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巾發展迅速,手下良莠不齊,如今白波穀內的大小首領多是靠著廝殺擁有的一切。


    他們習慣了刀頭舔血的日子,習慣了靠搶奪獲得一切,又怎麽會安安心心的種地呢?


    更不能容忍別人依靠種地,依靠治民與他們平起平坐,甚至坐到他們頭上。


    反正無論附近的百姓過的什麽日子,他們這些人都能大口喝酒,大碗吃肉,醉生夢死就夠了,為什麽要去思考明天?


    張遼的話戳中了許多人的痛點,他們不是不明白,隻是不願意接受罷了。


    “楊奉,你是這些人其中唯一有大誌,還清醒的人,換成是你,現在該如何抉擇呢?”


    楊奉瞥了郭太一眼,迅速把頭低下,他開口道:“如今這白波穀內,以您的名望最高。除此之外,數韓暹的勢力最大,其次就是胡才、李樂,我人微言輕,所以凡事還得求郭帥做主。”


    “有什麽話直接說,不必繞這麽多彎子。”


    “喏,既然郭帥擔心改變阻力重重,何不先遣人另尋一處進行嚐試呢?隻要其他人能看到利益,接下來做事就簡單了。”


    郭太盯著楊奉好一會,才說道:“你說的對,可是你有沒有想過,這樣一來,我們互相之間就會離心離德了?


    眼下我們能讓董卓袁紹等人感到懼怕,是因為我們團結一致,可我們要是各有各的做法,豈不是就被他們給逐個擊破了?”


    “郭帥說的是,是我考慮不周了!”楊奉連忙致歉。


    “嗯,下去準備一下,接下來我們有大事要做!”


    “何事?”


    “南匈奴的於夫羅被袁紹曹操聯手打敗,已經投靠了張燕,他來信邀我們趁著公孫瓚和袁紹大戰時一同襲擊鄴城,事成之後,與我們平分所有錢糧,袁家四世三公,積累起來的財富不可計量,你下去告訴兄弟們,我們不需要投靠任何人,用我們的方式同樣可以發展壯大。”


    “喏!”


    楊奉點頭答應了下來,隻是出門的時候,眼神中露出一絲異樣。


    迴到自己的地盤後,楊奉招來了一人。


    徐晃。


    徐晃是河東郡楊縣人,曾做過郡吏。


    白波黃巾之中,楊奉是對朝廷體製最了解的人,因此也是最希望黃巾內部做出改變的人,而他麾下原先朝廷的官吏也最多,如果真要改革,他也獲利最多。


    楊奉也想明白了,郭太明明已經看出了白波黃巾內部的問題,也知道解決的辦法,可是卻因為害怕權力流失,所以才縱容底下這些人廝殺搶奪。


    “楊帥!”


    “張遼說的那些你聽說了嗎?”


    徐晃點了點頭。


    “我現在要你去做一件事,我怕途中有人對張遼下手,你立刻帶人前去保護他。注意,此事要做的隱秘!”


    “楊帥是想和南邊那位建立聯係?”


    “不,隻是留一份人情罷了。”楊奉心想著,萬一到了哪天,也算是一條退路。


    徐晃帶著楊奉的心腹離開,很快又迴了來。


    “怎麽,他這麽快就死了?”楊奉驚訝的問道。


    “不,張遼改走了小路,我追趕到的時候,路上躺了三十多具屍體,戰馬都被張遼他們帶走了,我往北追趕了二十裏,沒發現他們的蹤跡!”


    “是誰的人,看出來了嗎?”


    “大部分是韓暹的人。”


    “這個張遼,還真是一員智勇雙全的大將,難怪郭帥也要招攬他。”


    “早年在丁原擔任刺史的時候,張遼的大名就已經響徹並州,以他衝鋒陷陣的本事,沒有十倍的騎兵,很難留得下他。”徐晃開口道。


    “是啊,隻是這樣一個人,已經做到了騎都尉,為何還要離開呂布投靠一個危難之中的天子呢?”


    “我聽說張遼受何進器重,會不會是因此想報恩於故天子?”徐晃說道。


    “所以說,南邊那位其實真的是那位天子?”


    “應該吧,畢竟假冒一個活生生的天子,誰會做這種事呢?”


    “想想還真是可憐啊,硬生生被人從帝位上拽了下來,好不容易死裏逃生,如今卻連名字都要保不住了。”楊奉似是嘲笑,似是歎惋。


    “楊帥莫不是有聯係這位陛下的意思?”徐晃問道。


    “哦,你向來聰慧,對此事有何看法?”楊奉反問道。


    “我覺得,如果楊帥能做了白波穀的主,那此時去聯絡這位陛下,甚至是效仿昔日綠林擁立劉玄都是可以的;


    可若隻是楊帥一支,投山中天子,不如投長安天子。”


    楊奉瞳孔瞬間睜大,徐晃的話有道理啊,如果是整個白波軍,長安朝廷根本接受不了,可要是他一支,去某個富貴出身,朝廷絕對不介意高官厚祿收買。


    雖說這有點背信棄義的意思,可勝者為王敗者寇,真到了生死關頭,誰還管的了這麽多?


    他手下這麽些人才是他真的兄弟。


    帶著這些兄弟,投靠長安的天子,一下子就是大富大貴;


    山中的那位陛下就算對他們仁至義盡,可以後至少還有好一段路要走。


    一將功成萬骨枯,一段路,知道要死多少人?


    孰優孰劣,一看便知!


    “如果楊帥有此意,也不應當急於一時。”徐晃又說道。


    “為何?”


    “此時王允剛剛殺了董卓,西涼兵未平,鹿死誰手還未為可知,楊帥此時帶人去,很可能會招惹雙方忌憚,而受到攻擊。不如等他們結束之後,再去保護天子,我想,無論是誰,都不會放棄楊帥這般人才,和手下這麽多兄弟。”


    楊奉這般一想,瞬間覺得海闊天空,可轉頭又想到了一個好主意。


    他拉著徐晃的手說道:“公明,今日我與郭帥一番交代,已看出他胸無大誌,他膝下無子,所以隻想著維持現狀,以保證權力不失,如此之人,定然不能為白波穀附近數十萬百姓的生存做考慮。你的話讓我茅塞頓開,他日我等麾下子弟能不能生存且富貴,還得看你我二人。


    長安朝廷固然是一個最優的選擇,可我聽說,世家大族都有一個慣用的做法,那就是把家族子弟派往不同勢力,最後,無論那一方獲勝,都能保證家族延續。


    今日我願與公明做個交心人,我想讓你帶著我兒子前去投靠山中那位天子,而公明之子隨我前往洛陽,到時候,無論誰身居高位,都要拉兄弟一把!”


    聯姻、質子,都是最常用的聯盟之法。


    以楊奉今日的地位,固然可以逼迫徐晃南下,但這樣一來,兩人很可能反目成仇。


    “郭帥吩咐,晃莫敢不從!”徐晃叩倒在地。


    “從今日起,你我以兄弟相稱!”楊奉起身扶起徐晃,兩人緊緊抓著手。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冒名劉辯:三興炎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熏悟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熏悟空並收藏冒名劉辯:三興炎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