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謠言傳到扶餘毗耳中,扶餘毗立刻派人前往高句麗打探消息,同時,派人請來宋國商人。


    “參見毗有王殿下。”


    “先生不必多禮,本王有事想問一問先生。”


    “殿下但說無妨。”


    “敢問先生,高句麗真的從貴國購買了兵器鎧甲?”


    “是的,高句麗商人說是要防禦魏國入侵。”


    看到宋國商人承認,扶餘毗心中一驚,看來謠言並不都是假的,至少確定了高句麗確實在宋國購買了兵器鎧甲。


    至於高句麗所說是為了防禦魏國,更是無稽之談,魏國多次擊敗高句麗,隻要高璉不傻,不會主動招惹魏國,哪怕魏國多次被宋國擊敗,也不是他高句麗可以招惹的。


    所以,現在的情況十分明確,高句麗要對付百濟和新羅。


    一番道謝後,扶餘毗派人請來新羅使者,告知他這些消息。


    幾日後,前往高句麗探查消息的人返迴,帶迴的消息讓扶餘毗更加確定高句麗要南下。


    魏國也賣給高句麗一批兵器鎧甲,這太明顯了。


    不久,新羅君主訥隻麻立幹也派人來百濟,打算和百濟一同派遣使者並帶領商隊前往宋國,最好可以購買一些兵器鎧甲,以抵擋高句麗南下。


    隨後,他們派人和宋國商隊商議,希望可以乘坐宋國船隻前往宋國,宋國商隊本就有此意,於是欣然同意。


    然後兩國商隊在宋國商隊將所帶貨物銷售一空,又購買了一些百濟特產後一同登船準備返迴宋國。


    他們可是帶著任務的,別的東西好說,不時會有宋國商船來到百濟,所以並不稀奇,他們主要是希望能夠買到兵器鎧甲,這才是主要的。


    很快,船隊開始啟航,說實話,百濟也有可以渡海的船隻,隻不過很小,甚至不如高句麗的船。


    所以,兩國使者看著宋國的龐然大物心裏十分震撼,尤其在離開海岸後,依舊很是平穩。


    兩位使者對視一眼,有些心動,打算到時候問一問,可不可以買來這樣的大船。


    隨著船隊接近青州附近,巨鯨衛的巡邏船發現了船隊,在確定身份後,巨鯨衛的一隊護衛船隊船隊進行護航,然後返迴青州。


    不管怎樣,魏國和高句麗的水軍都會對商船造成傷害,雖然魏國水軍已經被巨鯨衛消滅殆盡,但是那隻是表麵上,魏國不可能沒有防備,至於高句麗,要是知道商船上奏百濟和新羅使者,很有可能趁機發難。


    高句麗對百濟很是忌憚,畢竟宋國和百濟有貿易往來,而新羅就少了很多。


    順利抵達青州剛,商人帶著兩國使團前往青州州牧府,青州牧吳諳接待了兩國使團。


    “參見州牧大人,這二人是百濟和新羅使者,是來求見陛下的,還請大人上報朝廷。”


    吳諳聽後道:“好,這件事本官會向朝廷上表,你先安排他們住下。”


    “諾。”


    商人對二人解釋一番,然後帶領使團暫時住在青州驛館。


    同時,吳諳也六百裏加急將消息送往長安。


    不久,消息送到尚書省,然後呈遞給劉義隆,劉義隆立刻下旨,讓青州護送兩國使團前往長安,沿途不得怠慢,隨即著鴻臚寺負責接待兩國使團。


    鴻臚寺正卿崔晟知道事情重大,不敢怠慢,隨即準備起來。


    雖然新羅和百濟隻是小國,但是,既然人家派使團前來,宋國也不能小氣,更不能因此讓兩國使團小看大宋。


    雖然並不是十分隆重,但是也算給兩國很高的待遇,得到劉義隆批複,崔晟帶領鴻臚寺官員開始準備。


    同時,收到聖旨的青州牧立刻將消息傳給青州都督柳光世,其立刻派遣一千騎兵護送使團前往長安。


    雖然新羅和百濟是小國,但是柳光世害怕途中有不開眼的世家為了惡心朝廷向兩國使團出手,那樣大宋的麵子就丟盡了。


    好在,一路並沒有出現什麽意外,順利抵達進入潼關,然後向長安進發。


    很快,一行人抵達長安,然後,一千騎兵返迴青州,青龍衛接替青州騎兵護衛使團。


    鴻臚寺官員也將使團暫時安排在驛館,然後等待皇帝召見。


    既然是使者,當然不能私下見麵的,需要聚集文武一是彰顯重視,二是向兩國彰顯大宋威儀。


    接著,劉義隆下令,明日早朝召見新羅和百濟使者。


    宋國朝會製度是劉義隆根據史書記載效仿唐朝,分為三種,常朝、朔望朝參和大朝會。


    唐朝常朝是每日舉行,不過宋國定為三日一朝,五品以上官員必須參加。


    朔望朝參和唐製一樣,即每月的初一和十五舉行的早朝,所有九品以上的京司文武職事官都需要參加。


    大朝會:這是最為隆重的早朝形式,通常在元日和冬至日舉行,參加的人員級別更高,包括王公諸親、在京九品以上文武官、地方上奏的朝集使、蕃國客使等。


    然而宋國還有一種,就是接待他國使臣的朝會,不過不再議政殿,而在嘉德殿,時間並不固定,但是參加的大臣包括三省六部以及大都督府四品以上的大臣以及宗室大臣,以示威儀。


    第二日,未央宮嘉德殿,劉義隆帥文武等待新羅和百濟使者。


    “啟稟陛下,新羅、百濟使者在殿外等候。”


    “宣。”


    “諾。”


    “宣新羅、百濟使者。”


    二人帶領兩國使團進入嘉德殿,嘉德殿雖然不比議政殿,但是依舊恢宏。


    “外臣參見大宋皇帝陛下。”


    二人拱手施禮,劉義隆道:“平身,賜座。”


    “謝陛下。”


    二人坐在右側特意安排的座位之上。


    新羅和百濟由於接觸中原王朝,多有學習中原,這裏的座位和後世的凳子不同,也不是一些影視劇中的跪坐,而是坐在一種叫支踵的器具上麵。


    支踵是一種古代的坐具,用於減輕跪坐時膝蓋和腿部的壓力,使用時,支踵被夾在兩條小腿之間,隱藏在臀部之下,人體的重量實際上由支踵承受,這種坐具的設計使得腳跟免於受壓,從而減除了跪坐的不適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金戈鐵馬,氣吞萬裏如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紅黑色的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紅黑色的風並收藏重生:金戈鐵馬,氣吞萬裏如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