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李鍾跟著汪直的商船,一路東行,終於來到了東瀛列島的日本長崎。


    彼時的日本,正處於南北朝時代,據史料記載,後醍醐天皇消滅了鐮倉幕府後,就進行了第一次的王政複古,推行新政,史稱建武新政。足利尊氏迫後醍醐天皇退位。新天皇光明天皇策封他為征夷大將軍,是為北朝。後醍醐天皇退位後持著天皇象征的三神器退往大和的吉野(今奈良縣),是為南朝,至此南北朝終於形成。經過多次攻防後,南朝勢力衰退,終於南朝天皇把三神器交給北朝天皇,結束了南北朝時代。直至20世紀初期幸德秋水提出當時明治天皇的正統性問題,明治天皇最後作出結論:以南朝天皇為日本的正統,北朝天皇保留名號,但不列入正統。


    李鍾跟著汪直走下舢舨,映入他眼簾的就是為患大明上百年的倭寇大本營東瀛日本。此時的日本尚未統一,處於動蕩的南北朝時期,手工業並不怎麽發達。街上偶爾走過一兩個武士打扮的浪人,街頭的店鋪略顯破爛,到處可見擺攤的商戶。還有一些拿著撥浪鼓玩耍的兒童。


    汪直帶著李鍾來到一座氣派的房子子麵前,院子裏種滿了櫻花。他笑嘻嘻地說道:“這就是我在東瀛的固定住所,鍾兄弟請進。兄弟還要在這裏打理一些生意和處理一些事務,等忙完這幾日,我再帶你遊覽一下周邊風景。小兄弟你這幾天可以自由活動。”


    “不礙事,汪兄你忙你的生意,我自便即可!”李鍾正好想去打探下倭寇的風土人情和軍事情報。


    汪直說完便吩咐下人給李鍾安排了一間雅室,就匆匆離去了。


    翌日,李鍾找了個隨船想熟悉的水手阿良,邀請他帶著四處逛逛。阿良瘦高個,祖籍福建,正好呆著無聊,便一口應承。高高興興地給鍾教頭做起了向導。


    他們來到街上,亦步亦趨的走著。


    “阿良,你一年來幾次東瀛啊?”李鍾隨口問道。


    “我是汪老板的貼身夥計,一般我一年來迴兩趟左右吧。”


    阿良隨口答道,


    “我們老板在這裏可有名了,經常從國內販賣一些奇缺商品過來,價格公道,品質又好,人也和善,所以當地的老爺和百姓都特別喜歡我們汪老板。”


    走著走著,他們來到了一個類似兵工坊的地方,強烈的職業感,讓李鍾警惕起來,忙問道:


    “阿良,那裏是做什麽的?”他用手指向那個兵器坊。


    “哦,這個是本地的日本大名老爺的一個兵器坊,裏麵還有很多新式武器呢,我聽說前一段時間,汪老板曾經帶了一名葡萄牙人迴來,後來葡萄牙人就賣了一種新式火器的設計圖紙給日本大名的兒子時堯,這不,他們正在加班加點地批量生產呢!”阿良麻利地迴答道。


    “我們可以進去參觀參觀不?”李鍾試探性地問道。


    “可以啊,我跟他們的工頭很熟的。”阿良得意地迴答。並主動地在前麵引路。


    李鍾心裏暗喜,立馬加快腳步跟上阿良。


    他們先來到一個木門麵前,隻見阿良先找到門房,從懷裏掏出一包類似茶葉的東西。門房立馬喜笑顏開,進去通報去了。不一會,一位身材中等,衣著華麗的日本男人,估計就是這個兵器坊的工頭了,在門房的指引下亦步亦趨地走了出來。


    阿良立馬上去跟他打招唿,兩人嘰裏咕嚕用日語交流了一段時間,就聽見那工頭不斷地點頭,


    “呦西,呦西”日本工頭立馬擺出請進的姿勢。邀請他們進入了大院。


    鐵炮最早是種子島島主時堯命手下從葡萄牙人那裏仿製而來,由於威力巨大因此迅速走紅,各地大名紛紛購買並且仿造,最出名的莫過於夢想“天下布武”的織田信長了,長筱之戰中織田與德川聯軍正是憑借大量鐵炮部隊戰勝了號稱無敵的武田騎兵隊。


    日本大名對鐵炮的重視一直沒有中斷,到豐臣秀吉侵朝時,還專門在3000人的隊伍中設立200人的“鐵炮足輕”部隊,這個比例是很高的,按照這個比例推算,平壤之戰中小西行長部應該至少有一千餘名鐵炮足輕,給登城作戰的明軍造成了很大傷亡。


    另外,日本鐵炮的製造也十分精良,明人何良臣在《陣紀·技用》中就寫道:“(明朝鳥銃)不敢連發五、七銃,恐內熱起火,唯倭銃不妨。”可見日本的鐵炮較明朝的鳥銃製造更為精良


    這個日本鐵炮兵器坊規模還算比較大,前後有四個院子。日本工頭就給李鍾介紹起來,每說一句,阿良就在旁邊翻譯一下。


    第一個院子裏擺滿了鐵管,旁邊還有一些打鐵的熔爐,這裏應該就是生產日本鐵炮的跑身車間,整個車間熱氣騰騰,裏裏外外估計有五六十號人在勞作。


    第二個院子,擺滿了各種細小的零部件,估計這裏是生產鐵炮的零部件車間,這裏有很多婦女也在勞作,李鍾數了一下,估計一共有上百號工人在這裏工作。


    他們又來到了第三個院子,這裏炮管和槍零部件都有,應該就是組裝日本鐵炮的組裝車間了。李鍾認真地記下了鐵炮的直徑和射程,他準備迴去的時候根據日本鐵炮的特性,對大明的火器做些對應的調整和修改。


    明代的將軍炮也叫神機將軍,按照型號可以分為大將軍、二將軍、三將軍、四將軍和五將軍,這些稱號其實並不是一種固定的火炮名稱,明代各個時期都會把當時威力最大的火炮稱作“將軍炮”或者“大將軍炮”。


    明代初年的將軍炮是舊式直筒的大型火炮,而萬曆時期的將軍炮是指從葡萄牙人那裏仿製的弗朗機,於嘉靖三年(1524年)造出第一批原型:“以銅為之,長五六尺,大者重千餘斤,小者百五十斤,巨腹長頸,腹有修孔。以子銃五枚,貯藥置腹中。發及百餘丈”。


    第四個院子,是麵積最大的一個車間,裏麵密密麻麻地堆滿了造好的日本鐵炮。旁邊還堆滿了一箱箱的彈藥。日本工頭嘰裏呱啦手舞足蹈地說了好久,大概意思應該就是這些是即將交付客戶的訂單,言語中透露出溢於言表的自豪感和喜悅感。


    參觀完兵器坊,天色已經快晌午了,李鍾和阿良約定先迴住所休憩後再作安排。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浴血大鵬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色彩東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色彩東縱並收藏浴血大鵬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