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因嬴澤的行為感到憤怒不已。


    他們憤慨於嬴澤無故濫殺無辜,痛惜自己或是朋友並未招惹嬴澤,卻慘遭橫禍。


    有人則對嬴澤的行為深感厭惡。


    他們鄙夷嬴澤身為貴族和統治階層的一員,竟不與其同流合汙,反而幫平民百姓伸張正義,鏟除了他們的爪牙甚至是夥伴。


    當然也有人為此歡欣鼓舞。


    他們欣喜於鹹陽出現了一位公正無私的青天大老爺,認為嬴澤在諸多公子之中脫穎而出,展現出翻雲覆雨的能力,既能鎮壓儒家,又能在秦王嬴政之後,真正接掌大秦江山。


    種種情緒交織,無數人群湧動。


    盡管鹹陽表麵上暫時迴歸平靜,但局勢卻變得更為錯綜複雜。


    然而,


    麵對周圍百姓熱烈的讚譽之聲,


    嬴澤心中明白:在如今的鹹陽,他又多了一批恨他、怨他、欲除之而後快的人。


    但他毫不畏懼,甚至毫不在意。


    因為他贏得了絕大多數百姓的支持,


    擁有強大的錦衣衛軍團和足以傲視群雄的實力,


    他已經無所畏懼。


    就在鹹陽各方勢力緊鑼密鼓地打探今日街頭發生的事件詳情,探究嬴澤所用的計策,以及被誅殺的儒家弟子及眾多貪官汙吏的消息時,


    嬴澤已悄然進入了自己的密室之內,


    開始享受並仔細盤點今日大開殺戒後,係統給予他的豐厚獎勵。


    “一年內力一份,兩份一年內力……竟然有五六十份!這麽多內力獎勵,足夠讓我輕鬆晉升至宗師九層了!”


    “吸收了如此龐大的內力後,我的內力積蓄恐怕在所有宗師之中都是最為雄厚的。”


    ……


    “懲戒者的全力一擊,這是個好東西,雖不像天誅者全力一擊那樣具有弱小大宗師的攻擊力,但它針對邪惡之人,對方越邪惡性情,攻擊效果越強,甚至在麵對某些特殊人物時,它可能發揮出頂尖大宗師的威力!”


    “整整三十三次懲戒者的全力一擊,我要留著這些,待遇到趙高那種罪孽深重之輩時,一次性全部使出,讓它發揮最大的作用。”


    ……


    “誅天者的全力一擊,現在雖然在我晉升為宗師後效用不如以往,但它能穩定發揮弱小大宗師的攻擊力。”


    “持久戰中或者特定情境下,隻要我還未突破至大宗師,它依然有著不容忽視的作用。”


    ……


    “錦衣衛千人召喚卡兩張,真是難以置信,這種卡片一次可以召喚一千名錦衣衛,這兩張卡足以令我現有的錦衣衛隊伍人數翻倍增長。”


    “而且每張召喚卡中還包含一名宗師九重的大統領。”


    “這樣的寶貝,真是太好了,太妙了!”


    ……


    “土豆?我今天究竟殺了什麽怪物,怎麽會有土豆這樣的獎勵蹦出來?”


    “改良版三字經,適應我當前時代背景,普通大秦人都能看懂的三字經,將來可以用於兒童啟蒙教育。”


    “造紙術,活字印刷術,係統這是要我在這個世界推動科技發展嗎,竟然會給我這樣的獎賞。”


    “白首太玄經輕功篇、總篇,還有指法篇、掌法篇,看來我已經集齊了白首太玄經的所有篇章啦!”


    ……


    海量豐富的獎勵,眾多前所未見的獎品紛至遝來。


    內力修為、懲戒者的全力一擊、天誅者的全力一擊、白首太玄經其他篇章,以及錦衣衛召喚卡等嬴澤連做夢都想得到的物品,一股腦兒地湧入了他的囊中。


    這一係列獎勵,


    比之前消滅趙高府邸中的眾多高手時獲得的還要豐富得多。


    事實證明,


    鎖定在大秦境內興風作浪的儒家弟子,


    以及那些吃著大秦俸祿卻又親近儒家、表裏不一的官員,


    並在對付儒家的同時替百姓主持公道,


    這樣的舉動是完全正確的!


    絕對正確!


    沉浸在喜悅中的嬴澤看著手中琳琅滿目的獎勵,心中滿是歡喜。


    若非目前他隻監管著鹹陽的事務,


    如今新增兩千名錦衣衛,並且獲得了傳國玉璽副印,掌控了一定程度上的黃金火騎兵,


    他真想把訴苦大會的模式,


    將今日在鹹陽實施的一切手段,


    推廣到秦國各地去。


    那時,


    嬴澤連想都不敢想象自己會收獲多麽驚人的、何等浩大的獎勵。


    “現在暫且不論這些,我當務之急是把這些獎勵化為自身實力,這才是上上之策。”


    嬴澤輕輕搖頭,驅散了心中的遐想。


    片刻後,他將目光投向剛剛獲得的數十份一年內力,以及白首太玄經剩餘的篇章。


    話說憑借係統源源不斷的獎勵,


    嬴澤如今已達到宗師五層的境界。


    然而,


    他一直以來疏於練功,未曾深入研習武功秘籍,


    以至於雖擁有了相應的內力層次,


    但實際戰鬥力如何尚是個未知數。


    此刻,


    外麵的訴苦大會預計將持續數日,


    對外宣稱重傷的嬴澤,


    在這段時期內並無外出計劃。


    這正是他潛心修煉武功,提升實戰能力的最佳時機。


    手指微動間,兩張千人錦衣衛召喚卡已被他啟用。


    頃刻間,密密麻麻的身影便布滿了整個府邸。


    “你們速去找王統領報到,遵從王統領的指令,繼續將訴苦大會辦好。”


    “接下來幾天,我打算專心修煉武藝。”


    “除非發生重大變故,一些該殺的人由你們自行處置,一些必要的事務也由你們處理,盡量不要打擾我。”


    嬴澤連聲吩咐,


    為新加入的錦衣衛分配了任務後,便開始了閉關修煉。


    決心已定,接下來將要閉關修煉。


    如今在鹹陽百姓眼中猶如救世神明一般的嬴澤,


    深知人心易變,故而清醒地認識到,


    今日他憑借各種方式贏取民心,明日也可能因他人同樣手段喪失民心。


    唯有自身實力強大才是根本法則。


    因此,他決定:在聲望巔峰之際,選擇急流勇退,


    專心穩固實力,決定閉關修行一段時間,


    暫且不理世事紛擾。


    同時,鹹陽那些反對秦國的勢力以及諸多貪官汙吏,


    再次被嬴澤推上審判台,或殺或懲,整治一新。


    在這天下反秦勢力尚未做出有效應對之前,


    鹹陽已然變得風平浪靜,和諧安寧。


    然而,


    隨著時光流轉,嬴澤在鹹陽的所作所為迅速傳遍整個大秦疆域。


    當消息傳開後,除了鹹陽之外的大秦各地,


    局勢陡然風雲變幻,暗潮洶湧。


    畢竟,


    嬴澤一舉鏟除眾多貪官與儒家弟子,並通過訴苦大會將罪責歸咎於儒家頭上,


    此事涉及的人物眾多,牽扯到的利益格局複雜深遠。


    其影響力遠超先前對付趙高府高手的事件。


    僅僅三日時間,


    大秦河東地區,


    這裏是當今法家門徒最為集中的區域,也是法家人才輩出之地,


    更是法家五老這幾位德高望重之士的駐蹕之所。


    “什麽?!我法家弟子在鹹陽無端遭到嬴澤殺害?我法家曆代以來忠心耿耿輔佐大秦,先賢商鞅也曾遭王室戕害,現今又對我法家弟子下手,他們莫非以為我法家好欺不成?來人,速速備馬,我要親赴鹹陽找那嬴澤理論。”


    起初,法家五老聽聞鹹陽的消息時,


    怒不可遏,準備親自前往鹹陽問責。


    但當得知自家弟子之所以喪命,


    是因為他們在鹹陽恣意妄為、違法亂紀時,


    五老麵色漲紅,氣得拍案而起,


    心中憤慨之餘,更痛恨這些玷汙法家清譽的弟子。


    然而不久之後,


    當他們了解到嬴澤宣稱那些作惡的法家弟子實則是儒家之人時,


    雖然最初麵露尷尬,旋即卻又義憤填膺,


    大聲疾唿:“儒家那幫偽君子,我早說過他們並非善類,果不其然,竟是一群奸邪之徒!”


    “所有法家弟子聽令,立即將儒家弟子在鹹陽胡作非為之事傳遍河東,乃至全天下,務必讓世人看清儒家的真麵目。”


    “此外,那位鹹陽的嬴澤公子,正直剛毅,深得民心,對百姓伸張正義,堪稱一流人物,值得我法家弟子敬仰和禮遇。”


    “日後凡我法家弟子遇見嬴澤公子,必須謙恭有禮,充分表達對他應有的尊重!”


    楚地,原楚國舊地,


    天下四大天人勢力之一的陰陽家所在地,


    陰陽家掌教東皇太一握著最新情報,朗聲大笑。


    “秦王嬴政諸多皇子之中,竟突然冒出一位如此厲害的角色!”


    “手腕狠辣,能利用百姓,也能引導輿論,為達目的無所不用其極,不僅清除異己,還一舉將儒家逼至窘境。”


    “好小子,高招頻出,令人讚賞!我陰陽家與秦王嬴政已有盟約,彼此已是盟友,看樣子嬴澤連任秦王的可能性頗大。這次他還幫我們撇清了一些劣跡斑斑的陰陽家弟子,維護了我陰陽家的名聲。”


    “月神,你立刻動身去抓幾個儒家弟子,用控魂術探查或操控他們,讓他們揭露儒家參與齊魯叛亂的證據,或者直接散布對儒家不利的信息,助我們的嬴澤公子一臂之力。”


    與此同時,


    遍布大秦東南西北的名家、雜家,


    甚至包括反秦勢力的墨家,


    也開始有所動作。


    “儒家名望太大,對我們名家構成嚴重威脅,此次各路皆欲針對儒家,我們也應適時出手。”


    “儒家這群偽善之徒,總是誣蔑我雜家抄襲他們的學說,此番正好借機打壓,讓世人明白我雜家的經典是獨創,而非抄襲!”


    “儒家對於反秦的態度曖昧不明,實在讓人厭煩,我們墨家此刻也應施以援手,迫使儒家徹底站到反秦陣營中來。”


    ……[prompt]


    “群狼環伺,四麵楚歌,眾多儒家門徒士氣低落,出門都難以抬頭,我僅閉關一陣,為何儒家竟衰敗至此。”


    酒樓頂層


    一間華美雅致的包廂之內。


    儒家掌門伏念緊握手中長劍,麵色如冰霜凝結。


    “鹹陽事變,已延宕多日。”


    “何以無人告知我鹹陽之事!”


    “為何一直隱瞞於我。”


    他掌力輕震,包廂內桌椅瞬間化為齏粉。


    而後身影疾閃,徑直奔向小聖賢莊深處。


    “師叔,如今我是否仍為儒家掌門?儒家遭遇如此重創,你們為何要瞞我。”


    “你一定要庇護張良嗎?”


    “你定要縱容張良行事,將我儒家推向萬劫不複之境嗎?”


    恍若雷霆乍現,知情後情緒失控的伏念,衝入儒家半聖荀子所在的居所。


    大聲質問,滿腔怒火。


    荀子居室之中,


    麵對荀子而坐的一位年輕人,聞聽伏念對荀子如此無禮,臉色微變。


    “師兄,今日儒家麵臨的危機,或許因我反秦之舉引起,我會設法彌補,會給儒家一個交代。”


    “此事與荀子師叔無關。”


    一旁的張良剛開口辯解,


    卻更加激起了伏念的怒意。


    多年來,雖表麵上儒家表現得反對秦國,實則以他為首的許多弟子並不願與秦國對立,甚至渴望合作。


    而張良為了複仇,為了han國覆滅之恨,潛入儒家,煽動一批儒家子弟暗中對抗強秦。


    原本,


    儒家擁有天下四大天人之一的荀子,在百姓間享有崇高威望,影響力無邊無際,乃當世兩大顯學之一。


    有荀子的支持,張良等在暗處行事,隻要不過分,伏念尚能容忍。


    然而,


    如今儒家曆經數百年積累的聲譽,即將因張良等人暗中的舉動觸怒強秦,麵臨徹底崩潰的危險。


    見張良還敢言說負責一切,伏念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憤怒,不願看著心愛的儒家因張良繼續沉淪。


    寒光閃爍,冰冷劍鋒疾揮而出。


    此刻的伏念,眼中竟閃過一絲殺意。


    “張良,你雖為小聖賢莊三當家,但在你心中,你始終隻是那個國破家亡的han國人,而非真正融入儒家之人。”


    “今日,無論師叔如何寵愛你,身為儒家掌門,我絕不會再容忍你在儒家興風作浪。”


    “張良,你深藏不露,我知道你身負奇遇,實力早已突破至大宗師之境!”


    “拔劍吧,亮出你的寶劍與我對決,讓我見識一下你有何能耐在此刻宣稱儒家由你擔責。”


    伏念怒火中燒,強大的大宗師氣息驟然爆發。


    然而就在他力量蓄勢待發之際,


    一股更加強大、無法抗拒的力量突然降臨。


    “伏念,夠了,這些日子我不告訴你儒家之事,正是怕你急躁,失了理智。”


    “如今,秦王嬴政忽然對我儒家動手,聯合各方勢力誹謗我儒家,打壓我儒家,縱使是張良暗中反秦引來報複。”


    “我們首要任務,仍是設法助儒家度過此番危機。”


    “此時並非我們內部爭鬥之時。”


    荀子輕歎一聲,揮手之間,伏念抽出的長劍又歸迴劍鞘。


    盡管張良反秦之舉令儒家陷入水深火熱,


    荀子依然選擇站在張良一邊。


    目睹這一切,伏念眼中透出一絲悲涼,


    實在不解:師叔為何如此信任這位中途加入儒家的張良。


    “師叔,為何你要如此袒護張良,他心不在儒家啊,且如今已將我儒家拖入深淵。”


    “你去外麵看看,去看看如今我儒家名聲如何受損,去看看有多少儒家弟子敢坦蕩地穿著儒服行走在街頭!”


    “若我們現在不交出張良,不清理儒家內的反秦勢力,洗刷儒家汙名,即便有師叔坐鎮,儒家暫時無憂,但等到師叔離世後,儒家恐將滅亡!”


    伏念聲嘶力竭地質問。


    這次,


    張良沒有再強硬反駁,而是默默低頭。


    荀子也短暫沉默之後,


    才徐徐道來:“伏念,我理解你憂心儒家安危,不必過於焦急,我們還有對策。”


    “什麽對策?”伏念急切地看向荀子。


    荀子深深看了一眼身邊的張良,


    稍許停頓後,緩緩道:“據我所悉,鹹陽那些貪官被處決時留有文書檔案,若我們能取得其中文書,或可挽迴儒家名譽。”


    伏念一聽,身形微微一僵。


    “師叔打算親自出手奪取那些文書檔案?”伏念愕然不已。


    荀子隨即搖頭否決。


    “老朽已垂暮,且鹹陽之地非老朽久留之所,豈會做出你所說的舉措。”


    “我們欲取文書檔案,另有他法。”


    “何法?”伏念追問。


    荀子輕輕聳肩。


    “還能有何法,眼下隻能拋卻老夫這張老臉,親赴鹹陽向嬴政請罪,懇求嬴澤放過我儒家一馬!”


    “不可!”


    “萬萬不可!”


    張良聽罷,驚駭萬分。


    就連對荀子頗有怨氣的伏念,此刻也不由自主地表示強烈反對。


    儒家的荀子,是否是個道貌岸然之徒?


    儒家的荀子,是否在暗中扮演著不為人知的角色?


    一連串疑問尚未解答。


    原本滿腔怒火的伏念,語氣轉瞬之間變得柔和起來。


    他實在難以想象,


    儒門半聖荀子竟會在此時挺身而出,為張良所牽涉之事承擔責任。若荀子因此而晚節受損,實乃儒門一大憾事。


    一旁,


    隱身於儒家,借儒家之力向秦廷發難的張良,


    雖背負深重家仇國恨,


    但他並非無情之人。


    荀子待他恩厚有加,


    他又怎能忍心讓這位德高望重、久已退隱的老者,為了他而背負罵名?


    “師叔,此事或許還有其他解決之道。”張良堅決地說。


    然而荀子卻平靜地搖了搖頭。


    “張良,你雖是我所見最為聰穎的年輕人之一,但此次儒門麵臨的危機,憑你的實力與身份,恐怕難以化解。”


    “若你真心想要為儒門盡一份力,那就先行一步至鹹陽,去麵見當前執掌秦國監國大權的公子嬴澤,嚐試說服他手下留情。老夫隨後前往,或許還能在麵對嬴澤時,保全幾分顏麵。”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秦:開局殺戮係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奕卿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奕卿並收藏大秦:開局殺戮係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