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道濟大軍撤迴青州,王仲德病逝,古弼認為此時宋軍必然士氣大跌,於是,他立刻奪迴渡口,準備船隻,渡過黃河,進攻樂安郡。


    檀道濟抵達千乘城,立刻上表劉義隆,並下令將王仲德將軍遺體裝殮運迴洛陽。


    檀道濟正在悲傷,斥候迴報,“將軍,魏軍渡過黃河,我軍難以抵擋,魏軍此時已經聚集千乘不遠了。”


    “再去打探,傳令大軍立刻進行防禦。”


    檀道濟沒想到這個時候古弼率軍來攻,真不是時候。


    不過他並沒有亂了陣腳,按部就班的安排士卒防守城池。


    很快,千乘城以北的樂安各縣全部陷落,不過古弼約束士卒,不允許濫殺百姓,這讓魏軍很快穩定了各縣。


    古弼征集了足夠的糧草,開始向千乘進軍。


    此時,劉義隆得知了王仲德的死訊,十分痛心,天下尚未一統,先損失一員大將,這讓他悲痛不已。


    之後,劉義隆下旨,追授驃騎將軍,加太尉,諡號桓侯,陪葬皇陵,並配享太廟。


    其實王仲德是劉裕的心腹大將,劉義隆對其信任有加,後來因病不出,後來被委以重任,沒想到這次北伐因病去世。


    劉義隆又再次下旨,讓太子親自扶靈,在洛陽祭拜王仲德。


    安排好這些,劉義隆下旨,檀道濟暫代青州都督,統帥大軍抵擋魏軍。


    檀道濟開始調兵遣將,打算在千乘城抵擋魏軍。


    古弼大軍來勢洶洶,檀道濟則準備堅守不出。


    好在當初為了攻打樂陵,千乘囤積了不少糧草輜重。


    很快,魏軍抵達千乘,古弼隨即開始打造攻城器械,並派將在城下挑戰。


    就在這個時候,影子成員來到檀道濟這裏。


    “將軍,謝晦將軍已經率軍返迴,還有半月可抵達青州,請將軍務必堅守半月,然後在渡口夾擊魏軍。”


    “好,告知謝晦將軍,讓他放心,本將軍會按計劃將魏軍趕到渡口。”


    幾日後,魏軍對千乘發起了猛烈攻擊,但是宋軍防守極為得當,並沒有給魏軍可乘之機。


    古弼並非不擔心,畢竟孟津那裏還有宋國水軍,所以他在距離渡口三十裏內設置暗哨,以防宋軍兩麵夾擊。


    不過宋國剛剛奪迴孟津不久,不會輕易調集水軍。


    千乘城外,魏軍繼續發動猛攻,意圖強行攻破千乘城。


    古弼並不是莽撞之人,他知道宋國水軍在遼東,一時無法趕迴,不過他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向幽州派人聯絡。


    這一日,魏軍中軍大帳。


    “將軍,去幽州的人迴來了。”


    “叫他進來。”


    “諾。”


    “將軍。”


    “說吧,有什麽消息?”


    “將軍,宋國水軍已經很久沒有攻擊遼東、遼西等待了。”


    古弼聽完,心中一驚,看來他忽略了什麽。


    “傳令,大軍準備撤退。”


    古弼不敢賭,早已謝晦的大軍返迴,他將無路可逃。


    當晚魏軍開始準備,打算第二日就撤軍。


    就是因為這個,魏國暗哨忽略了悄悄出城的宋國精銳,飛豹軍。


    原來檀道濟怕魏軍撤軍,於是派飛豹軍出城,埋伏在魏軍撤退的道路上,可以遲滯魏軍,然後以大軍攻之,必然可以擊敗魏軍。


    很快,朱容子帶領飛豹軍來到埋伏之地,隱藏好後,立刻派人告知檀道濟。


    第二日,魏軍開始緩緩後撤,開始宋軍並沒有發現,直到魏軍撤退得差不多的時候,宋軍斥候發現了情況。


    檀道濟得知立刻率軍追趕。


    由於魏軍分成幾個部分分別撤退,朱容子也有些猶豫,不知如何攻擊。


    古弼帶領主力率先通過飛豹軍的埋伏,不過等到後續魏軍到達,朱容子不聽再等了,他不相信,這裏的魏軍受到攻擊,前方的魏軍會不救援。


    於是他下令進攻。


    飛豹軍是精銳步卒,手持彎刀盾牌,行動十分迅速。


    魏軍受到攻擊,立刻進行防禦,他們早就料到會有宋軍伏擊,因為這裏是宋國,他們不能大意。


    原本魏軍將領見隻是一支輕步兵,並不以為意,立刻下令反擊,並要求迅速擊潰宋軍,然後追趕大軍。


    結果交手後,他後悔了,旁邊的副將想起古弼的交代,立刻道:“將軍,是宋國精銳輕步兵,飛豹軍。”


    將領見此情形,立刻下令,“不要戀戰,立刻突出去。”


    魏軍拚死向北突圍,但是卻被死死纏住。


    不久,朱雀衛三千騎兵趕到,對魏軍發起了衝鋒。


    魏軍被兩麵夾擊,將領在亂軍中被箭矢射殺。


    然而所有人都發現,魏軍隻有大約七千餘人,可是古弼麾下大約有三萬大軍,這隻有一小部分。


    因為後麵的魏軍得知前方魏軍被伏擊,他們立刻改道,從其他道路追趕大軍。


    朱容子的判斷出現錯誤,魏軍並沒有因為後麵魏軍被伏擊而返迴解救。


    當檀道濟得知消息,也很佩服古弼,這種情況如此果斷,為了避免全軍覆沒


    竟然舍棄了這七千士卒。


    但是檀道濟並沒有停止追擊,立刻集結大軍,派出騎兵繼續追擊。


    因為謝晦的大軍即將返迴,他要在此之前纏住魏軍。


    古弼並沒有任何停留,到達渡口立刻開始渡河,並派人告知後麵各部加快速度趕到渡口。


    不一會,斥候來報,“將軍,大軍基本到齊,有七千士卒被伏擊,恐怕兇多吉少。”


    “不能再遲疑了,立刻加快渡河速度,宋軍就快到了。”


    當宋軍抵達渡口,魏軍早就渡過了黃河,返迴樂陵。


    檀道濟有些疑惑,謝晦的大軍並沒有出現,直到五日後,謝晦的水軍才出現在渡口。


    “檀將軍,慚愧,大軍遭遇大風沒能趕到,讓魏軍安然退迴河北。”


    “哎,看來是天意,我們整頓大軍,再攻樂陵。”


    “好。”


    宋軍在渡口進行休整,準備再次渡河攻打樂陵。


    洛陽,王仲德靈柩返迴洛陽,太子劉劭帶領文武親自迎接,太子劉劭親自扶靈進城,然後開始祭拜王仲德。


    隨後,王仲德被安葬在洛陽城外的皇陵之側,劉劭親自題寫碑文,宋驃騎將軍桓侯王公仲德之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金戈鐵馬,氣吞萬裏如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紅黑色的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紅黑色的風並收藏重生:金戈鐵馬,氣吞萬裏如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