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章 光腳不怕穿鞋的
大明,開局挖了朱元璋祖墳 作者:陽陽的迴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楊鳴的想法很好。
也要有親信去執行這些任務。
如今萬事俱備,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楊鳴決定向自己的親信們透露自己的想法。
讓他們自主決定是不是跟自己綁在一起?
當楊鳴將薛顯,牛海龍,趙國旺以及四皇子等人召集在一起。
還有自己的老弟兄們。
高峰和黃綱,謝角,李鐵牛等三十六人。
楊鳴沒有想到的是徐妙雲帶領著四個丫鬟也來湊熱鬧。
但是楊鳴不想讓她來參與這件事情。
他相信如果真要是實行起來,肯定是捅破天的大事情。
一定會鬧到陛下那裏去。徐妙雲如果參與了此事。
她就會吃不了兜著走。
楊鳴想拉徐輝祖下水,卻不想連累徐妙雲,畢竟她是一個女流之輩。
徐妙雲不請自來。
楊鳴也不好意思將她攆出去。
人已經到齊了,立即將自己的想法提了出來。
明天的公審大會上,不但要處理搶奪老百姓口糧的那些老兵油子和王宣的親信。
對老百姓民憤極大的地主和土豪們。
也要將它們繩之以法。
獲得老百姓的支持。
不但要將地主和土豪們家中的財務查抄,分給老百姓。
而且他們名下的土地也要分給老百姓。
同時壓在老百姓身上的三座大山,也要一一推翻。
欠地主和土豪們的高利貸欠條也都要翻出來,付之一炬。
債務清零。
楊鳴將自己的想法和眾人說了一遍。
眾人都驚呆了。
四皇子終於明白楊鳴所做的事情是什麽了。
這簡直是顛覆性的工作。
這是要徹底得罪富戶和地主階層的。
這可不是鬧著玩的。
要知道這些富戶和地主階層都是與沂州城的管理層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
甚至說朝中的大臣都和他們有牽連。
簡直是牽一發而動全身。
他們很可能成為過街的老鼠,人人喊打。
甚至連剛剛投降的王氏父子都會反叛。
沂州城很可能得而複失。
不過楊鳴目光堅定,下定決心要幹就要幹大的。
四皇子也僅僅是吃驚了一下。
便堅定的站在楊鳴這一邊。
無論是涉及到誰,堅決要鬥爭到底。
四皇子立即表示,無論楊鳴幹什麽,他都100%支持。
緊接著,便是和楊鳴一起出生入死的那三十六名手下。
他們立即站起身來昂首挺胸抬頭。
表示誓死追隨楊鳴。
即使是赴湯蹈火,上刀山,下油鍋也是萬死不辭。
本來他們的命就是楊鳴給的。
他們和楊鳴一起造過反,火燒過皇帝的皇陵。
一起打過仗,一起坐過牢,甚至一起上過斷頭台。
一起救過皇帝和皇後的命。
在無數次災難的過程中堅持下來。
所以楊鳴無論幹什麽,他們都毫無保留的支持楊鳴。
誰要是反對,誰就是敵人,滅掉就是了。
楊鳴見到這麽多弟兄支持自己的決定。
心中也是暖暖的。
薛顯,牛海龍和趙國旺三個人。
麵對楊鳴的決定,也是大吃了一驚。
他們是最後跟隨楊鳴的將領。
雙方雖然聯手打過幾仗,但是還沒有達到那種生死與共的關係。
更像是一種利益的結合體。
這三名將領和他們率領三萬士卒主要是看中四皇子手中的權力。
他們要效忠四皇子就繞不過楊鳴。
所以他們之間的關係就不如出生入死的弟兄們。
忠心不二。
楊鳴做的這個事情,簡直是艱巨無比。
在他們看來困難實在是太大。
成功的幾率很小。
他們張口就想勸楊鳴收手。
這件事情牽扯實在太大。
一個鬧不好的話。
恐怕連王宣和王信父子兩個都要舉起反叛的旗幟。
那後果絕對是不堪設想的。
隻有趙國旺這個當事人了解地主和土豪們之間的錯綜複雜的關係。
可以負責任的說。沂州城有頭有臉的地主和土豪基本上都有聯姻關係。
而且最關鍵的是在這些地主當中,王家排名第一。
經過這麽多年辛苦經營。
王宣和王信父子身後的王氏家族。
早已經在沂州城落地生根。
雖然王宣和王信兩個人隻是王家的一個分支。
但是真正的王家那可真是富可敵國。
沂州城兼並的土地有70萬畝。
占據了沂州城的一半。
而且王家仗著自己家大業大。
在沂州城橫行不法。
魚肉百姓,早已經是民怨沸騰。
如果要是把這個王家的財富土地分給老百姓。
王宣和王信父子非瘋了不可。
立刻便能逼反了王氏父子。
這也是薛顯,牛海龍,趙國旺等人心驚肉跳的原因。
自古以來攻城掠地。
都沒有楊鳴這麽幹的。
一座城池裏麵地主和富戶或多或少主導城市的歸屬。
一座城市向楊鳴等人投降。
就代表著城市裏地主階級和富戶們已經臣服於他們。
部隊進了城,富戶和地主們出點錢糧。
事情便這樣過去了。
如果像楊鳴這樣將這些富戶和地主們連根拔起。
恐怕引起的的震動是巨大的,恐怕連朝廷裏都會鬧成一鍋粥。
那可不是鬧著玩的。
而且沂州鬧出的動靜很快便會在山東,河南和山西等地傳播開來。
恐怕以後他們要想攻城掠地,勢如破竹,恐怕勢必難如登天。
城裏的地主和富豪們可能會散盡家財拚死抵抗。
實在是得不償失。
這也是薛顯等三名將領立即勸楊鳴放棄的原因。
鬧不好這些人很可能會粉身碎骨。
楊鳴等人死不足惜,畢竟他們以前就是反賊。
還膽大包天燒了皇帝的皇陵。
還能活到現在簡直就是個奇跡。
所以光腳不怕穿鞋的,他們想怎麽幹就怎麽幹。
誰也拿他們沒有辦法。
反正賤命一條。
他們可以不在乎。
四皇子一向也是膽大包天,天不怕地不怕,人家是皇帝的親兒子。
事情不濟也能全身而退,如果事情鬧大。
皇帝陛下召迴他迴去就行,地主富戶誰敢要他的命?
但是薛顯,牛海龍和趙國旺等人不行。
他們手底下可是還有三萬弟兄要吃飯。
本來就是朱文正事件受到牽連的人。
他們來到山東,也是戴罪立功。
萬一搞砸了,可是死無葬身之地。
他們也是猶豫了一下,便立即向四皇子和楊鳴等人效忠。
他們已經沒有退路了。
除了四皇子和楊鳴恐怕沒有人可以信任了。
隻能是一條道跑到黑。
眾人都同意了自己的措施,楊鳴立即說道:“既然大家都同意,立即草擬布告。”
“我要貼的滿城都是,讓所有人都知道我們實行的政策。”
也要有親信去執行這些任務。
如今萬事俱備,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楊鳴決定向自己的親信們透露自己的想法。
讓他們自主決定是不是跟自己綁在一起?
當楊鳴將薛顯,牛海龍,趙國旺以及四皇子等人召集在一起。
還有自己的老弟兄們。
高峰和黃綱,謝角,李鐵牛等三十六人。
楊鳴沒有想到的是徐妙雲帶領著四個丫鬟也來湊熱鬧。
但是楊鳴不想讓她來參與這件事情。
他相信如果真要是實行起來,肯定是捅破天的大事情。
一定會鬧到陛下那裏去。徐妙雲如果參與了此事。
她就會吃不了兜著走。
楊鳴想拉徐輝祖下水,卻不想連累徐妙雲,畢竟她是一個女流之輩。
徐妙雲不請自來。
楊鳴也不好意思將她攆出去。
人已經到齊了,立即將自己的想法提了出來。
明天的公審大會上,不但要處理搶奪老百姓口糧的那些老兵油子和王宣的親信。
對老百姓民憤極大的地主和土豪們。
也要將它們繩之以法。
獲得老百姓的支持。
不但要將地主和土豪們家中的財務查抄,分給老百姓。
而且他們名下的土地也要分給老百姓。
同時壓在老百姓身上的三座大山,也要一一推翻。
欠地主和土豪們的高利貸欠條也都要翻出來,付之一炬。
債務清零。
楊鳴將自己的想法和眾人說了一遍。
眾人都驚呆了。
四皇子終於明白楊鳴所做的事情是什麽了。
這簡直是顛覆性的工作。
這是要徹底得罪富戶和地主階層的。
這可不是鬧著玩的。
要知道這些富戶和地主階層都是與沂州城的管理層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
甚至說朝中的大臣都和他們有牽連。
簡直是牽一發而動全身。
他們很可能成為過街的老鼠,人人喊打。
甚至連剛剛投降的王氏父子都會反叛。
沂州城很可能得而複失。
不過楊鳴目光堅定,下定決心要幹就要幹大的。
四皇子也僅僅是吃驚了一下。
便堅定的站在楊鳴這一邊。
無論是涉及到誰,堅決要鬥爭到底。
四皇子立即表示,無論楊鳴幹什麽,他都100%支持。
緊接著,便是和楊鳴一起出生入死的那三十六名手下。
他們立即站起身來昂首挺胸抬頭。
表示誓死追隨楊鳴。
即使是赴湯蹈火,上刀山,下油鍋也是萬死不辭。
本來他們的命就是楊鳴給的。
他們和楊鳴一起造過反,火燒過皇帝的皇陵。
一起打過仗,一起坐過牢,甚至一起上過斷頭台。
一起救過皇帝和皇後的命。
在無數次災難的過程中堅持下來。
所以楊鳴無論幹什麽,他們都毫無保留的支持楊鳴。
誰要是反對,誰就是敵人,滅掉就是了。
楊鳴見到這麽多弟兄支持自己的決定。
心中也是暖暖的。
薛顯,牛海龍和趙國旺三個人。
麵對楊鳴的決定,也是大吃了一驚。
他們是最後跟隨楊鳴的將領。
雙方雖然聯手打過幾仗,但是還沒有達到那種生死與共的關係。
更像是一種利益的結合體。
這三名將領和他們率領三萬士卒主要是看中四皇子手中的權力。
他們要效忠四皇子就繞不過楊鳴。
所以他們之間的關係就不如出生入死的弟兄們。
忠心不二。
楊鳴做的這個事情,簡直是艱巨無比。
在他們看來困難實在是太大。
成功的幾率很小。
他們張口就想勸楊鳴收手。
這件事情牽扯實在太大。
一個鬧不好的話。
恐怕連王宣和王信父子兩個都要舉起反叛的旗幟。
那後果絕對是不堪設想的。
隻有趙國旺這個當事人了解地主和土豪們之間的錯綜複雜的關係。
可以負責任的說。沂州城有頭有臉的地主和土豪基本上都有聯姻關係。
而且最關鍵的是在這些地主當中,王家排名第一。
經過這麽多年辛苦經營。
王宣和王信父子身後的王氏家族。
早已經在沂州城落地生根。
雖然王宣和王信兩個人隻是王家的一個分支。
但是真正的王家那可真是富可敵國。
沂州城兼並的土地有70萬畝。
占據了沂州城的一半。
而且王家仗著自己家大業大。
在沂州城橫行不法。
魚肉百姓,早已經是民怨沸騰。
如果要是把這個王家的財富土地分給老百姓。
王宣和王信父子非瘋了不可。
立刻便能逼反了王氏父子。
這也是薛顯,牛海龍,趙國旺等人心驚肉跳的原因。
自古以來攻城掠地。
都沒有楊鳴這麽幹的。
一座城池裏麵地主和富戶或多或少主導城市的歸屬。
一座城市向楊鳴等人投降。
就代表著城市裏地主階級和富戶們已經臣服於他們。
部隊進了城,富戶和地主們出點錢糧。
事情便這樣過去了。
如果像楊鳴這樣將這些富戶和地主們連根拔起。
恐怕引起的的震動是巨大的,恐怕連朝廷裏都會鬧成一鍋粥。
那可不是鬧著玩的。
而且沂州鬧出的動靜很快便會在山東,河南和山西等地傳播開來。
恐怕以後他們要想攻城掠地,勢如破竹,恐怕勢必難如登天。
城裏的地主和富豪們可能會散盡家財拚死抵抗。
實在是得不償失。
這也是薛顯等三名將領立即勸楊鳴放棄的原因。
鬧不好這些人很可能會粉身碎骨。
楊鳴等人死不足惜,畢竟他們以前就是反賊。
還膽大包天燒了皇帝的皇陵。
還能活到現在簡直就是個奇跡。
所以光腳不怕穿鞋的,他們想怎麽幹就怎麽幹。
誰也拿他們沒有辦法。
反正賤命一條。
他們可以不在乎。
四皇子一向也是膽大包天,天不怕地不怕,人家是皇帝的親兒子。
事情不濟也能全身而退,如果事情鬧大。
皇帝陛下召迴他迴去就行,地主富戶誰敢要他的命?
但是薛顯,牛海龍和趙國旺等人不行。
他們手底下可是還有三萬弟兄要吃飯。
本來就是朱文正事件受到牽連的人。
他們來到山東,也是戴罪立功。
萬一搞砸了,可是死無葬身之地。
他們也是猶豫了一下,便立即向四皇子和楊鳴等人效忠。
他們已經沒有退路了。
除了四皇子和楊鳴恐怕沒有人可以信任了。
隻能是一條道跑到黑。
眾人都同意了自己的措施,楊鳴立即說道:“既然大家都同意,立即草擬布告。”
“我要貼的滿城都是,讓所有人都知道我們實行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