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夜,鄭月笙在夢裏見到了那枚南珠。
夢境裏昏昏寐寐, 她看到一間書房, 書房裏置了個黃花梨木架,架上掛著一件繡著雲紋的鬥篷, 鬥篷的領口處綴了兩枚熠熠的南珠。
她看到有人取下了那件鬥篷, 將之放在臂間細細地撫摸它的紋路。
接著, 有人打開了書房的門。那人立在門口,愣愣地看著屋內之人。
鄭月笙自夢境裏迴眸,看清了那立在書房門口之人的臉。
正是她自己。
……
***
京城裏無論是待嫁的娘子還是已嫁的夫人, 沒哪個不羨慕晉王妃鄭月笙的。
出嫁前是滎陽鄭氏正兒八經的嫡支,身份清貴。又得了太後歡心,常常傳旨進宮作陪。
她甫一及笄,便由太後親自做主, 把她許配給了晉王爺。那可是正一品王妃的尊貴。
她生前受盡了疼寵,死了依舊被人巴巴地惦念。自她不幸因病去了, 晉王便再未曾娶妻續弦。
好個一生一世一雙人!
說起來,太後的賜婚懿旨布告天下的時候,眾人還一陣唏噓。
市井裏都說, 聖人的這些個兒子裏就數晉王爺最是風流成性, 成日裏混跡酒色笙簫之所。
可誰想待她鄭月笙嫁過去了後, 多少人嫉妒得紅了眼。
高門大戶裏哪個不是三妻四妾,更何況是皇家。可偏偏這個最是多情的晉王爺打破了約定俗成的規矩。
沒有孺人, 沒有媵妾, 沒有通房。偌大的晉王府隻有鄭月笙一個女主子。
左右不是儲君, 聖人也就懶得管這個最不著調的兒子。太後自然不會去打自己的臉,給晉王府後院塞什麽人,隻盼著鄭月笙能早日給她添個曾孫。
這事兒就由著晉王爺這麽來了。
大家都弄不清他是中了什麽邪,生生從一個浪蕩公子變成了一個癡情種。
有人說,晉王爺成婚前的那些荒唐事兒都是裝的,也有人說,他是浪子迴頭金不換。無論怎樣,都不妨礙眾人嫉妒鄭月笙。
不論是什麽場合,晉王爺都會帶著她一起出席,恩愛非常。甚至在宴席上還會屈尊降貴給她斟茶水剝蝦子,眼眸中是滿得溢出來的溫柔。
可鄭月笙心裏這苦,跟啞巴吃了黃連似的,怎麽著也說不出。
她記得有一迴宮宴結束歸家,望著他進府的那一瞬倏忽變換的臉色,終於忍不住問他:“王爺不累嗎?”
聞言,秦汜隻涼涼地瞥了她一眼,淡淡道:“累,可又能如何?”
累了就不演了不成嗎?這麽些年來,連她都已經從渾身不自在屢屢出錯,到能夠鎮定自若地配合他演好每一出戲。
可是真的很累啊。
大家都羨慕她,羨慕她那層漂漂亮亮的殼子,隻說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沒能有個孩子。
她笑了。笑得苦澀。
當然不可能有。
晉王府這麽大,她從她住的院子走到王爺住的院子足足得走上半柱香的功夫呢。
他從來就沒有碰過她。
她還記得她曾坐在喜房裏,又忐忑又期待地等著她的新郎喜秤挑起她的紅蓋頭。
她也記得她躺在紅幔帳裏,輕閉上微顫的眼睫,他俯身下來,溫熱的唿吸噴灑在她的臉頰上。
癢癢的,讓她一顆心砰砰亂跳。
可那唿吸始終停滯在她臉頰三寸處,再也靠不近半分,又轉而移向她的耳畔。
她聽見他低低地問:“忘了那姓劉的了嗎?”
聞言,鄭月笙滿心惶然,愣愣地說不出一個字。
他怎麽知道她和劉七郎的事?
須臾,唿吸遠離了。
洞房花燭不眠夜。
一個人的不眠夜。
她那時候不知輕重,隻是憑著一腔傲氣,仗著有人寵她,肆無忌憚地賭氣,翌日一早便收拾好東西搬去了王府的另一頭。
她想著,她和劉七郎早已劃清界限,清清白白,她心不慌氣不虛,隻要秦汜翌日一早過來,她就原諒他洞房之夜把她晾了一晚。
她以為他一定會巴巴地過來央她搬迴去,誰想這一住就是八年。
她戚戚然以為是自己成親前那段不堪迴首的情債,造下的孽。
後來她才知道,孽根所在,是她的夫君心裏住了一個人,而那個人不是她。
她知道,那個人和他書房櫃子裏鎖著的那件綴著南珠的鬥篷有關,和他耳垂上蜿蜒著的那條淺淺的細長的疤痕有關。
她曾不止一次地瞧見他在闃靜無人的深夜拿出那件領口繡著兩枚南珠的鬥篷,溫柔地撫摸。
她以為她是不嫉妒的,可到底高估了自己。
其實一開始隻是因著比天還高的自尊心,她不甘。
後來,她不小心陷進了他那雙瀲灩的桃花眼裏,陷進了他為她編織的溫柔夢境裏。
醒不過來了。她愛上了他在人前所虛構的那個他。
那個他讓她知道,如果他願意,他也可以把一個女人疼進了骨子裏。
可為什麽不能是她呢她嫉妒啊。
她第一次見到那個女人的那天晚上,他喝得爛醉如泥。她把他攙扶著迴了府。
她抬眼環顧四周,瞧了瞧除了成親當晚便再未踏足的院落,又看了看意識混沌不清的他,心裏想著——
他若永遠這麽醉下去該有多好。
那個晚上,她沒有離開他的院子。她在乳娘的幫助下把他扶上塌,寬衣解帶,做了這輩子最羞恥的事兒。
可不該發生的還是沒有發生。
她把自己剝幹淨了送到他的麵前,他還是不屑一顧。
好在他還算有幾分良心,沒有把她趕出去,自個兒裹了外衣去了次間。
她望著頭頂丁香色的帷帳,淚水靜靜地自兩頰淌落。
那個女人有什麽好?是比她漂亮,比她家世好,還是比她有才學?
都不重要了。
她鄭月笙驕傲了一輩子,既嫁給了他,便注定要折在那個女人的手上。
可笑的是,那個女人壓根兒毫不知情。她不知道,有那麽一個男人日日夜夜惦念著她,為她守身如玉,讓自己明媒正娶的妻子獨守空房。
可日子總得過下去。至少在晉王府外麵的天地裏,她鄭月笙有著一個王妃應有的體麵。
年複一年,她以最得體的舉止儀態扮演著晉王妃這一角色,還得承受無數人豔羨的眼光。
她知道自己病了,大抵活不了多少時日了。
也不知待她死後,還會不會又有一個名門閨秀如她一般踏進這墳墓。
說起來,她這病到底還是她自己作出來的。
沒有人知道,晉王妃鄭月笙在那一年的冬日裏小產了。
是了,她是有過一個孩子的,隻那可憐的未出世的孩子不是晉王秦汜的骨血。
是誰的骨血也都不重要了,那可憐的孩子連出世看一看這冷漠人間的機會都沒有。
是她自己喝下了那一大碗紅花。用不著假他人之手。
她終究還是自甘墮落了。
又或許,她從未曾從深淵裏爬起。
自小產後,她的身子便一日虛過一日。
她的心早就死了,如今這軀殼也快死了。
在她似是能瞧見陰曹地府模模糊糊的輪廓時,他終於第一次踏進了她的院子。在她已形容枯槁,骨瘦如柴之時。
他在榻前的雲紋檀木凳上坐下,不帶任何情緒地看著她。
她想起身梳妝,可連抬個手都費勁。掙紮半晌,作了罷。
料想他是不會在意的。她麵如芙蓉、身姿迤邐的時候他都不曾多看她一眼,更何況如今?
她不知怎的,忽然就來了氣,幾個字斷斷續續地從喉嚨裏擠出來:“髒……不髒啊?”
他的目光涼了涼,卻沒有動作。
到底還是對她有幾分愧疚的吧。可又有什麽用?她才二十幾歲就成了如今這般行將就木的模樣!
她睜大眼想要瞧清他的樣子,卻無果而終。
其實用不著看,一定還是風姿俊秀,玉樹臨風的樣子。
可誰知道這堂堂儀表下藏了什麽見不得人的肮髒心思!
她氣若遊絲:“她到底……有什麽好?”
秦汜斂眸,避而不答:“你安心睡吧。”
她發了狠,把床褥攥出了褶子:“是不是一想到她在你父皇身下夜夜承歡,你的心就疼得厲害?”
不等他答,她就吃吃笑起來。
痛快啊!她裝著賢良淑德了裝了一輩子,裝得她自己都信了,如今也就惡毒了這麽一迴。
可笑著笑著,她就沒有勁兒了。眼皮子重若千斤,耳中混沌一片。
她的視野卻漸漸清晰了,血紅色的彼岸花盛開在陌上阡頭裏,妖冶如斯。
半晌,秦汜起身替她掖了掖被角,道:“疼啊,怎麽不疼?”
她沒有聽見。
***
嘉元三十三年,晉王妃鄭氏薨。
自此,有不少人看見,晉王爺的腕上常年戴著一串鳳眼菩提子念珠。
有傳聞雲,晉王因王妃仙逝,哀慟異常,惶惶而無所依,遂遁入空門,不複理紅塵俗事。
傳聞真假尚且不論,晉王爺自晉王妃死後清心寡欲,不曾再娶倒是真的。
京城裏上至聖人天子,下至市井小民,一談及晉王爺,腦中都會不約而同地浮現四個字——
情根深種。
這可根種在何處,又有誰知道呢?
夢境裏昏昏寐寐, 她看到一間書房, 書房裏置了個黃花梨木架,架上掛著一件繡著雲紋的鬥篷, 鬥篷的領口處綴了兩枚熠熠的南珠。
她看到有人取下了那件鬥篷, 將之放在臂間細細地撫摸它的紋路。
接著, 有人打開了書房的門。那人立在門口,愣愣地看著屋內之人。
鄭月笙自夢境裏迴眸,看清了那立在書房門口之人的臉。
正是她自己。
……
***
京城裏無論是待嫁的娘子還是已嫁的夫人, 沒哪個不羨慕晉王妃鄭月笙的。
出嫁前是滎陽鄭氏正兒八經的嫡支,身份清貴。又得了太後歡心,常常傳旨進宮作陪。
她甫一及笄,便由太後親自做主, 把她許配給了晉王爺。那可是正一品王妃的尊貴。
她生前受盡了疼寵,死了依舊被人巴巴地惦念。自她不幸因病去了, 晉王便再未曾娶妻續弦。
好個一生一世一雙人!
說起來,太後的賜婚懿旨布告天下的時候,眾人還一陣唏噓。
市井裏都說, 聖人的這些個兒子裏就數晉王爺最是風流成性, 成日裏混跡酒色笙簫之所。
可誰想待她鄭月笙嫁過去了後, 多少人嫉妒得紅了眼。
高門大戶裏哪個不是三妻四妾,更何況是皇家。可偏偏這個最是多情的晉王爺打破了約定俗成的規矩。
沒有孺人, 沒有媵妾, 沒有通房。偌大的晉王府隻有鄭月笙一個女主子。
左右不是儲君, 聖人也就懶得管這個最不著調的兒子。太後自然不會去打自己的臉,給晉王府後院塞什麽人,隻盼著鄭月笙能早日給她添個曾孫。
這事兒就由著晉王爺這麽來了。
大家都弄不清他是中了什麽邪,生生從一個浪蕩公子變成了一個癡情種。
有人說,晉王爺成婚前的那些荒唐事兒都是裝的,也有人說,他是浪子迴頭金不換。無論怎樣,都不妨礙眾人嫉妒鄭月笙。
不論是什麽場合,晉王爺都會帶著她一起出席,恩愛非常。甚至在宴席上還會屈尊降貴給她斟茶水剝蝦子,眼眸中是滿得溢出來的溫柔。
可鄭月笙心裏這苦,跟啞巴吃了黃連似的,怎麽著也說不出。
她記得有一迴宮宴結束歸家,望著他進府的那一瞬倏忽變換的臉色,終於忍不住問他:“王爺不累嗎?”
聞言,秦汜隻涼涼地瞥了她一眼,淡淡道:“累,可又能如何?”
累了就不演了不成嗎?這麽些年來,連她都已經從渾身不自在屢屢出錯,到能夠鎮定自若地配合他演好每一出戲。
可是真的很累啊。
大家都羨慕她,羨慕她那層漂漂亮亮的殼子,隻說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沒能有個孩子。
她笑了。笑得苦澀。
當然不可能有。
晉王府這麽大,她從她住的院子走到王爺住的院子足足得走上半柱香的功夫呢。
他從來就沒有碰過她。
她還記得她曾坐在喜房裏,又忐忑又期待地等著她的新郎喜秤挑起她的紅蓋頭。
她也記得她躺在紅幔帳裏,輕閉上微顫的眼睫,他俯身下來,溫熱的唿吸噴灑在她的臉頰上。
癢癢的,讓她一顆心砰砰亂跳。
可那唿吸始終停滯在她臉頰三寸處,再也靠不近半分,又轉而移向她的耳畔。
她聽見他低低地問:“忘了那姓劉的了嗎?”
聞言,鄭月笙滿心惶然,愣愣地說不出一個字。
他怎麽知道她和劉七郎的事?
須臾,唿吸遠離了。
洞房花燭不眠夜。
一個人的不眠夜。
她那時候不知輕重,隻是憑著一腔傲氣,仗著有人寵她,肆無忌憚地賭氣,翌日一早便收拾好東西搬去了王府的另一頭。
她想著,她和劉七郎早已劃清界限,清清白白,她心不慌氣不虛,隻要秦汜翌日一早過來,她就原諒他洞房之夜把她晾了一晚。
她以為他一定會巴巴地過來央她搬迴去,誰想這一住就是八年。
她戚戚然以為是自己成親前那段不堪迴首的情債,造下的孽。
後來她才知道,孽根所在,是她的夫君心裏住了一個人,而那個人不是她。
她知道,那個人和他書房櫃子裏鎖著的那件綴著南珠的鬥篷有關,和他耳垂上蜿蜒著的那條淺淺的細長的疤痕有關。
她曾不止一次地瞧見他在闃靜無人的深夜拿出那件領口繡著兩枚南珠的鬥篷,溫柔地撫摸。
她以為她是不嫉妒的,可到底高估了自己。
其實一開始隻是因著比天還高的自尊心,她不甘。
後來,她不小心陷進了他那雙瀲灩的桃花眼裏,陷進了他為她編織的溫柔夢境裏。
醒不過來了。她愛上了他在人前所虛構的那個他。
那個他讓她知道,如果他願意,他也可以把一個女人疼進了骨子裏。
可為什麽不能是她呢她嫉妒啊。
她第一次見到那個女人的那天晚上,他喝得爛醉如泥。她把他攙扶著迴了府。
她抬眼環顧四周,瞧了瞧除了成親當晚便再未踏足的院落,又看了看意識混沌不清的他,心裏想著——
他若永遠這麽醉下去該有多好。
那個晚上,她沒有離開他的院子。她在乳娘的幫助下把他扶上塌,寬衣解帶,做了這輩子最羞恥的事兒。
可不該發生的還是沒有發生。
她把自己剝幹淨了送到他的麵前,他還是不屑一顧。
好在他還算有幾分良心,沒有把她趕出去,自個兒裹了外衣去了次間。
她望著頭頂丁香色的帷帳,淚水靜靜地自兩頰淌落。
那個女人有什麽好?是比她漂亮,比她家世好,還是比她有才學?
都不重要了。
她鄭月笙驕傲了一輩子,既嫁給了他,便注定要折在那個女人的手上。
可笑的是,那個女人壓根兒毫不知情。她不知道,有那麽一個男人日日夜夜惦念著她,為她守身如玉,讓自己明媒正娶的妻子獨守空房。
可日子總得過下去。至少在晉王府外麵的天地裏,她鄭月笙有著一個王妃應有的體麵。
年複一年,她以最得體的舉止儀態扮演著晉王妃這一角色,還得承受無數人豔羨的眼光。
她知道自己病了,大抵活不了多少時日了。
也不知待她死後,還會不會又有一個名門閨秀如她一般踏進這墳墓。
說起來,她這病到底還是她自己作出來的。
沒有人知道,晉王妃鄭月笙在那一年的冬日裏小產了。
是了,她是有過一個孩子的,隻那可憐的未出世的孩子不是晉王秦汜的骨血。
是誰的骨血也都不重要了,那可憐的孩子連出世看一看這冷漠人間的機會都沒有。
是她自己喝下了那一大碗紅花。用不著假他人之手。
她終究還是自甘墮落了。
又或許,她從未曾從深淵裏爬起。
自小產後,她的身子便一日虛過一日。
她的心早就死了,如今這軀殼也快死了。
在她似是能瞧見陰曹地府模模糊糊的輪廓時,他終於第一次踏進了她的院子。在她已形容枯槁,骨瘦如柴之時。
他在榻前的雲紋檀木凳上坐下,不帶任何情緒地看著她。
她想起身梳妝,可連抬個手都費勁。掙紮半晌,作了罷。
料想他是不會在意的。她麵如芙蓉、身姿迤邐的時候他都不曾多看她一眼,更何況如今?
她不知怎的,忽然就來了氣,幾個字斷斷續續地從喉嚨裏擠出來:“髒……不髒啊?”
他的目光涼了涼,卻沒有動作。
到底還是對她有幾分愧疚的吧。可又有什麽用?她才二十幾歲就成了如今這般行將就木的模樣!
她睜大眼想要瞧清他的樣子,卻無果而終。
其實用不著看,一定還是風姿俊秀,玉樹臨風的樣子。
可誰知道這堂堂儀表下藏了什麽見不得人的肮髒心思!
她氣若遊絲:“她到底……有什麽好?”
秦汜斂眸,避而不答:“你安心睡吧。”
她發了狠,把床褥攥出了褶子:“是不是一想到她在你父皇身下夜夜承歡,你的心就疼得厲害?”
不等他答,她就吃吃笑起來。
痛快啊!她裝著賢良淑德了裝了一輩子,裝得她自己都信了,如今也就惡毒了這麽一迴。
可笑著笑著,她就沒有勁兒了。眼皮子重若千斤,耳中混沌一片。
她的視野卻漸漸清晰了,血紅色的彼岸花盛開在陌上阡頭裏,妖冶如斯。
半晌,秦汜起身替她掖了掖被角,道:“疼啊,怎麽不疼?”
她沒有聽見。
***
嘉元三十三年,晉王妃鄭氏薨。
自此,有不少人看見,晉王爺的腕上常年戴著一串鳳眼菩提子念珠。
有傳聞雲,晉王因王妃仙逝,哀慟異常,惶惶而無所依,遂遁入空門,不複理紅塵俗事。
傳聞真假尚且不論,晉王爺自晉王妃死後清心寡欲,不曾再娶倒是真的。
京城裏上至聖人天子,下至市井小民,一談及晉王爺,腦中都會不約而同地浮現四個字——
情根深種。
這可根種在何處,又有誰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