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桓彝這麽說,孫吳氏不免也為孫策擔心了起來。
“你說好端端的,我們兩家往日無怨,近日無仇,為何要打起來呢?萬一我兒不幸戰敗,你們大帥不會取他性命吧?”
“當然不會!當初袁紹集結百萬大軍與我家大帥在太原邊境一戰,大帥打贏之後也沒有置袁紹於死地,反而放他一條活路,後來袁紹病死鄴城,我家大帥不僅既往不咎,而且給予袁家孤兒寡母一條活路。”桓彝像是在說一件很尋常的事情。
可孫吳氏卻聽出來不尋常之處,“那袁紹真有百萬兵力?”
“當然,袁紹當初起兵對付董卓時,就是十萬之眾,後來得了冀州,窮兵黷武,為了對抗公孫瓚和黑山賊,大肆發展軍隊,後來,又得了青州幽州,我家大帥也是全力盡出,才勉強獲勝。”
“那你家大帥現在有多少兵馬?”
“我家大帥雖是依靠軍事起家,卻不過分依靠武力爭取天下,當初在嵩山時,隻有幾千人馬,手下兵員,還不如先孫將軍那般精銳,後來陸遜得了關中,涼州,軍隊規模有所擴大。在漠北擊殺蹋頓,武力奪取河北後,又吸納了一部分河北的軍隊。雖然在下不清楚具體的數量,但單單騎兵,就有不下於五萬之眾。”騎兵的數量,桓彝當然小小誇張了一下。
“真有這麽多馬匹?”孫吳氏吃驚的說道,雖然她不知道騎兵的組建,但也知道,尋常一匹馬就要十萬錢。
“恐怕數量還遠遠不止呢,老夫人可知道那蹋頓,他號稱烏桓王,長得虎背熊腰,青麵獠牙,常以生人為食,我大漢邊境百姓無不受其所害。他馳騁漠北之時,就有十餘萬眾,人均配備戰馬,我家大帥親至燕山督戰,以麾下大將斬蹋頓首級,以此,邊境百姓紛紛歡慶,那蹋頓的馬匹皆為我大帥府所有,若不是大帥憐憫邊境百姓生活不易,分予他們一些瘦弱的馬匹,恐怕組建十萬騎兵,也不再話下。”
“老夫人?”桓彝說完,見孫吳氏呆在那裏,又唿喚了一聲。
“居然如此了得?”老夫人連忙說道,以遮掩心中的懼意。
“老夫人放心,我家大帥並非嗜殺之人,而且他素來敬佩先孫將軍忠義之心,定會告誡麾下將領,不要與少孫將軍為難。”
“你家大帥是個好的,隻是手下那些當兵的,大字不識一個,到了戰場上豈不是立功心切,到時候刀劍無眼,還不知道要怎麽樣!”孫吳氏說著,連忙唿喚下人去把族中兄弟請來,讓他立刻派人通知孫策。
吳景是孫吳氏的弟弟,也就是孫策的舅舅,當初孫堅在時,吳景就跟著孫堅南征北戰。如今江東好大一部分權力,都掌握在吳氏手中。
吳景被自己的姐姐喊來,兩人談論了許久,孫吳氏責怪吳景不應該縱容孫策北上作戰,吳景則寬慰姐姐,好男兒誌在四方,孫策誌向遠大,他們不應該阻止他。
宴會過後,吳景單獨找到了桓彝。
“我許久以前就聽說,桓家有一晚輩,年少之時,就出使關中,朝廷之上,麵對滿堂公卿,不懼生死,質問李傕,沒想到今日所見,你不僅有勇,而且有謀。
不過我可不像我姐那麽好糊弄,照理來說,我姐夫對桓家多有照顧,你兄長對孫家也有恩情,你不該用那些話嚇唬我姐姐。”
“吳都尉言重了,在下那些話句句實言,若是吳都尉覺得在下有欺詐哄騙老夫人之處,你大可以將我一劍殺了。”
“莫要說這種意氣之言,我且問你,若不是你家大帥害怕伯符勇武,豈會派你南下,渡江說情?既然你前來說情,又為何要威言恐嚇,虛張聲勢,宣稱有百萬之師,騎兵十萬之眾?”
“難道吳都尉不認為我家大帥有百萬之師?”桓彝大方一笑,“江東不過六郡之地,而且多為山川河澤,所以想象不出百萬之師,也理所應當。”
“你,你是在笑話我江東坐井觀天,夜郎自大嗎?”
“不敢,隻是吳都尉若是不信我家大帥有百萬之眾,不如與我一道北上,親眼看上一看如何?”
“哼,你且迴答我,若不是你家大帥懼了伯符,何必派你渡江說情?”
“自然是仰慕先孫將軍英勇,不想與少孫將軍刀兵相見!”
“滿口仁義,一派胡言!”吳景甩袖說道。
“哈哈哈哈!”
“你笑什麽?”
“我笑夏蟲不可語冰,井蛙不可語海,凡夫不可語道,你之所以覺得我所言有虛,是因為你不夠了解我家大帥。
我家大帥曾說過,如果這天下每一寸土地都需要通過戰爭來收複,那隻能說明他還不夠仁義。
在我家大帥的眼中,這江東也是大漢的土地,江東的每一位百姓都是他的子民,所以想要避免一場無所的廝殺,這樣的度量,你能明白嗎?”
“你——”吳景大怒,這明明是在說他,不夠度量。
“江東有長江天險,你家大帥和黃河也過不了,還惦記江東?”
“洛陽本是我大帥之地,何須強渡黃河?至於長江,倒是別樣寬闊,若是你們執意與我家大帥為敵,三年五載,十年八年的,大帥的騎兵確實難以過江。隻是我家大帥才多大年紀,他有的是時間,到時候,哪怕用木板給長江鋪平了,兵馬也能輕易過江,到時候,你們如何抵擋?更別說,現在,少孫將軍去了北麵,在中原的土地上,他便是有三頭六臂,區區萬餘兵馬,能奈何得了我家大帥何?”
此時的江東不過大漢半個州,雖然土地廣袤,不過大多屬於山越地界,孫策掌握的也隻有吳郡會稽幾個大一點的城鎮罷了,所有支持孫策的人兵馬加起來,也不過三五萬人。至於孫策真正的心腹,還不到一萬。
“你們大帥想要江東不戰而降,不知道又願意開出什麽樣的價碼呢?”
桓彝嘴角微微上揚,與孫吳氏見麵不過是打開門路,真正的談判還需要和孫策手下安排的幾個太守交談。
……
“你說好端端的,我們兩家往日無怨,近日無仇,為何要打起來呢?萬一我兒不幸戰敗,你們大帥不會取他性命吧?”
“當然不會!當初袁紹集結百萬大軍與我家大帥在太原邊境一戰,大帥打贏之後也沒有置袁紹於死地,反而放他一條活路,後來袁紹病死鄴城,我家大帥不僅既往不咎,而且給予袁家孤兒寡母一條活路。”桓彝像是在說一件很尋常的事情。
可孫吳氏卻聽出來不尋常之處,“那袁紹真有百萬兵力?”
“當然,袁紹當初起兵對付董卓時,就是十萬之眾,後來得了冀州,窮兵黷武,為了對抗公孫瓚和黑山賊,大肆發展軍隊,後來,又得了青州幽州,我家大帥也是全力盡出,才勉強獲勝。”
“那你家大帥現在有多少兵馬?”
“我家大帥雖是依靠軍事起家,卻不過分依靠武力爭取天下,當初在嵩山時,隻有幾千人馬,手下兵員,還不如先孫將軍那般精銳,後來陸遜得了關中,涼州,軍隊規模有所擴大。在漠北擊殺蹋頓,武力奪取河北後,又吸納了一部分河北的軍隊。雖然在下不清楚具體的數量,但單單騎兵,就有不下於五萬之眾。”騎兵的數量,桓彝當然小小誇張了一下。
“真有這麽多馬匹?”孫吳氏吃驚的說道,雖然她不知道騎兵的組建,但也知道,尋常一匹馬就要十萬錢。
“恐怕數量還遠遠不止呢,老夫人可知道那蹋頓,他號稱烏桓王,長得虎背熊腰,青麵獠牙,常以生人為食,我大漢邊境百姓無不受其所害。他馳騁漠北之時,就有十餘萬眾,人均配備戰馬,我家大帥親至燕山督戰,以麾下大將斬蹋頓首級,以此,邊境百姓紛紛歡慶,那蹋頓的馬匹皆為我大帥府所有,若不是大帥憐憫邊境百姓生活不易,分予他們一些瘦弱的馬匹,恐怕組建十萬騎兵,也不再話下。”
“老夫人?”桓彝說完,見孫吳氏呆在那裏,又唿喚了一聲。
“居然如此了得?”老夫人連忙說道,以遮掩心中的懼意。
“老夫人放心,我家大帥並非嗜殺之人,而且他素來敬佩先孫將軍忠義之心,定會告誡麾下將領,不要與少孫將軍為難。”
“你家大帥是個好的,隻是手下那些當兵的,大字不識一個,到了戰場上豈不是立功心切,到時候刀劍無眼,還不知道要怎麽樣!”孫吳氏說著,連忙唿喚下人去把族中兄弟請來,讓他立刻派人通知孫策。
吳景是孫吳氏的弟弟,也就是孫策的舅舅,當初孫堅在時,吳景就跟著孫堅南征北戰。如今江東好大一部分權力,都掌握在吳氏手中。
吳景被自己的姐姐喊來,兩人談論了許久,孫吳氏責怪吳景不應該縱容孫策北上作戰,吳景則寬慰姐姐,好男兒誌在四方,孫策誌向遠大,他們不應該阻止他。
宴會過後,吳景單獨找到了桓彝。
“我許久以前就聽說,桓家有一晚輩,年少之時,就出使關中,朝廷之上,麵對滿堂公卿,不懼生死,質問李傕,沒想到今日所見,你不僅有勇,而且有謀。
不過我可不像我姐那麽好糊弄,照理來說,我姐夫對桓家多有照顧,你兄長對孫家也有恩情,你不該用那些話嚇唬我姐姐。”
“吳都尉言重了,在下那些話句句實言,若是吳都尉覺得在下有欺詐哄騙老夫人之處,你大可以將我一劍殺了。”
“莫要說這種意氣之言,我且問你,若不是你家大帥害怕伯符勇武,豈會派你南下,渡江說情?既然你前來說情,又為何要威言恐嚇,虛張聲勢,宣稱有百萬之師,騎兵十萬之眾?”
“難道吳都尉不認為我家大帥有百萬之師?”桓彝大方一笑,“江東不過六郡之地,而且多為山川河澤,所以想象不出百萬之師,也理所應當。”
“你,你是在笑話我江東坐井觀天,夜郎自大嗎?”
“不敢,隻是吳都尉若是不信我家大帥有百萬之眾,不如與我一道北上,親眼看上一看如何?”
“哼,你且迴答我,若不是你家大帥懼了伯符,何必派你渡江說情?”
“自然是仰慕先孫將軍英勇,不想與少孫將軍刀兵相見!”
“滿口仁義,一派胡言!”吳景甩袖說道。
“哈哈哈哈!”
“你笑什麽?”
“我笑夏蟲不可語冰,井蛙不可語海,凡夫不可語道,你之所以覺得我所言有虛,是因為你不夠了解我家大帥。
我家大帥曾說過,如果這天下每一寸土地都需要通過戰爭來收複,那隻能說明他還不夠仁義。
在我家大帥的眼中,這江東也是大漢的土地,江東的每一位百姓都是他的子民,所以想要避免一場無所的廝殺,這樣的度量,你能明白嗎?”
“你——”吳景大怒,這明明是在說他,不夠度量。
“江東有長江天險,你家大帥和黃河也過不了,還惦記江東?”
“洛陽本是我大帥之地,何須強渡黃河?至於長江,倒是別樣寬闊,若是你們執意與我家大帥為敵,三年五載,十年八年的,大帥的騎兵確實難以過江。隻是我家大帥才多大年紀,他有的是時間,到時候,哪怕用木板給長江鋪平了,兵馬也能輕易過江,到時候,你們如何抵擋?更別說,現在,少孫將軍去了北麵,在中原的土地上,他便是有三頭六臂,區區萬餘兵馬,能奈何得了我家大帥何?”
此時的江東不過大漢半個州,雖然土地廣袤,不過大多屬於山越地界,孫策掌握的也隻有吳郡會稽幾個大一點的城鎮罷了,所有支持孫策的人兵馬加起來,也不過三五萬人。至於孫策真正的心腹,還不到一萬。
“你們大帥想要江東不戰而降,不知道又願意開出什麽樣的價碼呢?”
桓彝嘴角微微上揚,與孫吳氏見麵不過是打開門路,真正的談判還需要和孫策手下安排的幾個太守交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