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方鈍要去位,朱載坖還是有些著急的。之前朱載坖向嘉靖建議的恢複實物開中和海運漕糧一事,戶部迄今為止還沒有迴複,一旦方鈍去位,說不定就將此事給擱置下來。
這是朱載坖比較擔心的事情,朱載坖於是詢問講官此事應該怎麽辦。
李春芳思慮了一會說道:“殿下,海漕好辦,開中難複啊!”
這下輪到朱載坖有些詫異了,在朱載坖想法中,開中法比較是大明之前實行過得,何況這次不是支兩淮鹽場的鹽,而是支長蘆鹽場的鹽,而且守支的價錢比之納銀要便宜的多,按理說是有吸引力的,而且開中從實物到納銀其實時間並不長,怎麽會難以實施呢。
對於朱載坖的疑問,講官們為朱載坖解釋了一下。納銀開中雖然是在弘治年間才全麵施行的,但是納銀中鹽最初表現為邊方納銀的形式,爾後逐漸出現運司納銀的趨勢,到成化末年運司納銀製完全建立。自洪武起就一直存在,隻是所占比例不大。
商人鑒於糧價昂貴和挽運之勞而不願報中;而對於官府來說,折銀易於保存,能夠避免出現糧食積久而腐爛的情況,所以從商人和官府的角度,現在都是傾向於納銀開中。
而今年,由於北方受災,糧價飛漲,這些商人肯定會更加惜售糧食,好維持高漲的糧價,這個時候要商人後將糧食按照朝廷的價格運往正在作戰的前線,他們肯定是不願意將這些糧食交給朝廷的,他們正指望這些糧食大發橫財呢。
而且嘉靖不是沒有試圖恢複納糧開中,嘉靖十七年,下令不分淮、浙、山東、長蘆,俱照原定價則,止令上納本色糧草。但是實際上嘉靖的詔書並沒有人遵守,還是以納銀為主,尤其是長蘆,之前開中都很少。
對於這點,張居正說道:“殿下,天下之鹽利,莫大於兩淮,而浙江次之,山東、長蘆則其下者也。故其價,兩淮最高,浙江稍次,山東、長蘆最下。所以然者,何也?兩淮當江河之衝,四通八達,水運甚易,浙江則稍僻遠,而山東、長蘆,又深入東偏, 陸路數百餘裏,水路千裏之遠,故商人報中,隻於兩淮,而浙江差少,長蘆全無。”
李春芳也說道:“殿下,臣家即是淮揚人,對此事略有耳聞。各運司鹽課,惟淮鹽之利,甲於天下,浙鹽次之。山東、長蘆行鹽地方, 私販甚多,官不能禁,人不樂中,得利最微。”
他們兩人說的意思都很明確,即便是開中,商人也願意在兩淮鹽場開中,而不是在長蘆鹽場開中。原因主要有兩點,從食鹽的運輸環節,運司所處的地理位置及其交通條件是影響商人報中積極性的重要原因,運司所處位置越偏遠,交通越不發達,運輸成本就越高,商人在利益預期的指導下會傾向於規避報中這些運司產出的鹽。
從銷售環節來說,山東、長蘆鹽的銷售區域私鹽盛行且政府難以有效管控,市場環境惡劣,在行鹽地方市場需求相對穩定的情況下,具有價格優勢的私鹽必然會搶奪官鹽市場,導致商人預期利益的進一步降低。以上種種因素,導致了不同產地的鹽引貴賤不同,而鹽引貴賤又是開中則例中納支比例高低的確定依據之一。
從這兩個方麵來說,長蘆鹽場都是最差的選擇,想要在長蘆開中,其難度可想而知。所以雖然有開中的傳統和則例,要想在長蘆開中,也不是一件容易得事情。
最重要的就是這些商人現在正準備囤積居奇,靠手裏的糧食大賺一筆呢。朝廷這個時候想要通過開中的形式把糧食運往大同前線,無異於與虎謀皮,他們是肯定不會放棄這筆已經到手的銀子。
所以講官們對通過開中來籌措軍糧十分的不看好。雖然他們不是親民官,但是最近京師的糧價已經開始飛漲了,在江南,糧價就算再青黃不接的時候,也就四錢到五錢以石,京師的糧價一般在七錢一石左右,有時候會漲到九錢一石,而現在京師的糧價已經一兩五錢了。
而且糧價還在不斷地上漲之後,京師尚且如此,北方其他省份的情況可想而知了。這次受災最嚴重是就是遼東鎮,據遼東鎮總兵官恭順侯吳繼爵的奏疏,遼東已經出現了人相食的慘禍,但是朝廷卻拿不出足夠的糧食來賑濟災民。
朱載坖問道:“通州倉的糧食呢?為何不發糧救濟災民。”
朱載坖知道,雖然太倉乏銀,但是通州倉可是一直有大量的糧食儲存的,自從成祖遷都以來,大明一直就在通州興建倉廒,成祖下令建北京金吾左右、羽林前、常山左右中、燕山左右前、濟陽、濟川、大興左、武成中左右前後、義勇中左右前後、神武左右前後、武功中、寬河、會州、大寧前中、富峪、蔚州等共三十七衛倉,又設通州衛倉。
巔峰時期,通州倉積儲的糧食最多達兩千萬石,就是嘉靖三十二年,也多達一千三百萬石,但是這兩年多次大戰,官軍消耗了大量的糧秣,但是通州倉所儲積的糧食也在八百萬石左右,按理說通州倉現在存糧是足夠調撥出一部分來賑濟九邊的。
麵對朱載坖的疑惑,張居正為朱載坖解惑了,作為徐階的衣缽傳人,徐閣老對張居正可謂是傾囊相授,很多朝廷的密辛都會告訴張居正。
張居正解釋道,首先現在通州倉的存糧不到九百萬石,而每月通州糧倉支出的糧食在三十萬石左右。主要是百官和京營的本色,一般通州倉要留足一年的儲備,最少也是四百萬石不能動的,這是以防江南受災,漕運梗阻的。
其次就是薊鎮、九邊和入衛官軍的行糧、軍糧,朝廷不僅要給九邊的官府京運折色銀,也要運送本色米以接濟軍用。還有就是一旦俺答再次襲擾京師附近,朝廷必須要召集九邊官軍勤王入衛,這些入衛的官軍也要靠通州倉接濟,所以通州倉的儲積不能小於六百萬石。
這是朱載坖比較擔心的事情,朱載坖於是詢問講官此事應該怎麽辦。
李春芳思慮了一會說道:“殿下,海漕好辦,開中難複啊!”
這下輪到朱載坖有些詫異了,在朱載坖想法中,開中法比較是大明之前實行過得,何況這次不是支兩淮鹽場的鹽,而是支長蘆鹽場的鹽,而且守支的價錢比之納銀要便宜的多,按理說是有吸引力的,而且開中從實物到納銀其實時間並不長,怎麽會難以實施呢。
對於朱載坖的疑問,講官們為朱載坖解釋了一下。納銀開中雖然是在弘治年間才全麵施行的,但是納銀中鹽最初表現為邊方納銀的形式,爾後逐漸出現運司納銀的趨勢,到成化末年運司納銀製完全建立。自洪武起就一直存在,隻是所占比例不大。
商人鑒於糧價昂貴和挽運之勞而不願報中;而對於官府來說,折銀易於保存,能夠避免出現糧食積久而腐爛的情況,所以從商人和官府的角度,現在都是傾向於納銀開中。
而今年,由於北方受災,糧價飛漲,這些商人肯定會更加惜售糧食,好維持高漲的糧價,這個時候要商人後將糧食按照朝廷的價格運往正在作戰的前線,他們肯定是不願意將這些糧食交給朝廷的,他們正指望這些糧食大發橫財呢。
而且嘉靖不是沒有試圖恢複納糧開中,嘉靖十七年,下令不分淮、浙、山東、長蘆,俱照原定價則,止令上納本色糧草。但是實際上嘉靖的詔書並沒有人遵守,還是以納銀為主,尤其是長蘆,之前開中都很少。
對於這點,張居正說道:“殿下,天下之鹽利,莫大於兩淮,而浙江次之,山東、長蘆則其下者也。故其價,兩淮最高,浙江稍次,山東、長蘆最下。所以然者,何也?兩淮當江河之衝,四通八達,水運甚易,浙江則稍僻遠,而山東、長蘆,又深入東偏, 陸路數百餘裏,水路千裏之遠,故商人報中,隻於兩淮,而浙江差少,長蘆全無。”
李春芳也說道:“殿下,臣家即是淮揚人,對此事略有耳聞。各運司鹽課,惟淮鹽之利,甲於天下,浙鹽次之。山東、長蘆行鹽地方, 私販甚多,官不能禁,人不樂中,得利最微。”
他們兩人說的意思都很明確,即便是開中,商人也願意在兩淮鹽場開中,而不是在長蘆鹽場開中。原因主要有兩點,從食鹽的運輸環節,運司所處的地理位置及其交通條件是影響商人報中積極性的重要原因,運司所處位置越偏遠,交通越不發達,運輸成本就越高,商人在利益預期的指導下會傾向於規避報中這些運司產出的鹽。
從銷售環節來說,山東、長蘆鹽的銷售區域私鹽盛行且政府難以有效管控,市場環境惡劣,在行鹽地方市場需求相對穩定的情況下,具有價格優勢的私鹽必然會搶奪官鹽市場,導致商人預期利益的進一步降低。以上種種因素,導致了不同產地的鹽引貴賤不同,而鹽引貴賤又是開中則例中納支比例高低的確定依據之一。
從這兩個方麵來說,長蘆鹽場都是最差的選擇,想要在長蘆開中,其難度可想而知。所以雖然有開中的傳統和則例,要想在長蘆開中,也不是一件容易得事情。
最重要的就是這些商人現在正準備囤積居奇,靠手裏的糧食大賺一筆呢。朝廷這個時候想要通過開中的形式把糧食運往大同前線,無異於與虎謀皮,他們是肯定不會放棄這筆已經到手的銀子。
所以講官們對通過開中來籌措軍糧十分的不看好。雖然他們不是親民官,但是最近京師的糧價已經開始飛漲了,在江南,糧價就算再青黃不接的時候,也就四錢到五錢以石,京師的糧價一般在七錢一石左右,有時候會漲到九錢一石,而現在京師的糧價已經一兩五錢了。
而且糧價還在不斷地上漲之後,京師尚且如此,北方其他省份的情況可想而知了。這次受災最嚴重是就是遼東鎮,據遼東鎮總兵官恭順侯吳繼爵的奏疏,遼東已經出現了人相食的慘禍,但是朝廷卻拿不出足夠的糧食來賑濟災民。
朱載坖問道:“通州倉的糧食呢?為何不發糧救濟災民。”
朱載坖知道,雖然太倉乏銀,但是通州倉可是一直有大量的糧食儲存的,自從成祖遷都以來,大明一直就在通州興建倉廒,成祖下令建北京金吾左右、羽林前、常山左右中、燕山左右前、濟陽、濟川、大興左、武成中左右前後、義勇中左右前後、神武左右前後、武功中、寬河、會州、大寧前中、富峪、蔚州等共三十七衛倉,又設通州衛倉。
巔峰時期,通州倉積儲的糧食最多達兩千萬石,就是嘉靖三十二年,也多達一千三百萬石,但是這兩年多次大戰,官軍消耗了大量的糧秣,但是通州倉所儲積的糧食也在八百萬石左右,按理說通州倉現在存糧是足夠調撥出一部分來賑濟九邊的。
麵對朱載坖的疑惑,張居正為朱載坖解惑了,作為徐階的衣缽傳人,徐閣老對張居正可謂是傾囊相授,很多朝廷的密辛都會告訴張居正。
張居正解釋道,首先現在通州倉的存糧不到九百萬石,而每月通州糧倉支出的糧食在三十萬石左右。主要是百官和京營的本色,一般通州倉要留足一年的儲備,最少也是四百萬石不能動的,這是以防江南受災,漕運梗阻的。
其次就是薊鎮、九邊和入衛官軍的行糧、軍糧,朝廷不僅要給九邊的官府京運折色銀,也要運送本色米以接濟軍用。還有就是一旦俺答再次襲擾京師附近,朝廷必須要召集九邊官軍勤王入衛,這些入衛的官軍也要靠通州倉接濟,所以通州倉的儲積不能小於六百萬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