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孚命青龍衛查抄孔家,將孔家管家抓捕,同時將被抓孔家之人全部關押起來,等到查明在做處罰。


    如今,孔家幾乎全部被抓捕,孔家產業一夜之間被城防營查封。


    不過周孚和徐磐、陶嶟二人商議先審訊那名校尉和百夫長。


    周孚首先道:“二位,我們先放一放孔家人,事關生死,他們應當不會痛快的承認,既然如此,不如先審訊那名校尉。”


    陶嶟道:“可以,他們應當知道一些事情,不如就從他們那裏下手。”


    徐磐道:“事不宜遲,現在二人剛剛被抓,心裏正是緊張之時,應當可以問出一些什麽。”


    很快,二人被帶到了縣衙大堂,百夫長先被押到了堂上。


    周孚道:“身為城防營將領,勾結世家,出賣朝廷利益,今日被擒,還有何話說?”


    百夫長一臉頹喪,道:“大人,卑職有罪,但是卑職無奈,卑職家人被孔家挾持,不得不按孔家安排行事,其實,青州很多地方的鹽都被孔家控製,販賣到了北方。”


    周孚大驚,這下,這件事他們有點讓他們驚訝了,不僅僅臨濟,青州多地,這事可大了。


    本來孔家就借旱情囤積糧草,這下又涉及到大量販賣私鹽,罪加一等,而且涉及廣泛,看來青州要變天。


    於是,接下來審訊那名校尉,得到了更加詳細的情況。


    陶嶟道:“二位大人,這件事我們先上表朝廷,我們繼續搜集證據,這裏麵涉及太多,輕率處理恐怕似有不妥。”


    周孚道:“我等奉聖命前來,如果瞻前顧後,豈能對得起陛下信任。”


    徐磐道:“陶禦史,平日朝堂之上敢於直麵陛下,今日為何如此謹小慎微。”


    其實徐磐有些看不上陶嶟,畢竟陶嶟身為禦史,得罪了很多人。


    這次前來,他們是要整飭青州吏治,讓太子可以順利對抗旱災,如果瞻前顧後,確實有些不妥。


    於是,周孚三人聯名表,向劉義隆通報這邊的情況,然後派出大量官員去調查青州鹽況。


    結果觸目驚心,各地多有多報之事,損耗整體很大但是大部分是虛的。


    陶嶟都感到憤怒。


    “哼,這些蛀蟲,簡直可惡,我大宋就是被他們弄的烏煙瘴氣。”


    周孚道:“陶禦史不必動怒,好在他們大多官職並不大,隻能影響鹽運,並不涉及其他。”


    徐磐道:“長此以往,青州鹽運崩潰,又有旱災,青州必亂,而牽一發而動全身,我大宋必然因此受影響。”


    於是,周孚頒布黜置使大令,青州各郡官府,務必再五日內將各郡鹽運統計上報黜置使行轅。


    五日後,一份份奏章送到臨濟,黜置使行轅,周孚大怒。


    這些各地管理鹽運的衙門多有徇私舞弊的情況。


    由於各郡鹽運衙門不歸各郡太守府管轄,直接聽命於州鹽運衙門,這就讓他們失去了應有的監管。


    周孚知道,這種弊端必須改變,必須要讓各郡對鹽運監管,並由州統一管轄,這才能做到相對安全。


    而且青州臨近大海,有海鹽井,雖然表麵上管理嚴格,但是具體執行的時候是什麽情況就不得而知了。


    如今,孔家之事讓事情暴露,正是整頓的時候,借機肅清青州官場。


    鹽運重要,然而鹽運關乎國運,一旦出現問題,會危害極大,不管怎樣,必須要解決,尤其現在青州旱災的情況下。


    青州雖然和魏國隔黃河相對,這讓青州對宋國來說十分重要,必須要保證青州的穩定。


    然而青州官員和孔家勾結私自販鹽,而且向魏國販鹽細鹽,好在鹽井由朝廷直屬,否則一旦細鹽提煉方法流傳到魏國損失就大了。


    三人在等待聖旨的時候前往了青州鹽井調查,雖然現在幹旱嚴重,但是宋國投入大力建設的鹽運運轉正常。


    劉義隆知道鹽運的重要,不僅關係民生,還涉及稅收,所以鹽井都直屬朝廷,運輸則歸地方鹽運衙門。


    但是,如今青州的鹽運出現問題,要先找到源頭,雖然孔家參與其中,但是孔家隻是執行者,並不是幕後主使,因為涉及太多,隻能是官員幕後操縱。


    自古鹽運利潤極大,所以很多人鋌而走險,不惜賠上性命,就連那些世家都想參與其中。


    宋國鹽專售是將鹽井控製在手中,由鹽運衙門負責運輸,售賣則由各州郡官府指定的商鋪進行售賣,沒有經過授權的商鋪販鹽都算是私自販鹽,是重罪。


    所以,三人首先要確定鹽井有沒有參與到這次販私鹽之中。


    宋國鹽井設置一名總監,兩名副監和若幹名監丞。


    總監負責總管鹽井,其實想要從鹽井弄出大量鹽去私自販賣並不現實,而且駐守鹽井的駐軍由大都督府直屬,隻負責配合總監,並沒有從屬關係。


    所以,三人率先到駐軍大營,他們可以確定,監鹽將軍不會有問題。


    “參見黜置使大人。”


    “將軍不必多禮,本官此來是奉旨嚴查青州鹽運的。”


    “大人,青州鹽井並沒有問題,末將麾下隻忠誠於陛下。”


    周孚點了點頭,雖然可以確定,駐軍大概率不會出問題,但是也不能憑借一麵之詞就相信。


    於是黜置使屬官暗中開始調查,一部分屬官則明麵去調查鹽井的賬目。


    鹽井總監是科舉上來的寒門,十分配合,不僅知無不言,還將鹽井所有官員聚集起來由黜置使屬官詢問。


    經過兩天的調查,駐軍和鹽井官員並沒有問題,鹽井賬目則沒有任何問題。


    也是,鹽井官員和駐軍的待遇十分不錯,沒人會鋌而走險和其他官員勾結,況且這些鹽井官員可是不缺鹽的,這是他們的特權。


    劉義隆對於麾下官員並不吝嗇,畢竟來自後世,大明的朱皇帝對官員的苛刻他可是十分了解的,但是這並不能製止貪汙,所以,劉義隆對官員很寬厚,前提是不要過分,否則劉義隆也不會姑息。


    ……………………


    事情還沒有處理完,先更新一章,以後會慢慢恢複,但是更新不一定及時,還請見諒,但是會一直寫下去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金戈鐵馬,氣吞萬裏如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紅黑色的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紅黑色的風並收藏重生:金戈鐵馬,氣吞萬裏如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