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花看他們夫婦都沒動靜,道:“賢國,你看看四丫,整天玩這些東西,這看著身體好像也沒怎麽的啊,怎麽整天說不能幹活呢?她既然身體好了,家裏又那麽忙,就多點幫忙幹活啊,耙旱田的時候,去幫忙抓草也好,一早上能賺兩工分呢。”
張金花在心裏暗暗算了起來,上一年一個工分能換成七分錢,一早上就有一毛四分錢了,要是幹一天,那就是兩毛八,一個月下來也有七八塊錢。
她算盤打的啪啪響,想想就覺得美滋滋。
三兒媳婦張文蘭也跟著應道:“就是啊,她大伯,媽說的對,子夏也不小了,現在身體好了,能幫忙就多去幫忙,家玲說是大子夏一歲,其實也就大了幾個月,她也在田裏幹活,她也去幫忙啊,就算不能幹一天,幹一晌是一晌,咱們村工分好,一工分也有七八分錢啊。”
劉曉梅也幫腔,“四丫的確不小了,可以幫幫家裏,一年到頭,還能有不少錢。”
沈子夏在心裏冷笑了聲,見他們一人一句,恨不得把她抓出去□□才好。
等幾人說的差不多了,她才開口。
“我身體好了會去掙錢的,不過現在經常頭暈,萬一掙的錢還不夠看病怎麽辦?”
張金花一聽,又想到沈賢國從隊裏支出的那一大筆錢給沈子夏看病,臉黑的跟炭似得。
“再說了,誰會跟錢過不去啊,我也想掙錢,掙錢了我還想去讀書,一學期兩塊錢,如果我努力掙錢,兩個月就能掙到讀書的錢了。”
沈子夏渴求的目光看著沈棟材,讓沈棟材臉色微微一僵。
沈棟材雖然為人不怎麽樣,對待前頭兩個兒子以及他們生的兒女也不怎麽樣,但是他堅信一點,讀書能改變命運。
所以,在幾個孫子孫女身上,學習他從沒有苛刻,隻希望讓他們讀了書,懂了知識,能改變老沈家的命運。
早年間,沈家在村子裏也出過秀才的,那時候還是明清時候。
沈棟材沒有讀書,但是對知識卻很渴望,所以也識得幾個大字,自家孫子孫女讀書了,算是圓了他的夢想,也是想著,他們能改變老沈家,能讓老沈家日子過的比村子誰家都好。
之前沈棟材生了一場大病,家裏的存款基本耗光了,又在張金花的念叨下,才算斷了好幾個孩子讀書的事。
這件事情,沈棟材對他們有愧,當然,這種愧疚也是一閃而過,畢竟還有兩個孫子還在讀書,特別是家旺已經讀初二了,明年就能上高中。
現在學製是五二二,五年小學,兩年初中兩年高中,縮短了年限。
所以每每想到兩個孫子學習的挺好,加上張金花說的也對,女孩子遲早嫁出去,到時候都不是沈家的,讀那麽多書,浪費錢。
張金花聞聲,連忙說道,“讀書?讀什麽讀,都什麽年紀了,你都讀了好幾年了,現在家裏哪有錢給你們讀書?你爺爺的病不要錢啊?”語氣滿是嫌棄。
這年頭女孩子誰讀書啊,都是在家幫忙幹活才是正理,不然等嫁出去,還不是便宜了別人家?
沈子夏卻反駁,“我自己掙的錢,憑什麽我不能讀書?我又沒有要你們給錢。”
沈棟材喝了一口粥,聽到沈子夏的話,眉頭漸漸蹙起。
這邊沈家強突然抬起頭,在沈棟材慍怒的情況下,突然開口,“爺爺,我也想讀書。”
“讀什麽讀,你插什麽嘴?草包一樣,拿去學校的錢也換不迴幾個字。”沈家強話剛說完,被他媽劉曉梅拍了一巴掌在後腦勺上。
沈家強沒說話,悶著腦袋,表情有些不高興。
沈家強是沈賢武家的老大,但是從小因為人比較笨,不得沈賢武夫妻的喜歡,他們更喜歡懂事機靈嘴甜的小兒子沈家龍。
沈家強人長的壯一些,平時又經常幹活,有一把子力氣。
所以在去年的時候,看他學習一直跟不上,沈賢武夫妻就不讓沈家強讀書了,而是留在家裏幹活。
可以說,沈家強是幾個孫子裏頭,最不得寵的一個。
今天他突然開口,是沈子夏沒想到的。
而沈棟材見一個個這麽說,臉色鬆動了些,但還是說了句,“要讀書家裏得有錢啊!現在家裏什麽情況,你們不是不知道?”
張金花聞聲十分讚同,嘴裏劈裏啪啦細算著家裏每天的開支,不少是被她自己誇大的,至於內裏怎麽樣,隻有她自己知道。
沈子夏點點頭,“爺爺你說的對,等我身體好了,我就去幹活,你放心,我不會故意偷懶的。”
“四嬸看著你好像也沒什麽不好啊,怎麽就不能出去幹活了?”因為剛才沈家強也被帶了節奏說要讀書,劉曉梅這會把氣直接撒沈子夏身上。
“四嬸是想讓我再生病花錢嗎?”沈子夏問道,表情一臉無辜。
沈賢國隨即開了口,“夏夏身體不好,我和麗敏兩個勞動力,已經足夠了,她不能受累,醫生都說了,多休息,別累著了。”
劉曉梅一噎,那些要說的話哽在喉嚨上不來下不去。
沈賢武低斥了句,讓她趕緊吃飯,別說話。
張金花不甘心,心裏還氣著之前因為沈子夏被沈棟材打的事情。
“那也不能沒事幹,把幹柴故意澆上水啊,你不想洗澡,不想吃飯是不?燒水煮飯哪樣不要柴火?”
沈子夏認真的迴了句,“我給撿來的柴澆水是有原因的,不是故意的。”
張金花嫌棄,“能有什麽原因,腦袋長草了不好使了唄,給柴澆水。”
沈子夏也不理會她,朝沈棟材說道:“爺爺,我是因為看到上麵長了點木耳,所以才撿迴來的,我聽說木耳要長陰暗潮濕多雨水的地方,這鴨掌木燒火也不耐燒,又細小,上麵長了木耳,我就想著澆水沒準能長出來,木耳長出來了,咱們家也有的吃了,你們說是不是?”
張金花一聽,大笑了起來,“就那兩條棍子柴?能長什麽木耳?現在入秋了,木耳沒找好地方放著,以為那麽容易長出來?”
“我就是想試試,難道奶連試試都不讓我試嗎?反正水是我自己去弄的,這木頭也是我撿迴來的,奶奶你就隨我折騰好了,而且,我能多撿點迴來,到時候沒準就能弄好多了。”
“有屁用!我看你,就是不想幹活,才會幹這些事情。家裏勞動力雖然多,但是人口也多,你一個人沒事去田裏幫忙也好啊,這樣浪費勞動力,像話嗎?”
張金花氣道,目光看了一眼沈棟材,見他沒說話,神色中隱隱得意。
沈賢國本來是答應閨女不答話的,但是見張金花一直咄咄逼人,氣的連飯都不想吃了,“夏夏那邊的吃,都是我和麗敏夫妻在養,張姨不用擔心,夏夏從小身體不好,一幹活幹的太累就容易生病,生病就要吃藥,張姨你也知道西藥都不便宜,咱們家本來就沒什麽錢,要是夏夏生病了,用錢買藥用的也是我和麗敏賺的錢,夏夏自己有主意,弄點木耳也好。”
沈賢國的話讓吃著飯的張金花一噎,。
要知道,家裏每年出勞動力賺的最多就是老大那邊,其次是老二那邊,如果老大那邊沒錢拿出來,到時候他兩個兒子是要喝西北風了。
見狀,她想發作都不好發作。
沈棟材悶聲夾菜吃,他一般不說話,一說話就是震天動地。
張金花憋著一張老紅臉,心裏直罵沈棟材生出的好兒子,偏偏沈棟材還不願意教訓這不聽話的兒子孫女。
沈子夏看著沈棟材臉上表現出來的些許慍怒。
她怕他遷怒沈賢國,忙解釋,“爺爺,我知道我家除了幹家務活,平時時間也多一點,但是上工的話肯定是不夠的,所以打算一邊帶這家寶,一邊四處走走,看看能不能幫補家裏的?
今天也是剛好看到這些木耳,我也不知道還能不能再長,但是我想著反正也沒事,就試試,如果成功了,咱們家還能吃兩塊木耳,不成功,損失也不大,到時候等它曬幹了,還是柴禾。”
沈賢國忙點頭,“爸,夏夏說的是這個理,反正醫生也說她是從小帶的病,身體弱,多走走比較好,她帶著家寶,也不用賢業那邊多一個心思看著家寶,要是真能長點木耳,咱們也多一點吃的,我聽說,木耳是種中藥,功效還不錯,吃了它有益無害。”
沈賢業夫妻見狀,也都紛紛附和著,忙說這其中的好處。
張金花在心裏暗暗算了起來,上一年一個工分能換成七分錢,一早上就有一毛四分錢了,要是幹一天,那就是兩毛八,一個月下來也有七八塊錢。
她算盤打的啪啪響,想想就覺得美滋滋。
三兒媳婦張文蘭也跟著應道:“就是啊,她大伯,媽說的對,子夏也不小了,現在身體好了,能幫忙就多去幫忙,家玲說是大子夏一歲,其實也就大了幾個月,她也在田裏幹活,她也去幫忙啊,就算不能幹一天,幹一晌是一晌,咱們村工分好,一工分也有七八分錢啊。”
劉曉梅也幫腔,“四丫的確不小了,可以幫幫家裏,一年到頭,還能有不少錢。”
沈子夏在心裏冷笑了聲,見他們一人一句,恨不得把她抓出去□□才好。
等幾人說的差不多了,她才開口。
“我身體好了會去掙錢的,不過現在經常頭暈,萬一掙的錢還不夠看病怎麽辦?”
張金花一聽,又想到沈賢國從隊裏支出的那一大筆錢給沈子夏看病,臉黑的跟炭似得。
“再說了,誰會跟錢過不去啊,我也想掙錢,掙錢了我還想去讀書,一學期兩塊錢,如果我努力掙錢,兩個月就能掙到讀書的錢了。”
沈子夏渴求的目光看著沈棟材,讓沈棟材臉色微微一僵。
沈棟材雖然為人不怎麽樣,對待前頭兩個兒子以及他們生的兒女也不怎麽樣,但是他堅信一點,讀書能改變命運。
所以,在幾個孫子孫女身上,學習他從沒有苛刻,隻希望讓他們讀了書,懂了知識,能改變老沈家的命運。
早年間,沈家在村子裏也出過秀才的,那時候還是明清時候。
沈棟材沒有讀書,但是對知識卻很渴望,所以也識得幾個大字,自家孫子孫女讀書了,算是圓了他的夢想,也是想著,他們能改變老沈家,能讓老沈家日子過的比村子誰家都好。
之前沈棟材生了一場大病,家裏的存款基本耗光了,又在張金花的念叨下,才算斷了好幾個孩子讀書的事。
這件事情,沈棟材對他們有愧,當然,這種愧疚也是一閃而過,畢竟還有兩個孫子還在讀書,特別是家旺已經讀初二了,明年就能上高中。
現在學製是五二二,五年小學,兩年初中兩年高中,縮短了年限。
所以每每想到兩個孫子學習的挺好,加上張金花說的也對,女孩子遲早嫁出去,到時候都不是沈家的,讀那麽多書,浪費錢。
張金花聞聲,連忙說道,“讀書?讀什麽讀,都什麽年紀了,你都讀了好幾年了,現在家裏哪有錢給你們讀書?你爺爺的病不要錢啊?”語氣滿是嫌棄。
這年頭女孩子誰讀書啊,都是在家幫忙幹活才是正理,不然等嫁出去,還不是便宜了別人家?
沈子夏卻反駁,“我自己掙的錢,憑什麽我不能讀書?我又沒有要你們給錢。”
沈棟材喝了一口粥,聽到沈子夏的話,眉頭漸漸蹙起。
這邊沈家強突然抬起頭,在沈棟材慍怒的情況下,突然開口,“爺爺,我也想讀書。”
“讀什麽讀,你插什麽嘴?草包一樣,拿去學校的錢也換不迴幾個字。”沈家強話剛說完,被他媽劉曉梅拍了一巴掌在後腦勺上。
沈家強沒說話,悶著腦袋,表情有些不高興。
沈家強是沈賢武家的老大,但是從小因為人比較笨,不得沈賢武夫妻的喜歡,他們更喜歡懂事機靈嘴甜的小兒子沈家龍。
沈家強人長的壯一些,平時又經常幹活,有一把子力氣。
所以在去年的時候,看他學習一直跟不上,沈賢武夫妻就不讓沈家強讀書了,而是留在家裏幹活。
可以說,沈家強是幾個孫子裏頭,最不得寵的一個。
今天他突然開口,是沈子夏沒想到的。
而沈棟材見一個個這麽說,臉色鬆動了些,但還是說了句,“要讀書家裏得有錢啊!現在家裏什麽情況,你們不是不知道?”
張金花聞聲十分讚同,嘴裏劈裏啪啦細算著家裏每天的開支,不少是被她自己誇大的,至於內裏怎麽樣,隻有她自己知道。
沈子夏點點頭,“爺爺你說的對,等我身體好了,我就去幹活,你放心,我不會故意偷懶的。”
“四嬸看著你好像也沒什麽不好啊,怎麽就不能出去幹活了?”因為剛才沈家強也被帶了節奏說要讀書,劉曉梅這會把氣直接撒沈子夏身上。
“四嬸是想讓我再生病花錢嗎?”沈子夏問道,表情一臉無辜。
沈賢國隨即開了口,“夏夏身體不好,我和麗敏兩個勞動力,已經足夠了,她不能受累,醫生都說了,多休息,別累著了。”
劉曉梅一噎,那些要說的話哽在喉嚨上不來下不去。
沈賢武低斥了句,讓她趕緊吃飯,別說話。
張金花不甘心,心裏還氣著之前因為沈子夏被沈棟材打的事情。
“那也不能沒事幹,把幹柴故意澆上水啊,你不想洗澡,不想吃飯是不?燒水煮飯哪樣不要柴火?”
沈子夏認真的迴了句,“我給撿來的柴澆水是有原因的,不是故意的。”
張金花嫌棄,“能有什麽原因,腦袋長草了不好使了唄,給柴澆水。”
沈子夏也不理會她,朝沈棟材說道:“爺爺,我是因為看到上麵長了點木耳,所以才撿迴來的,我聽說木耳要長陰暗潮濕多雨水的地方,這鴨掌木燒火也不耐燒,又細小,上麵長了木耳,我就想著澆水沒準能長出來,木耳長出來了,咱們家也有的吃了,你們說是不是?”
張金花一聽,大笑了起來,“就那兩條棍子柴?能長什麽木耳?現在入秋了,木耳沒找好地方放著,以為那麽容易長出來?”
“我就是想試試,難道奶連試試都不讓我試嗎?反正水是我自己去弄的,這木頭也是我撿迴來的,奶奶你就隨我折騰好了,而且,我能多撿點迴來,到時候沒準就能弄好多了。”
“有屁用!我看你,就是不想幹活,才會幹這些事情。家裏勞動力雖然多,但是人口也多,你一個人沒事去田裏幫忙也好啊,這樣浪費勞動力,像話嗎?”
張金花氣道,目光看了一眼沈棟材,見他沒說話,神色中隱隱得意。
沈賢國本來是答應閨女不答話的,但是見張金花一直咄咄逼人,氣的連飯都不想吃了,“夏夏那邊的吃,都是我和麗敏夫妻在養,張姨不用擔心,夏夏從小身體不好,一幹活幹的太累就容易生病,生病就要吃藥,張姨你也知道西藥都不便宜,咱們家本來就沒什麽錢,要是夏夏生病了,用錢買藥用的也是我和麗敏賺的錢,夏夏自己有主意,弄點木耳也好。”
沈賢國的話讓吃著飯的張金花一噎,。
要知道,家裏每年出勞動力賺的最多就是老大那邊,其次是老二那邊,如果老大那邊沒錢拿出來,到時候他兩個兒子是要喝西北風了。
見狀,她想發作都不好發作。
沈棟材悶聲夾菜吃,他一般不說話,一說話就是震天動地。
張金花憋著一張老紅臉,心裏直罵沈棟材生出的好兒子,偏偏沈棟材還不願意教訓這不聽話的兒子孫女。
沈子夏看著沈棟材臉上表現出來的些許慍怒。
她怕他遷怒沈賢國,忙解釋,“爺爺,我知道我家除了幹家務活,平時時間也多一點,但是上工的話肯定是不夠的,所以打算一邊帶這家寶,一邊四處走走,看看能不能幫補家裏的?
今天也是剛好看到這些木耳,我也不知道還能不能再長,但是我想著反正也沒事,就試試,如果成功了,咱們家還能吃兩塊木耳,不成功,損失也不大,到時候等它曬幹了,還是柴禾。”
沈賢國忙點頭,“爸,夏夏說的是這個理,反正醫生也說她是從小帶的病,身體弱,多走走比較好,她帶著家寶,也不用賢業那邊多一個心思看著家寶,要是真能長點木耳,咱們也多一點吃的,我聽說,木耳是種中藥,功效還不錯,吃了它有益無害。”
沈賢業夫妻見狀,也都紛紛附和著,忙說這其中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