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夷說:“齊國是一個大國,他有象泰山和渤海這樣險要的地方,也有象琅琊、即墨這樣富饒的地方。我們宋國國土狹小,物產稀少,這是第一個不如。齊國有高虎、國懿仲這樣的世代監國之臣,有管仲、寧戚、隰朋、鮑叔牙這樣的棟梁為齊國出謀劃策。我們在文武方麵都不夠,賢良的人才也少,這是第二個不如。齊桓公討伐山戎的時候,有俞兒這樣的人為他開道,在郊外打獵,連千年的靈蛇都會出現。我們今年正春的時候,流星墜地,二月份又是掛大風,鳥兒都沒有地方居住,天氣都是異象,這是第三個不如。有這麽三個不如,我們能做到自保,都算很好的了,哪裏還有什麽能力去管別人的事情呢?”


    宋襄公說:“可是寡人一直都是靠仁義來作為宋國立國的根本啊,現在不完成齊侯托付給我的事情,怎麽也說不過去的。”


    宋襄公呢還是個耿直人,他沒有聽目夷的意見,他明明知道自己和齊國比還是有差距,但是別人托付自己的事情,自己答應了怎麽也要做到。


    單獨憑借一個宋國,怎麽也做不到成功討伐齊國,而且在那個時代,誰幹了壞事,天下都會一起去征討它的。宋國就出麵向諸侯國發出向齊國問罪的檄文。


    話說檄文到了衛國,衛國大大夫寧速說:“臣知道立太子首先是嫡子,沒有嫡子,就應該立年長的,這是完全符合禮製的。齊國的公子無虧年齡最大,而且以前和衛國關係很好,有戍守衛國的功勞,對於衛國有恩。臣下認為我們衛國就沒有必要去湊這個熱鬧了。”


    衛文公說:“太子昭被齊侯立為太子,普天之下大家都是知道了。公子無虧戍守衛國,是私下的利益,但是立太子,這個是天下的公義。因為私人的利益而放棄公義,是怎麽也說不過去的。”衛國出兵看來是沒有問題的了。


    檄文到了魯國,魯僖公這麽說:“齊侯把公子昭托付給的是宋國,沒有托付給寡人,寡人根本不知道這件齊侯立太子的事情。寡人隻知道按照長幼的順序,魯國宋國討伐齊國,寡人就應該去救齊國。”魯國看來不僅不出兵,而且還站在了公子無虧那邊。


    周襄王十年,齊公子無虧元年三月。宋襄公親自和衛國、曹國、邾國,一共四個國家的軍隊,一起跟隨齊太子昭討伐齊國,大軍駐紮在齊國郊外。


    這個時候雍巫已經當了中大夫,領了司馬的職位,掌握了齊國的兵權。公子無虧聽說敵人來犯,他就親自統領兵馬出城迎敵。兩支軍隊就這麽對上了。


    這個時候齊國國內的老臣高虎對國懿仲說:“我們以前支持無虧的目的,主要是支持他主持先君的葬禮。現在太子已經迴來了,又得到了宋國的幫助。按照道理來說,太子繼位才是合理的。而且雍巫、豎刁把持朝政,禍亂朝綱,早晚會成為齊國的一大禍患。不如趁這個時機除掉他們,迎接太子為君。那麽其他公子的覬覦的心思也會斷絕,齊國也就象泰山一樣,江山永固了。”


    國懿仲說:“當前雍巫率兵駐紮在郊外,我呢假裝有事情召喚豎刁迴來,然後直接殺了他。再率百官迎接太子昭迴來,取代無虧的位置。到時候事情已經辦完了,雍巫也就沒有辦法了。”


    聽這麽一說,高虎拍著手說:“這個計策太妙了。”他呢就安排甲士埋伏好,派人以有機密的事情要商量,去請豎刁來會商。


    豎刁接到開會的消息,心裏沒有什麽懷疑的,直接就來了。高虎在酒樓上安排了宴席,雖然是打仗,酒還是要喝的。


    三杯酒說著就下肚了。高虎說:“現在宋國糾集諸侯,大兵送太子昭迴來,我們拿什麽來抵抗呢?”豎刁說:“雍巫已經出兵迎敵了。”高虎說:“敵人太多了,恐怕我們抵擋不了。老夫想向大夫借一樣東西,可以救齊國的危難。”


    豎刁說:“我有什麽能力啊,如果有需要,聽您的安排就是了。”


    高虎大聲說:“我要借你的人頭,向宋國謝罪。”


    突然聽高虎這麽一說,一下子豎刁楞住了,這是搞的什麽鬼啊。


    還沒有等豎刁迴過神來,高虎對著台下大喊:“還不動手。”埋伏在牆壁後麵的甲士就衝了出來,一把拿住豎刁,幾把砍刀就砍了下來,豎刁當場就被殺了。


    高虎命令手下打開了城門,派人傳話說:“我們齊國的太子昭已經在城外了,願意和我一起去接太子的跟我走。”


    齊國的那些官員將士些平時裏都受了雍巫、豎刁的氣,大家的人心都在太子昭那邊,看監國的老臣高虎都出門迎接太子,大家都願意跟隨,一下子就有那麽一千多人跟著出去了。


    齊國另外一個監國的老臣國懿仲這個時候呢就趕到了宮裏,他見到了公子無虧,就對他說:“公子啊,大夥兒的心思都想著太子昭,都跑出去迎接他去了,老臣我呢也沒有辦法阻止。公子當下還是想辦法快點跑了吧。”


    無虧就問:“雍巫、豎刁現在在哪兒啊?”


    國懿仲說:“雍巫和對方接戰,現在還沒有分出勝負。豎已經被國人給殺了。”


    無虧聽了,心頭那個火一下子就冒出來了。說:“殺豎刁的時候,你在哪裏,你和他們一夥兒的,還想來蒙騙了。”就叫手下甲士捉拿國懿仲。


    國懿仲看情況不好,他跑得快,一溜煙兒就跑出了朝門,一會兒就沒影子了。


    公子無虧也是個不知道好壞的主兒,或者說也是個不怕事的,他就帶領十多個內侍,大家乘坐一輛小車,自己舉起寶劍,下令出宮,親自迎戰。內侍到處叫人,出去打仗,至少人要多點嘛。但是內侍叫了半天,沒有人來幫忙。


    聽他這麽喊,不僅沒有找來幫手,反而把以前那些受了欺負的大臣家族些引了出來。


    這些人以前因為不依附公子無虧,家中多有被雍巫、豎刁殺害的,家屬們個個都有天大的冤屈,發泄不了。今天聽說宋國集合幾國兵馬,為太子昭出頭,大家都巴不得雍巫兵敗呢。但是又擔心兵敗,宋兵進城屠城。大夥兒都心懷著鬼胎。聽消息說高虎殺人豎刁,迎接太子。大家這下子沒有一個不高興的,都帶著器械防身,在東門打探太子的消息。


    恰好遇見公子無虧乘車過來。大家仇人相見,分外眼紅,大家夥兒大吼一聲,各人拿著器械就把無虧團團圍了起來。


    內侍們大聲喝叫:“主公在這裏,諸位不要無理。”


    那些人根本不管這些,說:“哪裏有我們的主公。”大家夥兒拿起家夥對著內侍一頓亂砍。無虧抵擋不住,隻好下車逃跑,但是怎麽跑得出去,被這些人亂刀給砍死了。


    消息馬上就傳開了,國懿仲過來撫慰了眾人一下,招唿大家散去,把無虧的屍首裝進棺槨。一邊派人把情況報告給高虎。


    再說這邊雍巫在東關和宋軍僵持在一起,軍中夜間突然亂了,傳來消息說:“無虧、豎刁都被殺了。高虎率領國人迎接太子昭為君。大家都別抵抗了。”


    雍巫知道軍心完全亂了,心裏麵焦急,想來想去,隻好找了心腹的人,連夜跑魯國避難去了。


    等到天亮,高虎到了軍中,安撫了將領士兵,領著人馬到郊外,迎接太子昭。接著和宋、衛、曹、邾四國講和。四國達到目的,就都退兵而去。


    高虎接著太子昭,一行人到臨淄城外,接著派人報告國懿仲,整理法駕,會同文武百官,準備出迎太子昭。


    看著太子昭繼位就在眼前,哪裏知道又出了事,怎麽迴事呢?


    原來在齊國另外的三個公子,公子元、公子潘、公子商人這邊出問題了。公子元和公子潘本來也要出門接太子昭的,但是公子商人不願意,他說:“之前,我們的父親去世,是無虧組織的,他公子昭不來奔喪,卻借著別國的軍隊,強奪齊國,這是不符合道理的。我聽說諸侯的軍隊已經退兵,我們不如親率我們自家的兵丁,聲言給無虧報仇,誅殺子昭。我們三個人中,再憑大臣們的公議,選一個人為君,免得受宋國的節製,也省得滅了先君盟主的威名。”


    公子元說:“這樣做的話,還是要取得宮裏麵的同意才行,這樣師出才有名。”


    幾個人就這麽商量下來,然後派人到宮裏麵稟報公子無虧的母親長衛姬。


    長衛姬聽來人這麽說,想起自己的兒子無虧身死,眼淚水就掉下來了,她說:“如果能替無虧報仇,我就是死了也沒有是遺憾的。”她呢就糾集無虧以前的一班人,和三位公子的人馬匯集到一起。加上豎刁殘留的手下門人,也想為主人報仇。他們也一起來相助。


    這些人分頭占據了臨淄的各個城門。城裏麵國懿仲看四家人馬不少,隻好把自家的府門關了,眼下不敢出麵了。


    城外高虎看見這個情況,也知道一下子打不進去,就對太子昭說:“無虧、豎刁雖然死了,但是他們的餘黨還在。三位公子還出麵閉門不迎接太子。如果要進城,肯定隻有一戰。如果開戰沒有勝算的話,那就麻煩了。不如再向宋國求救。”


    太子昭心裏也清楚,他說:“一切但憑國老主張。”定下這個策略,兩人就帶人馬重新往宋國而來。


    畢竟不知太子昭能否取得救兵,請看下迴分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風雨話東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星月傳奇2010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星月傳奇2010並收藏風雨話東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