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輕輕撫摸著自己那雪白修長的胡須,一聲輕歎。
張良聞聽此言,立刻垂首致意。
嬴澤對儒家弟子的嚴懲,對親儒勢力的打擊,
其實源於他的係統獎勵和防患未然之舉,
但世人皆以為這是他對齊魯淮陰叛亂事件的報複行動。
伏念如此認為,
因此他選擇找張良而非直接與嬴澤交涉。
荀子也同樣如此認為,
故而他認為自己對此事負有一定責任,願意主動低頭,以求得秦皇嬴政的寬宥。
張良亦認為儒家目前的困境是因自己的行為引起,
荀子為此甘願年邁之軀,拋下麵子,隻為護佑儒門清譽,
這一切都讓他愧疚不已。
“師叔請放心,張良雖對大秦懷有刻骨仇恨,渴望能顛覆其統治,但在這一刻,我必將竭盡全力,不惜一切代價,請嬴澤放過儒家!”張良咬牙立誓。
然而當他抬眼之際,
荀子已經消失無蹤,不知所往。
天人強者,來去無痕,令人驚歎。
“張良,你要記住今日所說的話,如若你還想繼續做出可能將儒門推向深淵的行為,我伏念保證,絕不輕饒!”
伏念注意到荀子離去,再次嚴厲警告張良後,
轉身疾步離開,投身於拯救儒門聲譽,挽救儒門的大業之中。
……
一日之後,
泰山之巔,
天下五嶽之首,
峰巒疊翠,峻峭挺拔,巍峨險峻,靈氣充盈。
秦代以前,七十二位帝王曾至此封禪,以祈福壽綿延,增強威望,安定民心。
自秦帝國統一以來,
無數文人墨客、俠士義士紛紛踏足此地,留下眾多詩篇佳話。
然自從二十多日前,
秦皇嬴政因齊魯叛亂之事,決定東巡泰山,效仿先王進行封禪,
此刻,
泰山腳下被黃金鐵騎兵、百越精銳甲兵重重圍困;
泰山腰間的每一棵樹梢上,
都有羅網、影密衛的高手潛伏四方;
山峰之上,
更有丞相李斯、中書令趙高、上將軍王翦、蒙恬以及禦史大夫馮劫等朝廷重臣,率領眾多高手守護。
整個泰山,防禦嚴密,固若金湯。
山頂之上,
近來專心沐浴更衣、祭拜先祖、禮拜天地的嬴政,
一如往常正在進行今天的祭天儀式。
就在這時,
一陣微風拂過戒備森嚴的泰山,
一位白須飄飄的老者突現山頂。
他耐心等待嬴政完成當天的祭天禮畢,
才緩緩舉手行禮,
“儒家荀子,今攜歉禮,負荊請罪,前來拜謁秦王陛下,請陛下接見!”
荀子話語甫落,
泰山上下,眾人大驚失色。
六劍奴、章邯等大宗師級強者先是迅速抽劍,
旋即又收迴長劍。
天人境界超凡入聖,遠非常人所能及,
大宗師在他們麵前,亦不過螻蟻一般。
昔日身為荀子弟子的丞相李斯、中書令趙高等大人物,
見荀子前來覲見嬴政,
也連忙退避三舍,不敢言語。
然而,
置身於群臣中心,平日裏兩耳不聞窗外事的秦皇嬴政,
麵對荀子的到來,麵容依舊波瀾不驚。
“原來是儒家荀子先生,您早已聲明不問俗世紛擾,今日為何突然現身泰山,欲見寡人?”
嬴政語氣溫和,麵無表情。
荀子聞言,臉上不禁現出苦笑。
“秦王陛下,老朽確實早已歸隱,然陛下的公子手段非凡,短短數招間,便使我儒家陷入風雨飄搖之境,逼得老朽不得不親自出馬,借這副老臉麵,懇請陛下能讓您的公子,對我儒家高抬貴手一次!”
“寡人的公子?竟然如此厲害?僅憑幾手便要使儒家遭遇重大挫折,以至於荀子先生這樣的天人強者的親自登門求情?”
正在泰山封禪,疏離朝政的嬴政,近期並未得知鹹陽的變故,
此刻聽到荀子所述,內心困惑不已。
哪位兒子有這般能耐?
扶蘇?不可能!
胡亥?不可能!
公子高?不可能!
公子李、公子元、公子宏?
統統都不可能!
荀子莫不是老糊塗了?
寡人在諸多皇子中,從未發現有如此出色的一位。
費盡心思培養的扶蘇與胡亥,
似乎也沒有荀子口中那般驚世駭俗的能力。
究竟是何方神聖,能讓荀子稱頌如此?
荀子依舊未能揣摩透對方心中所思。
“罷了!罷了!”
“老朽既然主動前來請罪,就應率先展現出誠意來。”
麵對宛如磐石般沉默不語的嬴政。
荀子輕聲一歎,深知今日需付出不小的代價。
右手微動間,
數樣珍寶赫然出現於眼前。
“此枚丹藥乃道家北冥子大師三十年方能煉製一次的春木生陽丹,不僅能為bixia根除體內暗疾,更可延壽至少十年。”
“這塊玉佩乃是以世上最上等的火玉瑪瑙雕琢而成,耗費我十年光陰與大量心血,陰陽龍鳳玉佩若佩戴於習武之人身上,修煉內力時可提升三成速度。”
“這縷氣息,乃是天人高手獨享的天人之息,對人體具有無盡奧妙的作用。”
“……”
荀子逐一揭示手中的寶物詳情。
蒙恬、趙高、李斯,這三人皆是大秦舉足輕重的大人物。
平日裏他們擁有的寶物不可勝數。
然而在聽聞荀子所述之後,
他們眼中均流露出覬覦之色。
因為荀子此刻拿出的每一件物品,
都是世間罕有、足以引發天下無數人為之瘋狂爭奪的至寶。
而坐在荀子麵前的秦皇嬴政,
盡管麵上依舊波瀾不驚,
但熟知他的人卻能看出,
他的坐姿不知不覺向前傾了一些,
這意味著,
荀子拿出的這些寶物,
已引起嬴政內心的興趣。
然而,
正當荀子悠然自得地展示著一件件稀世珍品之時,
嬴政突然敲了敲桌麵。
“荀子先生,無需再介紹手中寶物,寡人已看到你的誠心。”
“隻是,你若想讓我那孩子對儒家網開一麵,荀子先生還是親自去與他麵談吧。”
對於荀子滿載誠意的交易提議,
原本懷疑荀子頭腦發熱的嬴政,
此刻已然明白,在自己泰山封禪期間,
自己的諸多公子中果真冒出了一位出類拔萃的人物,
將自己一直難以妥善應對的儒家逼至生死存亡的關頭,
迫使儒家不得不前來尋求和解,求饒恕罪。
知曉自己確實有一位如此卓絕的兒子後,
嬴政即刻決定:終止與荀子關於交易的討論。
剛剛察覺到嬴政心動的荀子不禁一愣:
“bixia,令公子尚且年幼,難免血氣方剛,你身為父親完全可以代表他與我進行交易,屆時,bixia從我所獻寶物中挑選幾樣給他,豈不更好?”
荀子徐徐發問。
然而嬴政卻是微微一笑。
“荀子先生,寡人向來不掠人之美,亦不會剝奪子女應得的榮耀。作為父親,寡人對子女獎懲分明,不幹預他們的選擇,也不賦予他們過多特權。”
“如今,我的那位好孩子親手摘取了一份勝利果實,我怎能在背後替他提前摘下這份成果呢?”
嬴政話音剛落,
坐在其前方的荀子腦中閃過張良的身影,
似有所悟,
旋即放聲大笑起來。
“bixia胸襟開闊,實乃能夠一統江山的一代英主,荀子受教矣。”
荀子雙手抱拳,恭恭敬敬地向嬴政行了一個弟子之禮。
片刻之後,
他先前拿出的所有寶物瞬間消失無蹤,
連他本人也如同清風一般悄無聲息地離開,
隻留下一句話在空氣中迴蕩。
“bixia,老夫暫且告退!”
荀子來如風,去亦如風,不留絲毫痕跡。
不過,
就在荀子離去的刹那,
嬴政臉色陡然一變,
他拍了拍桌子,
厲聲質問道:“章邯,近期儒家究竟發生了何事,為何未曾上報給我?”
嬴政的目光犀利地轉向身邊最為信賴的影密衛統領章邯。
章邯聞聲立即上前稟報。
“bixia,您近日身體不適,曾言除非鹹陽發生重大變故或大秦安全受到嚴重威脅,否則一切事務交由鹹陽的扶蘇公子和胡亥公子處理,不得打擾您。”
嬴政:“……”
“罷了!你速速告訴寡人,究竟是寡人的哪位好孩子,竟讓寡人頭疼不已的儒家陷入生死存亡之際,逼得儒家荀子親自登門求饒?”
嬴政揮手打斷了自己的問題,再次詢問。
章邯聽罷,立刻詳細匯報。
“啟稟bixia,逼迫儒家荀子前來求饒的,正是您的第九子,九公子嬴澤!”
“小九是如何做到的?你把事情原委詳述一遍。”
嬴政聽到嬴澤連名字都顯得有些驚訝。
在他的記憶中,
嬴澤似乎並未展露過過人的才能。
此次他離京前將部分監國重任交給嬴澤,
初衷不過是希望借此牽製扶蘇和胡亥,避免二者爭鬥加劇。
“啟稟bixia,此事起因還要追溯到您離京時將一部分監國權力交付給嬴澤公子那一刻。”
“……”
“……”
麵對急切想知道真相的嬴政,
負責掌管各方情報的章邯,
開始逐步講述發生在鹹陽的各種事件。
當章邯敘述到嬴澤麵對趙高府邸門客的威逼而不屈服,為了維護自身尊嚴與對方全麵對抗,並成功斬殺對手時,
嬴政點頭讚許,認為嬴澤並非軟弱之輩,骨子裏流淌著王者的堅毅與傲氣。
當章邯提及嬴澤與趙高麾下眾多高手對決時,突然調動上千名先天級別的部下以及數名宗師級別的高手,暗示他手中可能還隱藏著更為強大的力量時,
嬴政眼中閃爍著追憶的光芒,覺得嬴澤身上隱約有著自己的影子——昔日他也曾秘密積蓄實力,從而在與呂不韋的較量中一舉翻盤。
當章邯說到扶蘇可能利用手段挑唆儒家弟子找嬴澤麻煩,潑髒水,而嬴澤連忙反擊,甚至誅殺了多名儒家弟子,
使得扶蘇嚇得戰戰兢兢,試圖責難嬴澤並將責任推諉給他,卻反被嬴澤震懾得狼狽不堪時,
嬴政長歎一口氣,意識到自己寄予厚望的扶蘇恐怕已經失去了銳氣。
待章邯說到關鍵時刻,發現嬴澤連扶蘇出醜時都不忘保護兄長顏麵,不但沒有落井下石,反而設法掩蓋了扶蘇出醜的痕跡,
嬴政眼中又閃現一道讚賞之光。
“麵對兄長挑釁敢於反擊,卻又不失手足之情,在兄長失態時仍能維護兄長尊嚴。”
“好樣的孩子,小九是個好孩子啊!”
“將來若將王位傳給他,或許不必憂慮他會與扶蘇等人兄弟鬩牆了。”
嬴政暢快大笑,竟然開始認真考慮將王位傳給嬴澤的可能性。
直至章邯最後提到嬴澤連辦訴苦大會補償百姓,又將扶蘇對嬴澤連串行為的各種分析報告一並呈上時,
即便麵對荀子突訪還能保持鎮定自若的嬴政,
此刻卻瞠目結舌,失態異常。
“章邯,若非你提及扶蘇的分析,僅憑你之前的陳述,寡人尚未意識到嬴澤那孩子策劃了一出如此宏大精密的計劃!”
“每一個動作、每一句話語、每一次行動,環環相扣,步步為營,誘使扶蘇、胡亥、儒家等勢力步入陷阱。”
“寡人的小九,無疑是個天才,是個妖孽般的存在,看來寡人後繼有人矣。”
“趙高,你說是不是?”
嬴政一邊開懷笑著緩緩說出心中的喜悅,
一邊將目光投向身邊的趙高,期待得到他的認同。
麵對嬴政淩厲的審視,趙高陡然感到了一陣刺骨的寒意,仿佛被無邊的冰霜所籠罩。李斯、蒙恬、王翦等人也紛紛將疑惑的目光投向了他。平日裏,趙高雖有些許謀略,偶爾能得嬴政私下垂詢意見,但在群臣環伺之下,嬴政怎會首選詢問一個宦官?
眾人心知肚明,嬴政此舉實則是對趙高府中人馬針對嬴澤之事的一種無聲警告。李斯、趙高傾向於胡亥,蒙恬與蒙家軍則支持扶蘇,甚至儒家也傾囊相助扶蘇。然而,在嬴政看來,諸位公子憑借自身能力獲得各方支持並無不妥,但他絕不容許任何人利用權勢打壓其他公子。
趙高府上高手暗中破壞嬴澤的任務,直接挑戰表麵上看似實力薄弱的嬴澤,這無疑觸碰了嬴政的底線。“趙高離開鹹陽前竟疏於管教自家門下,若今日扶蘇借蒙恬麾下的三十萬蒙家精兵去對付胡亥等公子,那大秦豈不是要陷入內亂?趙高真是個昏聵之輩!”在場眾人懷著看戲的心態,注視著趙高如何應對此刻嬴政的質詢。
然而,在眾人的期待之中,那位曾令鹹陽無數官員聞風喪膽,執掌羅網的趙高,頃刻間便麵露哀戚,淚如雨下,跪倒在地。
“bixia,奴才近來一直伴隨bixia左右,對外界事務確實未曾插手,更未想過派人對付嬴澤公子。況且,嬴澤公子秉承bixia您的鐵血意誌與睿智果斷,其才能甚至讓儒家荀子親自請罪,奴才怎敢有絲毫冒犯之意。”
“待迴歸鹹陽之後,奴才願身披荊棘,前往嬴澤公子門前負荊請罪,並對其教育我府中那些不肖之徒表示感激。”盡管家族遭逢巨變,苦心經營的勢力被嬴澤連根拔起,但麵對嬴政的一絲不滿,趙高不僅不敢追究嬴澤,反而惶恐不安地連連求饒,不惜自降身份以換取寬恕。
世人或許認為嬴澤昔日言辭誇張,稱趙高為大秦王室豢養的狗。而實際上,在嬴政麵前,沒有足夠功績卻能坐擁高位、執掌羅網的趙高,確實隻能如同一隻聽命於主人的犬隻,隻有在主人威嚴之下,才懂得夾緊尾巴,恭敬服從。
……
與此同時,大秦鹹陽,嬴澤的府邸之內,一名俊逸少年手持一柄名貴長劍,在庭院中靈動穿梭,劍招飄逸,氣息悠長。落葉徐徐飄落,劍光乍現,猶如破曉雷霆,瞬息之間,樹葉已化作數百碎片,隨風散開。
院落兩側,兩位身著淡雅長裙、姿容絕世的佳人靜立觀戰,她們時而微笑觀看少年疾速練劍,時而走上前去,以其超凡的身手和豐富的實戰經驗,為少年喂招,助他快速提升戰鬥技巧與實戰能力。
“公子,您這一劍施展出來,如萬劍齊發,威力驚人且消耗內力極少,已然掌握了白首太玄經中的‘十步殺一人’精髓,恭喜公子,如今可以出關,步入江湖了!”憐星邀月評價道。
聽見二人肯定,近期勤修苦練武功,努力提升實戰經驗的嬴澤收劍而立,麵帶笑容。自從係統獎勵的六七十年內力耗盡,實力穩定在宗師九層後,憐星邀月即刻歸返,協助嬴澤提升實戰技能,傳授真正的搏擊之道。
兩人不僅毫無保留地將自己的戰鬥經驗悉數相授,還常常變換各種攻擊方式,親身與嬴澤交手切磋,每次都是汗流浹背。因此,憐星邀月對嬴澤修煉的白首太玄經理解頗深。
此刻,當她們確認嬴澤連白首太玄經中最難的“十步殺一人”劍法也已臻至大成,意味著他已具備走出府邸,踏入江湖的實力。
“憐星邀月,我的武學已近乎爐火純青,實力穩固在宗師九層,但我希望你們能坦誠告訴我,相較你們姐妹以及王統領,我在實力層次上究竟處於何種位置?”雖然嬴澤連自己都能感受到實力的顯著提升,但仍想從憐星邀月口中得到更為清晰的定位。
畢竟,同樣境界的高手,實力差距可能十分懸殊。就像憐星邀月姐妹與趙高府上的先天強者相比,即使同處先天九層,戰鬥力卻有著天壤之別。
張良聞聽此言,立刻垂首致意。
嬴澤對儒家弟子的嚴懲,對親儒勢力的打擊,
其實源於他的係統獎勵和防患未然之舉,
但世人皆以為這是他對齊魯淮陰叛亂事件的報複行動。
伏念如此認為,
因此他選擇找張良而非直接與嬴澤交涉。
荀子也同樣如此認為,
故而他認為自己對此事負有一定責任,願意主動低頭,以求得秦皇嬴政的寬宥。
張良亦認為儒家目前的困境是因自己的行為引起,
荀子為此甘願年邁之軀,拋下麵子,隻為護佑儒門清譽,
這一切都讓他愧疚不已。
“師叔請放心,張良雖對大秦懷有刻骨仇恨,渴望能顛覆其統治,但在這一刻,我必將竭盡全力,不惜一切代價,請嬴澤放過儒家!”張良咬牙立誓。
然而當他抬眼之際,
荀子已經消失無蹤,不知所往。
天人強者,來去無痕,令人驚歎。
“張良,你要記住今日所說的話,如若你還想繼續做出可能將儒門推向深淵的行為,我伏念保證,絕不輕饒!”
伏念注意到荀子離去,再次嚴厲警告張良後,
轉身疾步離開,投身於拯救儒門聲譽,挽救儒門的大業之中。
……
一日之後,
泰山之巔,
天下五嶽之首,
峰巒疊翠,峻峭挺拔,巍峨險峻,靈氣充盈。
秦代以前,七十二位帝王曾至此封禪,以祈福壽綿延,增強威望,安定民心。
自秦帝國統一以來,
無數文人墨客、俠士義士紛紛踏足此地,留下眾多詩篇佳話。
然自從二十多日前,
秦皇嬴政因齊魯叛亂之事,決定東巡泰山,效仿先王進行封禪,
此刻,
泰山腳下被黃金鐵騎兵、百越精銳甲兵重重圍困;
泰山腰間的每一棵樹梢上,
都有羅網、影密衛的高手潛伏四方;
山峰之上,
更有丞相李斯、中書令趙高、上將軍王翦、蒙恬以及禦史大夫馮劫等朝廷重臣,率領眾多高手守護。
整個泰山,防禦嚴密,固若金湯。
山頂之上,
近來專心沐浴更衣、祭拜先祖、禮拜天地的嬴政,
一如往常正在進行今天的祭天儀式。
就在這時,
一陣微風拂過戒備森嚴的泰山,
一位白須飄飄的老者突現山頂。
他耐心等待嬴政完成當天的祭天禮畢,
才緩緩舉手行禮,
“儒家荀子,今攜歉禮,負荊請罪,前來拜謁秦王陛下,請陛下接見!”
荀子話語甫落,
泰山上下,眾人大驚失色。
六劍奴、章邯等大宗師級強者先是迅速抽劍,
旋即又收迴長劍。
天人境界超凡入聖,遠非常人所能及,
大宗師在他們麵前,亦不過螻蟻一般。
昔日身為荀子弟子的丞相李斯、中書令趙高等大人物,
見荀子前來覲見嬴政,
也連忙退避三舍,不敢言語。
然而,
置身於群臣中心,平日裏兩耳不聞窗外事的秦皇嬴政,
麵對荀子的到來,麵容依舊波瀾不驚。
“原來是儒家荀子先生,您早已聲明不問俗世紛擾,今日為何突然現身泰山,欲見寡人?”
嬴政語氣溫和,麵無表情。
荀子聞言,臉上不禁現出苦笑。
“秦王陛下,老朽確實早已歸隱,然陛下的公子手段非凡,短短數招間,便使我儒家陷入風雨飄搖之境,逼得老朽不得不親自出馬,借這副老臉麵,懇請陛下能讓您的公子,對我儒家高抬貴手一次!”
“寡人的公子?竟然如此厲害?僅憑幾手便要使儒家遭遇重大挫折,以至於荀子先生這樣的天人強者的親自登門求情?”
正在泰山封禪,疏離朝政的嬴政,近期並未得知鹹陽的變故,
此刻聽到荀子所述,內心困惑不已。
哪位兒子有這般能耐?
扶蘇?不可能!
胡亥?不可能!
公子高?不可能!
公子李、公子元、公子宏?
統統都不可能!
荀子莫不是老糊塗了?
寡人在諸多皇子中,從未發現有如此出色的一位。
費盡心思培養的扶蘇與胡亥,
似乎也沒有荀子口中那般驚世駭俗的能力。
究竟是何方神聖,能讓荀子稱頌如此?
荀子依舊未能揣摩透對方心中所思。
“罷了!罷了!”
“老朽既然主動前來請罪,就應率先展現出誠意來。”
麵對宛如磐石般沉默不語的嬴政。
荀子輕聲一歎,深知今日需付出不小的代價。
右手微動間,
數樣珍寶赫然出現於眼前。
“此枚丹藥乃道家北冥子大師三十年方能煉製一次的春木生陽丹,不僅能為bixia根除體內暗疾,更可延壽至少十年。”
“這塊玉佩乃是以世上最上等的火玉瑪瑙雕琢而成,耗費我十年光陰與大量心血,陰陽龍鳳玉佩若佩戴於習武之人身上,修煉內力時可提升三成速度。”
“這縷氣息,乃是天人高手獨享的天人之息,對人體具有無盡奧妙的作用。”
“……”
荀子逐一揭示手中的寶物詳情。
蒙恬、趙高、李斯,這三人皆是大秦舉足輕重的大人物。
平日裏他們擁有的寶物不可勝數。
然而在聽聞荀子所述之後,
他們眼中均流露出覬覦之色。
因為荀子此刻拿出的每一件物品,
都是世間罕有、足以引發天下無數人為之瘋狂爭奪的至寶。
而坐在荀子麵前的秦皇嬴政,
盡管麵上依舊波瀾不驚,
但熟知他的人卻能看出,
他的坐姿不知不覺向前傾了一些,
這意味著,
荀子拿出的這些寶物,
已引起嬴政內心的興趣。
然而,
正當荀子悠然自得地展示著一件件稀世珍品之時,
嬴政突然敲了敲桌麵。
“荀子先生,無需再介紹手中寶物,寡人已看到你的誠心。”
“隻是,你若想讓我那孩子對儒家網開一麵,荀子先生還是親自去與他麵談吧。”
對於荀子滿載誠意的交易提議,
原本懷疑荀子頭腦發熱的嬴政,
此刻已然明白,在自己泰山封禪期間,
自己的諸多公子中果真冒出了一位出類拔萃的人物,
將自己一直難以妥善應對的儒家逼至生死存亡的關頭,
迫使儒家不得不前來尋求和解,求饒恕罪。
知曉自己確實有一位如此卓絕的兒子後,
嬴政即刻決定:終止與荀子關於交易的討論。
剛剛察覺到嬴政心動的荀子不禁一愣:
“bixia,令公子尚且年幼,難免血氣方剛,你身為父親完全可以代表他與我進行交易,屆時,bixia從我所獻寶物中挑選幾樣給他,豈不更好?”
荀子徐徐發問。
然而嬴政卻是微微一笑。
“荀子先生,寡人向來不掠人之美,亦不會剝奪子女應得的榮耀。作為父親,寡人對子女獎懲分明,不幹預他們的選擇,也不賦予他們過多特權。”
“如今,我的那位好孩子親手摘取了一份勝利果實,我怎能在背後替他提前摘下這份成果呢?”
嬴政話音剛落,
坐在其前方的荀子腦中閃過張良的身影,
似有所悟,
旋即放聲大笑起來。
“bixia胸襟開闊,實乃能夠一統江山的一代英主,荀子受教矣。”
荀子雙手抱拳,恭恭敬敬地向嬴政行了一個弟子之禮。
片刻之後,
他先前拿出的所有寶物瞬間消失無蹤,
連他本人也如同清風一般悄無聲息地離開,
隻留下一句話在空氣中迴蕩。
“bixia,老夫暫且告退!”
荀子來如風,去亦如風,不留絲毫痕跡。
不過,
就在荀子離去的刹那,
嬴政臉色陡然一變,
他拍了拍桌子,
厲聲質問道:“章邯,近期儒家究竟發生了何事,為何未曾上報給我?”
嬴政的目光犀利地轉向身邊最為信賴的影密衛統領章邯。
章邯聞聲立即上前稟報。
“bixia,您近日身體不適,曾言除非鹹陽發生重大變故或大秦安全受到嚴重威脅,否則一切事務交由鹹陽的扶蘇公子和胡亥公子處理,不得打擾您。”
嬴政:“……”
“罷了!你速速告訴寡人,究竟是寡人的哪位好孩子,竟讓寡人頭疼不已的儒家陷入生死存亡之際,逼得儒家荀子親自登門求饒?”
嬴政揮手打斷了自己的問題,再次詢問。
章邯聽罷,立刻詳細匯報。
“啟稟bixia,逼迫儒家荀子前來求饒的,正是您的第九子,九公子嬴澤!”
“小九是如何做到的?你把事情原委詳述一遍。”
嬴政聽到嬴澤連名字都顯得有些驚訝。
在他的記憶中,
嬴澤似乎並未展露過過人的才能。
此次他離京前將部分監國重任交給嬴澤,
初衷不過是希望借此牽製扶蘇和胡亥,避免二者爭鬥加劇。
“啟稟bixia,此事起因還要追溯到您離京時將一部分監國權力交付給嬴澤公子那一刻。”
“……”
“……”
麵對急切想知道真相的嬴政,
負責掌管各方情報的章邯,
開始逐步講述發生在鹹陽的各種事件。
當章邯敘述到嬴澤麵對趙高府邸門客的威逼而不屈服,為了維護自身尊嚴與對方全麵對抗,並成功斬殺對手時,
嬴政點頭讚許,認為嬴澤並非軟弱之輩,骨子裏流淌著王者的堅毅與傲氣。
當章邯提及嬴澤與趙高麾下眾多高手對決時,突然調動上千名先天級別的部下以及數名宗師級別的高手,暗示他手中可能還隱藏著更為強大的力量時,
嬴政眼中閃爍著追憶的光芒,覺得嬴澤身上隱約有著自己的影子——昔日他也曾秘密積蓄實力,從而在與呂不韋的較量中一舉翻盤。
當章邯說到扶蘇可能利用手段挑唆儒家弟子找嬴澤麻煩,潑髒水,而嬴澤連忙反擊,甚至誅殺了多名儒家弟子,
使得扶蘇嚇得戰戰兢兢,試圖責難嬴澤並將責任推諉給他,卻反被嬴澤震懾得狼狽不堪時,
嬴政長歎一口氣,意識到自己寄予厚望的扶蘇恐怕已經失去了銳氣。
待章邯說到關鍵時刻,發現嬴澤連扶蘇出醜時都不忘保護兄長顏麵,不但沒有落井下石,反而設法掩蓋了扶蘇出醜的痕跡,
嬴政眼中又閃現一道讚賞之光。
“麵對兄長挑釁敢於反擊,卻又不失手足之情,在兄長失態時仍能維護兄長尊嚴。”
“好樣的孩子,小九是個好孩子啊!”
“將來若將王位傳給他,或許不必憂慮他會與扶蘇等人兄弟鬩牆了。”
嬴政暢快大笑,竟然開始認真考慮將王位傳給嬴澤的可能性。
直至章邯最後提到嬴澤連辦訴苦大會補償百姓,又將扶蘇對嬴澤連串行為的各種分析報告一並呈上時,
即便麵對荀子突訪還能保持鎮定自若的嬴政,
此刻卻瞠目結舌,失態異常。
“章邯,若非你提及扶蘇的分析,僅憑你之前的陳述,寡人尚未意識到嬴澤那孩子策劃了一出如此宏大精密的計劃!”
“每一個動作、每一句話語、每一次行動,環環相扣,步步為營,誘使扶蘇、胡亥、儒家等勢力步入陷阱。”
“寡人的小九,無疑是個天才,是個妖孽般的存在,看來寡人後繼有人矣。”
“趙高,你說是不是?”
嬴政一邊開懷笑著緩緩說出心中的喜悅,
一邊將目光投向身邊的趙高,期待得到他的認同。
麵對嬴政淩厲的審視,趙高陡然感到了一陣刺骨的寒意,仿佛被無邊的冰霜所籠罩。李斯、蒙恬、王翦等人也紛紛將疑惑的目光投向了他。平日裏,趙高雖有些許謀略,偶爾能得嬴政私下垂詢意見,但在群臣環伺之下,嬴政怎會首選詢問一個宦官?
眾人心知肚明,嬴政此舉實則是對趙高府中人馬針對嬴澤之事的一種無聲警告。李斯、趙高傾向於胡亥,蒙恬與蒙家軍則支持扶蘇,甚至儒家也傾囊相助扶蘇。然而,在嬴政看來,諸位公子憑借自身能力獲得各方支持並無不妥,但他絕不容許任何人利用權勢打壓其他公子。
趙高府上高手暗中破壞嬴澤的任務,直接挑戰表麵上看似實力薄弱的嬴澤,這無疑觸碰了嬴政的底線。“趙高離開鹹陽前竟疏於管教自家門下,若今日扶蘇借蒙恬麾下的三十萬蒙家精兵去對付胡亥等公子,那大秦豈不是要陷入內亂?趙高真是個昏聵之輩!”在場眾人懷著看戲的心態,注視著趙高如何應對此刻嬴政的質詢。
然而,在眾人的期待之中,那位曾令鹹陽無數官員聞風喪膽,執掌羅網的趙高,頃刻間便麵露哀戚,淚如雨下,跪倒在地。
“bixia,奴才近來一直伴隨bixia左右,對外界事務確實未曾插手,更未想過派人對付嬴澤公子。況且,嬴澤公子秉承bixia您的鐵血意誌與睿智果斷,其才能甚至讓儒家荀子親自請罪,奴才怎敢有絲毫冒犯之意。”
“待迴歸鹹陽之後,奴才願身披荊棘,前往嬴澤公子門前負荊請罪,並對其教育我府中那些不肖之徒表示感激。”盡管家族遭逢巨變,苦心經營的勢力被嬴澤連根拔起,但麵對嬴政的一絲不滿,趙高不僅不敢追究嬴澤,反而惶恐不安地連連求饒,不惜自降身份以換取寬恕。
世人或許認為嬴澤昔日言辭誇張,稱趙高為大秦王室豢養的狗。而實際上,在嬴政麵前,沒有足夠功績卻能坐擁高位、執掌羅網的趙高,確實隻能如同一隻聽命於主人的犬隻,隻有在主人威嚴之下,才懂得夾緊尾巴,恭敬服從。
……
與此同時,大秦鹹陽,嬴澤的府邸之內,一名俊逸少年手持一柄名貴長劍,在庭院中靈動穿梭,劍招飄逸,氣息悠長。落葉徐徐飄落,劍光乍現,猶如破曉雷霆,瞬息之間,樹葉已化作數百碎片,隨風散開。
院落兩側,兩位身著淡雅長裙、姿容絕世的佳人靜立觀戰,她們時而微笑觀看少年疾速練劍,時而走上前去,以其超凡的身手和豐富的實戰經驗,為少年喂招,助他快速提升戰鬥技巧與實戰能力。
“公子,您這一劍施展出來,如萬劍齊發,威力驚人且消耗內力極少,已然掌握了白首太玄經中的‘十步殺一人’精髓,恭喜公子,如今可以出關,步入江湖了!”憐星邀月評價道。
聽見二人肯定,近期勤修苦練武功,努力提升實戰經驗的嬴澤收劍而立,麵帶笑容。自從係統獎勵的六七十年內力耗盡,實力穩定在宗師九層後,憐星邀月即刻歸返,協助嬴澤提升實戰技能,傳授真正的搏擊之道。
兩人不僅毫無保留地將自己的戰鬥經驗悉數相授,還常常變換各種攻擊方式,親身與嬴澤交手切磋,每次都是汗流浹背。因此,憐星邀月對嬴澤修煉的白首太玄經理解頗深。
此刻,當她們確認嬴澤連白首太玄經中最難的“十步殺一人”劍法也已臻至大成,意味著他已具備走出府邸,踏入江湖的實力。
“憐星邀月,我的武學已近乎爐火純青,實力穩固在宗師九層,但我希望你們能坦誠告訴我,相較你們姐妹以及王統領,我在實力層次上究竟處於何種位置?”雖然嬴澤連自己都能感受到實力的顯著提升,但仍想從憐星邀月口中得到更為清晰的定位。
畢竟,同樣境界的高手,實力差距可能十分懸殊。就像憐星邀月姐妹與趙高府上的先天強者相比,即使同處先天九層,戰鬥力卻有著天壤之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