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算是在皇城紮下根了。


    老二膽子小,怕死,不敢留在皇城。


    跟哥哥告別以後,撒丫子就跑東北去了。


    到了東北一個城市,媽吔,也正打著仗呢,血刺唿啦的,這可太不安全啦。


    趕緊一頭紮進深山老林裏,當起了伐木工人。


    早先東北那林場的日子還算好過,他直接娶了個東北媳婦,也生了幾個胖娃,就在東北落了腳了。


    在皇城的哥哥,先頭生活是艱難點,京城居,大不易。


    等哥倆好容易聯係上以後,弟弟沒少接濟哥哥,不是郵點幹木耳蘑菇山野菜,就是寄點豆油糧食啥的。


    把老大給感激的呀,整天念叨著,到了為難遭災的時候,還得說是自家兄弟靠得住哇。


    老二自然在心裏頭,也洋洋得意於自己當年的選擇。


    留在皇城根底下又如何,還不是吃不上穿不上,淨窮的。


    倒不如自己這山野之人活得舒心自在。


    等又過了些年頭,東北林場裏的木頭都砍伐沒了。


    好麽,老二的好日子也到頭了,一家子都下崗了,沒活幹,植樹造林用不了那麽多人。


    怎麽辦呢?


    家裏老的老,小的小,這麽多張嘴得吃飯呢。


    沒招兒了,想起來在皇城根底下住著的哥哥了。


    求助吧。


    哥哥年歲愈大,愈發地念舊了,


    更是感念當年如果沒有弟弟的幫助,自己一大家子人難活呀。


    就招唿弟弟的孩子,來京城謀個生路吧。


    天子腳下,怎麽著也餓不死人。


    到了以後,老二家的孩子,一開口一嘴的大碴子味兒:


    “嘎哈呢,早晨吃的啥呀?”


    老大家的兒女們,早忘了老二家曾經無償接濟過他們許多年了。


    就笑話老二家的孩子們:


    “瞧這幫子山炮,擱咱們這兒不開口說話,瞅著倒還人五人六的,一開口,嗨呦,可了不得,這股子東北味兒,是真衝啊!”


    老二家的孩子們也是有自尊心的,別人越瞧不起他們,他們越得混出個人樣兒來。


    在夜市烤羊肉串的,給人家當保姆的,淩晨天沒亮,賣早點的。


    反正這地方隻要肯下力氣,就沒個活不好的。


    他們這一代已經就這樣了,可他們得給下一代拚出一條血路來。


    倒是下一代很爭氣,出來好幾個大學生,在京城紮下根,落下腳了。


    跟老大一家子倒算是殊途同歸了。


    這哥倆算境遇比較不錯的。


    還有那麽一對親兄弟。


    他們家鄉鬧饑荒,日本鬼子還總去大掃蕩。


    爹娘為了孩子能活命,就出主意:


    “聽說東北那地方,黑土地富得都流油,種點啥都可勁兒地長,隻要好好幹活,指定餓不著。


    你們哥倆去那兒闖一闖吧,沒準能闖出一條活路來。”


    哥倆自然也是不舍得把爹娘給扔下,光顧著自己跑路。


    死活不肯。


    後頭還是爹娘硬拿到菜刀架到脖子上:


    “你們哥倆要是不走,是想逼我們倆抹脖子嗎?


    你們呢,聽話,走吧。


    我們倆年紀都大了,活一天算一天。


    可你們哥倆年紀還小著呢,出去沒準能給咱們家留一條根。”


    大兒子就哭著說:


    “要走咱們一家人一起走,你們倆留下,光我們倆走有啥意思?


    要活就活在一起,要死也一定要死在一起。


    不然我們哥倆走了,你們留在這兒,兩頭不靠,彼此都牽腸掛肚的,誰也活不好。”


    小兒子也說:


    “爹娘,我們哥倆要是把你們給舍下,隻顧著自己個逃命,那我們還算是個人嗎?


    你們當爹娘的肯為了我們舍出一切,我們做兒女的,自然也願意跟爹娘同甘共苦。


    不然,我們哥倆就這麽走了。


    到時候即便我們能好好活下來,餘生怕不是也得在愧疚裏煎熬著。


    我們不願意像那樣活著,那樣還不如死了好受呢。


    爹娘,你們就別逼我們了。


    再苦再難,隻要咱們一家人在一起,那都不算個事兒。”


    爹娘見兒子們懂事,愈加心痛如絞。


    隻能祭出殺手鐧:


    “你們孝順我們,可我們也得孝順你們的爺奶呀。


    他們的墳都在這兒呢,我們要是走了,逢年過節的,誰來給他們上墳呢。


    讓你們走,又不是以後再也不讓你們迴來了,何至於哭哭啼啼的不願意呢。


    說實在的,咱們家的地本來就不多,糧食產量也不高。


    你們走了,咱家就等於少了兩張嘴吃飯。


    那家裏的別人,不就能多吃上一口了麽,也就不至於有誰會餓死了。


    所以啊,你們別有啥心理負擔。


    讓你們離開,是為了給咱們家的人,倒騰出一條活路來。


    你們隻管在外頭好好闖蕩,闖出名堂來,我們在家裏,才能過得心安呢。”


    哥倆一聽,哦,讓我們走,是因為可以少兩個人吃飯呢,這也說得通。


    我們長大了,確實是應該為家裏分憂了。


    倆人再沒遲疑,就辭別爹娘走了。


    結果還沒走出三裏地呢,小鬼子來了。


    直接就把這哥倆給逮去修碉堡去了。


    還幸虧哥倆機靈,在修碉堡的過程中,尋了個空子,倆人逃出來了。


    但他倆也沒敢直接迴家,怕日本鬼子發現以後,再殺他倆的家人泄憤。


    就跑到臨近的地方,躲起來了。


    等到風聲過去以後,哥倆才跑迴家。


    一進家門,家裏人看他倆造的這狼狽相,都驚呆了好麽:


    “難不成你倆有飛毛腿?去了東北,這麽快就又迴來了?那地方到底咋樣啊?黑土地是真的富得流油不成?”


    哥倆一陣無語:


    “我倆根本就沒去成東北好麽,剛一出門,就被小鬼子給逮去修碉堡了。


    好容易逃出來,哪敢再往東北去呀。”


    他倆的爹娘一聽,抱著倆孩子痛哭一場。


    哭完了,抬起頭來,表情那是相當之複雜呀。


    就說別人家的孩子在東北都紮下根了,說是過得那才叫好呢。


    不說吃香的喝辣的,至少能吃上飽飯了。


    結果自己家這倆倒黴催的,出門就被小鬼子給逮走修碉堡去了,就說這叫啥事兒啊。


    算了,就在家待著吧,哪兒也別去了,要挨餓,就跟著大家夥一起挨著吧。


    總之是生死有命富貴在天,強求不得。


    所以說,真能平安到達東北的,那都得是多少有點運道的人。


    沒有點運道,說不上擱哪嘎達就耽擱下去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東北鄉女匪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太白真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太白真人並收藏東北鄉女匪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