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張榜前夕
剛一穿越,係統就要教我造反 作者:琅邪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明日一早就是放榜的日子。
夜色已深,然而大都督府的書房還是一片燈火通明。
司馬懿手捧著三十份糊封了姓名的考卷來找蕭錚,他和杜畿荀彧三人已經評閱完畢所有的試卷,定出了他們認為最好的三十份考卷,呈交給蕭錚來定奪最後的錄取名次。
穿越者就這點好,做什麽事都可以減少很多摸索步驟,直接一步到位。
要知道按照原本的曆史軌跡,科舉製從隋朝大業元年(公元605年)開始實行,武則天於長安二年(公元702年)才開設“武舉”,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才在科舉中中開始實行糊名法。
前人花了一百年摸索出的“武舉”和四百年才摸索出的“糊名法”,蕭錚在第一次科舉考試就可以全部實現。
此次科舉因為時間過於倉促,又遭到世家的集體抵製,還加上朝廷和地方官府的百般阻撓,最終參加文科舉考試者不過兩百人,而此次大都督府定的錄取名額為三十人,這個錄取比例真不算低了。
蕭錚在後世看過相關研究,明朝中後期,秀才的錄取率大約在10%上下浮動,換言之,100名童生參加考試,隻有10人可以獲得秀才資格;鄉試的錄取率更低,還是明朝中後期,鄉試錄取率平均隻有3.1%左右;會試的錄取率相對更高一些,每100名參加會試的舉人,大約有24人會被錄取為進士,即錄取率約24%。
蕭錚甚至惡趣味想過,要不要學學隋朝,落榜的考生都要罰喝一升墨汁。除了這些,對於考試過程中書寫潦草龍飛鳳舞之輩,也要罰喝一升墨汁。
後麵想想還是放棄如此重口味的想法,身為一個正經的起義軍領袖,還是不要整這些花活了,免得勸退嚇跑往後幾屆的考生。
也不知道明天會不會有跟範進那樣的因為高中而當場發瘋的學子。
司馬懿現在手中捧著的三十份考卷就是最後入圍的三十人,這是他司馬懿這個主考官和荀彧杜畿兩位副考官經過兩天兩夜不眠不休批閱考卷,甄選出來的最後的三十份。
當然隻是策論題的考卷,畢竟帖經這種分數不高的填空題沒必要讓蕭錚過目了
蕭錚隨便抽看一份,上麵對白巾軍實行的均田論大加批判,認為是在奪民之財,一個政權若是想長治久安,就絕不能行此劫富濟貧之事。蕭錚感覺雖說此考生滿紙都在批判白巾軍,但是高成可看不到這份考卷,他何嚐不是在隱隱暗喻自己。
不過蕭錚沒打算找這個考生的麻煩,畢竟他生活在這個時代總會有自己的局限性,總不能要求每個人都跟自己一個穿越者一樣用唯物史觀看問題,就是自己現在的屬官幕僚中也不是每一個人都認可均田製的。
蕭錚又隨便抽看一份考卷,上麵的觀點剛好截然相反,這名考生認為世家大族以土地壟斷天下財富,繼而把持朝政,以致於寒門永無出頭之日,他認為大都督府也應該盡快在青州推行均田製,斷世家大族之根基,昭青州之日月。
蕭錚笑笑又隨意抽看了幾份,基本觀點都跟原先的兩份差不多,要麽對均田製極為推崇,要麽對均田製深惡痛絕。
蕭錚感覺自己完全能通過考卷推測考生家裏的土地多不多。
不過蕭錚也不會因為某個考生支持均田製就高看一眼,更不會因為某個考生貶低均田製就棄之不錄,他看中的是考生能不能在字裏行間表露出自己的真才實學。
蕭錚放迴所有考卷,笑著對司馬懿道:“你們三位考官辛苦了,明日就按照你們定下的次序張榜公示吧。”
司馬懿卻神秘一笑,變魔術一般從袖中掏出一份考卷,笑道:“我們三人皆知這三十份答卷都過於平庸,恐怕難入主公法眼,這一份答卷卻頗為新穎,或許主公會感興趣。”
蕭錚想不到司馬懿還來這一手,狐疑接過考卷一看,但見字體龍飛鳳舞,極為俊秀,教人一眼望去賞心悅目。
隻是蕭錚總感覺自己在哪裏見過這個字跡。
蕭錚細細一看,當即愣住了。
這名考生在考卷中沒有直接評判均田製的好壞,隻是斷言青州世家如今都在觀望,大都督府必然不會效仿白巾軍強行沒收世家土地分給百姓,因為這必然會引起世家的集體反撲,不利於琅琊軍對徐州的統治。
因此這名考生提出了一個全新的解決思路,就是通過加稅的方式逼迫青州的世家自願放棄大量土地,世家也分大小強弱,縱然是大世家有意反撲,小世家也無意參與,又可達到分化青州世家的目的。
蕭錚一時間甚至懷疑這名考生是不是也是一名穿越者。
因為他下一步確實有打算在青州實行“攤丁入畝”。
攤丁入畝,顧名思義就是取消“人頭稅”,將丁銀攤入田賦征收,按照田地的多寡來收取賦稅。簡單來說,就是地多者多納,地少者少納,無地者不納。
攤丁入畝的目的就是逼迫青州的世家主動放棄巨量的土地,因為他們持有的土地越多,就意味他們需要繳納的賦稅越高,哪怕對於世代豪富的世家大族而言每年的賦稅都是一筆沉重的負擔,長此以往,家族實力會被極大削弱甚至消亡。若要破除如此困境,世家隻能被迫斷臂求生,大量放棄土地。
而這個考生居然可以提出通過加稅的方式逼迫青州的世家自動放棄土地,與自己攤丁入畝的想法不謀而合。
但是蕭錚想了一下,感覺他應該不是一個穿越者,畢竟攤丁入畝的核心是減輕少地無地的百姓丁役負擔,增加稅收,逼迫青州世家自動放棄土地反倒是附加效果,而加稅隻有一個目的就是逼迫青州的世家自己放棄土地。
不過身為這個時代的一個普通考生能提出如此獨到的策略,也當真是一介奇才。
“如此優秀的考生,為何不在中榜的三十人之列?”蕭錚很奇怪問司馬懿。
司馬懿笑道:“此人確實頗有見識,才華不凡,我們幾人都有意列為榜首,隻是荀長史言此人考卷難免有些離題之嫌,需由主公自行裁決。”
蕭錚瞬間明白了荀彧的意思,他是在提醒其他人不要越權替自己做決定,而是把事情交由自己來裁決。
果然薑還是老的辣,事還是荀彧想得深。
至於離不離題的蕭錚倒是無所謂,他舉辦科舉考試的目的是為了選拔人才,而不是看誰答得更符合題意。
考生名字被糊得嚴嚴實實,蕭錚很想知道這考生姓甚名誰,但是他還是忍住了撕開糊名封紙的衝動,他自己定的規矩自己不能帶頭破壞,在正式在抄寫榜單之前,包括主考官和自己都無權撕開糊名封紙。
蕭錚將考卷還給司馬懿,一指三十份考卷,道:“從這三十人名單中去掉一人,再將此人列為榜首。”
司馬懿領命而去,其實這又何嚐不是他的意思呢?
司馬懿一走,宋鈞也拿了一張名單過來,武科舉相對於文科舉簡單得多,兵法考試內容簡單分數占比也不算高,由宋鈞跟許轍兩個人評閱就可以了,也不需要蕭錚過目。至於考校武藝都是由幾個監考現場根據考生的表現打分,也沒有什麽操作空間,直接就可以排出名次。
因此宋鈞隻需要根據分數高低,直接把最終成績最好的三十人名單呈交給蕭錚確認就好了。
蕭錚看也不看,直接就讓宋鈞直接送去謄寫張榜公示。
夜色已深,然而大都督府的書房還是一片燈火通明。
司馬懿手捧著三十份糊封了姓名的考卷來找蕭錚,他和杜畿荀彧三人已經評閱完畢所有的試卷,定出了他們認為最好的三十份考卷,呈交給蕭錚來定奪最後的錄取名次。
穿越者就這點好,做什麽事都可以減少很多摸索步驟,直接一步到位。
要知道按照原本的曆史軌跡,科舉製從隋朝大業元年(公元605年)開始實行,武則天於長安二年(公元702年)才開設“武舉”,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才在科舉中中開始實行糊名法。
前人花了一百年摸索出的“武舉”和四百年才摸索出的“糊名法”,蕭錚在第一次科舉考試就可以全部實現。
此次科舉因為時間過於倉促,又遭到世家的集體抵製,還加上朝廷和地方官府的百般阻撓,最終參加文科舉考試者不過兩百人,而此次大都督府定的錄取名額為三十人,這個錄取比例真不算低了。
蕭錚在後世看過相關研究,明朝中後期,秀才的錄取率大約在10%上下浮動,換言之,100名童生參加考試,隻有10人可以獲得秀才資格;鄉試的錄取率更低,還是明朝中後期,鄉試錄取率平均隻有3.1%左右;會試的錄取率相對更高一些,每100名參加會試的舉人,大約有24人會被錄取為進士,即錄取率約24%。
蕭錚甚至惡趣味想過,要不要學學隋朝,落榜的考生都要罰喝一升墨汁。除了這些,對於考試過程中書寫潦草龍飛鳳舞之輩,也要罰喝一升墨汁。
後麵想想還是放棄如此重口味的想法,身為一個正經的起義軍領袖,還是不要整這些花活了,免得勸退嚇跑往後幾屆的考生。
也不知道明天會不會有跟範進那樣的因為高中而當場發瘋的學子。
司馬懿現在手中捧著的三十份考卷就是最後入圍的三十人,這是他司馬懿這個主考官和荀彧杜畿兩位副考官經過兩天兩夜不眠不休批閱考卷,甄選出來的最後的三十份。
當然隻是策論題的考卷,畢竟帖經這種分數不高的填空題沒必要讓蕭錚過目了
蕭錚隨便抽看一份,上麵對白巾軍實行的均田論大加批判,認為是在奪民之財,一個政權若是想長治久安,就絕不能行此劫富濟貧之事。蕭錚感覺雖說此考生滿紙都在批判白巾軍,但是高成可看不到這份考卷,他何嚐不是在隱隱暗喻自己。
不過蕭錚沒打算找這個考生的麻煩,畢竟他生活在這個時代總會有自己的局限性,總不能要求每個人都跟自己一個穿越者一樣用唯物史觀看問題,就是自己現在的屬官幕僚中也不是每一個人都認可均田製的。
蕭錚又隨便抽看一份考卷,上麵的觀點剛好截然相反,這名考生認為世家大族以土地壟斷天下財富,繼而把持朝政,以致於寒門永無出頭之日,他認為大都督府也應該盡快在青州推行均田製,斷世家大族之根基,昭青州之日月。
蕭錚笑笑又隨意抽看了幾份,基本觀點都跟原先的兩份差不多,要麽對均田製極為推崇,要麽對均田製深惡痛絕。
蕭錚感覺自己完全能通過考卷推測考生家裏的土地多不多。
不過蕭錚也不會因為某個考生支持均田製就高看一眼,更不會因為某個考生貶低均田製就棄之不錄,他看中的是考生能不能在字裏行間表露出自己的真才實學。
蕭錚放迴所有考卷,笑著對司馬懿道:“你們三位考官辛苦了,明日就按照你們定下的次序張榜公示吧。”
司馬懿卻神秘一笑,變魔術一般從袖中掏出一份考卷,笑道:“我們三人皆知這三十份答卷都過於平庸,恐怕難入主公法眼,這一份答卷卻頗為新穎,或許主公會感興趣。”
蕭錚想不到司馬懿還來這一手,狐疑接過考卷一看,但見字體龍飛鳳舞,極為俊秀,教人一眼望去賞心悅目。
隻是蕭錚總感覺自己在哪裏見過這個字跡。
蕭錚細細一看,當即愣住了。
這名考生在考卷中沒有直接評判均田製的好壞,隻是斷言青州世家如今都在觀望,大都督府必然不會效仿白巾軍強行沒收世家土地分給百姓,因為這必然會引起世家的集體反撲,不利於琅琊軍對徐州的統治。
因此這名考生提出了一個全新的解決思路,就是通過加稅的方式逼迫青州的世家自願放棄大量土地,世家也分大小強弱,縱然是大世家有意反撲,小世家也無意參與,又可達到分化青州世家的目的。
蕭錚一時間甚至懷疑這名考生是不是也是一名穿越者。
因為他下一步確實有打算在青州實行“攤丁入畝”。
攤丁入畝,顧名思義就是取消“人頭稅”,將丁銀攤入田賦征收,按照田地的多寡來收取賦稅。簡單來說,就是地多者多納,地少者少納,無地者不納。
攤丁入畝的目的就是逼迫青州的世家主動放棄巨量的土地,因為他們持有的土地越多,就意味他們需要繳納的賦稅越高,哪怕對於世代豪富的世家大族而言每年的賦稅都是一筆沉重的負擔,長此以往,家族實力會被極大削弱甚至消亡。若要破除如此困境,世家隻能被迫斷臂求生,大量放棄土地。
而這個考生居然可以提出通過加稅的方式逼迫青州的世家自動放棄土地,與自己攤丁入畝的想法不謀而合。
但是蕭錚想了一下,感覺他應該不是一個穿越者,畢竟攤丁入畝的核心是減輕少地無地的百姓丁役負擔,增加稅收,逼迫青州世家自動放棄土地反倒是附加效果,而加稅隻有一個目的就是逼迫青州的世家自己放棄土地。
不過身為這個時代的一個普通考生能提出如此獨到的策略,也當真是一介奇才。
“如此優秀的考生,為何不在中榜的三十人之列?”蕭錚很奇怪問司馬懿。
司馬懿笑道:“此人確實頗有見識,才華不凡,我們幾人都有意列為榜首,隻是荀長史言此人考卷難免有些離題之嫌,需由主公自行裁決。”
蕭錚瞬間明白了荀彧的意思,他是在提醒其他人不要越權替自己做決定,而是把事情交由自己來裁決。
果然薑還是老的辣,事還是荀彧想得深。
至於離不離題的蕭錚倒是無所謂,他舉辦科舉考試的目的是為了選拔人才,而不是看誰答得更符合題意。
考生名字被糊得嚴嚴實實,蕭錚很想知道這考生姓甚名誰,但是他還是忍住了撕開糊名封紙的衝動,他自己定的規矩自己不能帶頭破壞,在正式在抄寫榜單之前,包括主考官和自己都無權撕開糊名封紙。
蕭錚將考卷還給司馬懿,一指三十份考卷,道:“從這三十人名單中去掉一人,再將此人列為榜首。”
司馬懿領命而去,其實這又何嚐不是他的意思呢?
司馬懿一走,宋鈞也拿了一張名單過來,武科舉相對於文科舉簡單得多,兵法考試內容簡單分數占比也不算高,由宋鈞跟許轍兩個人評閱就可以了,也不需要蕭錚過目。至於考校武藝都是由幾個監考現場根據考生的表現打分,也沒有什麽操作空間,直接就可以排出名次。
因此宋鈞隻需要根據分數高低,直接把最終成績最好的三十人名單呈交給蕭錚確認就好了。
蕭錚看也不看,直接就讓宋鈞直接送去謄寫張榜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