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策談不上。”
洪承疇笑了笑,謙遜地說道:“隻是一些想法,以供皇上參詳。”
頓了一下,又接著說道:“崇禎之為人,最是多疑,亦最是有始無終。當他寵信一個人時,便會給予極大了榮寵。
而一旦讓他起了疑心,或讓他失望,便會顯得極端憤怒。
當年的袁崇煥就是一個例子。
袁崇煥聖眷正濃時,平台召見,一日三賜,榮耀冠絕一時;及至不滿意時,便將其下獄,行淩遲之刑於西市,活刮三天,身受3543刀而死!
而王昊,現在看似聖眷正濃。
但是,隻要咱們找到王昊的政敵,讓其向崇禎進言,就說……王昊海外遺民,忠心堪憂。
然後,再建議崇禎……收王昊“西式大船”以試探王昊忠心。
王昊必不願意將“西式大船”拱手讓人,由是,崇禎必會懷疑王昊忠心,然後或殺或貶,王昊縱然不死,亦不足為患吾大清矣。”
皇太極聽了洪承疇的話,大唿妙策。
……
洪承疇這條計,還真是毒計!
所以說,自古以來,對漢人危害最大的,其實並非外族,而是漢人中的敗類。
漢人的韜略權謀,博大精深。
世界上沒有哪一個民族能比。
自春秋戰國開始便有孫子兵法、鬼穀韜略,此後數千年,韜略權謀之術層出不窮。如果沒有敗類漢奸,外族豈是對手。
新晉漢奸洪承疇,對崇禎的本性,以及明朝朝廷派係之間的傾軋,了如指掌。所用之計,直擊要害,令皇太極誇讚不已。
讚完之後,皇太極又問:“依愛卿所見,此計該讓何人去實施,王昊的政敵又是何人?”
“迴稟皇上!”
洪承疇恭恭敬敬地說道:“奴才覺得,王昊與孫傳庭沆瀣一氣,孫傳庭的政敵便是王昊的政敵。不過,王昊此時聖眷正濃,孫傳庭也剛剛被崇禎起用。
王昊和孫傳庭的政敵,必不會在此時,向崇禎說孫傳庭和王昊的壞話。並且,就算是在此時進言崇禎,崇禎也不一定會聽。因此,欲用此計,還需要等待一個契機的出現。”
“愛卿所說的契機……”皇太極問道。
“契機可能有很多。”
洪承疇笑道:“比如說……孫傳庭在戰場上遇挫;再比如說……王昊在登萊犯錯等等。隻要契機一旦出現,在此策之下,王昊縱然不死,也再難獲得崇禎的信任和重用。”
“善!”
皇太極大讚道:“愛卿之權謀,果然世所罕見。可笑那明國崇禎,有愛卿如此良才卻不能善用之,倒讓朕撿了個便宜。”
說罷,便放聲大笑。
……
說完了王昊的事情之後,皇太極又對洪承疇道:“朕欲全取長城以北,與明國分治天下,愛卿有何良策?”
長城以北?
沒錯!
從努爾哈赤,到皇太極,到後來的多爾袞,其實都隻是想占據長城以北的一部分地盤。直到後來吳三桂向多爾袞“借兵”,多爾袞都有些猶豫不決,不太敢進兵關內。
他們剛開始的目標,其實就隻有山海關以北的遼東、遼西、蒙古等地。
所以,皇太極才有此一問。
……
洪承疇聞言,沒有正麵迴答。
而是反問道:“皇上難道不想入主中原,一統天下?”
“非不想,實不能也!”
皇太極道:“吾清國人口,本族才一百多萬人口,再加上蒙古諸部,總人口也不到三百萬。兵力方麵,現有滿八旗十萬餘人,蒙八旗六萬多人,漢八旗九萬餘人。加在一起也才二十五萬軍隊。
而明國的人口,超過了三萬萬,營兵和衛所兵加起來,達三百多萬。
人口百不及一,兵十不及一。
以滿蒙不到三百萬人口,又如何能征服一個人數多達三萬萬的民族。因此,朕的計劃,便是將明軍逐入山海關以南。然後,占據所有長城以北,再東取朝鮮。
待到百年之後國力增長,人口增加,才徐圖中原。”
這就是努爾哈赤和皇太極他們的共識。
……
但是,有了漢奸的參與,情況就又不一樣了。
洪承疇聽了皇太極的話,忍不住歎了口氣,對皇太極道:“奴才雖是漢人,卻知中原漢人脊梁已斷,血性已泯,實不足懼矣。
掠其親人忍,毀其宗祠忍,奪其地屋忍,此等芥民何懼也!”
說完,便閉目養神,不再說話
可見洪承疇說這幾句話時,內心也是非常掙紮的。
在原本的曆史上,這番話是要等到吳三桂放開山海關,而多爾袞猶豫不決時,由範文程說給多爾袞聽的。
但是,由於王昊的穿越,機緣巧合之下,變成了洪承疇說給皇太極聽。
……
皇太極聽了洪承疇這幾句話,頓時如醍醐灌頂,豁然開朗。
欣然道:“他日朕若得中原,皆愛卿之功也!”
看到洪承疇閉目養神不再說話,皇太極也理解洪承疇此刻的心情。也沒有再向洪承疇問計,而是轉頭看向範文程。
較之洪承疇,範文程跟隨努爾哈赤和皇太極的時間要久很多,這人早已不把自己當成漢人了。
見皇太極看向自己,便笑道:“洪大學士的話,說得入木三分。不過,欲攻中原,卻也不必急在一時。
鬆錦之戰,明軍九邊精兵盡失。
但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咱們需要再等一等。
如今,中原流寇,其勢如星火燎原。孫傳庭雖強,奈何不得其主,亦不得其時。隻待孫傳庭戰敗,便是明國大廈傾覆之時。
所以,咱們現在隻需勤加練兵,養精蓄銳,坐等時機。
待到明國大廈傾覆之時,再揮師南下,必可勢如破竹,橫掃中原,以確立吾大清千年基業!”
一番話,說得皇太極連連點頭。
……
隨後,範文程又向皇太極進言道:“方才洪大學士所獻對付王昊之策,亦是精妙無比,奴才深表讚同。
除此之外,奴才還有一點補充。
那就是……在王昊敗亡之前,咱們也必須防止他帶戰船來襲擾遼東海疆。依奴才之見,咱們該當盡快整頓海防。皇上可下旨給孔有德所帶來的那些西洋技師,讓他們抓緊時間多鑄重炮部署在沿海要地,並多造戰船,以便防患於未然。”
皇太極聞言,亦深表讚同。
遂頒下聖旨,以洪承疇為秘書院大學士,兼兵部侍郎,負責造船鑄炮,整頓海防。
與此同時,又命孔有德積極備戰,以防王昊的船隊前來騷擾。
……
兩隻深通謀略的漢奸,一唱一和。
為建奴定下謀國之策!
……
……
洪承疇笑了笑,謙遜地說道:“隻是一些想法,以供皇上參詳。”
頓了一下,又接著說道:“崇禎之為人,最是多疑,亦最是有始無終。當他寵信一個人時,便會給予極大了榮寵。
而一旦讓他起了疑心,或讓他失望,便會顯得極端憤怒。
當年的袁崇煥就是一個例子。
袁崇煥聖眷正濃時,平台召見,一日三賜,榮耀冠絕一時;及至不滿意時,便將其下獄,行淩遲之刑於西市,活刮三天,身受3543刀而死!
而王昊,現在看似聖眷正濃。
但是,隻要咱們找到王昊的政敵,讓其向崇禎進言,就說……王昊海外遺民,忠心堪憂。
然後,再建議崇禎……收王昊“西式大船”以試探王昊忠心。
王昊必不願意將“西式大船”拱手讓人,由是,崇禎必會懷疑王昊忠心,然後或殺或貶,王昊縱然不死,亦不足為患吾大清矣。”
皇太極聽了洪承疇的話,大唿妙策。
……
洪承疇這條計,還真是毒計!
所以說,自古以來,對漢人危害最大的,其實並非外族,而是漢人中的敗類。
漢人的韜略權謀,博大精深。
世界上沒有哪一個民族能比。
自春秋戰國開始便有孫子兵法、鬼穀韜略,此後數千年,韜略權謀之術層出不窮。如果沒有敗類漢奸,外族豈是對手。
新晉漢奸洪承疇,對崇禎的本性,以及明朝朝廷派係之間的傾軋,了如指掌。所用之計,直擊要害,令皇太極誇讚不已。
讚完之後,皇太極又問:“依愛卿所見,此計該讓何人去實施,王昊的政敵又是何人?”
“迴稟皇上!”
洪承疇恭恭敬敬地說道:“奴才覺得,王昊與孫傳庭沆瀣一氣,孫傳庭的政敵便是王昊的政敵。不過,王昊此時聖眷正濃,孫傳庭也剛剛被崇禎起用。
王昊和孫傳庭的政敵,必不會在此時,向崇禎說孫傳庭和王昊的壞話。並且,就算是在此時進言崇禎,崇禎也不一定會聽。因此,欲用此計,還需要等待一個契機的出現。”
“愛卿所說的契機……”皇太極問道。
“契機可能有很多。”
洪承疇笑道:“比如說……孫傳庭在戰場上遇挫;再比如說……王昊在登萊犯錯等等。隻要契機一旦出現,在此策之下,王昊縱然不死,也再難獲得崇禎的信任和重用。”
“善!”
皇太極大讚道:“愛卿之權謀,果然世所罕見。可笑那明國崇禎,有愛卿如此良才卻不能善用之,倒讓朕撿了個便宜。”
說罷,便放聲大笑。
……
說完了王昊的事情之後,皇太極又對洪承疇道:“朕欲全取長城以北,與明國分治天下,愛卿有何良策?”
長城以北?
沒錯!
從努爾哈赤,到皇太極,到後來的多爾袞,其實都隻是想占據長城以北的一部分地盤。直到後來吳三桂向多爾袞“借兵”,多爾袞都有些猶豫不決,不太敢進兵關內。
他們剛開始的目標,其實就隻有山海關以北的遼東、遼西、蒙古等地。
所以,皇太極才有此一問。
……
洪承疇聞言,沒有正麵迴答。
而是反問道:“皇上難道不想入主中原,一統天下?”
“非不想,實不能也!”
皇太極道:“吾清國人口,本族才一百多萬人口,再加上蒙古諸部,總人口也不到三百萬。兵力方麵,現有滿八旗十萬餘人,蒙八旗六萬多人,漢八旗九萬餘人。加在一起也才二十五萬軍隊。
而明國的人口,超過了三萬萬,營兵和衛所兵加起來,達三百多萬。
人口百不及一,兵十不及一。
以滿蒙不到三百萬人口,又如何能征服一個人數多達三萬萬的民族。因此,朕的計劃,便是將明軍逐入山海關以南。然後,占據所有長城以北,再東取朝鮮。
待到百年之後國力增長,人口增加,才徐圖中原。”
這就是努爾哈赤和皇太極他們的共識。
……
但是,有了漢奸的參與,情況就又不一樣了。
洪承疇聽了皇太極的話,忍不住歎了口氣,對皇太極道:“奴才雖是漢人,卻知中原漢人脊梁已斷,血性已泯,實不足懼矣。
掠其親人忍,毀其宗祠忍,奪其地屋忍,此等芥民何懼也!”
說完,便閉目養神,不再說話
可見洪承疇說這幾句話時,內心也是非常掙紮的。
在原本的曆史上,這番話是要等到吳三桂放開山海關,而多爾袞猶豫不決時,由範文程說給多爾袞聽的。
但是,由於王昊的穿越,機緣巧合之下,變成了洪承疇說給皇太極聽。
……
皇太極聽了洪承疇這幾句話,頓時如醍醐灌頂,豁然開朗。
欣然道:“他日朕若得中原,皆愛卿之功也!”
看到洪承疇閉目養神不再說話,皇太極也理解洪承疇此刻的心情。也沒有再向洪承疇問計,而是轉頭看向範文程。
較之洪承疇,範文程跟隨努爾哈赤和皇太極的時間要久很多,這人早已不把自己當成漢人了。
見皇太極看向自己,便笑道:“洪大學士的話,說得入木三分。不過,欲攻中原,卻也不必急在一時。
鬆錦之戰,明軍九邊精兵盡失。
但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咱們需要再等一等。
如今,中原流寇,其勢如星火燎原。孫傳庭雖強,奈何不得其主,亦不得其時。隻待孫傳庭戰敗,便是明國大廈傾覆之時。
所以,咱們現在隻需勤加練兵,養精蓄銳,坐等時機。
待到明國大廈傾覆之時,再揮師南下,必可勢如破竹,橫掃中原,以確立吾大清千年基業!”
一番話,說得皇太極連連點頭。
……
隨後,範文程又向皇太極進言道:“方才洪大學士所獻對付王昊之策,亦是精妙無比,奴才深表讚同。
除此之外,奴才還有一點補充。
那就是……在王昊敗亡之前,咱們也必須防止他帶戰船來襲擾遼東海疆。依奴才之見,咱們該當盡快整頓海防。皇上可下旨給孔有德所帶來的那些西洋技師,讓他們抓緊時間多鑄重炮部署在沿海要地,並多造戰船,以便防患於未然。”
皇太極聞言,亦深表讚同。
遂頒下聖旨,以洪承疇為秘書院大學士,兼兵部侍郎,負責造船鑄炮,整頓海防。
與此同時,又命孔有德積極備戰,以防王昊的船隊前來騷擾。
……
兩隻深通謀略的漢奸,一唱一和。
為建奴定下謀國之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