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早早定下過規矩:自今已後有持質者,皆當並擊,勿顧質。


    意思是說, 日後如果有人劫持人質,那就連同人質一起消滅,所以他自然不會因為一個張飛束手束腳。


    看完後,曹操笑了出來,根本沒把信當一迴事,反而看向了王朗。


    “王朗,王景興,你先後受楊賜,陶謙舉薦,一直是為漢臣,如今我興師討逆,你不來效命,何以投奔逆賊?”


    “逆賊,逆賊在哪?”王朗問道。


    “河水以北,鴻溝以西!”


    “在下有一問,若是效命逆賊是為大罪,那麽明知逆賊,更嫁女以迎合,是為何罪?”


    “放肆!”曹洪出聲喝道。


    見曹操臉色不對,荀彧也開口說道:“當初曹公所為,乃是權宜之計,而且,當初其行頗為逼真,世人難分真假,如今天子已至兗州,當著眾人的麵,已今吐露其身份。曹公舍親情而就大義,當為世人所表也。”


    眾人一聽,紛紛表示荀彧說的對。


    王朗一聽,不以為意,“這麽說,曹公當日是為人所騙嘍?”


    眾人不語。


    王朗繼續說道:“可是曹公又如何分辨,今日不是為人所騙呢?


    除非,曹公就是那個騙人的人。”


    “你一個丟城棄地之人,如何敢大言不慚?”


    “沒錯,你身為會稽太守,卻獨自逃到洛陽,如今又敢堂而皇之,出現在大雅之堂,簡直是恥辱!”


    (曆史上,王朗丟了會稽一事曾被曹操在宴席間嘲笑過,由此還誕生了“未可折而折,可折而不折”的小經典。)


    王朗不為所動。


    荀彧見狀說道,“我聽說過一事,不知道先生可否解惑?”


    荀彧說著,便自顧自開口,“我聽說昔日先生曾寫信給孫策,稱讚他‘敦以厲薄,德以報怨’,如今孫策正在配合曹公征討叛逆,先生卻為何背其道而行?


    不知道先生去見了西邊的叛逆,又稱讚了其什麽虛耀之詞呢?”


    聞言,眾人紛紛大笑了起來。


    丟了會稽,隻能說明能力不足,可阿諛奉承被公開指責,那就是人品問題了。


    王朗穩重的說道:“孔子在陳、蔡落難時,吃喝完全不顧及形象;後來見了魯哀公,席子不正,他就不坐,肉切得不方,他就不吃,子路好奇詢問,孔子是怎麽說的?


    曩與汝為苟生,今與汝為苟義。”


    一邊為求生,一邊為求義。


    見眾人沉思,王朗繼續說道:“當初我奉迎孫策,不過是為了讓劉公(劉繇)得以入土為安,讓他的遺孤得到安置。


    今日有一人,他以大漢臣子自稱,卻坐看孫策吞並州郡,又害了故交之子,他不想著滅了孫策,反而以之為盟友,示其為忠臣。


    這難道不是五十步笑百步嗎?”


    荀彧想說,這也隻是權宜之計,不過這話要是說出口,反倒是替王朗解釋他以前的所為了。


    “果然是讀書頗多,見多識廣,可惜這天下若是靠嘴皮子就能定下來,還需要我們這些將軍幹嘛?”曹操一句話就把王朗建立的優勢給削了下去。“還有其他事情一並說了,說完快快離去,我這裏沒有足夠的糧食供養一些口舌之徒。”


    “隻要將軍讓兵甲重歸田間,多出來的糧食,足以供養數倍個像我這樣的口舌之徒。”


    “哼!”


    “大帥讓我給曹公帶句話,這場鬧劇該結束了,為了避免漢室內耗,百姓徒增傷亡,大帥想和曹公進行一場公平的比試,以代替將士們死戰。”


    “公平的比試?他要和我一對一搏擊嗎?”曹操笑著問道。


    “大帥說了,親自比武或是鬥將都是可以的,又或者,大帥聽說曹公文采斐然,能詩善賦,比臨場作詩也是可以的,地點就定在鴻溝。”


    “怎麽,你們還把我當成了項羽?你迴去告訴他,就說我已經派出奇兵,說不定偷襲了河北,又或者滲透進了關中,讓他現在有多得意就多得意,畢竟留給他的時間不多了。”


    曹操知道,對方一直在試圖逼他決戰,所以曹操要想以弱勝強,就必須隱藏主力,伺機給予致命一擊。


    “如此簡陋的攻心之策,怕是起不到效果。”王朗說道。


    就在這時候,傳令兵匆匆趕來,“報,張合孤軍深入,在臨淄受到伏擊,被孫策擊敗,生死不知。”


    王朗一愣。


    曹操趕忙接過軍報,詳細看了雙方的用兵,將其交給王朗,“現在,這攻心之策起到效果了嗎?”


    王朗先是鎮定,長鬆一口氣後說道:“現在將軍更加的危險了,因為孫策如此行事,大帥必然要動真格了。”


    “好,那我等著他的真格!”曹操拍案道。


    王朗離開後,曹操並沒有因為孫策的勝利而高興。


    因為王朗並沒有說錯,人性的底線,是會隨著戰爭的進行逐漸下降的。


    而且,孫策大勝,未必是好事,曹操隻是希望利用孫策幫他牽製住河北的一部分兵力。


    若是真的讓孫策在青州站穩了跟腳,他怕是會有腹背受損之險。


    曹操思考著接下來準備如何和孫策聯合的時候,不知不覺的突然就走到了劉備處。


    劉備似乎早就知道曹操的來意。


    “曹公不用多說,我知道曹營的規矩!”


    “玄德,不是這個,我是來告訴你,西邊那小子雖然野心十足,不過他有一個致命的弱點,那就是過於的寬仁,所以翼德在洛陽絕不會有生命的危險,反而怕是會比在戰場上更加安全。”


    曹操說完,見劉備還是一臉陰鬱,他指著自己腦袋說道:“若是不是我說的那樣,我把我的腦袋擰下來,給他賠命。


    與這相比,我反而更加擔心雲長的情況,我帶來了上好的金瘡藥,給他擦拭箭傷。”


    “多謝曹公。”劉備拱手道,“雲長翼德吃了敗仗,本該受罰,可是他們現在一個受傷,一個被俘,怕是無法承當罪罰,曹公若是要罰,便由我受著。”


    “罰什麽?此番戰敗,並非他們不肯用心,隻是徐晃太過狡猾。況且元讓(夏侯惇字)撤退的時候,把大部分都燒了,不過是幾座城池罷了,早晚還是我,啊不,早晚還是天子的!”


    “曹公說的極是,隻是在下還有一點擔心。曹營有自己的規矩,可在下三兄弟情深,我還是打算派人去探視一下翼德!”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冒名劉辯:三興炎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熏悟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熏悟空並收藏冒名劉辯:三興炎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