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老太爺聽了迴來報信人講的話,眼中精光一閃:


    “你是說,咱們粉坊那邊,有人跟日本鬼子幹起來了?”


    “對,老太爺,那邊打得老激烈了,哎呦媽呀,我從來沒看見過那場麵,可嚇死個人了!”


    報信的人使勁吞了口唾沫。


    他能說,到現在他腿還嚇得不聽自己個使喚,軟著呢麽。


    蘇城一拍巴掌:


    “爹,這是有貴人來助咱們蘇家了呀!


    那些夥計們都是替咱們家扛活計的,在咱們地界上讓日本鬼子禍害,咱們沒那武力值過去救他們也就罷了。


    隻能幹瞅著揪心巴拉的。


    可現在既然已經有貴人來打日本鬼子了,那咱們蘇家合該也出點力。


    甭管咋樣,不能在這兒幹看著吧!”


    蘇老太爺撚著胡子,抿著嘴,望著蘇家粉坊的方向,半天沒言語。


    蘇城知道,他這老爹是不見兔子不撒鷹的主兒。


    現在不知道日本鬼子和那幫子人誰勝誰負之前,他不敢隨便下注。


    他們家人麵廣,可知道天寶鎮外頭的大地主人家,好多為了保住家業,有許多投靠了日本鬼子的。


    當然也有那誓死抗日到底,不肯屈服於日本鬼子的人家,也有許多就是了。


    老太爺這份家當置辦起來不容易。


    想當年他們家不過是逃難過來的盲流子,當初費了多大勁才攢下的這些個東西,現在就有多不舍得失去。


    催老太爺下決心變賣家財買槍舉家抗日,可不是那麽容易的事情。


    他們小輩的說得再多,老太爺腦瓜子裏的想法轉變不過來,也是白扯。


    眼瞅著粉坊那頭槍聲越來越激烈,打得都要冒煙了。


    蘇老太爺到底是心中的愛國情懷占了上風。


    他使勁一捋胡子,不由得“哎呦”一聲,勁兒使得大發了,一下子扯下來好幾根。


    人老了,連胡子都稀了,攏共就這麽幾根胡子,這還扯下來好幾根,可把蘇老太爺給心疼壞了。


    蘇老太爺穩了穩心神,運了運氣才又說道:


    “去,去把老五給我喊過來!”


    蘇老太爺當年跟老爹跑到天寶鎮蘇家屯定居以後,就開了蘇家粉坊。


    隻不過當初隻有小小的一間破茅草屋。


    那時候爺倆也沒錢,一應事物都是爺倆拚命幹,掂對出來的。


    好在他們家有祖傳手藝,同樣的粉條子,就是比別家做得好吃勁道。


    慢慢攢了點錢,蘇老太爺就娶了一房媳婦。


    這媳婦一娶進家門,就一個人當倆人用。


    什麽也得跟著幹。


    甚至媳婦懷了孕,生孩子的前一刻,都還在粉坊忙活著,孩子都生在粉坊裏。


    等後頭家裏越發有了點錢,蘇老太爺又納了房小老婆。


    小老婆是窮苦人家出身,進家門以後也得跟著幹活,半刻不得閑。


    多了人手,自己做出來的粉條子也更多了,蘇家賺的錢也就越多。


    蘇老太爺嚐到了娶媳婦的好處。


    反正甭管娶迴家的是大老婆還是小老婆,一律都得幹活,沒有幹待著享福的道理。


    這些娶迴家來的大老婆小老婆,不光能幹活,還能生孩子。


    最重要的一點是,不用另外花雇人的工錢。


    實在是一舉多得。


    他嚐到了甜頭,自然就往家又納了好幾房小老婆。


    當然,他納的這些小老婆,都是窮苦人家出身。


    而且專門選的都是沒有裹過小腳的姑娘,這樣的姑娘是天足,下盤穩,在粉坊裏幹活也自在。


    選的姑娘也個個都是身強力壯,一瞅就身大力不虧的。


    納小老婆的錢他也不少給,反正相當於一次性買斷的苦力。


    算來算去,還是比雇人在粉坊幹活劃算。


    他那大老婆倒也不是個拈酸吃醋的主兒。


    主要是蘇老太爺這人找小老婆,就是為了能有個一次性買斷的壯勞力。


    也不會就對誰偏寵著。


    大家都是要幹活。


    不幹活就是沒飯吃。


    粉坊的活計可不輕鬆,整日間累得哪有那個心思和精力勾心鬥角。


    甚至於對夫妻間的那檔子事兒,都累得沒了心思。


    有時候累得,迴家躺到炕上,連飯都吃不下去,就想眯一會兒。


    大老婆是個明白人,對於蘇家的家財也早有區處。


    自己一進門,早早就生了兒子,算是有了依靠。


    這些小老婆再是多,也不過是粉坊裏的免費勞動力。


    她們生的兒女跟自己的兒子比,在蘇老太爺眼裏怎麽著也還差個勁兒。


    妾生子如何能比得過原配生的嫡子。


    大老婆更是為了表示自己寬和待人,索性跟這些小老婆們姐妹相稱。


    小老婆們自然也不敢作妖。


    她們敢作妖不好好幹活,蘇老太爺頭一個就得懲治她們。


    她們被買來當小老婆,就是來幹活生孩子的,可不是讓她們來這兒作威作福的。


    她們生的子女,自然也都敬著大老婆生的兒子蘇城大少爺。


    蘇城也是個精明的,明白兄弟齊心,其利斷金的道理,對這些同父異母的兄弟姐妹們,那也是樂得親近。


    如此妻妾相得,子孫和樂,在蘇家眾人齊心合力之下,蘇家粉坊的生意自然也是越發的好了。


    蘇老太爺的兒子也都各自娶了大小老婆,甚至連女兒們,也都是招贅在家。


    家大才能業大的道理,蘇老太爺可太知道了。


    他們家的孩子們,打小也沒有嬌慣的,從一會走路,就要在大一些的孩子指揮招唿下,搖搖擺擺地幫忙幹些力所能及的活計。


    哪怕是幫忙拿根柴火,撿幾個土豆子,也都得勞動。


    就沒有偷懶的可能。


    按照蘇老太爺的說法就是,幹活幹活,不幹人怎麽能活。


    隻要活著,就得好生幹活。


    自來窮人乍富,家裏容易出敗家子的事情,在蘇家是萬萬不可能發生的。


    一個是蘇家的孩子們打小就得幹活,跟家裏的長工沒啥區別。


    再一個也是他們手裏頭沒錢出去浪。


    錢都在蘇老太爺一個人手裏頭攥著,蘇家的孩子每個人按月是有點子份例。


    可這點子份例錢,恐怕攢一輩子也未見得起夠出去喝一頓花酒的。


    但在家裏吃的也還不錯。


    因為幹的都是體力活,不吃肉沒力氣。


    所以蘇家子弟除了兜裏沒錢,跟附近的地主家裏的夥食比起來,也就算很可以了。


    當然穿的雖然不是綾羅綢緞,倒也還算可以。


    衣服上也有補丁,不過不多就是了。


    既然吃穿不愁,蘇老太爺覺得家裏這些崽子們,那跟他小時候比,簡直就相當於是生活在福窩裏頭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東北鄉女匪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太白真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太白真人並收藏東北鄉女匪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