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已經落下去了,西邊的天空中殘留著最後一絲晚霞,赤豔如火嫣紅似血。
陣陣晚風不僅沒有帶來絲毫清涼,反而攪動起彌漫天地的血腥味道。
震耳欲聾的呐喊與廝殺之聲在天地之間迴響,通泗門一帶的戰鬥正打的如火如荼難分難解。
陣亡者的屍體根本就來不及撤下去,相互堆疊著,一個個正在漸漸變冷的屍體呈現出扭曲而又詭異的姿勢,層層疊疊相互枕籍,有很多還保持著生前的戰鬥姿勢,甚至有些陣亡者的手中還捏著從敵人身上撕扯下來的皮肉……
今日這一戰,慘烈程度空前。
攻防雙方都使出了全力,傷亡數字飆升到了一個讓敵我雙方都感覺都戰栗的程度。
大旗軍“己”字營已被打的取消了建製,隻剩下半個“戊”字營還在勉強支撐。“戊”字營減員了差不多一半,殘存下來的四百來個士兵無一不是被創多出滿身是血。
西線的揚州守軍早就被打殘了,現在的主力已經換成了大旗軍。
僅僅隻是一天的攻防戰,就把大旗軍的兩個營打掉了一個半,這樣的傷亡數字簡直聳人聽聞。
緊急增援過來的李吳山正在大發雷霆:
“不要再指望南線的兄弟們過來增援,我告訴你們,沒有援兵,沒有援兵了!”
“隊官死了營官上,營官死了我李吳山上……”李吳山在用事實踐行著他曾經許下的諾言,親自帶著兩個直屬隊增援了過來。
一把扯下披風,順勢扔下城頭,舉著一杆大紮槍厲聲高叫:“立旗——”
一丈六尺高的三角帥旗樹立起來,猩紅的旗麵上有一個鬥大的“李”字迎風招展。
這是李吳山的認軍旗,是大旗軍中規格最高的旗幟,代表著李吳山李大帥本人。
這麵旗幟就好像是一劑強心針,登時就讓通身浴血的士卒進入到一種莫名的癲狂狀態
李吳山親臨戰陣與敵廝殺,沒有比這更能激勵士氣的行為了。
現在的大旗軍,主力依舊在南線沿大運河一線布防,頂著佟圖賴的一個漢軍旗和兩日之前調遣過去的一個蒙古旗激烈鏖戰,根本就抽調不出多餘的兵力支援西線,隻能由李大元帥率領直屬隊來援。
在夕陽的最後一抹餘暉當中,“李”字帥旗在揚州城頭迎風招展獵獵作響,彰顯著抵抗者的高傲和不屈。
清軍素來就沒有夜戰的習慣,因為這對攻城的一方非常不利。
多鐸本來已經打算終止今日的戰鬥,看到對麵樹立起來的那麵旗幟,頓時就改變了主意:“樹旗,樹我的王旗!”
三角形的旗幟在清軍陣營中樹立起來,遍布水紋的四爪龍旗旗麵上鑲了一圈白邊兒。
這是多鐸本人的認旗!
兩麵旗幟遙遙相對,好似是在叫板一般。
王不見王是棋盤上的規則,雖然兩軍交戰從不講究這個,卻對軍心士氣有著巨大的影響。
打了這麽久,還是第一次看到大旗軍最高級別的旗幟,這就說明大旗軍的主帥李吳山已正式出現在揚州戰場上。
對麵的帥旗一打出來,這邊立刻結束戰鬥,會對士氣形成很大的打擊,就好像多鐸怕了李吳山似的。
明明知道就算是再強行發動一次攻擊也不會有太明顯的效果,但多鐸卻必須再打一場。
“係甲!”
在兩個包衣奴的伺候下,多鐸披上了雙層戰甲。
“列陣!”
最精銳的八旗戰兵列隊而出,騰騰殺氣彌漫激蕩,果然和那些個雜牌新附軍有著截然不同的氣象。
“攻城!”
和前幾次的攻城戰並沒有本質的區別,依舊是讓那些炮灰部隊打頭陣,然後由八旗戰兵壓上。
雙方的主旗距離六七百步的樣子,近的已經算是臉貼上臉了。
站在城頭之上,甚至可以看到聚集在那邊旗幟之下的人群和往來飛奔的傳令兵。
兩麵旗幟隔空叫板,大戰還沒有正式開始已火藥味十足。
“老子連皇太極的腦袋都砍過,還在乎一個小小的多鐸?”李吳山舉大踏步上前,和自己的戰士們並肩而立:“直屬一隊上前,二隊墊後,準備應敵!”
當初一刀砍了皇太極的腦袋,是大旗軍最大的驕傲,現如今李吳山親自披掛上陣,頓時就把士氣激的鼓鼓蕩蕩。
這個時候的李吳山其實並沒有那麽熱血沸騰,反而分外冷靜,聽著身旁將士們越來越急促的唿吸,看著潮湧而來的敵人,猛然舉起大紮槍高喊了一句:“開炮……”
火炮的轟鳴聲中,江北之戰開始以來最慘烈最血腥的一幕出現了。
攻防雙方都是最能打的精銳,戰鬥力就不用說,戰鬥意誌簡直堅毅如鐵。
攻的勇猛,守的頑強,完全就是針尖對麥芒生鐵撞頑石!
這場戰鬥急促而又短暫,象征意義大於實際意義,但卻展現出了前所未見的烈度。
在小半個時辰的戰鬥中,李吳山的兩個直屬隊全部被打殘,連小旗長都配不齊了,隻能臨時用伍長來頂替,足見戰鬥的烈度。
至於清軍……看看那一大片層層疊疊的屍體就可以知道了。
在這場為時不長的戰鬥中,雖然大旗軍的傷亡數字遠遠少於清軍,但卻不能說是真正意義上的勝利。
在這樣的攻城戰中,因為防守的一方占據了天然的地形優勢,攻城的一方必然會出現重大傷亡。按照一般意義來看,如果清軍的傷亡數字不高於大旗軍的三倍,就不算是戰敗。
雖然清軍的傷亡數字肯定高過了三倍,但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充當炮灰的雜牌軍,他們的戰鬥力本就不如大旗軍……
但這一戰的意義卻很重大,至少證明了一個事實:就算是兵力劣勢的情況之下,大旗軍已經具備和清軍主力一較高下的實力。
這一戰,極大的鼓舞了揚州本地守軍越來越低落的士氣,但李吳山卻知道局麵並沒有想象的那麽樂觀——因為清軍的數量絕對不止三倍,而是更多。
在不停的給敵人放血的同時,大旗軍自身也出現了越來越大的折損,照這麽下去,恐怕守不了太久了。
局麵越來越兇險,守了這麽久的揚州城已搖搖欲墜了。
陣陣晚風不僅沒有帶來絲毫清涼,反而攪動起彌漫天地的血腥味道。
震耳欲聾的呐喊與廝殺之聲在天地之間迴響,通泗門一帶的戰鬥正打的如火如荼難分難解。
陣亡者的屍體根本就來不及撤下去,相互堆疊著,一個個正在漸漸變冷的屍體呈現出扭曲而又詭異的姿勢,層層疊疊相互枕籍,有很多還保持著生前的戰鬥姿勢,甚至有些陣亡者的手中還捏著從敵人身上撕扯下來的皮肉……
今日這一戰,慘烈程度空前。
攻防雙方都使出了全力,傷亡數字飆升到了一個讓敵我雙方都感覺都戰栗的程度。
大旗軍“己”字營已被打的取消了建製,隻剩下半個“戊”字營還在勉強支撐。“戊”字營減員了差不多一半,殘存下來的四百來個士兵無一不是被創多出滿身是血。
西線的揚州守軍早就被打殘了,現在的主力已經換成了大旗軍。
僅僅隻是一天的攻防戰,就把大旗軍的兩個營打掉了一個半,這樣的傷亡數字簡直聳人聽聞。
緊急增援過來的李吳山正在大發雷霆:
“不要再指望南線的兄弟們過來增援,我告訴你們,沒有援兵,沒有援兵了!”
“隊官死了營官上,營官死了我李吳山上……”李吳山在用事實踐行著他曾經許下的諾言,親自帶著兩個直屬隊增援了過來。
一把扯下披風,順勢扔下城頭,舉著一杆大紮槍厲聲高叫:“立旗——”
一丈六尺高的三角帥旗樹立起來,猩紅的旗麵上有一個鬥大的“李”字迎風招展。
這是李吳山的認軍旗,是大旗軍中規格最高的旗幟,代表著李吳山李大帥本人。
這麵旗幟就好像是一劑強心針,登時就讓通身浴血的士卒進入到一種莫名的癲狂狀態
李吳山親臨戰陣與敵廝殺,沒有比這更能激勵士氣的行為了。
現在的大旗軍,主力依舊在南線沿大運河一線布防,頂著佟圖賴的一個漢軍旗和兩日之前調遣過去的一個蒙古旗激烈鏖戰,根本就抽調不出多餘的兵力支援西線,隻能由李大元帥率領直屬隊來援。
在夕陽的最後一抹餘暉當中,“李”字帥旗在揚州城頭迎風招展獵獵作響,彰顯著抵抗者的高傲和不屈。
清軍素來就沒有夜戰的習慣,因為這對攻城的一方非常不利。
多鐸本來已經打算終止今日的戰鬥,看到對麵樹立起來的那麵旗幟,頓時就改變了主意:“樹旗,樹我的王旗!”
三角形的旗幟在清軍陣營中樹立起來,遍布水紋的四爪龍旗旗麵上鑲了一圈白邊兒。
這是多鐸本人的認旗!
兩麵旗幟遙遙相對,好似是在叫板一般。
王不見王是棋盤上的規則,雖然兩軍交戰從不講究這個,卻對軍心士氣有著巨大的影響。
打了這麽久,還是第一次看到大旗軍最高級別的旗幟,這就說明大旗軍的主帥李吳山已正式出現在揚州戰場上。
對麵的帥旗一打出來,這邊立刻結束戰鬥,會對士氣形成很大的打擊,就好像多鐸怕了李吳山似的。
明明知道就算是再強行發動一次攻擊也不會有太明顯的效果,但多鐸卻必須再打一場。
“係甲!”
在兩個包衣奴的伺候下,多鐸披上了雙層戰甲。
“列陣!”
最精銳的八旗戰兵列隊而出,騰騰殺氣彌漫激蕩,果然和那些個雜牌新附軍有著截然不同的氣象。
“攻城!”
和前幾次的攻城戰並沒有本質的區別,依舊是讓那些炮灰部隊打頭陣,然後由八旗戰兵壓上。
雙方的主旗距離六七百步的樣子,近的已經算是臉貼上臉了。
站在城頭之上,甚至可以看到聚集在那邊旗幟之下的人群和往來飛奔的傳令兵。
兩麵旗幟隔空叫板,大戰還沒有正式開始已火藥味十足。
“老子連皇太極的腦袋都砍過,還在乎一個小小的多鐸?”李吳山舉大踏步上前,和自己的戰士們並肩而立:“直屬一隊上前,二隊墊後,準備應敵!”
當初一刀砍了皇太極的腦袋,是大旗軍最大的驕傲,現如今李吳山親自披掛上陣,頓時就把士氣激的鼓鼓蕩蕩。
這個時候的李吳山其實並沒有那麽熱血沸騰,反而分外冷靜,聽著身旁將士們越來越急促的唿吸,看著潮湧而來的敵人,猛然舉起大紮槍高喊了一句:“開炮……”
火炮的轟鳴聲中,江北之戰開始以來最慘烈最血腥的一幕出現了。
攻防雙方都是最能打的精銳,戰鬥力就不用說,戰鬥意誌簡直堅毅如鐵。
攻的勇猛,守的頑強,完全就是針尖對麥芒生鐵撞頑石!
這場戰鬥急促而又短暫,象征意義大於實際意義,但卻展現出了前所未見的烈度。
在小半個時辰的戰鬥中,李吳山的兩個直屬隊全部被打殘,連小旗長都配不齊了,隻能臨時用伍長來頂替,足見戰鬥的烈度。
至於清軍……看看那一大片層層疊疊的屍體就可以知道了。
在這場為時不長的戰鬥中,雖然大旗軍的傷亡數字遠遠少於清軍,但卻不能說是真正意義上的勝利。
在這樣的攻城戰中,因為防守的一方占據了天然的地形優勢,攻城的一方必然會出現重大傷亡。按照一般意義來看,如果清軍的傷亡數字不高於大旗軍的三倍,就不算是戰敗。
雖然清軍的傷亡數字肯定高過了三倍,但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充當炮灰的雜牌軍,他們的戰鬥力本就不如大旗軍……
但這一戰的意義卻很重大,至少證明了一個事實:就算是兵力劣勢的情況之下,大旗軍已經具備和清軍主力一較高下的實力。
這一戰,極大的鼓舞了揚州本地守軍越來越低落的士氣,但李吳山卻知道局麵並沒有想象的那麽樂觀——因為清軍的數量絕對不止三倍,而是更多。
在不停的給敵人放血的同時,大旗軍自身也出現了越來越大的折損,照這麽下去,恐怕守不了太久了。
局麵越來越兇險,守了這麽久的揚州城已搖搖欲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