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章 李善長要辭官
大明,開局挖了朱元璋祖墳 作者:陽陽的迴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應天城,通濟門。
街道之上,熱鬧非凡。
叫賣聲此起彼伏。
人來人往。
突然,一匹快馬極速的衝進了通濟門。
守城的軍卒仔細一看,正是前線800裏加急戰報。
絲毫不敢攔截,立刻就放這匹快馬進入了通濟門。
進入通濟門之後,立刻便發現事情不妙。
隻見街道上布滿了人群。
他根本跑不過去。
這名騎士立刻高高舉起了戰報,大聲喊道:“閑人趕緊閃開,朝廷800裏加急戰報。”
“北伐軍大勝,我軍經過激戰已經占領沂州城。”
“楊鳴一馬當先,首先破城,衝進沂州城,迫降王宣父子人……”
整個通濟門沸騰起來。
人們的目光立即被這名騎士吸引過來。
“老弟,北伐前線打了大勝仗了。”
“我們來一碗鴨血粉絲湯,慶祝一下。”
“楊鳴,居然破城的是楊鳴,這個名字我怎麽這麽熟悉?”
“是不是前些日子在通濟門被押進城的那個楊鳴嗎?”
“當時我還拍過他磚頭呢,沒想到這個兔崽子沒死,居然還能打勝仗。”
“進城的時候,那小子可是真討厭。”
“到處調戲良家婦女!當時我恨不得拍死他。”一個小黑胖子氣憤的說道。
“老夫的評書又有素材了,北伐軍打了大勝仗。”
人群自動讓出一條道路,讓800裏加急的士卒在中間通過。
士卒一邊揮舞著戰報,一邊在馬上高聲大喊:“北伐大捷!”
聽到捷報人們立即便爆發出了喝彩聲音。
甚至有人拿出了鞭炮,當街燃起了鞭炮,簡直是熱鬧非凡。
洪武三年,接近年關的時候。
老百姓放鞭炮還是自由的。
並沒有禁放規定。
朱元璋剛剛得了天下,一直強調普天同慶。
甚至還鼓勵老百姓過年。
燃放煙花鞭炮。
就這樣士卒一路高喊,一直喊到了皇宮。
沿路上鞭炮不斷。
人們慶祝著北伐大捷。
楊鳴的名字也是深入人心。
再也不是當年那個反賊楊鳴。
而是北伐的英雄,收複沂州城的功臣。
當士卒快馬趕到皇宮的時候。
奉天殿內,朱元璋正在早朝。
此時朱元璋坐在龍椅上,吹胡子瞪眼,正在大發脾氣。
現在正是北伐的關鍵時刻。
被朱元璋父子兩個尊稱為李先生的李善長卻遞交了辭呈。
理由就是李善長自稱自己年老多病,無法處理政事,想迴鄉養老。
朝廷的第一重臣居然在最關鍵的時候撂挑子不幹了。
朱元璋忍無可忍,頓時大發了脾氣。
他發脾氣的對象就是中書省左丞相汪廣洋。
事情都是這個丞相汪廣洋惹起來的。
在前幾日的時候,丞相汪廣洋上了一道奏折,彈劾朝廷重臣李善長。
說他專權任事,有架空中書省的嫌疑。
太子朱標讀到這封奏折的時候,大吃了一驚,立刻把奏折留中。
在北伐軍進軍最關鍵的時候,不宜處理李善長,也不宜挑起事端。
可是不知為什麽?
這封彈劾奏折卻傳到了李善長的耳朵裏。
李善長立即便上表請辭。
表示自己年紀大了,體弱多病,要迴家養老。
應該把重要的職位留給年輕人。
太子朱標和朱元璋兩個人接到李善長的辭職報告。
當時就懵了。
太子朱標極力的挽留李先生。
李善長隻是苦笑搖頭。
堅決要辭官。
朱元璋今天終於展示了自己強勢的一麵。
麵對著李善長的請辭,朱元璋隻迴了他兩個字:“不準!”
並且朱元璋表示,你生是大明臣子,活著就要給我幹活,北伐軍需要你,死也要死在你的職位上。
李善長頓時哭笑不得,沒想到朱元璋又耍起了無賴,完全是不按套路出牌。
李善長也是明白現在正是北伐戰爭最關鍵的時候。
要迴家躲清閑門都沒有。
緊接著朱元璋便把汪廣洋狠狠的訓斥了一頓。
理由是汪廣洋給皇帝的奏折裏麵有一個錯別字。
在平時的時候,這都是小事,朱元璋的文化水平本來就不高,有時候錯別字他也不一定認識。
可是今天朱元璋偏偏就是小題大做。
當著文武百官的麵狠狠申斥了一通汪廣洋。
大罵汪廣洋辦事不用心。
把汪廣洋罵的滿麵通紅,汗流浹背。
跪在地上不斷的給朱元璋磕頭。
表示自己已經深刻認識到了錯誤。
以後在工作中一定會一絲不苟。
朱元璋達到了自己的目的,便見好就收,饒過了汪廣洋。
文武百官見到皇帝臉色不怎麽好看。
於是眾人麵麵相覷,誰也不敢出聲。
奉天殿內鴉雀無聲,氣氛凝重到了極點。
……
就在這時候北伐軍800裏加急的戰報到了。
不得不說,這封戰報來的太及時了,正好衝淡了奉天殿的凝重。
北伐軍前線獲得了大勝,這簡直是一針強心劑。
朱元璋剛才還是沉著臉,一副要殺人的表情。
接到這個戰報,他也是大喜過望。
命令將報信的士卒叫上奉天殿。
在奉天殿上,當著文武百官的麵,太子朱標一把就搶過了800裏加急戰報。
本來這些戰報都要送到兵部的。
但是今天的這封戰報實在太激動人心了。
兵部尚書,兵部侍郎,這些兵部大佬根本沒有機會接觸戰報。
如今戰報已經抓到了太子朱標手裏。
兵部大佬連看一眼的資格都沒有了。
太子朱標不自覺的一字一句讀完了前線來的這封戰報。
聲音洪亮,整個大殿裏文武百官都聽到了戰報的內容。
眾人這才知道北伐軍在前線已經取得了大勝。
楊鳴已經兵不血刃拿下了沂州城。
戰報裏說,是楊鳴一馬當先,衝進了沂州城,迫降了王宣和王信父子,俘虜了人。
這簡直是讓人恐怖的數字。
妥妥的大勝。
楊鳴真是有勇有謀,在自己部隊處於劣勢的情況下,居然迫降了敵人。
再加上楊鳴前幾日的時候一把大火燒了沂州城的糧草。
簡直是逆轉了前線的局勢。
當立首功。
關鍵的是朱元璋剛剛下發了聖旨,表示誰首先拿下了沂州城,便是大功一件,封侯拜將。
沒想到這個聖旨剛剛發出去,沂州城便已經被拿下了。
這簡直是振奮人心。
街道之上,熱鬧非凡。
叫賣聲此起彼伏。
人來人往。
突然,一匹快馬極速的衝進了通濟門。
守城的軍卒仔細一看,正是前線800裏加急戰報。
絲毫不敢攔截,立刻就放這匹快馬進入了通濟門。
進入通濟門之後,立刻便發現事情不妙。
隻見街道上布滿了人群。
他根本跑不過去。
這名騎士立刻高高舉起了戰報,大聲喊道:“閑人趕緊閃開,朝廷800裏加急戰報。”
“北伐軍大勝,我軍經過激戰已經占領沂州城。”
“楊鳴一馬當先,首先破城,衝進沂州城,迫降王宣父子人……”
整個通濟門沸騰起來。
人們的目光立即被這名騎士吸引過來。
“老弟,北伐前線打了大勝仗了。”
“我們來一碗鴨血粉絲湯,慶祝一下。”
“楊鳴,居然破城的是楊鳴,這個名字我怎麽這麽熟悉?”
“是不是前些日子在通濟門被押進城的那個楊鳴嗎?”
“當時我還拍過他磚頭呢,沒想到這個兔崽子沒死,居然還能打勝仗。”
“進城的時候,那小子可是真討厭。”
“到處調戲良家婦女!當時我恨不得拍死他。”一個小黑胖子氣憤的說道。
“老夫的評書又有素材了,北伐軍打了大勝仗。”
人群自動讓出一條道路,讓800裏加急的士卒在中間通過。
士卒一邊揮舞著戰報,一邊在馬上高聲大喊:“北伐大捷!”
聽到捷報人們立即便爆發出了喝彩聲音。
甚至有人拿出了鞭炮,當街燃起了鞭炮,簡直是熱鬧非凡。
洪武三年,接近年關的時候。
老百姓放鞭炮還是自由的。
並沒有禁放規定。
朱元璋剛剛得了天下,一直強調普天同慶。
甚至還鼓勵老百姓過年。
燃放煙花鞭炮。
就這樣士卒一路高喊,一直喊到了皇宮。
沿路上鞭炮不斷。
人們慶祝著北伐大捷。
楊鳴的名字也是深入人心。
再也不是當年那個反賊楊鳴。
而是北伐的英雄,收複沂州城的功臣。
當士卒快馬趕到皇宮的時候。
奉天殿內,朱元璋正在早朝。
此時朱元璋坐在龍椅上,吹胡子瞪眼,正在大發脾氣。
現在正是北伐的關鍵時刻。
被朱元璋父子兩個尊稱為李先生的李善長卻遞交了辭呈。
理由就是李善長自稱自己年老多病,無法處理政事,想迴鄉養老。
朝廷的第一重臣居然在最關鍵的時候撂挑子不幹了。
朱元璋忍無可忍,頓時大發了脾氣。
他發脾氣的對象就是中書省左丞相汪廣洋。
事情都是這個丞相汪廣洋惹起來的。
在前幾日的時候,丞相汪廣洋上了一道奏折,彈劾朝廷重臣李善長。
說他專權任事,有架空中書省的嫌疑。
太子朱標讀到這封奏折的時候,大吃了一驚,立刻把奏折留中。
在北伐軍進軍最關鍵的時候,不宜處理李善長,也不宜挑起事端。
可是不知為什麽?
這封彈劾奏折卻傳到了李善長的耳朵裏。
李善長立即便上表請辭。
表示自己年紀大了,體弱多病,要迴家養老。
應該把重要的職位留給年輕人。
太子朱標和朱元璋兩個人接到李善長的辭職報告。
當時就懵了。
太子朱標極力的挽留李先生。
李善長隻是苦笑搖頭。
堅決要辭官。
朱元璋今天終於展示了自己強勢的一麵。
麵對著李善長的請辭,朱元璋隻迴了他兩個字:“不準!”
並且朱元璋表示,你生是大明臣子,活著就要給我幹活,北伐軍需要你,死也要死在你的職位上。
李善長頓時哭笑不得,沒想到朱元璋又耍起了無賴,完全是不按套路出牌。
李善長也是明白現在正是北伐戰爭最關鍵的時候。
要迴家躲清閑門都沒有。
緊接著朱元璋便把汪廣洋狠狠的訓斥了一頓。
理由是汪廣洋給皇帝的奏折裏麵有一個錯別字。
在平時的時候,這都是小事,朱元璋的文化水平本來就不高,有時候錯別字他也不一定認識。
可是今天朱元璋偏偏就是小題大做。
當著文武百官的麵狠狠申斥了一通汪廣洋。
大罵汪廣洋辦事不用心。
把汪廣洋罵的滿麵通紅,汗流浹背。
跪在地上不斷的給朱元璋磕頭。
表示自己已經深刻認識到了錯誤。
以後在工作中一定會一絲不苟。
朱元璋達到了自己的目的,便見好就收,饒過了汪廣洋。
文武百官見到皇帝臉色不怎麽好看。
於是眾人麵麵相覷,誰也不敢出聲。
奉天殿內鴉雀無聲,氣氛凝重到了極點。
……
就在這時候北伐軍800裏加急的戰報到了。
不得不說,這封戰報來的太及時了,正好衝淡了奉天殿的凝重。
北伐軍前線獲得了大勝,這簡直是一針強心劑。
朱元璋剛才還是沉著臉,一副要殺人的表情。
接到這個戰報,他也是大喜過望。
命令將報信的士卒叫上奉天殿。
在奉天殿上,當著文武百官的麵,太子朱標一把就搶過了800裏加急戰報。
本來這些戰報都要送到兵部的。
但是今天的這封戰報實在太激動人心了。
兵部尚書,兵部侍郎,這些兵部大佬根本沒有機會接觸戰報。
如今戰報已經抓到了太子朱標手裏。
兵部大佬連看一眼的資格都沒有了。
太子朱標不自覺的一字一句讀完了前線來的這封戰報。
聲音洪亮,整個大殿裏文武百官都聽到了戰報的內容。
眾人這才知道北伐軍在前線已經取得了大勝。
楊鳴已經兵不血刃拿下了沂州城。
戰報裏說,是楊鳴一馬當先,衝進了沂州城,迫降了王宣和王信父子,俘虜了人。
這簡直是讓人恐怖的數字。
妥妥的大勝。
楊鳴真是有勇有謀,在自己部隊處於劣勢的情況下,居然迫降了敵人。
再加上楊鳴前幾日的時候一把大火燒了沂州城的糧草。
簡直是逆轉了前線的局勢。
當立首功。
關鍵的是朱元璋剛剛下發了聖旨,表示誰首先拿下了沂州城,便是大功一件,封侯拜將。
沒想到這個聖旨剛剛發出去,沂州城便已經被拿下了。
這簡直是振奮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