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昌看到兒子有成就,感覺自己老了,思想上跟不上時代潮流了。
兒子現在講的那些大道理,一套一套地,聽著還讓人反駁不了。
這真是讓他這老父親高興和驕傲啊。
這世界上,有啥是自己的親骨肉,勝過自己,能夠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更讓老父親高興的呢,是吧。
父母的心願,不就是兒女們有出息麽。
他們田家族裏,自來就有母弱出商賈,父強做侍郎,族望留原籍,家貧走他鄉的說法,非常讚同族裏頭的人,到外頭去謀求發展。
因為當年他們的老祖宗,也就是那個被夫家休棄的女子,她自己也是走出去了,才走出了光明的未來。
不然,繼續留在原籍,夫家休了她,娘家趕走她,等待她的命運,隻有自盡,或者削發為尼,兩條路可以走。
改嫁是不可能的,她們家鄉那地方,從來沒有人家娶被休的女子為妻。
他們認為被休的女子不吉利,品德有問題,晦氣。寧可娶喪夫的,都不娶被休的。
而女子遠走他鄉,最後繁衍出這麽些子孫後人,她自己一生,在女子為尊的異鄉,過得也極舒暢。所以慣來以自身為例,鼓勵自己的後代子孫,樹挪死,人挪活,要勇於去外麵尋求出路。
田家昌自小也受族裏熏陶,過去是因為田癟穀沒有謀生的能力,身有隱疾、為人木訥、口舌還笨拙,家裏又就這麽一個兒子,不願意讓他出外冒險。
誰想到,兒子知道了田媛媛的陰謀,自己跑出來,反而闖出了一番天地。
當下就決定,自己跟媳婦迴家,跟田媛媛周旋。
如果有必要,寧可自己老兩口性命不要了,舍去全部家財,豁出去雇些人手,暗中滅了胡家滿門,好給兒子掃清障礙,沒得兒子在外麵,還得怕著胡家琢磨著要自己兒子的命。
田家昌其實也算是個能耐人,不然不能打拚出這麽一大片家業。
即便當初確實,有田媛媛親爹給的金銀細軟做鋪墊,但是一個外鄉人,能在東北站穩腳跟,還弄這麽一大攤子家業,也不是一件容易事兒。
田家昌做事果決,朝自己媳婦使個眼色:“你把給兒子準備的棉襖棉褲,都給他。”
老兩口子過這麽多年了,而且還曾經千裏奔襲逃命過,那默契沒得說,田家昌媳婦直接從身後,拿出一個大包袱,這是怕田癟穀跟他們迴家,路上萬一冷了好穿的。
給到田癟穀手裏頭,悄悄按住田癟穀的手,使勁往包袱的一個位置一按,硬邦邦地。
又跟田癟穀眼淚叭嚓地說:“兒啊,你自己個可要注意著點身體呀,等得空了,去那好一點的藥店,找個老大夫,好好開上幾副藥,藥不能斷呢!”
這還惦記著讓田癟穀傳宗接代呢。
田癟穀被他娘用手按住,摸到的那東西,形狀像是金條。
他知道,這是爹娘不放心他,給他的錢。屋裏頭還有倆外人,大猛子和那長工都在呢,估計爹娘怕這倆人看見,再惦記上,就這麽偷偷給他了。
心裏一酸,自己不孝呀,不能傳宗接代,更不能在爹娘身邊盡孝,瞅著爹娘鬢邊的白發,“噗通”就給田家昌兩口子跪下了:“兒子不孝,讓您二老跟著受委屈了!”
“咣咣咣”磕了仨響頭。
田家昌趕緊把他扶起來,眼含熱淚:“兒啊,隻要你好好的,我和你娘,咋都好,別惦記!
在外頭,照顧好自己。方便的時候,勤給爹娘稍個信兒,就行了。”
田癟穀心裏難過:“不然爹娘你們也別迴去了,也留在奉城吧。我現在掙得雖然不算多,但是養活您二老,盡夠了!”
田家昌跟媳婦聽了這話,心裏頭這個受用啊,兒子長大了,成才了,知道體諒爹娘了,那當爹娘的,更不能扯兒子後腿了。
田家昌媳婦大義凜然地一口迴絕:“不了,兒啊,娘跟你爹,得迴家給你守著家業,不能便宜了外人!”她也想明白了,不能帶兒子迴家,迴家不安全。
田家昌摸摸兒子的頭,父子倆多少年沒這麽親近過了,和藹地跟田癟穀道:
“兒啊,你的心意,我跟你娘都領了!我倆呢,老了,不願意在這大城市裏頭生活,幾百裏地趕個嘴,不如在家喝涼水。啥地方都沒自己家待著舒坦。這是一方麵。
再一方麵,現在這局勢亂呢,萬一哪一天,城市裏頭待不下去了,你就迴家來。
你且記著,小亂入城,大亂避鄉,浩劫入野。一旦有啥不妥,就往家跑。
家,永遠是你的依仗!我跟你娘,永遠是你堅強地後盾。”
這就是父母呀,永遠把兒女想在自己前頭,凡事兒都以兒女好為主,考慮的出發點,也都是為了兒女能夠平安喜樂。
就這麽地,田家昌兩口子出來,叫上胡大,跟他講:
“唉,兒大不由爺,你弟弟不願意跟咱們家去,我和你老嶽母呢,也就不勉強他了。讓他自己在奉城闖吧,至於以後,他能闖出個啥名堂來,就靠他自己的造化了。”
胡大聽了心中暗喜,田癟穀不迴去,自己待在奉城,那媳婦田媛媛安排的人手,留幾個在這兒,瞅機會下手,自己還能有不在場的證據。
當下答應一聲,這些人就上路,往家走了。
走到半路,田家昌貌似無意地問胡大:“你帶來的那老些人,咋我看著,好像少好幾個呢?”
胡大搓搓手,陪著笑臉:“這不我瞅著奉城那地方,東西便宜,就派出去幾個人,進點貨拿迴來賣。我呢,擔心爹娘的安全,跟著你們一路,也好照應著。”
翁婿倆人正講著話呢,就聽身後那是人喊馬嘶,來了一大幫子騎著快馬地彪形大漢。
領頭一人,誰呢,大猛子是也。
當時田家昌走的時候,大猛子就偷偷跟田家昌和他媳婦,交代過了,現在奉城裏頭,勢力比較多,亂呢,不好下手。
等他們走出奉城,他要給胡大這些奸人,一個永生難忘地教訓。
田家昌跟他媳婦聽了,知道這教訓不是好事兒,但是人家這是幫助兒子田癟穀出氣,他倆隻有配合的,沒有反對的。
甚至心裏還覺得,兒子這朋友沒白交。
這一看大猛子領人真來了,他倆一點沒帶害怕的。
胡大看見大猛子,也沒害怕呀,尋思這是便宜小舅子田癟穀的兄弟,那他們當時在奉城,可是對他們這一行人,親香得很呢。
就要上前跟大猛子打招唿。
就見大猛子一揮手,臉上露出獰笑:“給我打,狠狠地打!”
這時候田家昌和他媳婦,早帶著他們自己的人,退到後頭去了。還留在前麵的,都是胡大從家裏帶來的那些夥計。
這家夥把他們給揍得,那是鬼哭狼嚎啊。
那些夥計倒還好點,頂多挨一頓胖揍。
隻有胡大,這揍得就狠了,那腿都給打折了,跪著在地上爬,邊爬邊喊:
“好漢爺饒命啊,好漢爺饒命啊!我的錢都給你們,隻求好漢爺饒我一命!我這上有八十歲的老娘,下有三歲的小兒要養活,各位大爺行行好,饒了我吧!”
就聽大猛子冷冷一笑,上去一腳就給胡大揣得鼻口竄血:
“饒了你,小樣兒的!當時你跟你媳婦田媛媛,想算計小舅子的命的時候,你怎麽沒想著饒了你小舅子呢,嗯?”
說著一招手,身後那彪形大漢從馬背上,扔下來好幾個半死不活地人,身上被打得跟血葫蘆似的。好麽,這都是胡大,留在奉城,想要害田癟穀的那幾個夥計。
胡大當時就抖如篩糠,嚇死了呀,萬萬沒想到,隔牆有耳,自己跟媳婦當時在家裏講的話,都被人家聽去了。
再迴頭一瞅,他那老嶽父跟老嶽母,帶著一幫子長工,冷漠地盯著他,不由長歎一聲:“吾命休矣!”
兒子現在講的那些大道理,一套一套地,聽著還讓人反駁不了。
這真是讓他這老父親高興和驕傲啊。
這世界上,有啥是自己的親骨肉,勝過自己,能夠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更讓老父親高興的呢,是吧。
父母的心願,不就是兒女們有出息麽。
他們田家族裏,自來就有母弱出商賈,父強做侍郎,族望留原籍,家貧走他鄉的說法,非常讚同族裏頭的人,到外頭去謀求發展。
因為當年他們的老祖宗,也就是那個被夫家休棄的女子,她自己也是走出去了,才走出了光明的未來。
不然,繼續留在原籍,夫家休了她,娘家趕走她,等待她的命運,隻有自盡,或者削發為尼,兩條路可以走。
改嫁是不可能的,她們家鄉那地方,從來沒有人家娶被休的女子為妻。
他們認為被休的女子不吉利,品德有問題,晦氣。寧可娶喪夫的,都不娶被休的。
而女子遠走他鄉,最後繁衍出這麽些子孫後人,她自己一生,在女子為尊的異鄉,過得也極舒暢。所以慣來以自身為例,鼓勵自己的後代子孫,樹挪死,人挪活,要勇於去外麵尋求出路。
田家昌自小也受族裏熏陶,過去是因為田癟穀沒有謀生的能力,身有隱疾、為人木訥、口舌還笨拙,家裏又就這麽一個兒子,不願意讓他出外冒險。
誰想到,兒子知道了田媛媛的陰謀,自己跑出來,反而闖出了一番天地。
當下就決定,自己跟媳婦迴家,跟田媛媛周旋。
如果有必要,寧可自己老兩口性命不要了,舍去全部家財,豁出去雇些人手,暗中滅了胡家滿門,好給兒子掃清障礙,沒得兒子在外麵,還得怕著胡家琢磨著要自己兒子的命。
田家昌其實也算是個能耐人,不然不能打拚出這麽一大片家業。
即便當初確實,有田媛媛親爹給的金銀細軟做鋪墊,但是一個外鄉人,能在東北站穩腳跟,還弄這麽一大攤子家業,也不是一件容易事兒。
田家昌做事果決,朝自己媳婦使個眼色:“你把給兒子準備的棉襖棉褲,都給他。”
老兩口子過這麽多年了,而且還曾經千裏奔襲逃命過,那默契沒得說,田家昌媳婦直接從身後,拿出一個大包袱,這是怕田癟穀跟他們迴家,路上萬一冷了好穿的。
給到田癟穀手裏頭,悄悄按住田癟穀的手,使勁往包袱的一個位置一按,硬邦邦地。
又跟田癟穀眼淚叭嚓地說:“兒啊,你自己個可要注意著點身體呀,等得空了,去那好一點的藥店,找個老大夫,好好開上幾副藥,藥不能斷呢!”
這還惦記著讓田癟穀傳宗接代呢。
田癟穀被他娘用手按住,摸到的那東西,形狀像是金條。
他知道,這是爹娘不放心他,給他的錢。屋裏頭還有倆外人,大猛子和那長工都在呢,估計爹娘怕這倆人看見,再惦記上,就這麽偷偷給他了。
心裏一酸,自己不孝呀,不能傳宗接代,更不能在爹娘身邊盡孝,瞅著爹娘鬢邊的白發,“噗通”就給田家昌兩口子跪下了:“兒子不孝,讓您二老跟著受委屈了!”
“咣咣咣”磕了仨響頭。
田家昌趕緊把他扶起來,眼含熱淚:“兒啊,隻要你好好的,我和你娘,咋都好,別惦記!
在外頭,照顧好自己。方便的時候,勤給爹娘稍個信兒,就行了。”
田癟穀心裏難過:“不然爹娘你們也別迴去了,也留在奉城吧。我現在掙得雖然不算多,但是養活您二老,盡夠了!”
田家昌跟媳婦聽了這話,心裏頭這個受用啊,兒子長大了,成才了,知道體諒爹娘了,那當爹娘的,更不能扯兒子後腿了。
田家昌媳婦大義凜然地一口迴絕:“不了,兒啊,娘跟你爹,得迴家給你守著家業,不能便宜了外人!”她也想明白了,不能帶兒子迴家,迴家不安全。
田家昌摸摸兒子的頭,父子倆多少年沒這麽親近過了,和藹地跟田癟穀道:
“兒啊,你的心意,我跟你娘都領了!我倆呢,老了,不願意在這大城市裏頭生活,幾百裏地趕個嘴,不如在家喝涼水。啥地方都沒自己家待著舒坦。這是一方麵。
再一方麵,現在這局勢亂呢,萬一哪一天,城市裏頭待不下去了,你就迴家來。
你且記著,小亂入城,大亂避鄉,浩劫入野。一旦有啥不妥,就往家跑。
家,永遠是你的依仗!我跟你娘,永遠是你堅強地後盾。”
這就是父母呀,永遠把兒女想在自己前頭,凡事兒都以兒女好為主,考慮的出發點,也都是為了兒女能夠平安喜樂。
就這麽地,田家昌兩口子出來,叫上胡大,跟他講:
“唉,兒大不由爺,你弟弟不願意跟咱們家去,我和你老嶽母呢,也就不勉強他了。讓他自己在奉城闖吧,至於以後,他能闖出個啥名堂來,就靠他自己的造化了。”
胡大聽了心中暗喜,田癟穀不迴去,自己待在奉城,那媳婦田媛媛安排的人手,留幾個在這兒,瞅機會下手,自己還能有不在場的證據。
當下答應一聲,這些人就上路,往家走了。
走到半路,田家昌貌似無意地問胡大:“你帶來的那老些人,咋我看著,好像少好幾個呢?”
胡大搓搓手,陪著笑臉:“這不我瞅著奉城那地方,東西便宜,就派出去幾個人,進點貨拿迴來賣。我呢,擔心爹娘的安全,跟著你們一路,也好照應著。”
翁婿倆人正講著話呢,就聽身後那是人喊馬嘶,來了一大幫子騎著快馬地彪形大漢。
領頭一人,誰呢,大猛子是也。
當時田家昌走的時候,大猛子就偷偷跟田家昌和他媳婦,交代過了,現在奉城裏頭,勢力比較多,亂呢,不好下手。
等他們走出奉城,他要給胡大這些奸人,一個永生難忘地教訓。
田家昌跟他媳婦聽了,知道這教訓不是好事兒,但是人家這是幫助兒子田癟穀出氣,他倆隻有配合的,沒有反對的。
甚至心裏還覺得,兒子這朋友沒白交。
這一看大猛子領人真來了,他倆一點沒帶害怕的。
胡大看見大猛子,也沒害怕呀,尋思這是便宜小舅子田癟穀的兄弟,那他們當時在奉城,可是對他們這一行人,親香得很呢。
就要上前跟大猛子打招唿。
就見大猛子一揮手,臉上露出獰笑:“給我打,狠狠地打!”
這時候田家昌和他媳婦,早帶著他們自己的人,退到後頭去了。還留在前麵的,都是胡大從家裏帶來的那些夥計。
這家夥把他們給揍得,那是鬼哭狼嚎啊。
那些夥計倒還好點,頂多挨一頓胖揍。
隻有胡大,這揍得就狠了,那腿都給打折了,跪著在地上爬,邊爬邊喊:
“好漢爺饒命啊,好漢爺饒命啊!我的錢都給你們,隻求好漢爺饒我一命!我這上有八十歲的老娘,下有三歲的小兒要養活,各位大爺行行好,饒了我吧!”
就聽大猛子冷冷一笑,上去一腳就給胡大揣得鼻口竄血:
“饒了你,小樣兒的!當時你跟你媳婦田媛媛,想算計小舅子的命的時候,你怎麽沒想著饒了你小舅子呢,嗯?”
說著一招手,身後那彪形大漢從馬背上,扔下來好幾個半死不活地人,身上被打得跟血葫蘆似的。好麽,這都是胡大,留在奉城,想要害田癟穀的那幾個夥計。
胡大當時就抖如篩糠,嚇死了呀,萬萬沒想到,隔牆有耳,自己跟媳婦當時在家裏講的話,都被人家聽去了。
再迴頭一瞅,他那老嶽父跟老嶽母,帶著一幫子長工,冷漠地盯著他,不由長歎一聲:“吾命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