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慶宮內。
秦汜話落, 張太後頗有興致地坐直了:“哦?”
蘇虞趕緊澄清:“玩笑之言,作不得數。”
她可不想和衛霄再有半分瓜葛。
殺千刀的秦汜憑什麽給她戴“英國公世子妃”的帽子?
蘇虞暗暗給秦汜又記了一筆賬, 想著總有一日能清算迴來。
秦汜坐在一旁,正悠閑地吃著茶,瞧這形勢, 自那青花瓷的茶蓋下悶出一陣輕佻的笑聲來。
張太後瞪了他一眼,訓斥道:“成日裏不著調, 成何體統!”
秦汜散漫地吃著茶, 毫無反省之意地認錯:“兒臣知錯。”
張太後轉頭安撫蘇虞:“甭理他,你若真有心儀之人,直言便是,我給你做主。”
蘇虞微低著頭, 順水推舟:“三娘委實還不曾有心悅之人, 勞太後費心了,往後三娘出嫁一定記得太後掛念的這份恩情。”
她頓了下,又接著解釋道:“至於晉王爺提起的英國公世子,三娘自小與他一同長大,孩提時混熟了的,有幾分兒時作伴的情誼,但到底是要各自成家的,自三娘及笄後便不怎麽來往了。”
她這話說得頗有幾分委屈的意思,張太後聽了又瞪了秦汜一眼。
秦汜不以為然。
蘇虞氣悶之餘, 忽覺背後一涼。
他隨口就是一句“京城公認的英國公世子妃”。
可其實她同衛霄, 也不過是蘇、衛兩家自家眼皮子底下青梅竹馬長大的, 再不然就是同蘇、衛兩家交好的世家略知一二。外人看來其實不過隻是蘇、衛兩家交情好,小輩們總是玩在一處罷了。
當年似乎隻是衛家長輩戲言,把蘇家三娘預定下來給衛小世子做媳婦兒。近些年來都長大了,這話也都沒怎麽再提起過。何況衛夫人見天兒地盤算著給她兒子尋個有家世、品行樣貌俱佳的世子妃,可沒正眼瞧過她呢。
她和衛霄這陳芝麻爛穀子的事……
蘇虞想著,幾乎已經肯定了一個事實:秦汜暗地裏查過她。
也是了。不查才奇怪吧。除開她刺破了他的脖子,那張她故意送過去的寫著“姝”字的紙,更加耐人尋味吧。
“姝”之一字,可是他生母徐妃的閨名。
蘇虞那晚迴府左想右想,秦汜身後諸多秘密,布置良多,除了意在榮登大寶,覬覦太子的儲君之位,似乎也就隻有生母徐妃慘死的這一心結了。
她好歹浸淫深宮十幾載,當年一事的隱情她多少還是知道一些。把這作為底牌,料秦汜不敢輕舉妄動。
秦汜在查她,這也算是證實了她的猜測,他遠比表現出來的要在意徐妃的死。
她也不怕他查,查來查去隻怕也查不出什麽,真要查出什麽也不至於隱而不發。隻是這被人窺探而毫無所察的感覺委實糟心。
蘇虞思緒萬千之時,那頭被晾了些許時辰的鄭月笙突然有了動靜。
鄭月笙擱下畫筆。
張太後問:“畫完了?”
鄭月笙低頭看著她麵前的畫作,糾結半晌,竟不知如何迴太後的話,苦惱道:“算是畫完了吧,可我總覺得少了些什麽,思索良久,卻又想不出到底少了什麽。九娘愚鈍,煩請太後幫忙瞧瞧。”
蘇虞心裏暗笑。這讓不通文墨的張太後瞧能瞧出個什麽,這不是為難她老人家嗎?
果然,張太後皺起了眉。
這時,秦汜擱下茶杯,救了場:“孫兒自認對丹青有幾分見解,容我代皇祖母瞧上一瞧。”
張太後自然歡喜應下。
蘇虞在一旁坐著瞧熱鬧,和太後有一搭沒一搭地話著家常。
秦汜起身走向鄭月笙。
他也明白,今兒太後喚他進宮,本就有鄭九娘作畫,讓他從旁指導的意思。隻是他沒當迴兒事兒,鄭月笙偶有問他,他也隻是言笑晏晏地敷衍幾句。
此刻,他低頭正經地看了看鄭月笙所作之畫。
她畫的是《山居秋暝圖》。連綿起伏的山,蒼翠遒勁的鬆,筆觸細膩,倒也算得上佳作。
至於缺少的……
秦汜氣定神閑道:“山居秋暝之中除了空山新雨、鬆間明月,還有石上清泉、蓮間漁舟。”
鄭月笙耐著性子。
前幾次她問他,他都隻道些淺顯無用之語,她著實對他“善丹青”有所懷疑。
秦汜繼續道:“此畫之‘靜’無可挑剔,唯缺了‘動’,少了生氣,失了靈動,恰似一湖死水。”
可謂是一針見血。鄭月笙一噎。
秦汜看也不看她一眼,自顧自地琢磨著加點什麽好。
片刻後,他道:“山居秋暝,冬之將近,便加幾隻南飛的北雁吧。”
見畫之正主不作聲,秦汜睨了眼問了句:“如何?”
鄭月笙愣愣應:“好……好主意。”
她迴過神,又趕忙道:“謝王爺指點。”
秦汜見她未有提筆的意思,遂打算他來添幾筆,早早地把這檔子事弄完,他也好迴府。
他站在鄭月笙的左手旁,硯台筆架在她的右手邊。
秦汜遂俯身伸長手去拿筆,不想一旁的鄭月笙瞧出了他的意圖,下意識伸手去攔——
“還是九娘自己來……”
鄭月笙擋下了秦汜的手,不料勁兒使大了些,竟抖掉了他袖中的物件兒。
一隻鑲南珠的長簪掉落在鄭月笙的《山居秋暝圖》上。
秦汜眯了眯眼。
他眼疾手快地想要將之拿起放迴袖中,不料還是晚了一步,給上首一直注意著他們這邊動靜的張太後瞧見了。
張太後“喲”了聲,揶揄道:“早備了禮大大方方送出來便是,藏著掖著作甚。”
聞言,鄭月笙仔細瞧了瞧那簪子,那上頭鑲的南珠恁大一顆,渾圓飽滿,倒是件珍物。
她抬頭再看向秦汜之時,眸光中已多了些情緒。
秦汜眼角微抽。
張太後望一眼,又道:“送簪子好啊,男送女簪,結發欲求此女為妻。”
此話一出,鄭月笙的目光更添幾分嬌羞。
秦汜的臉更黑了。
在一旁悠哉悠哉品茶的蘇虞,事不關己高高掛起良久,此刻也嗅到幾分不同尋常的味道。
蘇虞偏頭望一眼,沒瞧清那簪子是何模樣。
秦汜給鄭月笙送簪子?這是決心已定要戴那綠帽了?
等等,簪子。
……她怎麽忘了她那晚在大安國寺前,她不想接秦汜撿起的簪子,一時糊塗順手就給他了?
偏偏她事後拿銀錢去贖,秦汜不還。
蘇虞深吸口氣,勾著脖子去看那簪子。
隻是沒等她瞧見簪頭,秦汜便將之拿起放迴了袖中。他轉頭對張太後道:“此簪微有瑕疵,不宜送人。”
張太後挑眉,道:“那你明兒再送一支來。”
秦汜頷首:“孫兒謹遵懿旨。”
鄭月笙眼見著那簪子被收起來,心頭疑惑。她怎麽沒瞧見那簪子有何瑕疵?
見之被收起來,蘇虞倒是鬆了口氣。
此事一過,張太後也疲了,擺手讓他們這些小輩都退下去了。
秦汜出宮迴府,蘇虞迴偏殿繼續抄佛經,唯有鄭月笙一人在皇宮裏晃蕩半晌,日落時分才出宮迴府。
鄭月笙滿腦子想的都是那顆渾圓飽滿的南珠。
倒不是她想要那簪子。
這般成色的南珠稀有,可她怎麽總覺得,她似乎在哪見過這南珠?
秦汜話落, 張太後頗有興致地坐直了:“哦?”
蘇虞趕緊澄清:“玩笑之言,作不得數。”
她可不想和衛霄再有半分瓜葛。
殺千刀的秦汜憑什麽給她戴“英國公世子妃”的帽子?
蘇虞暗暗給秦汜又記了一筆賬, 想著總有一日能清算迴來。
秦汜坐在一旁,正悠閑地吃著茶,瞧這形勢, 自那青花瓷的茶蓋下悶出一陣輕佻的笑聲來。
張太後瞪了他一眼,訓斥道:“成日裏不著調, 成何體統!”
秦汜散漫地吃著茶, 毫無反省之意地認錯:“兒臣知錯。”
張太後轉頭安撫蘇虞:“甭理他,你若真有心儀之人,直言便是,我給你做主。”
蘇虞微低著頭, 順水推舟:“三娘委實還不曾有心悅之人, 勞太後費心了,往後三娘出嫁一定記得太後掛念的這份恩情。”
她頓了下,又接著解釋道:“至於晉王爺提起的英國公世子,三娘自小與他一同長大,孩提時混熟了的,有幾分兒時作伴的情誼,但到底是要各自成家的,自三娘及笄後便不怎麽來往了。”
她這話說得頗有幾分委屈的意思,張太後聽了又瞪了秦汜一眼。
秦汜不以為然。
蘇虞氣悶之餘, 忽覺背後一涼。
他隨口就是一句“京城公認的英國公世子妃”。
可其實她同衛霄, 也不過是蘇、衛兩家自家眼皮子底下青梅竹馬長大的, 再不然就是同蘇、衛兩家交好的世家略知一二。外人看來其實不過隻是蘇、衛兩家交情好,小輩們總是玩在一處罷了。
當年似乎隻是衛家長輩戲言,把蘇家三娘預定下來給衛小世子做媳婦兒。近些年來都長大了,這話也都沒怎麽再提起過。何況衛夫人見天兒地盤算著給她兒子尋個有家世、品行樣貌俱佳的世子妃,可沒正眼瞧過她呢。
她和衛霄這陳芝麻爛穀子的事……
蘇虞想著,幾乎已經肯定了一個事實:秦汜暗地裏查過她。
也是了。不查才奇怪吧。除開她刺破了他的脖子,那張她故意送過去的寫著“姝”字的紙,更加耐人尋味吧。
“姝”之一字,可是他生母徐妃的閨名。
蘇虞那晚迴府左想右想,秦汜身後諸多秘密,布置良多,除了意在榮登大寶,覬覦太子的儲君之位,似乎也就隻有生母徐妃慘死的這一心結了。
她好歹浸淫深宮十幾載,當年一事的隱情她多少還是知道一些。把這作為底牌,料秦汜不敢輕舉妄動。
秦汜在查她,這也算是證實了她的猜測,他遠比表現出來的要在意徐妃的死。
她也不怕他查,查來查去隻怕也查不出什麽,真要查出什麽也不至於隱而不發。隻是這被人窺探而毫無所察的感覺委實糟心。
蘇虞思緒萬千之時,那頭被晾了些許時辰的鄭月笙突然有了動靜。
鄭月笙擱下畫筆。
張太後問:“畫完了?”
鄭月笙低頭看著她麵前的畫作,糾結半晌,竟不知如何迴太後的話,苦惱道:“算是畫完了吧,可我總覺得少了些什麽,思索良久,卻又想不出到底少了什麽。九娘愚鈍,煩請太後幫忙瞧瞧。”
蘇虞心裏暗笑。這讓不通文墨的張太後瞧能瞧出個什麽,這不是為難她老人家嗎?
果然,張太後皺起了眉。
這時,秦汜擱下茶杯,救了場:“孫兒自認對丹青有幾分見解,容我代皇祖母瞧上一瞧。”
張太後自然歡喜應下。
蘇虞在一旁坐著瞧熱鬧,和太後有一搭沒一搭地話著家常。
秦汜起身走向鄭月笙。
他也明白,今兒太後喚他進宮,本就有鄭九娘作畫,讓他從旁指導的意思。隻是他沒當迴兒事兒,鄭月笙偶有問他,他也隻是言笑晏晏地敷衍幾句。
此刻,他低頭正經地看了看鄭月笙所作之畫。
她畫的是《山居秋暝圖》。連綿起伏的山,蒼翠遒勁的鬆,筆觸細膩,倒也算得上佳作。
至於缺少的……
秦汜氣定神閑道:“山居秋暝之中除了空山新雨、鬆間明月,還有石上清泉、蓮間漁舟。”
鄭月笙耐著性子。
前幾次她問他,他都隻道些淺顯無用之語,她著實對他“善丹青”有所懷疑。
秦汜繼續道:“此畫之‘靜’無可挑剔,唯缺了‘動’,少了生氣,失了靈動,恰似一湖死水。”
可謂是一針見血。鄭月笙一噎。
秦汜看也不看她一眼,自顧自地琢磨著加點什麽好。
片刻後,他道:“山居秋暝,冬之將近,便加幾隻南飛的北雁吧。”
見畫之正主不作聲,秦汜睨了眼問了句:“如何?”
鄭月笙愣愣應:“好……好主意。”
她迴過神,又趕忙道:“謝王爺指點。”
秦汜見她未有提筆的意思,遂打算他來添幾筆,早早地把這檔子事弄完,他也好迴府。
他站在鄭月笙的左手旁,硯台筆架在她的右手邊。
秦汜遂俯身伸長手去拿筆,不想一旁的鄭月笙瞧出了他的意圖,下意識伸手去攔——
“還是九娘自己來……”
鄭月笙擋下了秦汜的手,不料勁兒使大了些,竟抖掉了他袖中的物件兒。
一隻鑲南珠的長簪掉落在鄭月笙的《山居秋暝圖》上。
秦汜眯了眯眼。
他眼疾手快地想要將之拿起放迴袖中,不料還是晚了一步,給上首一直注意著他們這邊動靜的張太後瞧見了。
張太後“喲”了聲,揶揄道:“早備了禮大大方方送出來便是,藏著掖著作甚。”
聞言,鄭月笙仔細瞧了瞧那簪子,那上頭鑲的南珠恁大一顆,渾圓飽滿,倒是件珍物。
她抬頭再看向秦汜之時,眸光中已多了些情緒。
秦汜眼角微抽。
張太後望一眼,又道:“送簪子好啊,男送女簪,結發欲求此女為妻。”
此話一出,鄭月笙的目光更添幾分嬌羞。
秦汜的臉更黑了。
在一旁悠哉悠哉品茶的蘇虞,事不關己高高掛起良久,此刻也嗅到幾分不同尋常的味道。
蘇虞偏頭望一眼,沒瞧清那簪子是何模樣。
秦汜給鄭月笙送簪子?這是決心已定要戴那綠帽了?
等等,簪子。
……她怎麽忘了她那晚在大安國寺前,她不想接秦汜撿起的簪子,一時糊塗順手就給他了?
偏偏她事後拿銀錢去贖,秦汜不還。
蘇虞深吸口氣,勾著脖子去看那簪子。
隻是沒等她瞧見簪頭,秦汜便將之拿起放迴了袖中。他轉頭對張太後道:“此簪微有瑕疵,不宜送人。”
張太後挑眉,道:“那你明兒再送一支來。”
秦汜頷首:“孫兒謹遵懿旨。”
鄭月笙眼見著那簪子被收起來,心頭疑惑。她怎麽沒瞧見那簪子有何瑕疵?
見之被收起來,蘇虞倒是鬆了口氣。
此事一過,張太後也疲了,擺手讓他們這些小輩都退下去了。
秦汜出宮迴府,蘇虞迴偏殿繼續抄佛經,唯有鄭月笙一人在皇宮裏晃蕩半晌,日落時分才出宮迴府。
鄭月笙滿腦子想的都是那顆渾圓飽滿的南珠。
倒不是她想要那簪子。
這般成色的南珠稀有,可她怎麽總覺得,她似乎在哪見過這南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