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8章 鹽運衙門
重生:金戈鐵馬,氣吞萬裏如虎 作者:紅黑色的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周孚道:“諸位,如今已經排除鹽井的問題,看來最大可能是鹽運衙門出了問題,但是具體是郡鹽運衙門還是周鹽運衙門的問題還不確定。”
徐磐道:“大人,如今我們大張旗鼓查鹽井已經打草驚蛇,不管是誰都知道了,我們不太好辦了。”
陶嶟道:“無妨,就算知道了又怎麽樣,如今青州已經在我們控製之下,他也不敢對我們怎麽樣,一旦我們在青州出事,陛下必然震怒,到時時候,青州官員都要遭殃。”
周孚道:“看來我們先去臨濟縣吧,最大可能是樂安郡的鹽運衙門。”
陶嶟道:“嗯,能夠掌控這麽大的事件不太可能是縣鹽運衙門。”
徐磐道:“可以確定,臨濟的鹽運衙門必然參與其中,但是絕對不會是幕後主使,隻能是棋子。”
其餘兩人則點了點頭,他們也認為最大可能是樂安甚至是青州鹽運衙門。
但是州鹽運衙門如果參與其中就不會隻是這樣的局麵,不過也可能他們不敢明目張膽。
於是,三人一日後率隊返迴臨濟,然後暗中派人去千乘城調查,畢竟他們現在不能太明目張膽。
官場就是這樣,一旦擺開儀仗那麽將看不到真實的東西,並且還會進入那些貪官的圈套,甚至會被拉下水。
不過暗衛早就開始行動,畢竟身為朝廷黜置使,劉義隆也給他們安排了後手,一隊五十人的暗衛由三人調遣。
他們也知道,鹽運衙門必然會盯著他們,他們派出的黜置使屬官也未必能夠瞞的過他們,於是暗衛就可以出動了。
而周孚三人依舊在臨濟審訊孔家之人。
此時,臨濟鹽運衙門的官員也知道三人去了鹽井,知道鹽的事情敗露,雖然他們知道孔家已經將他們出賣,但是他們也消除就一些證據,但是他們不知道孔家手裏有什麽證據。
果然,孔家之人將臨濟鹽運衙門給供了出來,而且孔家居然還有一些書信,是樂安郡鹽運衙門的,還涉及到臨濟縣鹽運衙門。
於是,崔彬率青龍衛包圍了臨濟鹽運衙門,將和孔家勾結的幾名官員全部抓捕,然後上書朝廷。
此時,三人的第一份奏章也遞到了長安尚書省。
徐麟第一時間將奏章送到了天祿閣。
於是,劉義隆不出意外的大怒,然後下旨,讓周孚三人全權處理青州鹽運之事。
然後向徐麟道:“徐卿,你說鹽運是否有弊端。”
徐麟道:“陛下,臣以為如今的鹽運確有弊端,但是臣想不出解決辦法。”
劉義隆也明白,一個政策的更改不是那樣的簡單,涉及的東西很多。
於是劉義隆打算將此事在大朝的時候再商議此事,尤其可以借此次青州鹽運之事來引起對鹽運的改革。
而青州方麵,暗衛在千乘收獲並不太大,因為在得到黜置使前往鹽井的時候,他們已經有所準備,而且時間太短,所以不會有太大收獲。
但是周孚三人在臨濟還是有些收獲的。
臨濟的鹽運衙門的官員基本都有參與,所以他們知道難以逃脫,於是不少官員開始吐露實情,打算以此減輕罪責。
就這樣,周孚三人得到了臨濟鹽運衙門的第一手資料,這讓他們震驚不已,臨濟的問題不止在鹽運上,而孔家的生意不僅僅是鹽,甚至鐵器和兵器都由鹽運衙門以鹽的名義運送出去。
現在,這些鹽運衙門的官員已經徹底放棄了,他們知道,已經沒有任何繼續頑抗的餘地,這件事已經沒有迴旋的餘地,他們現在隻希望能夠留下一命。
周孚三人立刻聯名上書,再次將臨濟的事情上表劉義隆。
此時,青州旱情已經越發嚴重,太子劉紹也是焦頭爛額,而且他發現青州的世家開始在給他下絆子。
然而看著那些已經開始挨餓的百姓,劉紹心如刀絞。
劉紹從前也不理解為何父皇要針對世家,但是劉紹從未說過,他不像先太子,直接和劉義隆明說,但是這次青州旱災,他終於明白,這些世家是毒瘤,是阻礙大宋強大的最大障礙,然而劉紹也發現,哪怕是他認為無所不能的父皇也不得不和世家妥協,不得不收買部分世家來對付大部分世家。
劉紹更擔心的是那些現在投靠朝廷的世家難道不會發展成那些能夠左右朝政的世家嗎?
當初的大漢不就是這樣嗎?
如今,劉義隆強勢,那些世家依附皇權,然而一旦皇權勢微,恐怕這些世家將再次崛起。
劉紹這一刻,心中殺意漸起,然而此時的齊王劉義符看出了劉紹的變化,如今的劉紹才是一個合格的太子。
劉義符道:“太子殿下,如今青州旱情危急,世家囤積居奇,臣願為太子殿下分憂。”
劉紹一愣,但是立刻反應過來,隨即道:“皇伯,此事事關重大,孤不能讓你一人承擔。”
劉義符道:“殿下,您是太子,國之儲君,不能有弑殺之名,就讓臣來背這個名吧。”
隨即,劉義符跪伏在地,道:“太子殿下,我大宋兩代帝王曆經千辛萬苦才有如今局麵,儲君乃是國之根本,臣請殿下暫時迴京由臣代殿下處置青州之事。”
劉紹心中一暖,他知道,父皇雖然信任皇伯齊王劉義符,但是,依然防備,畢竟劉義符是長子,雖然當年他讓出皇位,但是劉義符地位在那,一旦有心之人利用此時,哪怕劉義符不同意,事到臨頭都恐怕就不是他自己能夠說的算得了。
如今,劉義符自願背下汙名,不僅是自保,也是為朝廷分憂。
當晚,在劉義符的勸說下,劉紹帶著劉義符給劉義隆的親筆信啟程返迴長安城。
很快,劉義符開始和柳光世商議,準備調集軍隊,強行從世家手中收糧。
青州牧吳諳擔心會出事,秘密上書劉義隆,將青州之事上報朝廷。
第二天,臨淄城外,青州軍開始集結,劉義符來到大營,和柳光世準備調集大軍進城。
暫時恢複一更,會繼續努力寫下去的。
徐磐道:“大人,如今我們大張旗鼓查鹽井已經打草驚蛇,不管是誰都知道了,我們不太好辦了。”
陶嶟道:“無妨,就算知道了又怎麽樣,如今青州已經在我們控製之下,他也不敢對我們怎麽樣,一旦我們在青州出事,陛下必然震怒,到時時候,青州官員都要遭殃。”
周孚道:“看來我們先去臨濟縣吧,最大可能是樂安郡的鹽運衙門。”
陶嶟道:“嗯,能夠掌控這麽大的事件不太可能是縣鹽運衙門。”
徐磐道:“可以確定,臨濟的鹽運衙門必然參與其中,但是絕對不會是幕後主使,隻能是棋子。”
其餘兩人則點了點頭,他們也認為最大可能是樂安甚至是青州鹽運衙門。
但是州鹽運衙門如果參與其中就不會隻是這樣的局麵,不過也可能他們不敢明目張膽。
於是,三人一日後率隊返迴臨濟,然後暗中派人去千乘城調查,畢竟他們現在不能太明目張膽。
官場就是這樣,一旦擺開儀仗那麽將看不到真實的東西,並且還會進入那些貪官的圈套,甚至會被拉下水。
不過暗衛早就開始行動,畢竟身為朝廷黜置使,劉義隆也給他們安排了後手,一隊五十人的暗衛由三人調遣。
他們也知道,鹽運衙門必然會盯著他們,他們派出的黜置使屬官也未必能夠瞞的過他們,於是暗衛就可以出動了。
而周孚三人依舊在臨濟審訊孔家之人。
此時,臨濟鹽運衙門的官員也知道三人去了鹽井,知道鹽的事情敗露,雖然他們知道孔家已經將他們出賣,但是他們也消除就一些證據,但是他們不知道孔家手裏有什麽證據。
果然,孔家之人將臨濟鹽運衙門給供了出來,而且孔家居然還有一些書信,是樂安郡鹽運衙門的,還涉及到臨濟縣鹽運衙門。
於是,崔彬率青龍衛包圍了臨濟鹽運衙門,將和孔家勾結的幾名官員全部抓捕,然後上書朝廷。
此時,三人的第一份奏章也遞到了長安尚書省。
徐麟第一時間將奏章送到了天祿閣。
於是,劉義隆不出意外的大怒,然後下旨,讓周孚三人全權處理青州鹽運之事。
然後向徐麟道:“徐卿,你說鹽運是否有弊端。”
徐麟道:“陛下,臣以為如今的鹽運確有弊端,但是臣想不出解決辦法。”
劉義隆也明白,一個政策的更改不是那樣的簡單,涉及的東西很多。
於是劉義隆打算將此事在大朝的時候再商議此事,尤其可以借此次青州鹽運之事來引起對鹽運的改革。
而青州方麵,暗衛在千乘收獲並不太大,因為在得到黜置使前往鹽井的時候,他們已經有所準備,而且時間太短,所以不會有太大收獲。
但是周孚三人在臨濟還是有些收獲的。
臨濟的鹽運衙門的官員基本都有參與,所以他們知道難以逃脫,於是不少官員開始吐露實情,打算以此減輕罪責。
就這樣,周孚三人得到了臨濟鹽運衙門的第一手資料,這讓他們震驚不已,臨濟的問題不止在鹽運上,而孔家的生意不僅僅是鹽,甚至鐵器和兵器都由鹽運衙門以鹽的名義運送出去。
現在,這些鹽運衙門的官員已經徹底放棄了,他們知道,已經沒有任何繼續頑抗的餘地,這件事已經沒有迴旋的餘地,他們現在隻希望能夠留下一命。
周孚三人立刻聯名上書,再次將臨濟的事情上表劉義隆。
此時,青州旱情已經越發嚴重,太子劉紹也是焦頭爛額,而且他發現青州的世家開始在給他下絆子。
然而看著那些已經開始挨餓的百姓,劉紹心如刀絞。
劉紹從前也不理解為何父皇要針對世家,但是劉紹從未說過,他不像先太子,直接和劉義隆明說,但是這次青州旱災,他終於明白,這些世家是毒瘤,是阻礙大宋強大的最大障礙,然而劉紹也發現,哪怕是他認為無所不能的父皇也不得不和世家妥協,不得不收買部分世家來對付大部分世家。
劉紹更擔心的是那些現在投靠朝廷的世家難道不會發展成那些能夠左右朝政的世家嗎?
當初的大漢不就是這樣嗎?
如今,劉義隆強勢,那些世家依附皇權,然而一旦皇權勢微,恐怕這些世家將再次崛起。
劉紹這一刻,心中殺意漸起,然而此時的齊王劉義符看出了劉紹的變化,如今的劉紹才是一個合格的太子。
劉義符道:“太子殿下,如今青州旱情危急,世家囤積居奇,臣願為太子殿下分憂。”
劉紹一愣,但是立刻反應過來,隨即道:“皇伯,此事事關重大,孤不能讓你一人承擔。”
劉義符道:“殿下,您是太子,國之儲君,不能有弑殺之名,就讓臣來背這個名吧。”
隨即,劉義符跪伏在地,道:“太子殿下,我大宋兩代帝王曆經千辛萬苦才有如今局麵,儲君乃是國之根本,臣請殿下暫時迴京由臣代殿下處置青州之事。”
劉紹心中一暖,他知道,父皇雖然信任皇伯齊王劉義符,但是,依然防備,畢竟劉義符是長子,雖然當年他讓出皇位,但是劉義符地位在那,一旦有心之人利用此時,哪怕劉義符不同意,事到臨頭都恐怕就不是他自己能夠說的算得了。
如今,劉義符自願背下汙名,不僅是自保,也是為朝廷分憂。
當晚,在劉義符的勸說下,劉紹帶著劉義符給劉義隆的親筆信啟程返迴長安城。
很快,劉義符開始和柳光世商議,準備調集軍隊,強行從世家手中收糧。
青州牧吳諳擔心會出事,秘密上書劉義隆,將青州之事上報朝廷。
第二天,臨淄城外,青州軍開始集結,劉義符來到大營,和柳光世準備調集大軍進城。
暫時恢複一更,會繼續努力寫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