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載坖是支持海瑞清丈田畝的,但是前提是海瑞必須完成賦稅的征收,否則嘉靖絕不會放過他的。這點是朱載坖最擔心的問題。


    朱載坖很清楚,欠糧的關鍵就是士紳們,尤其是有官身的士紳,他們論品級免納一定數額的稅糧,可視為對官員低俸薪待遇下的一種補償性福利。不過,縉紳往往將這種合法的優免肆意擴大,謀求法外收益,就是所謂的冒濫之弊,包括接受“詭寄”、“投獻”,兼並土地, 隱藏人丁,擴大優免田糧的數量和範圍,拒絕承擔優免範圍之外的裏甲正役,甚至公然逋賦,轉嫁賦役責任。


    除了詭寄之外,要命的就是花分了。所謂花分,就是花戶分田。


    花戶並非實際存在的人戶,而是州縣衙門統計在冊的納稅單位。煙戶是保甲的構成單位,為社會生活中實際存在的人戶。


    最初煙戶與花戶是統一的。花戶統計之初,應該是針對人戶的統計,若統計比較準確,那麽其時在冊的納糧花戶涵蓋的人口應該與實際人口相差無幾。但問題在於,官府關注的並不是戶中實際納糧交錢的人是誰,而是在冊的花戶能不能交齊錢糧的額度。至於花戶是否已經自然消亡徒具空殼,或者是否實際已別居分析,都不是其關心的內容。


    這時候就是士紳們上下其手的時候,士紳們會和衙門小吏勾結在一起,把主要的賦稅移到某幾個花戶,而實際上這些花戶恐怕早就已經沒有任何人丁了,官府收稅也就成了無稽之談。而實際收入的田產移到另外的幾個花戶中,如此便可達到偷逃賦稅的目的。這就是花分。


    和詭寄比起來,花分更加難以查出來。海瑞的意思也很明確,那就是不清丈田畝,就無法保證官府的稅收,所以必須先清丈,再征稅。


    朱載坖有些擔憂的說道:“海二府,你可知道其中的厲害?”


    要從這些士紳們們手中收稅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稍不注意,就有可能身敗名裂。


    海瑞不以為意的說道:“但為國家,何論其他。”


    朱載坖不由得說道:“既然海二府有此心,孤就當成全你!”


    朱載坖隨即叫來幾位講官,和海瑞一起商量此事,講官們提出,除了詭寄、花分之外,還有攬納,所謂攬納,就是有一個士紳包攬一整片土地的稅收,由他向朝廷交稅,然後在向百姓收取,說白了就是包稅。


    最開始攬納者的主體是城市中的權勢之家或無籍之徒,他們從稅戶或解戶那裏兜攬代納,通過攬而不納、虛買實收、以次充好等途徑謀取錢財,現在這個已經是士紳們的特權了,鄉紳采用詭寄等方式,將民戶田糧兜攬到自己名下,包收代納,多收少交,以牟取厚利。


    其實朱載坖認為最重要的還是抑製士紳的土地兼並。這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士紳們濫用特權的種種行為,已構成逋賦的重要因素,甚至到了上虧國計,下損民生的地步。


    朝廷的優免政策,實際上成為他們欠糧的工具。按照嘉靖二十四年頒布的優免則例:京官一品,免糧三十石、人丁三十丁。二品,免糧二十四石、人丁二十四丁。三品,免糧二十石、人丁二十丁。四品,免糧十六石、人丁十六丁。五品,免糧十四石、人丁十四丁。六品,免糧十二石、人丁十二丁。七品,免糧十石、人丁十丁。八品,免糧八石、人丁八丁。九品,免糧六石、人丁六丁。


    本來按照這個製度,就是說如果一個一品官紳之家,有田糧五十石、人五十丁,按 照優免則例,有三十石,和三十丁是可以優免的,餘下的二十石和二十丁,是必須承充徭役,不得逃逋的。


    但是實際上,並非如此,這些依附於官紳之家的宗族、親戚,甚至奴仆都是不服徭役的,官紳逋逃,重役都加在了小民身上,使得他們不堪勞苦。這是朱載坖他們現在要解決的首要問題。


    朱載坖接著問道:“除官紳之外,蘇州還有哪些占有巨額土地的?”


    海瑞說道:“還有就是寺院,他們也占有大量的田產。”


    蘇州地處江南腹地,人口稠密,寺觀林立,為僧者冗雜,而其中私自為僧者大有人在,這些寺院不僅人數眾多,還占有了大量的土地。江南地區寺院林立,大大小小不計其數,擁有田地也是多少不一,肯定超過原本數額規定。


    按照朱重八的規定,欽賜田地,稅糧全免。常住田地,仍有稅糧,仍免雜派差役。 僧人不許充當差役。這個規定無疑為寺院擴張土地提供了方便,自大明建國伊始,僧道多占田蠶食百姓田地的現象就層出不窮。


    於是朝廷限定僧人每人五畝田,多餘田地給民眾耕種。但是寺院占有的土地遠遠超過朝廷的限額,海瑞說道:“江南寺院田多或數百頃,而官府徭役未嚐及之,貧民無田,往往為徭役所困。”


    朱載坖之前就聽聶豹言及廟產的問題,但是到蘇州來還沒有來得及處理此事,現在正好一並問及,首先就是要搞清楚這些寺院到底有多少田地。


    據海瑞的查訪,鎮江鶴林寺占田1583畝,徑山萬壽寺畝,常熟破山興福寺僧田六百畝,其餘各處寺院,少則數百畝,多則數萬畝,雖然朝廷規定寺田也要繳納賦稅與徭役費用,但寺院借助權勢,得以優免。這些相關費用自然而然轉嫁到民眾頭上,加 重了民眾的負擔。而寺院則憑借特權,圈占土地,轉租收利,剝削百姓。


    朱載坖說道:“清丈田畝,固然要做,但是要請旨陛下再說,寺院的田產,朝廷早有明文,一僧五畝,不得超過,當比照度牒,沒收多餘土地,納為官田。”


    對於這些禿驢,朱載坖可不會客氣,反正嘉靖也不待見他們,收拾了也就收拾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隆慶中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休息的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休息的雲並收藏隆慶中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