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滿清和李自成的勢力夾在中間,這就是吳三桂最苦惱的事情。


    洪承疇見吳三桂愣神,便又說道:


    “讓我來猜猜吳將軍的想法吧。天下大亂,群雄逐鹿,吳總督坐擁數萬雄兵,應該是想過割據自立的。


    不過,遼西這地方不適合割據自立。遼西介於大清和大順之間,一隅之地,常年戰亂,百姓幾乎都已經或逃或死,所剩無已。


    此前,每年三百萬銀子邊餉,都是崇禎所給。而現在,且不說沒人給你銀子,就算你府中還有銀子,隻要李自成封鎖通州商道,你也買不到糧食。


    八萬大軍無糧可食,便會崩潰在即,何談自立?所以,割據自立並不適合於吳將軍你。”


    這個也是實情,吳三桂自然是考慮過的。


    不過,這種想法隻是在心裏。絕不能讓任何人知道,即使有人指出來,也絕對不可以承認。


    遂冷啍了一聲道:“洪大學士想多了。吳某從未想過割據自立之事。”


    “這個洪某倒是相信。”


    洪承疇笑了笑,又道:“吳將軍本是心懷忠義之人,又地處四戰之地,倒不至於那麽愚蠢。”


    頓了一下,又道:“那麽,就是想要千裏南下,去南京投靠崇禎了。也許吳將軍自恃有8萬人馬,可以與李自成一我。


    不過,李自成銳氣正盛,手下的軍隊有三成是投靠過去的明軍,這些投靠過去的明軍訓練有素,戰力早非當年流寇之軍可比。


    且不說李自成有百萬大軍不可能讓你到得了南京,他隻要用幾萬精銳擋在通州要道上,拖上兩個月,你8萬人馬就會因為無糧就食而崩潰。”


    吳三桂點了點頭,覺得去南京的想法還真是難以實現。


    不過,也終究是不甘心就此投靠了滿清。


    便又開口說道:“若是投靠李自成如何?”


    語氣中顯得有些猶豫。


    很明顯是對自己這句話沒有信心。


    ……


    “這就要看將軍想要得到一個什麽樣的結果了。”


    洪承疇將吳三桂的表情看在眼裏,笑了笑,又開口說道:“李自成殺官起家,現在又追贓助餉,明朝官吏無不遭殃。而吳將軍一家世代為官,本就是站在李自成所代表的貧民百姓的對立麵。


    試問,如此形勢,將軍投降李自成之後,他會怎樣對待將軍?


    按洪某所想,他肯定不會讓將軍繼續統領8萬大軍。最多也隻是給將軍封一個有名無實的爵位。而且,所封爵位還不可能超過你現在的伯爵。


    更有可能,他隻是用封爵來穩住將軍,等到將你的軍隊打散整編之後,就會讓將軍交出所有財產,並置將軍於死地。”


    這句話,又說到了吳三桂的心裏。


    ……


    吳三桂終究是漢人。


    如果有得選擇,他並不想投靠滿清。但是,想要投靠李自成,又擔心自己得不到善待,這便是吳三桂非常矛盾的地方。


    見吳三桂臉上有糾結之色,一旁的祖大壽便開始說話了:


    “長伯啊,舅舅並不想害你,也知道你心裏的想法。何去何從,最後還得你自己去做決定。


    舅舅隻想告訴你,這次來錦州,舅舅得到了攝政王的承諾,並且還將聖旨也帶來了。你若肯投靠大清,今後便是大清的平南王爺。”


    “可是,我……我終究是漢人。”


    吳三桂有些猶豫地說道:“李自成雖是不堪,但大順終究是咱們漢人建立的朝廷。”


    “舅舅也是漢人,洪學士也是漢人。”


    祖大壽搖了搖頭道:“當年,咱們與你的想法又何嚐不是一樣。可是,形勢所迫,咱們也得考慮自己的未來,考慮家族的傳承。


    你看現在,舅舅和洪學士,比之前活得可要風光很多。因此,舅舅和洪學士,並不後悔當初的選擇,而是感到慶幸。”


    “可是,家父還在京師……”


    吳三桂明顯有些心動了,但是,又擔心會因此而害死他父親吳襄。


    “舅舅知道你是個孝子。”


    祖大壽點了點頭,但隨即又搖了搖頭道:“然而,你父親已在龍潭虎穴,朝不保夕。你若再去京師,亦是自投虎穴之中。


    真要是那樣,你吳氏一族的結局,恐怕是要子嗣斷絕,後繼無人了。反倒是……你若大軍在手,還能讓李自成有所顧忌,不敢冒然殺害你的父親。”


    吳三桂聞言,其實已經心動了。


    在原本的曆史上,他就是不顧他父親吳襄還在京師而降清,最後李自成大怒,將吳襄及其在京師的三十餘口人全部斬首示眾。


    但此時,吳三桂雖然心動,卻仍然不敢草率決定。


    遂對祖大壽和洪承疇道:“茲事體大,容某思量。”


    然後,安排祖大壽和洪承疇在府中住下,等自己想清楚了再給迴複。


    ……


    時近黃昏,祖大壽和洪承疇都被丫環們帶下去安頓去了。


    吳三桂依然坐在書房裏。


    眉頭緊皺。


    仔細地權衡著應當何去何從。


    親信大將崔可顯湊上來,有些猶豫地說道:“其實……其實咱們還可以考慮投靠王昊。王昊水師強大,隻要派船來接,咱們……就可以坐船去皮島……”


    “不可!”


    吳三桂用力擺了擺手,斷然說道:“本將是總督,王昊隻是一個提督。本將若去投靠,他又能夠給本將一個什麽官職?


    最多也就是給個總兵,而多爾袞給的卻是……平南王!


    況且,此前王昊皮島之戰,本將縮手旁觀,此時勢窮去投王昊,必遭羞辱。”


    崔可顯聞言,也沒有再說什麽。


    ……


    而就在此時,又有家丁來報:“大順使者來訪。”


    吳三桂讓人帶入書房相見。


    來人吳三桂認識,是之前明朝的吏部左侍郎左懋泰。


    雙方見麵之後,左懋泰便對吳三桂道:“大順皇帝對將軍甚是器重,如肯相投,必得重用。”


    “如何重用?”吳三桂問道。


    “封槐裏伯,任職兵部右侍郎。”


    吳三桂聞言,心中頓感不悅。


    因為槐裏是在關中,李自成將吳三桂封到關中,顯然是對吳三桂的不信任。而兵部右侍郎,不過一個虛職而已。


    心中不悅,臉上卻不動聲色。


    又問:“若降,吾該當如何?”


    左懋泰道:“將軍當親去京師拜見新皇。”


    又問:“軍隊呢,如何安排?”


    左懋泰道:“可先將軍隊交給左某,再候皇上定奪。皇上英明神武,必有妥善安排。”


    吳三桂聞言大怒:“來人,亂棍打出!”


    ……


    就這樣,吳三桂還是如原本曆史一樣,投靠了滿清。


    形勢所迫,外加利益糾葛。


    這是必然結果。


    其實與有沒有陳圓圓沒有關係。所謂的“衝冠一怒為紅顏”,隻是文人的一句嘲諷之言罷了。


    而與原本曆史所不一樣的,是吳三桂雖降滿清,因為有王昊的牽製,滿清忙於後院之戰,卻不敢在這個時候率軍入關。


    這些也是王昊給這個時代帶來的改變。


    曆史,在這裏……拐了一個彎。


    ……


    如圖所示:


    (附錄圖片:曆史的彎道。)


    ……


    有詩為證:


    啊,曆史的道路,你為什麽要這樣彎彎曲曲。


    你就不能直一點麽?


    你那形狀宛如大腦。


    又似那士大夫們肚中的大腸。


    同樣,裏麵都塞滿了肮髒。


    每一個彎道,都沉澱著這個民族。


    無盡的血淚滄桑!


    如今,我們在哪段彎道上?我們,又將去向何方?


    迷茫,迷茫。


    ……


    (大腦圖片。)


    (爆炒肥腸。)


    ……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朝:我的巨艦大炮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山風木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山風木魚並收藏明朝:我的巨艦大炮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