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好死不如賴活著,如果能找到活路,誰又願意心甘情願地去死呢。


    別看剛才刑家大嫂子對來勸說她改嫁的人,表現得一副對男人和孩子情深義重、不離不棄的樣子。


    其實在她內心裏,對於改嫁他人一事,早已是千肯萬肯的了。


    隻不過是怕貿然答應下來,一個是會顯得她過分涼薄,不是個賢妻良母。


    再一個,也怕刑家的那些親戚們,不允許她改嫁他人。


    來勸說她的這個人,但凡能留下來繼續再講兩句,她一準會把自己捧到無辜受害者的身份上,讓別人誤以為是這個過來勸說她的人,出於惡意,別有用心地拚命推她走改嫁這一步的。


    反正不能把拋夫棄子的惡名,背到她自己身上就是了。


    總要有人替她背鍋,不是這個,就是那個,無論哪一個都好,反正就是不能是她自己。


    她隻要立好無辜弱女子的人設就好了。


    畢竟,在鄉下生活,能有個好名聲,對於將來的生活能不能過得好,過得更有尊嚴,可太重要了。


    名聲如果壞了,如過街老鼠般人人喊打,那日子過的,不說也罷。


    被人在後頭戳脊梁骨,指指點點地活著,反正她是不接受的。


    本來刑家大嫂子還在懊悔,自己剛才就應該鬆鬆口,對改嫁他人一事,表現得更猶豫一點。


    給人家一點想頭。


    好讓對方有個更好的發揮餘地。


    結果,就因為她也是頭一次辦這種事情,完全沒有經驗,為了表現自己對丈夫和孩子的情深義重,用力過猛了點。


    以至於別人還真就信了自己的邪,沒勸多久就跑掉了。


    大好的機會自己沒有把握住,想想真是令人悔恨不已呀。


    正懊惱間,可巧張軍湊上來了。


    其實張軍看沒看出來刑家大嫂子這欲拒還迎的架勢?


    那自然是早就已經看出來了。


    像張軍這樣當了十好幾年大夫的人,遇見的裝模作樣的人和各種奇葩事兒,那可多了去了。


    加之這次逃荒路上,一路跋山涉水,來到此處,何止是行了上千裏路程啊。


    一路上更是跟無數的魑隗魍魎打交道,啥妖魔鬼怪沒見過呀。


    即便他原來有可能是個傻白甜,走到這裏,那心眼子也得被戳出來八百個窟窿眼子,這些窟窿眼子裏,個個可都是經驗教訓呢。


    那識人的眼光能不毒不辣麽。


    可不像刑家大嫂子這等鄉野村婦般,怕不是去過的最遠的地方,不過是距此十五公裏的大集吧。


    說白了,刑家大嫂子就是那種心裏多少有點成算,也知道該把她自己打造成一個良善婦人的形象。


    卻又因為不熟悉套路,從而表演的沒那麽到位。


    說的話,雖然句句情深意切,可麵部表情騙不了人,簡直是處處皆破綻。


    給人的感覺,就是裝腔作勢,假模假式的,令人一望,就知道是在說謊話。


    這就是個沒見識的。


    可正是張軍要找的人呢。


    也隻有這樣的人,才好拿捏。


    雙方各取所需,也才能更容易達到合作共贏的目的。


    過於愚蠢的人,那都是豬隊友,反倒是容易壞事兒。


    因為她們蠢起來,簡直能把人給蠢哭嘍,更容易讓好事兒變壞事兒。


    像張軍這種從外頭逃荒過來的人,想在外鄉站穩腳跟,哪有那麽容易。


    有錢吧,當地人會覬覦你這點錢,時刻想撲上來使勁咬上一口,恨不得把人給咬碎了,直接吞吃入腹,骨頭渣子都不剩那種。


    沒錢吧,別人又瞧不起你,蔑視你,時刻想把你從他們的土地上驅趕出去,別在這裏占據他們的資源。


    作為沒根沒蔓的外鄉人,想要找到一處安身之所,可太難了。


    一個不注意,就容易客死他鄉,死了都沒人埋。


    所以想留在這裏謀一條生路就很艱難。


    張軍跋山涉水一路走過來,還就瞧好了十二道嶺子這地方。


    民風雖然是彪悍點,一言不合掄起拳頭就要打架,但好在周邊有山有水,土地還肥沃,生存起來總歸會比旁的地方要更加容易些。


    所以就帶著兒子,時刻尋找著能讓他們父子倆留下來的機會。


    倒是還真讓他給踅摸出來倆目標。


    首選自然就是這刑家大嫂子。


    人年紀不太大,也不過二十四五歲,麵龐紅潤,體態豐腴,穿的衣服雖然舊,但補丁很少,也很整潔,一瞅就不是那邋遢人。


    而且從神態上也能看得出來,刑家沒出事兒之前的日子過得還算可以。


    家裏的孩子雖然多,但年紀也都不大。


    雖然是去拉幫套,可孩子們年紀尚小,就有一點好處,證明需要他幫襯的時間就多。


    這有利於他跟刑家大嫂子發展感情。


    不至於因為孩子們馬上就要成年,很快就不需要他了,以至於會很快把他給趕出家門。


    張軍需要的是啥?需要的是時間。


    隻要給他時間,相信憑他的本事,就能在此立足。


    即便將來有一天,被刑家給掃地出門了,他也不至於無處可依。


    而且刑家大嫂子年歲又不是很大,正處於生育旺盛期。


    如果可以,倆人完全可以擁有一個屬於他們共同的血脈後人。


    這樣倆人的關係,就會結合得更為緊密。


    對於他和兒子在此生存,也更為有利。


    自然除了刑家大嫂子以外,張軍還有第二個人選。


    這第二個人選,是殺豬匠劉瘸子的閨女。


    劉瘸子隻此一女,想招贅在家。


    這同樣也是個能盡快融入當地的好法子。


    隻是劉瘸子這閨女別的毛病沒有,就是一樣,邋遢,不愛幹淨,還特別胖。


    說話還不中聽,特別毒舌。


    別人越不願意聽啥,她說啥。


    俗稱嘴欠。


    別看劉瘸子的閨女這樣,但想入贅的人選正經還挺多嘞。


    大家不看劉瘸子閨女,還看好劉瘸子呢。


    殺豬匠麽,家裏不缺油水吃。


    而且劉家僅此一女,家底子也厚。


    入贅過去了,大不了就是受點委屈,但不會餓肚子。


    劉家人口少,還沒太多負擔,入贅過去不吃虧。


    要說劉瘸子家的條件,倒是要比刑家大嫂子家的好。


    隻不過,張軍想要入贅劉家,還有一個障礙,就是張軍身邊還帶個拖油瓶,他有兒子呀。


    他條件又不是就比別人好多少。


    劉家為啥放著那麽許多黃花大小夥子不找,非得找他這樣的呀。


    所以,劉家注定隻能是張軍的備選項。


    因為成功幾率不太大。


    但如果刑家這頭不成功,自然張軍就要往劉家使勁了。


    總得試試吧,不試試怎麽知道不能行呢?是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東北鄉女匪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太白真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太白真人並收藏東北鄉女匪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