中央官員為了維護所謂天朝上國的尊嚴,死要麵子活受罪,不想著調整貿易政策,而是想辦法限製周邊各國朝貢次數,限製貿易範圍,壓縮朝貢貨物的種類數量。
種種措施導致官方市舶司貿易越來越萎縮,曾經興盛四百多年的泉州市舶司在成化八年,也就是三十五年前撤銷遷往福州,泉州港從此一蹶不振,也標誌著對外海貿的徹底沒落。
朝貢貿易製度崩壞,而地方生產的絲織品、瓷器、茶葉等大量海外需求的商品仍然需要交易,於是各種民間的走私活動興盛起來。
明初期衛所製度剛剛建立,為了打擊海盜倭寇,海禁規矩森嚴,到了這個時期,衛所製度已經實行一百多年,諸多弊端顯現,早已不複當初情況,海禁製度已經名存實亡。
朝廷製度當然擋不住利益驅使,尤其是盛產茶葉、瓷器、紡織業發達的江南地區,半官方半私人,合法與不合法之間的海外貿易讓寧波市舶司取代廣州和泉州,成為大明最興盛的市舶司。
按照永樂年間規定,寧波市舶司隻準許同日本進行朝貢貿易,可是船舶出海後,想去哪裏誰還管得著,市舶司的上下官員樂得多收商稅,也默契的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謝遷南下的主要使命就是考查幾大市舶司、水師船隊、各地衛所的實際情況,為後續開放海禁,改革海貿製度等各項改革做準備。
他本來就是浙江餘姚人,說起來和王華父子還是老鄉,在江南親朋好友、同僚鄉黨眾多,對這裏的情況當然比其他官員熟悉。
隻是畢竟離鄉多年,具體的情況還是要到實地了解,需要大量的詳細數據,事關國家政策製定,當然要無比慎重,道聽途說的事情不能拿來就信。
皇帝對他授以全權,托付以改革大事,太子都放手交給他培養,曆史上那些相知默契的君臣也不過如此了,他沒有任何理由不誓死以報。
這個時候,寧波港這種披著合法外衣的走私貿易才興起時間不久,江南總督謝遷的到來一度讓這種貿易完全停止,眾多大商戶不明白他的真實態度,謹慎起見當然要迴避一下了。
不過隨後當地官員的接風宴上,謝遷表明自己的態度:皇上有意刷新明初以來弊政,此行隻為訪查江南實際情況,原則上不幹涉既有政務,海外貿易一切照舊,各方人士無論何種出身、現居何職,隻要有針砭時弊的建議,都可以找他麵談,確有真才實學者,不吝重賞,想要為官者,可以先在總督行轅辦事,做出實績後,他將親自向皇上舉薦。
消息傳出去後,謝遷下榻的住所每天都能收到大量拜帖和自薦信,他出京帶來的幾個幕僚每天幫他篩選這些帖子信件,忙的吃飯的時間都沒了。
一些有名望的人士謝遷親自接見,一般的低級官員和民間人士,那隻能先由幕僚們代勞篩選一遍了,不然實在見不過來。
曾水也被安排了任務,跟著那些幕僚們學習,經辦各種事務,幫著查看帖子和信件,接見那些來自各行各業的自薦人士,也算是增長見聞了。
幕僚們當然不知道曾水的真實身份,他們大多跟著去過遼東,真的把他當成了謝遷的世交子侄,盡心盡力的培養他,如何通過帖子識別對方身份,通過信件字跡和用詞判讀對方真實水平等等。
這些算經其實都包含數學和幾何的內容,王守仁都逐一鑽研過,雖然算不上精通,他自問算學造詣上比大多數人都強。
可是看到皇帝交給他的數學和幾何兩本書後,他感覺自己就是井底之蛙,原先感覺《測圓海鏡》《四元玉鑒》中晦澀難懂的天元術,四元術采用一些簡單的符號寫出來後,發現也不過如此。
這些內容在《數學》這本書裏麵隻能算是比初階四則運算深一點的知識,而後麵的函數、三角函數、導數、微分、積分等等概念,即便是以王守仁的聰明頭腦,也看的頭痛不已,腦瓜子嗡嗡響。
至於幾何中的平麵幾何,三角形、四邊形、圓形、梯形等等求麵積;空間幾何中簡單立體圖形,立方體、長方體、圓柱、圓錐等的表麵積和體積計算;還有更複雜的解析幾何,平麵直角坐標係內的直線、圓、拋物線、橢圓、雙曲線等曲線的方程及性質,空間直角坐標係下的曲麵、空間曲線的方程等等內容,確實就像李東陽所說,這就是天書啊。
皇帝還一再跟他申明,這些隻是入門級內容,那後麵中階高階的內容該什麽樣?
每當想到這裏,一向自負的王守仁都不禁搖頭苦笑,他覺得皇帝應該確實去過五百年後,這些知識隨便哪一樣都夠一個人鑽研一生了,恐怕一生都未必夠。
當初以為組建格物院自己定能勝任,現在他被這些書打擊的信心丟掉了大半,他感覺自己做個學生可能都不夠格。
讓王守仁欣慰的是,國子監學生中確實有些人才,有幾個學生對數學幾何很感興趣,也很有天賦,邊學邊為其他人講課,讓大家不至於完全看不懂,至少知道該怎麽樣去理解那些抽象的概念,有個請教的對象。
對於格物院的情況,曾凡當然也在關注,他還通過意念場點撥這些學生。
書裏麵加入了後世從小學到高中的大部分知識點,即便是後世高中教育都普及了,那些數理化的知識,也不是人人都能學通的,很多學生也不過是一知半解蒙混過關。
有個人興趣的原因,也有遺傳基因的問題,有些人的頭腦天生就不適合學習那類知識,他也很難解決。
好在也不需要人人都懂,有一部分人能懂就行,一般研究人員遇到問題知道用哪種數學方法解決就夠了。
華國人的基因很優秀,隻要學習的人口基數夠大,會湧現出足夠的各類型人才,隻是需要一定的時間去推動這些課本內容的普及。
在這個世界,曾凡最不缺乏的就是時間,他等得起!
格物院的設立隻是曾凡眾多布局中不起眼的一個,他當前最關注的除了自己的研究外,就是去南方考察的謝遷和兒子曾水。
他們一路南行,三個多月的時間抵達了寧波,此後一直停留在這裏,主要是考察這裏的市舶司貿易情況。
興盛於宋元時期的海上貿易,到了明代有日趨沒落的趨勢,主要原因就是明朝對外貿易有很大弊端,一直是朝廷主導的朝貢貿易形式,嚴格禁止民間商船下海。
朱棣登基後雖然有過鄭和七下西洋,那也完全是政府所主導,海外各國附隨寶舟赴京朝貢,那時候也是與海外各國的朝貢貿易的巔峰時期。
不過這種貿易方式有很大的弊端,外使來華的吃喝住行都是中央政府來負責,對於外使運來的商貨,政府往往以遠遠高於市場價格統一購買,高昂的價格加大了政府的財政壓力,隨著朝廷的財政日益窘迫,這種虧本的買賣也越來越沒有動力。
中央官員為了維護所謂天朝上國的尊嚴,死要麵子活受罪,不想著調整貿易政策,而是想辦法限製周邊各國朝貢次數,限製貿易範圍,壓縮朝貢貨物的種類數量。
種種措施導致官方市舶司貿易越來越萎縮,曾經興盛四百多年的泉州市舶司在成化八年,也就是三十五年前撤銷遷往福州,泉州港從此一蹶不振,也標誌著對外海貿的徹底沒落。
朝貢貿易製度崩壞,而地方生產的絲織品、瓷器、茶葉等大量海外需求的商品仍然需要交易,於是各種民間的走私活動興盛起來。
明初期衛所製度剛剛建立,為了打擊海盜倭寇,海禁規矩森嚴,到了這個時期,衛所製度已經實行一百多年,諸多弊端顯現,早已不複當初情況,海禁製度已經名存實亡。
朝廷製度當然擋不住利益驅使,尤其是盛產茶葉、瓷器、紡織業發達的江南地區,半官方半私人,合法與不合法之間的海外貿易讓寧波市舶司取代廣州和泉州,成為大明最興盛的市舶司。
按照永樂年間規定,寧波市舶司隻準許同日本進行朝貢貿易,可是船舶出海後,想去哪裏誰還管得著,市舶司的上下官員樂得多收商稅,也默契的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謝遷南下的主要使命就是考查幾大市舶司、水師船隊、各地衛所的實際情況,為後續開放海禁,改革海貿製度等各項改革做準備。
他本來就是浙江餘姚人,說起來和王華父子還是老鄉,在江南親朋好友、同僚鄉黨眾多,對這裏的情況當然比其他官員熟悉。
隻是畢竟離鄉多年,具體的情況還是要到實地了解,需要大量的詳細數據,事關國家政策製定,當然要無比慎重,道聽途說的事情不能拿來就信。
皇帝對他授以全權,托付以改革大事,太子都放手交給他培養,曆史上那些相知默契的君臣也不過如此了,他沒有任何理由不誓死以報。
這個時候,寧波港這種披著合法外衣的走私貿易才興起時間不久,江南總督謝遷的到來一度讓這種貿易完全停止,眾多大商戶不明白他的真實態度,謹慎起見當然要迴避一下了。
不過隨後當地官員的接風宴上,謝遷表明自己的態度:皇上有意刷新明初以來弊政,此行隻為訪查江南實際情況,原則上不幹涉既有政務,海外貿易一切照舊,各方人士無論何種出身、現居何職,隻要有針砭時弊的建議,都可以找他麵談,確有真才實學者,不吝重賞,想要為官者,可以先在總督行轅辦事,做出實績後,他將親自向皇上舉薦。
消息傳出去後,謝遷下榻的住所每天都能收到大量拜帖和自薦信,他出京帶來的幾個幕僚每天幫他篩選這些帖子信件,忙的吃飯的時間都沒了。
一些有名望的人士謝遷親自接見,一般的低級官員和民間人士,那隻能先由幕僚們代勞篩選一遍了,不然實在見不過來。
曾水也被安排了任務,跟著那些幕僚們學習,經辦各種事務,幫著查看帖子和信件,接見那些來自各行各業的自薦人士,也算是增長見聞了。
幕僚們當然不知道曾水的真實身份,他們大多跟著去過遼東,真的把他當成了謝遷的世交子侄,盡心盡力的培養他,如何通過帖子識別對方身份,通過信件字跡和用詞判讀對方真實水平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