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官上朝,肅穆莊重。


    清晨的陽光灑在宮殿金頂之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


    大臣們身著朝服,列隊進入朝堂,他們的步伐穩健而有序,彰顯著對皇權的敬畏。


    宋徽宗高坐於龍椅之上,威嚴赫赫。


    他的目光掃視著群臣,每一個人都感受到了那股無形的壓力。在他的身旁,侍立著一群忠誠的內侍,他們的存在讓朝堂更加莊重。


    大臣們依次向皇帝行禮,高唿萬歲,聲音響徹朝堂。


    一切禮畢,


    宋徽宗靜靜的看著眾臣,


    心裏很煩,


    尤其是這幾天,


    l李貴妃不停的在自己耳邊說著濤兒的壞話。


    關於揚州的事情,


    所有的奏報,


    趙濤八百裏加急已經呈獻給皇上了,


    對於趙濤的做法,宋徽宗又氣又急,但是,事情已經發生了,


    自己也盡力了,還是沒有阻止趙濤的行為。


    宋徽宗懷疑趙濤是不是就是闖禍的精。


    看來成家了,還是不能阻止趙濤惹禍。


    最近參趙濤的折子越來越多,


    尤其是揚州,兩淮的官員。十個有九個是


    宋徽宗想,看來自己這個三兒子惹了眾怒了。


    剛要下旨要懲治趙濤,一是穩定朝廷官員,二是平息李貴妃的怒氣。


    站在百官中錢家勢力,


    這時候,早就得到錢老的授意。


    因為在鏟除孫李兩家,


    趙濤就和錢老說過,連根把孫李兩家拔起來。


    兩淮,揚州等地孫李兩家的官員的罪狀在孫老李老死的當天,就送到了錢老手中,


    錢老快馬加鞭的傳到錢家朝中勢力手上。


    今天就是錢家對孫家李家這兩個龐然大物動手了。


    現在孫李兩家勢力的頭領已經被趙濤斬首,


    孫李兩家此時群龍無首之際,


    參奏趙濤的奏章並沒有多大的重量級人物。


    作為錢家領頭羊——錢如初


    現在血液莫名地興奮,因為這十多年來,孫李錢三家勢力在揚州兩淮地方並立,誰都奈何不了誰,


    現在對方被趙濤哢嚓了,


    富裕的揚州,那是多大的蛋糕,就剩下錢家一人獨享,


    是時候鏟除所有孫家李家的勢力了,而這個發令槍就在自己手裏。


    不興奮才怪。


    錢如初一步走出去,


    首先對兩淮李統領發難,


    畢竟參奏趙濤的,他首當其衝。


    :‘啟稟陛下!微臣今日鬥膽參奏李統領一樁大罪——貪贓枉法、吃空餉!


    據微臣所知,李統領身負重任,但卻利用職權之便大肆斂財、收受賄賂;


    不僅如此更有甚者,他還虛報兵員領取糧餉中飽私囊!


    此等行徑天理難容啊!孫李兩家走私鹽三十萬膽,李統領不僅不查,還助紂為虐,為走私保駕護航。


    陛下!長此以往


    必將動搖我朝根基危害江山社稷呀!懇請陛下明察秋毫嚴懲不貸以正國法綱紀!也給那些妄圖效仿者一個警示!


    此話一出,本來安靜的朝廷一下喧囂了起來。


    李家的一個禦史,站出來,


    :“錢侍郎,你又憑證,在這裏攻擊一個維護兩淮兢兢業業的統兵將領。”


    錢如初不緊不慢的從袖子裏拿出來幾封信:''此信是三皇子趙濤從李家搜出來的,上麵有李統領和李家走私生鐵,走私鹽的書信,上麵樁樁件件都是他們親筆所謂。”


    這個禦史一下不做聲了。


    宋徽宗見有證據:‘小順子,給朕拿上來。”


    宋徽宗拆開信件,裏麵果然是李統領的犯罪證據。


    宋徽宗大怒:“豈有此理,把李統領革職查辦,交大理寺審理。”


    事情還沒有完。


    錢若初向一個禦史使了一個眼神。


    ”臣有本奏。“


    :“劉愛卿請將”


    :“本官參及孫海之前兩任鹽道使,現任鎮江知府,泰州知府,


    他們在揚州城擔任著鹽道使這一要職時候。


    整整四個年頭,他們利用職權之便,大肆虛開鹽引,將國家的鹽業資源視為自己斂財的工具。


    他們兩人貪婪無度,


    毫不顧忌法律和道德底線,收受賄賂成風,貪贓枉法之事屢屢發生。


    他們背離了為官應有的公正廉潔之道,拋棄了對百姓的責任與擔當,隻為滿足自己無底洞般的私欲。


    這裏有揚州商會所有老板商人聯名舉報,還有商會行賄兩人的賬本作為證據,


    請皇上過目。


    這一參奏,


    瞬間讓曾經在揚州兩淮等地任過職的官員不淡定了。


    這是要倒查三四年啊。


    在揚州任過職務的那個人沒有到孫李兩家的好處啊。


    現在被翻出來,


    心裏能不害怕嗎


    參奏的兩位鹽道使已經在別的地方任別的職務了了,


    甚至快要告老還鄉,


    竟然被挖出十年前任職時候違法的事情。


    宋徽宗也沒想到會這樣。


    但是有禦史參奏,而且還有實實在在的證據,


    宋徽宗想放他們一馬也不行。


    :“呈上來。”


    宋徽宗隨便翻了翻,根本看不懂,但是那些商會老板簽名還是能看出來的,確實是真的。


    宋徽宗擼了一下胡子:“一通交給大理寺查辦吧。”


    一時間兩淮三名官員落馬。


    其實趙濤有好多官員的證據,但是大多數也隻是附庸,並不是孫家李家的人,


    也不能一網打盡,水至清則無魚,都抓起來,當地的工作也就沒法開展了,這樣辦幾個大官,也給那些人敲個警鍾。


    朝廷上的幾個大佬,心裏有點打鼓,尤其是童貫,秦檜,梁中書等人。


    這些參奏的人,自己是一點沒有得到消息了,


    心裏瞬間覺得,自己失去了對朝廷的掌控力。


    反而錢家成了趙濤的打手了。


    心裏有些危機感。


    不過錢家並沒有罷手。


    :\"啟奏皇上,關於揚州知府,兩淮轉運使董奇之死,揚州錢通判早就在兩年前遞交給朝廷,是吏部李忠故意扣下,隱瞞不報。使兩名朝廷官員死的不明不白。如此罪大惡極,請皇上嚴查。”


    此一參奏,所有人都明白了,


    這是樹倒猢猻散,


    孫家和李家要徹底玩完呀。


    就是李貴妃迴來從中周全也是白費。


    朝堂的風向一下轉變了。


    早就有孫李兩家官員犯罪的證據的朝廷命官,紛紛出來參奏,


    出現牆倒眾人推的場麵。


    甚至有的官員直接參李貴妃任人唯親,窩藏罪犯,幹預朝廷,僭越禮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救嶽飛建強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斬孽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斬孽緣並收藏救嶽飛建強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