潁川的局勢讓曹操陷入頹勢,邊柳想方設法逼曹操決戰,而曹操一直在南麵故布疑兵,掩蓋真正主力的位置。
趁此機會,邊柳決定再派一次使者。
就在他思考派何人的時候,王朗從江東來投。
王朗世居東海之濱,初舉孝廉入仕,後來薦主楊賜去世,王朗棄官服喪。
東海郡郯縣位於徐州,於是後來陶謙又舉薦其為茂才,擔任徐州治中從事,後調任會稽太守。
孫策攻打會稽,王朗兵敗,敗逃途中被擒,受到孫策禮遇。
按照原本的軌跡,他會被曹操征辟,然後在曹魏一路做到三公,死後配享太廟。
王朗是經學大師,其子王肅更是“王學”的代表人物。他才智過人,豐麗博敞,性格嚴謹慷慨,多立威儀。
在與曹操開戰前,邊柳不僅派出桓彝試圖說服江東孫吳兩家,同時也派人聯係各地太守將領,多有士子北上,但才望之高如王朗者,還是首次。
邊柳連忙諸葛亮去接引他進來,還特別囑咐,“客氣一點,不要起衝突。”
“大帥,學生在您心目到底是什麽形象?”諸葛亮愣了一會,很想問上一問。
很快,一名中年雅士便進到堂內。
“東海王朗拜見大帥!”王朗擺首道。
“先生快快請起!”邊柳正努力的把“王朗的經典形象”從腦海中排除。
“謝大帥!”
“先生是如何過來的?”
“在下是在泰山羊氏的幫助下坐船到達徐州,然後裝成商人到達黃河渡口,乘坐小船過河的。”
泰山羊氏生意做的很大,蔡邕當初避難會稽的時候,就受到泰山羊氏的資助。
泰山郡位於兗州,邊柳本不指望羊氏支持自己,不過在自己進入關中後,第二件遇到蔡邕後,羊氏以慰問蔡邕的名義,給大帥府提交了一批謝禮。
如今大帥府勢大,兗州的一些世家雖然支持著曹操,但也在向邊柳暗送秋波。
“先生辛苦了!”邊柳拉著王朗到一旁坐下。
“先生既然從江東來,那想必定有辦法,幫我擊敗孫策。”
邊柳想過了王朗投奔自己的理由,除了自己這邊實力強大, 更大的原因就是自己正在和孫策幹仗。
畢竟王朗從好好的會稽太守硬生生給打成了孤家寡人,嚴格意義來說,也算是丟城棄地之人了。
“孫策以武耀威,欲據江東為己有,此乃分裂漢疆土,悖逆之事。”王朗緩緩說道。
邊柳點頭。
“古人言,凡依此成者,必以此而亡。孫策依靠威武占據江東,並未給江東帶來興旺,反而招惹了大帥,這就是他即將滅亡的原因。”
邊柳微微皺眉,這話好聽,但是不好用,若王朗隻有這點見識,邊柳就要懷疑他是來當間諜的了。
王朗卻繼續說道:“孫策人稱小霸王,霸王者,項羽也。昔日漢楚並立,太祖勝而項羽敗,何也?
因為天下有識之士皆不願看到國家林立,再現春秋戰國之亂象。
民以戰苦,國以斬亡。
孫策之所以在短時間便獲得了大量的追捧者,便是因為他聚集了許多野心之輩,倘使他有所成,他日必效仿項羽而行分疆之勢。其人雖勇,其才卻不足以霸天下,故意,他兵敗無疑。
時至當下,孫策亦有許多破綻。
其一,江東世族林立,不服孫策者眾,孫策手段殘暴,常興殺戮之時,若大帥有意接納幸存之士,必能為除去孫家勢力出力。”
“哦,可有憑證?”
“實不相瞞,在下北上之時,收到諸多人幫助,他們願意書信結誠,但在下料想途中多有磨難,怕落到奸人手中,於是便沒有保留書信,不過信中之人,在下已熟記於心,稍候便可將其一一記寫。”
邊柳投以讚許的目光,果然,敢來見自己的都是有幾把刷子的。他又想到,如果曆史上孫策的死是郭嘉謀劃的,那麽王朗在其中有沒有擔任穿針引線的工作?
王朗繼續說道:“其二,江東並不太平,時常有山越作亂,大帥可派人結交,贈以財物,孫策後方受損,必然無力北上。”
“先生數言,讓我頓開茅塞,敢請接受祭酒之位,暫時隨軍聽用。另外,想請先生再書信孫策一封,勸其投降。”
“喏!”
王朗很快就答應了下來,他當然知曉孫策絕不會投降,不過邊柳隻是想告訴孫策一句。
大漢的封疆大吏,不是他稍示禮遇就可以變為自家臣子的,這是攻心之舉。
接下來,邊柳又為王朗設宴接風,隻是當王朗聽說邊柳要派人出使兗州,頓時毛遂自薦了起來。
“先生繞過兗州直奔滎陽,我怕再去見曹操會有殺身之禍。”邊柳提醒道。
王朗聞言,直接擺了擺手,“眼下天下太平可望,曹操為一己之私堅決不降,待我見到他,必定要好生詰問,問他是要做漢臣,還是王莽!”
“好,那此事就拜托先生了。”邊柳說道。
此時邊柳自認為實力已經超過曹操,不過曹操經營兗州多年,又兼顧徐州豫州大部分土地和青州一部分城池,在外人眼中,南北並無很大差別。
許多偏遠的地方,如江東荊州益州遼東等地,此時趕來效力的,要麽是當地不被重用,試圖他處謀生,要麽就是久有立功之心。像真正的地方大家族反而是多方下注,派人交好,不會輕易動身。
王朗既然來了,肯定是急欲立功,至少,所立下的功勞要超過丟了會稽的過,日後升遷才不會被人譏笑。
很快,王朗就抵達了曹操處。
邊柳給曹操寫了一封信,信中寫道:當初項羽用老人婦孺威脅太祖,如今有人居然不以為恥,反而更進一步,居然想用自己的女兒外孫威脅女婿,不知道這樣的計策到底是曹公自己想到的,還是別人進獻的,曹公帳下有這樣的大才,難怪會“事無不成”。
“得誌小兒,太過猖狂!”曹操忿忿說道。
信中接下來又寫道,說潁川那邊,他看在夫人的份上,放了夏侯惇一條生路,不過張飛那邊,被他請到了洛陽,為了給張飛治傷,花費頗多,曹公愛惜人才,趕緊給錢。
……
趁此機會,邊柳決定再派一次使者。
就在他思考派何人的時候,王朗從江東來投。
王朗世居東海之濱,初舉孝廉入仕,後來薦主楊賜去世,王朗棄官服喪。
東海郡郯縣位於徐州,於是後來陶謙又舉薦其為茂才,擔任徐州治中從事,後調任會稽太守。
孫策攻打會稽,王朗兵敗,敗逃途中被擒,受到孫策禮遇。
按照原本的軌跡,他會被曹操征辟,然後在曹魏一路做到三公,死後配享太廟。
王朗是經學大師,其子王肅更是“王學”的代表人物。他才智過人,豐麗博敞,性格嚴謹慷慨,多立威儀。
在與曹操開戰前,邊柳不僅派出桓彝試圖說服江東孫吳兩家,同時也派人聯係各地太守將領,多有士子北上,但才望之高如王朗者,還是首次。
邊柳連忙諸葛亮去接引他進來,還特別囑咐,“客氣一點,不要起衝突。”
“大帥,學生在您心目到底是什麽形象?”諸葛亮愣了一會,很想問上一問。
很快,一名中年雅士便進到堂內。
“東海王朗拜見大帥!”王朗擺首道。
“先生快快請起!”邊柳正努力的把“王朗的經典形象”從腦海中排除。
“謝大帥!”
“先生是如何過來的?”
“在下是在泰山羊氏的幫助下坐船到達徐州,然後裝成商人到達黃河渡口,乘坐小船過河的。”
泰山羊氏生意做的很大,蔡邕當初避難會稽的時候,就受到泰山羊氏的資助。
泰山郡位於兗州,邊柳本不指望羊氏支持自己,不過在自己進入關中後,第二件遇到蔡邕後,羊氏以慰問蔡邕的名義,給大帥府提交了一批謝禮。
如今大帥府勢大,兗州的一些世家雖然支持著曹操,但也在向邊柳暗送秋波。
“先生辛苦了!”邊柳拉著王朗到一旁坐下。
“先生既然從江東來,那想必定有辦法,幫我擊敗孫策。”
邊柳想過了王朗投奔自己的理由,除了自己這邊實力強大, 更大的原因就是自己正在和孫策幹仗。
畢竟王朗從好好的會稽太守硬生生給打成了孤家寡人,嚴格意義來說,也算是丟城棄地之人了。
“孫策以武耀威,欲據江東為己有,此乃分裂漢疆土,悖逆之事。”王朗緩緩說道。
邊柳點頭。
“古人言,凡依此成者,必以此而亡。孫策依靠威武占據江東,並未給江東帶來興旺,反而招惹了大帥,這就是他即將滅亡的原因。”
邊柳微微皺眉,這話好聽,但是不好用,若王朗隻有這點見識,邊柳就要懷疑他是來當間諜的了。
王朗卻繼續說道:“孫策人稱小霸王,霸王者,項羽也。昔日漢楚並立,太祖勝而項羽敗,何也?
因為天下有識之士皆不願看到國家林立,再現春秋戰國之亂象。
民以戰苦,國以斬亡。
孫策之所以在短時間便獲得了大量的追捧者,便是因為他聚集了許多野心之輩,倘使他有所成,他日必效仿項羽而行分疆之勢。其人雖勇,其才卻不足以霸天下,故意,他兵敗無疑。
時至當下,孫策亦有許多破綻。
其一,江東世族林立,不服孫策者眾,孫策手段殘暴,常興殺戮之時,若大帥有意接納幸存之士,必能為除去孫家勢力出力。”
“哦,可有憑證?”
“實不相瞞,在下北上之時,收到諸多人幫助,他們願意書信結誠,但在下料想途中多有磨難,怕落到奸人手中,於是便沒有保留書信,不過信中之人,在下已熟記於心,稍候便可將其一一記寫。”
邊柳投以讚許的目光,果然,敢來見自己的都是有幾把刷子的。他又想到,如果曆史上孫策的死是郭嘉謀劃的,那麽王朗在其中有沒有擔任穿針引線的工作?
王朗繼續說道:“其二,江東並不太平,時常有山越作亂,大帥可派人結交,贈以財物,孫策後方受損,必然無力北上。”
“先生數言,讓我頓開茅塞,敢請接受祭酒之位,暫時隨軍聽用。另外,想請先生再書信孫策一封,勸其投降。”
“喏!”
王朗很快就答應了下來,他當然知曉孫策絕不會投降,不過邊柳隻是想告訴孫策一句。
大漢的封疆大吏,不是他稍示禮遇就可以變為自家臣子的,這是攻心之舉。
接下來,邊柳又為王朗設宴接風,隻是當王朗聽說邊柳要派人出使兗州,頓時毛遂自薦了起來。
“先生繞過兗州直奔滎陽,我怕再去見曹操會有殺身之禍。”邊柳提醒道。
王朗聞言,直接擺了擺手,“眼下天下太平可望,曹操為一己之私堅決不降,待我見到他,必定要好生詰問,問他是要做漢臣,還是王莽!”
“好,那此事就拜托先生了。”邊柳說道。
此時邊柳自認為實力已經超過曹操,不過曹操經營兗州多年,又兼顧徐州豫州大部分土地和青州一部分城池,在外人眼中,南北並無很大差別。
許多偏遠的地方,如江東荊州益州遼東等地,此時趕來效力的,要麽是當地不被重用,試圖他處謀生,要麽就是久有立功之心。像真正的地方大家族反而是多方下注,派人交好,不會輕易動身。
王朗既然來了,肯定是急欲立功,至少,所立下的功勞要超過丟了會稽的過,日後升遷才不會被人譏笑。
很快,王朗就抵達了曹操處。
邊柳給曹操寫了一封信,信中寫道:當初項羽用老人婦孺威脅太祖,如今有人居然不以為恥,反而更進一步,居然想用自己的女兒外孫威脅女婿,不知道這樣的計策到底是曹公自己想到的,還是別人進獻的,曹公帳下有這樣的大才,難怪會“事無不成”。
“得誌小兒,太過猖狂!”曹操忿忿說道。
信中接下來又寫道,說潁川那邊,他看在夫人的份上,放了夏侯惇一條生路,不過張飛那邊,被他請到了洛陽,為了給張飛治傷,花費頗多,曹公愛惜人才,趕緊給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