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郭太等人的投降,一道道解散白波黃巾的告示流傳開來。
不少白波黃巾民眾得知這個消息,大感不可思議。他們可是在造反啊。怎麽可能會就地解散呢?
然而很快就整個白波黃巾就開始傳揚著劉俊率領大軍突襲了白波穀,一舉殲滅白波黃巾數萬。前去商議大事的渠帥大多數被俘虜,反抗者皆被屠戮。
而且郭太率部投降了劉俊,並且遵從劉俊的命令,宣布解散白波黃巾。
很多黃巾士兵接受不了。
而逃出生天的李樂、韓暹見大勢已去,帶領著自己的兵馬前往東郡發展。楊奉聽聞白波穀被偷襲,二話不說直接帶領所部兵馬進入弘農郡,試圖繼續頑抗。
白波黃巾瞬間陷入混亂之中。坐鎮洛陽的盧植和朱雋知道這是平定白波黃巾的最好機會,於是兩人帶領兵馬出擊,不斷地打壓白波黃巾。
河內太守王匡也當機立斷出兵攻擊境內的白波黃巾殘部。
最後花費了兩個月的時間,在河東郡與河內郡肆虐的白波黃巾被徹底鎮壓。
劉俊通過各種手段恢複民生和秩序,費了好大的力氣才把河東郡、河內郡給穩定下來。
至於賈詡等人則是悄咪咪地帶著兵馬北上。
劉俊的內部矛盾之中,白波黃巾已經接近解決。剩下的就是南匈奴了。毒辣的賈詡已經針對南匈奴製定了一個十分毒辣的計劃。
賈詡更是親自操刀,要一次性將南匈奴給解決掉。
一張大網已經向南匈奴撲了過去。
此時的南匈奴內部已經發生了巨大的分歧。
在收到長安的旨意之後,匈奴內部就分裂成為了三派。一派是青壯派領袖羌渠之子於夫羅為主,主張響應漢庭的旨意,發動對河內郡的進攻,為匈奴爭取到最大的利益。一派是以羌渠單於為主導的保守派。他們主張和劉俊商議,基本原則就是不摻和漢人之間的鬥爭。
最後一派就是中立派,他們沒有任何的領袖,坐看青壯派和保守派之間分出勝負,誰的拳頭大就聽誰的。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年輕有為的於夫羅備受矚目,成為了眾多部落首領心目中的熱門人選。這些部落首領們紛紛表示支持他,表麵上看起來似乎是出於對他能力和才華的認可,但實際上,他們更多地是想借此機會從中間謀取私利、大撈一筆。
在這個充滿利益誘惑的環境下,許多人開始蠢蠢欲動,試圖通過與於夫羅建立聯係或者提供幫助來換取自己的好處。一些部落首領可能會利用自己的權力和影響力,向扶於羅施壓或施恩,以期在未來得到更多的迴報;還有些人則可能會暗中勾結,互相爭鬥,隻為爭奪那有限的利益份額。
然而,對於真正關心部落發展和民眾福祉的人來說,這種勾心鬥角、爾虞我詐的局麵無疑令人憂心忡忡。他們擔心這樣的爭鬥會導致部落內部的分裂和混亂,最終損害整個部落的利益。因此,如何在這場利益紛爭中保持清醒頭腦,維護部落的團結穩定,成為了擺在所有人麵前的一道難題。
這一天,匈奴部落首領會議在羌渠的王帳之內再次召開。
上一次會議,眾人罵罵咧咧,最後不歡而散,沒有達成什麽定論。
與漢人貿易而迅速崛起的噶路查,堅定地站在保守派這邊。他雖然受到劉俊巨大的恩惠,卻沒有忘記自己是匈奴人。此事關乎匈奴的存亡,噶路查並沒有向並州刺史匯報。
作為被萬眾期待的後起之秀,於夫羅率先站起來,用著感慨激昂的語氣,說道:“諸位,漢庭亂了!那個叫做董卓的漢人帶著他們的皇帝從洛陽跑到了長安。還給咱們傳來了旨意。咱們大匈奴沉浸多年,也是時候讓漢人見識一下咱們手中鋒利的彎刀了!”
青壯派首領紛紛點頭,他們匈奴人本就是草原上的雄鷹,也該展翅高飛了。
羌渠單於冷聲說道:“漢人若是那麽簡單就被咱們打敗。咱們也不用龜縮在這裏了。之前的十幾萬鮮卑騎兵南下,可結果呢?丟盔棄甲,一敗塗地,甚至連王庭都被漢人給燒了。我匈奴現在是恢複了一點元氣,但可戰之兵頂多就是三萬。漢人麵對十幾萬鮮卑騎兵都不怕,甚至擊敗之。我匈奴三萬比得上十幾萬的鮮卑騎兵?”
一些見識過漢人恐怖的匈奴部落首領對羌渠的金玉良言是堅信不疑。他們匈奴人以前就是和大漢大戰了數百年,被打得不是西遷,就是躲在漢人的羽翼下瑟瑟發抖。
現在的生活雖然有點窩囊,但總比每天提心吊膽地生活好過啊。
噶路查作為最願意保護現有狀態的新興部落首領,他立馬支持羌渠的話,說道:“單於說的沒錯。我親身經曆過漢人和鮮卑人的戰爭。漢人的實力,不是咱們可以招惹的。”
“住口!”於夫羅指著噶路查罵道:“噶路查,你這個卑微的門戶奴隸,靠著漢人的施舍上位。未戰先卻,亂我軍心,你給我滾出去!”
噶路查最忌諱的就是別人提起他是奴隸出身,被人公然指出來,他是氣得臉都紅了。
在匈奴各部首領之中,大部分的首領是瞧不起噶路查的,認為噶路查無法和他們這些出身高貴血統的首領同席而坐。故而沒有人為噶路查主持公道。
羌渠也不會當著所有人的麵前讓自己的兒子下不了台。
噶路查看出問題所在,氣憤地走出來王帳,然後直接帶著自己的部下直接往自己的領地迴去。
噶路查離開之後,羌渠才開口道:“於夫羅,現在咱們匈奴人應該團結一致。你不應該公然侮辱噶路查首領。”
於夫羅心裏非常不屑,剛才羌渠都沒有為噶路查說話,現在說這個有什麽用?
“父親,這一次可是咱們最好的機會。我聽說董卓這次不僅僅是給咱們這裏送來了旨意,連白波黃巾也收到了旨意。以我看來,隻要我們出兵進軍河內,那麽劉俊定然首尾不能相顧。此事大有可為!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扶於羅還是盡自己的努力來勸說羌渠。
隻可惜羌渠已經老了,顧慮太多,實在不敢拿整個南匈奴來冒險,還是堅持地說道:“不!太冒險了。千萬不可以挑戰劉俊的底線。本單於不想咱們匈奴走鮮卑的老路。都散了吧!”
羌渠不想在這個問題上多浪費時間。他也想重塑匈奴的榮光,隻是目前不是時機,匈奴還需要更多的時間來休養生息。
在場的青壯派是一臉的鬱悶,羌渠的決定實在讓他們失望了。
首領會議,再一次無功而返。
於夫羅帶著不甘,迴到了自己的營帳。而其他青壯派的部落首領和將領也紛紛前來拜訪。
“扶於羅王子,單於如此弱懦,我匈奴錯失良機啊!”一個青年將領非常不甘心地說道。
其他人也紛紛附和。
於夫羅也知道羌渠失去了雄心,但畢竟是自己的父親,他也不能違背。
這時候,一個部落首領沉聲說道:“單於老了!我以為於夫羅王子英勇果斷,當為我大匈奴新的單於!”
在場的年輕人聞言,眼睛一亮。
羌渠老了,做事不夠血性和魄力,不足以帶領新生的匈奴。現在也是時候換人了。
“沒錯。單於也該退位了。”
“咱們推舉於夫羅王子成為新的單於。”
於夫羅聽得十分開心,他早就有代替自己父親的野心,隻是無奈之前的實力不足。眼下有這麽多人支持自己,於夫羅的內心開始躁動起來。
然而就在於夫羅想要表態的時候,羌渠派人傳喚他。
於夫羅隻能遵從命令來到了羌渠的王帳。
一進門,於夫羅就發現羌渠十分嚴肅地盯著他。於夫羅有點害怕,馬上恭敬地對羌渠說道:“父親,你找我有什麽事麽?”
“怎麽?那麽怕我?”羌渠語氣平淡,眼睛裏流露出一絲不滿,說道:“自從得到漢人朝廷的旨意,你小子就一直上躥下跳。獲得了不少人的支持。是不是想著我老了,你該取而代之了?!”
被說中內心的於夫羅嚇得冷汗直流,眼神躲閃,嘴硬道:“我哪裏有這樣的想法?父親千萬不要誤會了!孩兒,絕對沒有二心。”
任何當權者都不會允許自己的身邊出現威脅地位的存在,哪怕是親生兒子。
匈奴人以強者為尊,父子相殘,兄弟相殺,是再正常不過了。
羌渠已經察覺出不對勁,今日特來試探於夫羅。然而於夫羅的表現已經讓羌渠萬分確定這小子有取代他的野心。
此時的羌渠自認為春秋鼎盛,還沒有到退位的時候,於夫羅的威脅讓羌渠非常反感。
要不是於夫羅是羌渠親生兒子,恐怕現在已經人頭落地。
殺人,在羌渠眼裏太正常不過了。
“你倒是有孝心。”羌渠對於夫羅說道:“鮮卑退守大漠。茫茫草原,有能者居之。你素有大誌。吾就給你五千騎兵,北上草原,恢複匈奴的榮光吧!”
不少白波黃巾民眾得知這個消息,大感不可思議。他們可是在造反啊。怎麽可能會就地解散呢?
然而很快就整個白波黃巾就開始傳揚著劉俊率領大軍突襲了白波穀,一舉殲滅白波黃巾數萬。前去商議大事的渠帥大多數被俘虜,反抗者皆被屠戮。
而且郭太率部投降了劉俊,並且遵從劉俊的命令,宣布解散白波黃巾。
很多黃巾士兵接受不了。
而逃出生天的李樂、韓暹見大勢已去,帶領著自己的兵馬前往東郡發展。楊奉聽聞白波穀被偷襲,二話不說直接帶領所部兵馬進入弘農郡,試圖繼續頑抗。
白波黃巾瞬間陷入混亂之中。坐鎮洛陽的盧植和朱雋知道這是平定白波黃巾的最好機會,於是兩人帶領兵馬出擊,不斷地打壓白波黃巾。
河內太守王匡也當機立斷出兵攻擊境內的白波黃巾殘部。
最後花費了兩個月的時間,在河東郡與河內郡肆虐的白波黃巾被徹底鎮壓。
劉俊通過各種手段恢複民生和秩序,費了好大的力氣才把河東郡、河內郡給穩定下來。
至於賈詡等人則是悄咪咪地帶著兵馬北上。
劉俊的內部矛盾之中,白波黃巾已經接近解決。剩下的就是南匈奴了。毒辣的賈詡已經針對南匈奴製定了一個十分毒辣的計劃。
賈詡更是親自操刀,要一次性將南匈奴給解決掉。
一張大網已經向南匈奴撲了過去。
此時的南匈奴內部已經發生了巨大的分歧。
在收到長安的旨意之後,匈奴內部就分裂成為了三派。一派是青壯派領袖羌渠之子於夫羅為主,主張響應漢庭的旨意,發動對河內郡的進攻,為匈奴爭取到最大的利益。一派是以羌渠單於為主導的保守派。他們主張和劉俊商議,基本原則就是不摻和漢人之間的鬥爭。
最後一派就是中立派,他們沒有任何的領袖,坐看青壯派和保守派之間分出勝負,誰的拳頭大就聽誰的。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年輕有為的於夫羅備受矚目,成為了眾多部落首領心目中的熱門人選。這些部落首領們紛紛表示支持他,表麵上看起來似乎是出於對他能力和才華的認可,但實際上,他們更多地是想借此機會從中間謀取私利、大撈一筆。
在這個充滿利益誘惑的環境下,許多人開始蠢蠢欲動,試圖通過與於夫羅建立聯係或者提供幫助來換取自己的好處。一些部落首領可能會利用自己的權力和影響力,向扶於羅施壓或施恩,以期在未來得到更多的迴報;還有些人則可能會暗中勾結,互相爭鬥,隻為爭奪那有限的利益份額。
然而,對於真正關心部落發展和民眾福祉的人來說,這種勾心鬥角、爾虞我詐的局麵無疑令人憂心忡忡。他們擔心這樣的爭鬥會導致部落內部的分裂和混亂,最終損害整個部落的利益。因此,如何在這場利益紛爭中保持清醒頭腦,維護部落的團結穩定,成為了擺在所有人麵前的一道難題。
這一天,匈奴部落首領會議在羌渠的王帳之內再次召開。
上一次會議,眾人罵罵咧咧,最後不歡而散,沒有達成什麽定論。
與漢人貿易而迅速崛起的噶路查,堅定地站在保守派這邊。他雖然受到劉俊巨大的恩惠,卻沒有忘記自己是匈奴人。此事關乎匈奴的存亡,噶路查並沒有向並州刺史匯報。
作為被萬眾期待的後起之秀,於夫羅率先站起來,用著感慨激昂的語氣,說道:“諸位,漢庭亂了!那個叫做董卓的漢人帶著他們的皇帝從洛陽跑到了長安。還給咱們傳來了旨意。咱們大匈奴沉浸多年,也是時候讓漢人見識一下咱們手中鋒利的彎刀了!”
青壯派首領紛紛點頭,他們匈奴人本就是草原上的雄鷹,也該展翅高飛了。
羌渠單於冷聲說道:“漢人若是那麽簡單就被咱們打敗。咱們也不用龜縮在這裏了。之前的十幾萬鮮卑騎兵南下,可結果呢?丟盔棄甲,一敗塗地,甚至連王庭都被漢人給燒了。我匈奴現在是恢複了一點元氣,但可戰之兵頂多就是三萬。漢人麵對十幾萬鮮卑騎兵都不怕,甚至擊敗之。我匈奴三萬比得上十幾萬的鮮卑騎兵?”
一些見識過漢人恐怖的匈奴部落首領對羌渠的金玉良言是堅信不疑。他們匈奴人以前就是和大漢大戰了數百年,被打得不是西遷,就是躲在漢人的羽翼下瑟瑟發抖。
現在的生活雖然有點窩囊,但總比每天提心吊膽地生活好過啊。
噶路查作為最願意保護現有狀態的新興部落首領,他立馬支持羌渠的話,說道:“單於說的沒錯。我親身經曆過漢人和鮮卑人的戰爭。漢人的實力,不是咱們可以招惹的。”
“住口!”於夫羅指著噶路查罵道:“噶路查,你這個卑微的門戶奴隸,靠著漢人的施舍上位。未戰先卻,亂我軍心,你給我滾出去!”
噶路查最忌諱的就是別人提起他是奴隸出身,被人公然指出來,他是氣得臉都紅了。
在匈奴各部首領之中,大部分的首領是瞧不起噶路查的,認為噶路查無法和他們這些出身高貴血統的首領同席而坐。故而沒有人為噶路查主持公道。
羌渠也不會當著所有人的麵前讓自己的兒子下不了台。
噶路查看出問題所在,氣憤地走出來王帳,然後直接帶著自己的部下直接往自己的領地迴去。
噶路查離開之後,羌渠才開口道:“於夫羅,現在咱們匈奴人應該團結一致。你不應該公然侮辱噶路查首領。”
於夫羅心裏非常不屑,剛才羌渠都沒有為噶路查說話,現在說這個有什麽用?
“父親,這一次可是咱們最好的機會。我聽說董卓這次不僅僅是給咱們這裏送來了旨意,連白波黃巾也收到了旨意。以我看來,隻要我們出兵進軍河內,那麽劉俊定然首尾不能相顧。此事大有可為!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扶於羅還是盡自己的努力來勸說羌渠。
隻可惜羌渠已經老了,顧慮太多,實在不敢拿整個南匈奴來冒險,還是堅持地說道:“不!太冒險了。千萬不可以挑戰劉俊的底線。本單於不想咱們匈奴走鮮卑的老路。都散了吧!”
羌渠不想在這個問題上多浪費時間。他也想重塑匈奴的榮光,隻是目前不是時機,匈奴還需要更多的時間來休養生息。
在場的青壯派是一臉的鬱悶,羌渠的決定實在讓他們失望了。
首領會議,再一次無功而返。
於夫羅帶著不甘,迴到了自己的營帳。而其他青壯派的部落首領和將領也紛紛前來拜訪。
“扶於羅王子,單於如此弱懦,我匈奴錯失良機啊!”一個青年將領非常不甘心地說道。
其他人也紛紛附和。
於夫羅也知道羌渠失去了雄心,但畢竟是自己的父親,他也不能違背。
這時候,一個部落首領沉聲說道:“單於老了!我以為於夫羅王子英勇果斷,當為我大匈奴新的單於!”
在場的年輕人聞言,眼睛一亮。
羌渠老了,做事不夠血性和魄力,不足以帶領新生的匈奴。現在也是時候換人了。
“沒錯。單於也該退位了。”
“咱們推舉於夫羅王子成為新的單於。”
於夫羅聽得十分開心,他早就有代替自己父親的野心,隻是無奈之前的實力不足。眼下有這麽多人支持自己,於夫羅的內心開始躁動起來。
然而就在於夫羅想要表態的時候,羌渠派人傳喚他。
於夫羅隻能遵從命令來到了羌渠的王帳。
一進門,於夫羅就發現羌渠十分嚴肅地盯著他。於夫羅有點害怕,馬上恭敬地對羌渠說道:“父親,你找我有什麽事麽?”
“怎麽?那麽怕我?”羌渠語氣平淡,眼睛裏流露出一絲不滿,說道:“自從得到漢人朝廷的旨意,你小子就一直上躥下跳。獲得了不少人的支持。是不是想著我老了,你該取而代之了?!”
被說中內心的於夫羅嚇得冷汗直流,眼神躲閃,嘴硬道:“我哪裏有這樣的想法?父親千萬不要誤會了!孩兒,絕對沒有二心。”
任何當權者都不會允許自己的身邊出現威脅地位的存在,哪怕是親生兒子。
匈奴人以強者為尊,父子相殘,兄弟相殺,是再正常不過了。
羌渠已經察覺出不對勁,今日特來試探於夫羅。然而於夫羅的表現已經讓羌渠萬分確定這小子有取代他的野心。
此時的羌渠自認為春秋鼎盛,還沒有到退位的時候,於夫羅的威脅讓羌渠非常反感。
要不是於夫羅是羌渠親生兒子,恐怕現在已經人頭落地。
殺人,在羌渠眼裏太正常不過了。
“你倒是有孝心。”羌渠對於夫羅說道:“鮮卑退守大漠。茫茫草原,有能者居之。你素有大誌。吾就給你五千騎兵,北上草原,恢複匈奴的榮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