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鄭芝龍退兵了。”


    “蒼龍”號上,韋何跑進船艙,對王昊說道。


    王昊老神在在地喝了一口繳自葡萄牙的紅酒,開口問道:“那小子死了沒有?”


    “將軍……是怎麽猜到的?”韋何有些驚訝。


    王昊放下酒杯,答非所問:“死了?”


    “這倒不能確定。”


    韋何道:“距離太遠,看得不太清楚,隻能看到有人跳海,然後就是好亂。過了會兒,便見鄭芝龍的水師船隊開始返航了。”


    “那就是沒死。”


    王昊笑道:“若是死了,鄭芝龍必會來找我拚命。”


    說罷,便又給自己倒了一杯紅酒,喝了一口,才對韋何道:“危機已經過去了,傳令下去,船隊加速。早些離開這片海域,省得再有節外生枝。”


    韋何應了聲遵命,屁顛屁顛地跑去傳令去了。


    王昊站起身來,向自己的臥艙走去……那裏,還有之前馬士伽路野送的兩個葡萄牙美女。


    危機解除,該好好放鬆一下了。


    沒多久,便有“哦賣嘎、哦噎死、哦北鼻”等吹拉彈唱之聲,從臥艙之中傳了出來。


    此時,陽光明媚,海風和煦,春色正好。


    ……


    王昊猜得沒錯。


    到最後,鄭芝龍還是向鄭森妥協了。


    做父親的,終究還是拗不過自己的兒子。


    在這個世界上,自古以來,不管父母死活的人很多,而不管兒女死活的人卻很少。


    做父母的,終究還是愛自己的孩子多一些。


    乃至於,在人類古代曆史上的某些道德淪喪的特殊時期,還曾經出現過做兒子的通過舉報父母、毆打父母、殘害父母等行為,來與父母“劃清界限”,並因此而立功,得享高官厚祿的怪事。


    這種事情,隻有做兒子的幹得出來,做父母的卻很少有人幹得出來。


    鄭森做為鄭芝龍的長子,通過以死相逼,最終還是動搖了鄭芝龍的梟雄之心。


    君子可以欺之以方。


    王昊正是看出了鄭森的迂腐和倔強,這才放棄使用人質逼鄭芝龍就範的想法。並且給鄭芝龍寫了那三句話。


    那三句話,不是寫給鄭芝龍一個人看的,同時也是給鄭森看的。


    第一句話說得大義凜然。


    不僅可以觸動鄭芝龍的心,更能觸動鄭森的靈魂。進一步在鄭森的心中為自己樹立了“偉光正”的形象,並從而襯托出他海盜出身的老爸的渺小、醜陋和陰暗。


    因為,在鄭森看來,王昊是抵抗“外侮”……滿清韃子、葡萄牙入侵的英雄,而他自己的老爸卻是海盜、是不顧民族大義的“狗熊”。


    第二句話,在鄭芝龍看來是王昊在向他表明拚死一戰的決心。


    但是,在鄭森看來卻是一種……悲壯!


    一種舍身取義,拚死也要迴去抵抗外侮,阻止滿清入侵,保護登萊百姓的悲壯的英雄情懷。


    而這個要阻止“英雄”王昊迴去抵抗外侮、救助百姓的人,竟然是自己“狗熊”一樣的老爸,這又怎麽不讓這個“讀書讀壞了腦子”的人感到傷心欲絕?


    ……


    最後一句更是“神來之筆”!


    一句“你兒子不錯”。


    在鄭芝龍看來是諷刺,但是,在鄭森看來卻是對自己的認可和鼓勵!


    當他被自己的老爸罵得狗血淋頭,心頭積滿了怨氣而又無處發泄之時,這種鼓勵就顯得格外的……彌足珍貴!


    也會產生巨大的認同感。


    並因此而觸動一種……“士為知己者死”……的悲壯情懷。


    於是,鄭森便跳了海。


    ……


    管子曰:“下不倍(背叛)上,臣不殺君;賤不逾貴,少不淩長;遠不間親,新不間舊;小不加大,淫不破義。凡此八者,禮之經也。”


    其中的“遠不間親”,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疏不間親”。


    很少有人可以做得到……以疏間親。


    不過,王胖子卻做到了。


    王昊巧妙地利用這其中的錯綜複雜的關係,以及鄭氏父子截然不同的性格特征,成功地離間了他們父子之間的關係和感情,從而避免了一場對自己極為不利的戰爭。


    然後,在鄭芝龍還在處理家務事的時候,快速通過福建海域,溜之大吉。


    感謝孔子,感謝屈原,感謝錢謙益。


    ……


    當王昊在與鄭芝龍鬥智鬥勇的時候,在與萊州府相鄰的青州府境內,爆發了一場大明朝正規軍與流寇之間的大戰。


    ……


    (備注:請見附錄,為青州府、登州府、萊州府地圖。)


    ……


    早在去年年底,中原各處就開始傳出“登萊有糧,富比天堂”的流言,很多不明真相的流民,便開始向登萊方向逃荒。


    於是,收了鄭家銀票的流寇軍師牛金星,便向李自成建議道:“闖王的軍隊,主要是來自流民,哪裏流民多,哪裏就是闖王容易發展壯大的地方;哪裏容易發展壯大,哪裏就是闖王該去的地方。”


    李自成覺得很有道理。


    而且,自己的發展也確實是跟流民的多少有關。


    在李自成的造反過程中,多次被楊鶴、陳奇瑜、孫傳庭、洪承疇等人打敗。有幾次甚至被打得僅剩十幾人。


    但是,隻要遇上天災大旱,百姓四處逃荒,他李自成的軍隊便又可以如同滾雪球一樣壯大起來。


    經常是數月之間,便發展成十幾萬、甚至幾十萬人。


    不過,此時攻打山東,並不符合李自成的戰略。


    按李自成的想法,是要全取中原之地,再揮師北上進入京師的。況且,此時的主力,正在攻打開封城和河南府各縣,並沒有太多的兵力用於去進攻登萊。


    牛金星見李自成有些猶豫,便又接著說道:


    “闖王其實也不用派太多的軍隊,隻要派出兩三萬人馬,沿路裹挾流民,用不了多久便可得大軍十萬。”


    李自成聞言,這才下定決心。


    於是,便讓自己的侄兒“一隻虎”李過為主帥,領兩萬人馬,揮師攻打青州府。


    考慮到李過剛猛無謀,便又叫來新投奔來的謀士宋獻策。


    然後,對李過道:“若有不能決者,可問之。”


    李過身經百戰,勇悍異常,人送外號“一隻虎”。見宋獻策身材矮小、外貌醜陋,心中頗有鄙視之意。但既然是李自成親自安排的,也不好出言推卻,隻好應聲遵命。


    於是,便帶著兩萬人馬和宋獻策,由兗州府揮師向東,直取青州府。


    意欲奪了青州府,前往劫掠王昊所在的萊州府和登州府。


    ……


    形勢果然如牛金星所說一般,李過的這支人馬進展非常順利,連續攻破鄒縣、費縣、平邑,然後,輕而易舉地進入了青州府的地盤。


    當李過進入青州府的地盤時,兩萬人馬已經擴張到了六萬。


    由於青州府靠近京畿直隸,引起了京師朝廷的恐慌。


    於是,朝廷趕緊下旨給山東總兵劉澤清,勒令劉澤清務必盡快出兵,阻止這支龐大的流寇北上之勢,以確保直隸地區的安全。


    接到聖旨之後,劉澤清也不敢怠慢,帶著兩萬人馬,從濟南出兵南下,進入了青州府的沂水流域。


    隨後,兩支軍隊便在沂水流域展開了一場大戰。


    ……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朝:我的巨艦大炮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山風木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山風木魚並收藏明朝:我的巨艦大炮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