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義隆道:“既然如此,朕想知道,那些彈劾的奏章怎麽說的?”


    劉紹無奈,隻能將那十餘本奏章拿了過來。


    “父皇,看之前請答應兒臣不要動怒。”


    劉義隆的手伸到一半,然後疑惑的看著劉紹,劉紹沒有再說什麽,而是示意劉義隆先看奏章。


    第一本,是從六品下的侍禦史所奏。


    奏章彈劾劉浚身為皇子,不思為國分憂,以注釋前朝史書表達對皇帝以及太子不滿。


    劉義隆沒說什麽,放下奏章,又拿起一本,這本可是嚴重了,說劉浚注釋前晉安帝死因,擅謗先帝。


    這個罪名可就大了,劉義隆已經有些怒意。


    隨後,劉義隆居然還看到有人彈劾元妃潘氏,說其身為皇子親母,居然言語輕佻,非議皇帝,有失婦德。


    劉義隆終於忍耐不住了,這件事當時知道的人不多,居然會傳到長安,這怎能讓他不怒。


    畢竟,劉義隆一直以來都是監控別人,然而如今居然有人將他的事情泄露出去,看來身邊的人也不都可信。


    劉義隆陰沉著臉,他在迴想,當時,他的大帳中隻有他、潘氏、劉浚,三人都不可能將這些話傳播出去,隻有一個可能,當時潘氏說這話的時候,不僅被暗衛聽到,還有別人聽到。


    當時潘氏大帳內隻有潘氏、劉浚和侍女。


    侍女是潘氏從家裏帶來,並和她從小一起長大,所以不太可能。


    突然,劉義隆想到了暗衛,難道暗衛也靠不住了嗎?


    劉義隆不想相信,但是這個可能性很大。


    本著不放過的選擇,劉義隆道:“鑠兒,將那日監視元妃的暗衛和元妃的侍女帶來。”


    “諾。”


    劉義隆道:“你們先迴去,朕自會處置,不過暫時不要聲張朕已迴京的消息。”


    “諾。”


    隨後,眾人退出了禦書房,隻剩下劉義隆和劉紹。


    “父皇,這上麵說的……”


    劉義隆點了點頭,道:“隻不過是一個女人的牢騷而已,那些人居然以此攻訐浚兒,他們絕對不會是簡單的想要投靠你。”


    劉紹道:“父皇,兒臣以為,這一切幕後很可能是魏國所為。”


    劉義隆道:“說說想法!”


    劉紹道:“父皇,這件事可大可小,朝中官員不可能不知道,父皇一直要求史書不得歪曲,當實事求是,以兒臣看來,五弟所注沒有任何問題,而那些人卻以此為借口,攻訐五弟甚至將潘姨娘牽扯進來,想必其誌不小,兒臣所知,潘姨娘家中可是和王家等世家很是親近,如此,他們的最終目的不會隻是五弟和潘姨娘。”


    劉義隆點了點頭,如今的劉紹表現的越來越成熟,劉義隆很是滿意。


    不過目前不是誇讚劉紹的時候,而是解決眼前的問題,畢竟如果真是魏國在幕後行動,恐怕接下來的行動一定是針對潘家。


    劉義隆不允許有人傷害他的家人,不管怎麽說,潘氏是他的妃子,劉浚是他的兒子,潘家是他的姻親。


    而且,一旦讓他們成功大宋朝廷很可能會出現混亂,不管是太子還是世家,如今都是朝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劉義隆有心考驗太子,於是道:“那紹兒覺得該如何處置?”


    劉紹思索片刻道:“父皇兒臣以為,這些官員未必都有問題,其中定然有人是被人蠱惑。”


    劉義隆點了點頭,道:“很好,但是如何區分到底是誰蠱惑的呢?”


    劉紹道:“父皇,這就需要看看到底是誰安排人監視父皇了。”


    劉紹已經確定,當初劉義隆和潘氏的話肯定有人聽到,而且未必是暗衛和侍女,應該另有其人,否則這件事將更加複雜。


    劉鑠這個時候進入禦書房,“啟稟父皇,二人帶到。”


    說完劉鑠現在劉義隆身旁,那名暗衛率先進入禦書房。


    劉義隆道:“你是荊州時期的老人了吧。”


    “迴陛下,卑職自從荊州就跟隨陛下。”


    劉義隆問道:“那日在大帳周圍可有可疑之人?”


    “迴陛下,沒有。”


    暗衛迴答的很幹脆,而且劉義隆一直在觀察,發現暗衛神情鎮定,不似作偽,而且一個從荊州跟隨他的人,如今已經有了家小,一般人不會知道他的家小在哪,但是劉義隆是皇帝,而且暗衛是他手中一把刀,所以他是掌握所有人的家小的,如此看來他不可能背叛。


    又詢問了一些事情,沒發現問題,劉義隆剛想揮手讓他下去,那名暗衛道:“陛下,卑職有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劉義隆道:“但說無妨。”


    那名暗衛稍微遲疑後道:“陛下,卑職想起當時元妃娘娘的大帳外有兩名士卒守護。”


    劉義隆點了點頭,道:“此時不要聲張,你去查一下兩名士卒的身份。”


    “諾。”


    隨後,元妃的侍女開慢禦書房,一番問話下來,並沒有發現問題,劉義隆也知道,這名侍女是從小跟隨元妃,情同姐妹,沒有任何理由背叛。


    劉義隆暫時留在禦書房,暗衛也開始調查那兩名青龍衛士卒。


    很快就有了結果,其中一名士卒是禦史大夫杜充的表親。


    然而這次禦史大夫從頭到尾都沒有上表,看來這裏麵肯定還有事情。


    劉義隆讓人秘密叫來那名士卒,起初那名還不承認,然而暗衛說出那名士卒在建康曾經離開行宮,去了建康城西一家商鋪。


    這才讓那名士卒不再隱瞞。


    原因也很簡單,禦史大夫杜充本就是鮮卑人的後代,他曾經在宋魏交戰之際,利用當時州長史的身份私自將糧草輜重扣下一部分,然後賣掉,結果那些買他糧草輜重的人居然是魏國人,而且那些東西都進了魏軍大營,他怕事情敗露,這才投靠了魏國。


    後來他因為功勞進入禦史台,如今坐到了禦史大夫的位置。


    這次他授意侍禦史聯合一些大臣彈劾劉浚,然後針對其背後的元妃。


    他們本以為不會有事,但是他們不知道,如今的潘氏已經成為了元妃,而劉浚也在太學任職。


    如今他們想趁這個機會,打壓世家,最高可以取得太子的信任,那樣就好辦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金戈鐵馬,氣吞萬裏如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紅黑色的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紅黑色的風並收藏重生:金戈鐵馬,氣吞萬裏如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