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8章 老共主們日常討論
開局舉報係統,我超脫了 作者:朱旁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澤最後總結了一下,“格物,就是通過實踐,不斷排除錯誤的,保留美好的,比如理論錯誤,得不到想要的結果,便可以排除錯誤理論,得到正確理論,再去做正確的事。”
“這和我們上次爭論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有相似之處。”
說到這裏,澤看了一下風,風不好意思的點點頭。
“上次的爭論是我鑽牛角尖了,我親自試驗過,應該在‘實踐’前加上‘不斷’,不斷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真理極為難得的,一次實踐證明不了什麽,那隻是在特定條件下得到特定結果,隻有不斷實踐都不能推翻的,才是真理。”
“以前正說屠龍者終成惡龍,以此判斷我們世界最終的走向,我就不同意。”
風說著說著就正經起來,扞衛世界的榮譽,相信他曾經奉獻過的人們,是他從不猶豫的事。
“不是每一個世界的每一個時代中,屠龍者都成了惡龍,這句話就不是真理,它沒有一直發生,一直出現,一直成立,總有例外出現,所以隻是不嚴謹的論述。”
“我們認識世界,必須看到世界的變化,不能機械的以當前認識判斷未來發展。”
“我說完了,你們繼續。”
澤沒什麽好說的了,“我認為用善惡為意象,表述通俗易懂,人人都知道善惡無盡,為善去惡,就是要矢誌不渝的排除錯的事,堅持下去,才能看到真理。”
幾人都在整理收獲,風和澤表麵說的簡單,其實蘊含的道理很深刻,放在其他地方同樣適用。
安靜了一會兒,旭開口了。
“我是第三任共主,一出生,便生活在蒼首領治下,看到的是各部落安居樂業,人們淳樸自然,但在曆史記載上,正之前的時代,常有人相食的事情發生。”
“由於文字在蒼時代才出現,對以往的記載,隻存在有限的石刻圖畫,我感受並不深刻,卻也知道那個時代極為殘忍。”
“書上說,是生產力不發達,人類無法有效利用自然資源轉化為生存資源。”
這段曆史是無法迴避的,才幾百年時間,那些石刻還沒有風化,人類社會無法否認這一點,正沒有否認,他都是那個時代的經曆者,蒼有親人從那個時代過來,都知道這是真的。
說起來不光彩,卻沒必要迴避,旭盡管說起來情緒不高,也沒有刻意美化。
“正首領出現後,尤其是正首領的種種行為被人們模仿成自然後,人相食的事,基本杜絕。”
“雖說有生產力發展的因素,但人相食並沒有被禁止,它還是消失了。”
“我認為,是因為那個時代的人們,已經有了樸素的善惡,就算隻是因為正的行為,讓他們認為超出正行為的事不好,但時間長了,他們確實萌發了這種善惡。”
他不是故意拍正的馬屁,有文字記載以來,許多民俗傳說都有了文字記錄,隻需看看每年遞上來的數據,就能知道真實情況。
“深入表象看本質,以前的人隻是披著人皮的獸,正首領之後,人才真的成了人,基本表現,是人們模仿正首領,產生了樸素的善惡觀,形成原始的世界觀。”
“從正首領,到蒼首領,再到我,我一直在思考為什麽要引導人們的行為模式,現在,我明白是要讓人們分辨善惡。”
“人們稱我們這些老共主的行為是德,我認為,明辨善惡的東西,便是德,也即是第三句裏說的良知。”
這話一出,在場眾人都陷入思索。
知善知惡是良知,良知便是德,而德,正是他們以前不知不覺做出的行為模式,究竟能否成立?
蒼歎了口氣,“我不知道是不是德,一開始當上共主,我隻是遵循正首領的意思,現按照他以前的習慣做幾年。”
“當時我不以為意,但因為尊敬正首領,才認真按照正首領的意思做了幾年,那幾年,我看到了太多東西,也學正首領去開荒、種地、養豬、喂雞。”
“我去過距離部落兩百公裏的易貨場,吃過離住所五十裏的河水,住過雨天會漏水的草房,養過一百隻雞死了九十三隻,我太清楚天下多數人的樣子,所以做什麽,我都會下意識參考這些人的情況。”
“我不知道德是什麽,我隻是記得,我當時需要什麽,我在做共主的時候,便去做什麽。”
旭深有感觸,當初他接任共主時,蒼也要求他這樣做了幾年。
“德是什麽,是知道其他人需要什麽,不需要什麽,做對人有益的事,不做對人有害的事。”
“知道了這些,就能分辨善惡,便是良知。”
“以前人們有意識,卻沒有德,好的做,壞的也做,傷害別人沒有一絲負罪感,人相食也能麵不改色,嗬嗬!”
旭感慨的笑了笑,“若是被吃的人是自己,被欺負的人是自己,他們是絕不至於那麽坦然的。”
“正說我們的世界會大變,現在人們追求禮,禮是德的形式化。”
“我們不知德而有德,他們知德而無德,這將是未來會發生的事。”
澤搖搖頭,想反駁卻不知該怎麽說,粟之前和他說的情況猶在耳邊,隻能期望道。
“不彰顯德行,才是真的有德,故意彰顯德行,是無德的表現,隻能蒙蔽不明白的人,希望世界上明白人能多一些。”
旭失笑出聲,“幻想啊,都是幻想。”
“正不建議我們出去插手,便是早早認識到這一點。”
“我們一開始就因為正走在正確的路上,人們不知道錯誤是什麽樣,也向往更‘正確’的路,‘德’的社會終將會掉入‘無德’社會中,這是難以阻止的,我們出手也無濟於事。”
澤微微一怔,悵然不已。
是啊,人就是這樣,不看到錯誤,怎麽知道正確,他們認識不到自己正確,犯錯的心將無可阻擋。
“真就沒有辦法了嗎?”
他有些不甘,不願看到自己曾經一起生活的人們遭受苦難。
旭輕聲一歎,“你第一次去打獵,有兩條路,有人經驗豐富,能從蛛絲馬跡中分析哪條路更容易收獲。”
“他帶著你去有了不少收獲,迴來時,看著另一條路,你會不會認為這條路有更大收獲?”
“如果沒有人製止,你會不會踏上去?”
風阻止兩人繼續討論,打了個哈哈。
“禮也沒什麽嘛,隻要一直堅持禮,不違背,也可以視為德的弱化版,就像格物一樣,不斷堅持,總有希望。”
話雖如此,風也明白,沒有德,隻有禮,世界出現新變化時,僵硬的禮無法靈活應對,還是會成為束縛人的枷鎖,無法再讓人見到德。
蒼也跟著打圓場,“話說正真是厲害,天生就有德,能理解其他人的想法,設身處地換位思考一下,簡直不可思議。”
幾人聽罷,想想也覺得神奇,在那個野蠻時代,正的出現,就像火星出現黑夜中一樣顯眼。
正淡淡搖頭,“我也不清楚,看到那些人,我好像經曆過他們的生活一樣,能自發推斷出他們該怎樣生活。”
“就像,我經曆過無數種身份,能感同身受,大家純淨自己本心後,應該也能感應到這種情況。”
“或許,這就是你們說的德吧。”
“這和我們上次爭論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有相似之處。”
說到這裏,澤看了一下風,風不好意思的點點頭。
“上次的爭論是我鑽牛角尖了,我親自試驗過,應該在‘實踐’前加上‘不斷’,不斷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真理極為難得的,一次實踐證明不了什麽,那隻是在特定條件下得到特定結果,隻有不斷實踐都不能推翻的,才是真理。”
“以前正說屠龍者終成惡龍,以此判斷我們世界最終的走向,我就不同意。”
風說著說著就正經起來,扞衛世界的榮譽,相信他曾經奉獻過的人們,是他從不猶豫的事。
“不是每一個世界的每一個時代中,屠龍者都成了惡龍,這句話就不是真理,它沒有一直發生,一直出現,一直成立,總有例外出現,所以隻是不嚴謹的論述。”
“我們認識世界,必須看到世界的變化,不能機械的以當前認識判斷未來發展。”
“我說完了,你們繼續。”
澤沒什麽好說的了,“我認為用善惡為意象,表述通俗易懂,人人都知道善惡無盡,為善去惡,就是要矢誌不渝的排除錯的事,堅持下去,才能看到真理。”
幾人都在整理收獲,風和澤表麵說的簡單,其實蘊含的道理很深刻,放在其他地方同樣適用。
安靜了一會兒,旭開口了。
“我是第三任共主,一出生,便生活在蒼首領治下,看到的是各部落安居樂業,人們淳樸自然,但在曆史記載上,正之前的時代,常有人相食的事情發生。”
“由於文字在蒼時代才出現,對以往的記載,隻存在有限的石刻圖畫,我感受並不深刻,卻也知道那個時代極為殘忍。”
“書上說,是生產力不發達,人類無法有效利用自然資源轉化為生存資源。”
這段曆史是無法迴避的,才幾百年時間,那些石刻還沒有風化,人類社會無法否認這一點,正沒有否認,他都是那個時代的經曆者,蒼有親人從那個時代過來,都知道這是真的。
說起來不光彩,卻沒必要迴避,旭盡管說起來情緒不高,也沒有刻意美化。
“正首領出現後,尤其是正首領的種種行為被人們模仿成自然後,人相食的事,基本杜絕。”
“雖說有生產力發展的因素,但人相食並沒有被禁止,它還是消失了。”
“我認為,是因為那個時代的人們,已經有了樸素的善惡,就算隻是因為正的行為,讓他們認為超出正行為的事不好,但時間長了,他們確實萌發了這種善惡。”
他不是故意拍正的馬屁,有文字記載以來,許多民俗傳說都有了文字記錄,隻需看看每年遞上來的數據,就能知道真實情況。
“深入表象看本質,以前的人隻是披著人皮的獸,正首領之後,人才真的成了人,基本表現,是人們模仿正首領,產生了樸素的善惡觀,形成原始的世界觀。”
“從正首領,到蒼首領,再到我,我一直在思考為什麽要引導人們的行為模式,現在,我明白是要讓人們分辨善惡。”
“人們稱我們這些老共主的行為是德,我認為,明辨善惡的東西,便是德,也即是第三句裏說的良知。”
這話一出,在場眾人都陷入思索。
知善知惡是良知,良知便是德,而德,正是他們以前不知不覺做出的行為模式,究竟能否成立?
蒼歎了口氣,“我不知道是不是德,一開始當上共主,我隻是遵循正首領的意思,現按照他以前的習慣做幾年。”
“當時我不以為意,但因為尊敬正首領,才認真按照正首領的意思做了幾年,那幾年,我看到了太多東西,也學正首領去開荒、種地、養豬、喂雞。”
“我去過距離部落兩百公裏的易貨場,吃過離住所五十裏的河水,住過雨天會漏水的草房,養過一百隻雞死了九十三隻,我太清楚天下多數人的樣子,所以做什麽,我都會下意識參考這些人的情況。”
“我不知道德是什麽,我隻是記得,我當時需要什麽,我在做共主的時候,便去做什麽。”
旭深有感觸,當初他接任共主時,蒼也要求他這樣做了幾年。
“德是什麽,是知道其他人需要什麽,不需要什麽,做對人有益的事,不做對人有害的事。”
“知道了這些,就能分辨善惡,便是良知。”
“以前人們有意識,卻沒有德,好的做,壞的也做,傷害別人沒有一絲負罪感,人相食也能麵不改色,嗬嗬!”
旭感慨的笑了笑,“若是被吃的人是自己,被欺負的人是自己,他們是絕不至於那麽坦然的。”
“正說我們的世界會大變,現在人們追求禮,禮是德的形式化。”
“我們不知德而有德,他們知德而無德,這將是未來會發生的事。”
澤搖搖頭,想反駁卻不知該怎麽說,粟之前和他說的情況猶在耳邊,隻能期望道。
“不彰顯德行,才是真的有德,故意彰顯德行,是無德的表現,隻能蒙蔽不明白的人,希望世界上明白人能多一些。”
旭失笑出聲,“幻想啊,都是幻想。”
“正不建議我們出去插手,便是早早認識到這一點。”
“我們一開始就因為正走在正確的路上,人們不知道錯誤是什麽樣,也向往更‘正確’的路,‘德’的社會終將會掉入‘無德’社會中,這是難以阻止的,我們出手也無濟於事。”
澤微微一怔,悵然不已。
是啊,人就是這樣,不看到錯誤,怎麽知道正確,他們認識不到自己正確,犯錯的心將無可阻擋。
“真就沒有辦法了嗎?”
他有些不甘,不願看到自己曾經一起生活的人們遭受苦難。
旭輕聲一歎,“你第一次去打獵,有兩條路,有人經驗豐富,能從蛛絲馬跡中分析哪條路更容易收獲。”
“他帶著你去有了不少收獲,迴來時,看著另一條路,你會不會認為這條路有更大收獲?”
“如果沒有人製止,你會不會踏上去?”
風阻止兩人繼續討論,打了個哈哈。
“禮也沒什麽嘛,隻要一直堅持禮,不違背,也可以視為德的弱化版,就像格物一樣,不斷堅持,總有希望。”
話雖如此,風也明白,沒有德,隻有禮,世界出現新變化時,僵硬的禮無法靈活應對,還是會成為束縛人的枷鎖,無法再讓人見到德。
蒼也跟著打圓場,“話說正真是厲害,天生就有德,能理解其他人的想法,設身處地換位思考一下,簡直不可思議。”
幾人聽罷,想想也覺得神奇,在那個野蠻時代,正的出現,就像火星出現黑夜中一樣顯眼。
正淡淡搖頭,“我也不清楚,看到那些人,我好像經曆過他們的生活一樣,能自發推斷出他們該怎樣生活。”
“就像,我經曆過無數種身份,能感同身受,大家純淨自己本心後,應該也能感應到這種情況。”
“或許,這就是你們說的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