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鈍收到朱載坖的帖子後,有些尷尬。對於現在的方鈍來說,朝野都已經知道他在這個戶部尚書的位置上呆不久了,朱載坖肯定也是很清楚此事的,這個時候和自己這個過氣的戶部尚書有什麽交往可不是什麽好事。
但是朱載坖既然向自己發出了帖子,自己也不可能不去,反正都已經這樣了,方鈍也沒什麽可怕的了。方鈍於是略一收拾,到了裕王府上。
朱載坖親自迎接這位大司農,說實話,對於方鈍,朱載坖還是極為佩服的,這位大司農在嘉靖朝兢兢業業的打理戶部,勉勵維持著大明的運轉,說實話方鈍已經是盡了全力了,否則按照嘉靖的折騰辦法,太倉早就被用的一幹二淨了。
朱載坖和方鈍見禮之後,就直接說明了自己的想法,朱載坖想要借由現在的災荒情境,來推行海運,從東南直接向天津和遼東轉運糧食,以賑濟災民,和用作軍糧。
對於朱載坖的這個想法,方鈍並不意外,恢複海運一直是朝廷的熱點問題,作為戶部尚書的方鈍,怎麽會不清楚呢。之前朱載坖直接向嘉靖建議海運糧草之事,方鈍也有所耳聞,但是嘉靖並沒有正式下旨施行,而是將此事按下不表了,就是因為嘉靖對海運也不敢輕易做決定。
雖然反對海運的人認為海運有有漂溺之險、造船之費、倭寇之患、膠萊開河之勞、通敵之慮等各種危險。但是對於方鈍來說,他作為戶部尚書,對其中的關節是很清楚的,朝廷每年兌運五百萬石的漕糧,公私損耗高達600多萬石糧食、200多萬兩白銀,竟比漕糧正額還要多出兩倍,這裏麵的損耗都是在陸上用的嗎?恐怕未必。
方鈍問道:“殿下可知道為何朝廷之中反對海運的聲音如此之大嗎?”
朱載坖當然有所了解,反對海運的各種理由朱載坖都有所了解,麵對方鈍的詢問,不用朱載坖,講官們都能說的個差不多。
方鈍聽了之後說道:“諸位都是翰苑菁華,見識自然是不凡的。以老夫看,陛下之所以在海運上舉棋不定,還是因為漕工的事情。這些水手、纖夫的工作待遇是很差的,一般的殷實人家是不會來應募的,大概隻有生存無路之人才會加入這一行當,因此這些人中多有好兇鬥狠、難以管教之徒。一旦貿然改為海運,他們生計無著,難免會作亂,到時候朝廷就不好辦了。”
方鈍的話,李春芳也是深為讚同的,他是揚州府人,對於運河還是很了解的,李春芳說道:“方司農說的確實不假,沿河短纖多係無業窮民,群聚覓食,晝則隨幫受雇,夜則乘機為匪,其中最易藏奸。”
當然,除了漕工之外,漕運河道所牽涉的巨大利潤也使得上至嘉靖,下至禦史言官都不敢多說的事情,高拱是河南人,黃河為害甚劇,對於河道官員的貪墨,是早有耳聞,他說道:“殿下,無人不利於河決者。侵克金錢,則自總河以至於閘官,無所不利。支領工食,則自執事以至於遊閑無食之人,無所不利。”
這些事情當然也都是朱載坖所知道的,但是此事朱載坖肯定要推進下去的。這種機會不抓住,在平日裏要想推動海運那就更難了,所以朱載坖請求方鈍幫自己這個忙。方鈍已經是馬上要離任的人了,在這件事情上幫朱載坖一把也沒什麽問題。
但是方鈍問道:“殿下這次僅僅是用海運糧食嗎?”作為多年的戶部尚書,方鈍的嗅覺還是十分靈敏的,朱載坖大費周章,就僅僅是為了開啟海運嗎?那未免有些小題大做了。
朱載坖於是問道:“方司農何以教孤?”
方鈍笑著說道:“老夫聽說殿下想要推行納糧開中?”
朱載坖點點頭,但是他也知道,在現在這樣的形勢下,大量的糧食都掌握在地主和豪商手中,即便是朝廷要推行納糧開中,也是成效寥寥的,但是方鈍認為,將海運糧食和納糧開中兩件事聯係到一起來辦,可能會起到更好的效果。
作為多年的戶部尚書,方鈍很清楚,朝廷每年轉運的漕糧是遠遠不夠北方用,不僅僅是朝廷在調運漕糧,很多商人也會利用南北方糧食的差價,販運糧食到北方。僅臨清、淮安、滸墅三關的每年糧食流通量就有1800至2500萬石,扣除各種損耗,再怎麽也有1200萬石的糧食從南方運送到北方了。
否則僅憑漕糧,是養不活北方這麽多人的,而這些糧食大多掌握在豪商手中,還有北方的大地主,他們手中也有大量的糧食,眼下整個北方都缺乏糧食,糧價飛漲,他們肯定準備借此機會準備大賺一筆了,所以鹽引對他們來說已經不算什麽了。
畢竟開中才能賺多少錢?現在糧食一天一個價格,通州倉又拿不出足夠的糧食,他們是算準了漕糧一時半會到不了,所以才準備獅子大開口。所以方鈍認為這是個好機會,要用海運的糧食狠狠的搞他們一把。
方鈍和朱載坖談了一下自己的想法,朱載坖表示願意鼎力支持此事,方鈍說道:“此事還需要陛下的準允,何況這事情最好殿下不要出麵。”
朱載坖當然明白,給別人挖坑的事情,朱載坖最好是躲在幕後的好。方鈍隨即迴去,撰寫密疏,直奏嘉靖,雖然嘉靖不喜歡方鈍,但是戶部的重要性嘉靖還是很清楚的,方鈍是為數不多的既沒有入值西苑但是卻獲得密疏的臣子。
方鈍的密疏到了無逸殿,嘉靖看了之後,不由得笑著對黃錦說道:“這個方鈍,朕還以為是什麽純良君子,現在看來,心也黑的很嘛。”
嘉靖隨即召見方鈍和嚴嵩,在無逸殿內密談,黃錦親自在無逸殿外守著,君臣三人密談完後,嘉靖下詔,升戶部左侍郎總督倉場葛守禮為南京禮部尚書,遣工部右侍郎嚴世蕃巡視倉場。
但是朱載坖既然向自己發出了帖子,自己也不可能不去,反正都已經這樣了,方鈍也沒什麽可怕的了。方鈍於是略一收拾,到了裕王府上。
朱載坖親自迎接這位大司農,說實話,對於方鈍,朱載坖還是極為佩服的,這位大司農在嘉靖朝兢兢業業的打理戶部,勉勵維持著大明的運轉,說實話方鈍已經是盡了全力了,否則按照嘉靖的折騰辦法,太倉早就被用的一幹二淨了。
朱載坖和方鈍見禮之後,就直接說明了自己的想法,朱載坖想要借由現在的災荒情境,來推行海運,從東南直接向天津和遼東轉運糧食,以賑濟災民,和用作軍糧。
對於朱載坖的這個想法,方鈍並不意外,恢複海運一直是朝廷的熱點問題,作為戶部尚書的方鈍,怎麽會不清楚呢。之前朱載坖直接向嘉靖建議海運糧草之事,方鈍也有所耳聞,但是嘉靖並沒有正式下旨施行,而是將此事按下不表了,就是因為嘉靖對海運也不敢輕易做決定。
雖然反對海運的人認為海運有有漂溺之險、造船之費、倭寇之患、膠萊開河之勞、通敵之慮等各種危險。但是對於方鈍來說,他作為戶部尚書,對其中的關節是很清楚的,朝廷每年兌運五百萬石的漕糧,公私損耗高達600多萬石糧食、200多萬兩白銀,竟比漕糧正額還要多出兩倍,這裏麵的損耗都是在陸上用的嗎?恐怕未必。
方鈍問道:“殿下可知道為何朝廷之中反對海運的聲音如此之大嗎?”
朱載坖當然有所了解,反對海運的各種理由朱載坖都有所了解,麵對方鈍的詢問,不用朱載坖,講官們都能說的個差不多。
方鈍聽了之後說道:“諸位都是翰苑菁華,見識自然是不凡的。以老夫看,陛下之所以在海運上舉棋不定,還是因為漕工的事情。這些水手、纖夫的工作待遇是很差的,一般的殷實人家是不會來應募的,大概隻有生存無路之人才會加入這一行當,因此這些人中多有好兇鬥狠、難以管教之徒。一旦貿然改為海運,他們生計無著,難免會作亂,到時候朝廷就不好辦了。”
方鈍的話,李春芳也是深為讚同的,他是揚州府人,對於運河還是很了解的,李春芳說道:“方司農說的確實不假,沿河短纖多係無業窮民,群聚覓食,晝則隨幫受雇,夜則乘機為匪,其中最易藏奸。”
當然,除了漕工之外,漕運河道所牽涉的巨大利潤也使得上至嘉靖,下至禦史言官都不敢多說的事情,高拱是河南人,黃河為害甚劇,對於河道官員的貪墨,是早有耳聞,他說道:“殿下,無人不利於河決者。侵克金錢,則自總河以至於閘官,無所不利。支領工食,則自執事以至於遊閑無食之人,無所不利。”
這些事情當然也都是朱載坖所知道的,但是此事朱載坖肯定要推進下去的。這種機會不抓住,在平日裏要想推動海運那就更難了,所以朱載坖請求方鈍幫自己這個忙。方鈍已經是馬上要離任的人了,在這件事情上幫朱載坖一把也沒什麽問題。
但是方鈍問道:“殿下這次僅僅是用海運糧食嗎?”作為多年的戶部尚書,方鈍的嗅覺還是十分靈敏的,朱載坖大費周章,就僅僅是為了開啟海運嗎?那未免有些小題大做了。
朱載坖於是問道:“方司農何以教孤?”
方鈍笑著說道:“老夫聽說殿下想要推行納糧開中?”
朱載坖點點頭,但是他也知道,在現在這樣的形勢下,大量的糧食都掌握在地主和豪商手中,即便是朝廷要推行納糧開中,也是成效寥寥的,但是方鈍認為,將海運糧食和納糧開中兩件事聯係到一起來辦,可能會起到更好的效果。
作為多年的戶部尚書,方鈍很清楚,朝廷每年轉運的漕糧是遠遠不夠北方用,不僅僅是朝廷在調運漕糧,很多商人也會利用南北方糧食的差價,販運糧食到北方。僅臨清、淮安、滸墅三關的每年糧食流通量就有1800至2500萬石,扣除各種損耗,再怎麽也有1200萬石的糧食從南方運送到北方了。
否則僅憑漕糧,是養不活北方這麽多人的,而這些糧食大多掌握在豪商手中,還有北方的大地主,他們手中也有大量的糧食,眼下整個北方都缺乏糧食,糧價飛漲,他們肯定準備借此機會準備大賺一筆了,所以鹽引對他們來說已經不算什麽了。
畢竟開中才能賺多少錢?現在糧食一天一個價格,通州倉又拿不出足夠的糧食,他們是算準了漕糧一時半會到不了,所以才準備獅子大開口。所以方鈍認為這是個好機會,要用海運的糧食狠狠的搞他們一把。
方鈍和朱載坖談了一下自己的想法,朱載坖表示願意鼎力支持此事,方鈍說道:“此事還需要陛下的準允,何況這事情最好殿下不要出麵。”
朱載坖當然明白,給別人挖坑的事情,朱載坖最好是躲在幕後的好。方鈍隨即迴去,撰寫密疏,直奏嘉靖,雖然嘉靖不喜歡方鈍,但是戶部的重要性嘉靖還是很清楚的,方鈍是為數不多的既沒有入值西苑但是卻獲得密疏的臣子。
方鈍的密疏到了無逸殿,嘉靖看了之後,不由得笑著對黃錦說道:“這個方鈍,朕還以為是什麽純良君子,現在看來,心也黑的很嘛。”
嘉靖隨即召見方鈍和嚴嵩,在無逸殿內密談,黃錦親自在無逸殿外守著,君臣三人密談完後,嘉靖下詔,升戶部左侍郎總督倉場葛守禮為南京禮部尚書,遣工部右侍郎嚴世蕃巡視倉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