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袁崇煥抬起右手,準備下達炮擊命令時,就見城門突然打開,一個人高舉著一麵白旗朝這邊飛奔而來……
許多的士卒都看到了這一幕,就連一旁的幾名千戶都陷入了猶豫,畢竟作為一支新軍……他們也是第一次在真實的戰場上見到這副場麵,一時間也沒了主意,隻好一同聚到了袁崇煥的身邊拱手問道:“主將,這……還打麽?”
袁崇煥被眾人問得一愣,心說這不是明白的拖延之策麽??又何須來問??那麽大的狼煙還在那點著,你們就看不見!??
但是看著眾人懇切的眼神,袁崇煥稍一思量後,又笑了笑,臨時改了主意……
廣西府民風向來憨實,隻是說說……他們未必也會全信,罷了,就用當下做個教訓,給你們上一課吧……以免將來你們獨自領兵時再犯下同樣的錯誤……
想到這,袁崇煥大手一揮,朗聲應道:“那就讓此人進來,聽聽他想說什麽吧!”
“是!!”
“放此人入營——!!!”
“放此人入營——!!!”
一聲聲傳令,通過空中的行天旗令下達至各營,離著中陣最近的淺灘步兵攔下了此人,一番搜身後確定沒有攜帶任何暗器,便派出兩名士兵將此人一路領進了中軍大帳。
此時,帳中的袁崇煥喊來三名千戶,各自交代了幾句,三名千戶便各領著一千人馬朝著中陣後方的山脈和渡口而去,隻等安南使節入帳之後,袁崇煥說了一句:“去請翻譯官,”
而安南使節卻微笑著一拱手,應聲道:“將軍不必,外臣……會講漢語……”
“哦??那倒是省了不少麻煩……”袁崇煥坐在帥位上撚了撚胡子,冷笑了一聲,便抬手一比,朗聲說道:“那外史此次前來,可是代你家主子領降?”
“然!亦……不盡然……”
“呦……那是何意啊?”袁崇煥都給氣樂了,啥叫對也不全對啊?跟我這打啞謎??
卻見安南使者上前一步,躬身一揖,大聲喊道:“我王深知不是大梁的對手!甘願領降!但外臣心中有所不明!還望將軍不吝賜教!”
“講!!”
袁崇煥也懶得跟他廢話,知道他說這些無非都是為了拖延時間,便借著機會想讓這幾名傻憨的千戶聽聽,什麽叫“自找麻煩”!!81zw.????m
“外臣私以為!此中原泱泱大國與我安南,雖語言略有不同,但亦屬同文同種!三千年前!我等安南之民亦是從楚地流亡至此的黎民!與中原如同一衣帶水,咫尺相連之情!故我王雖遠在偏虞,亦歲歲稱臣,年年納貢,以母國而效大梁!今兩國間無刀無戈!將軍何故領兵伐我子侄之國!!還望將軍為外臣解惑!!”
“哈!!好一張利嘴啊!一杆子都給本將捅到三千年前去了!!”
“哈哈哈哈!”
袁崇煥的一句嗤笑,引得一眾千戶紛紛大笑連連,如今這安南國都已如砧板之肉,還不幹脆趕緊投降,卻還跑到這攀關係問罪,整了這堆廢話,何其可笑?聽得他們都後悔讓他進來,但他們不知道的是……真正會讓他們後悔的……還在後麵呢……
袁崇煥抬起手在空中晃了晃,按下了眾將的笑聲和窸窣聲,看著安南使節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迴道:“你與本將聊那三千年前的淵源,本將沒那番學問,也懶得與你掰扯,本將……就與你聊聊二十年前……可好?”
“這……”安國使臣心知不好,剛要出言轉說其他,卻不想袁崇煥理都不理他,繼續說道:“二十年前,我大梁貧弱!北有北真壓境!西有瓦羅相逼!那時候……怎麽不見你們年年進貢,歲歲稱臣!?為我母國效力!!”
“當時……!!”
“那本將就再多問你一句!昔日我大梁之寧明,憑祥,高平,保樂,河江五縣今又在何人的治下,你答的上來麽?說呀!!”
袁崇煥憤然拍桌,此等朝秦暮楚的虎狼之輩還好意思在這時候和自己攀關係了!當初大梁貧弱的時候!正是他安南趁機北上,吞並了大梁上萬畝沃土!致使百姓流離失所,骨肉分離,如今大梁強大了……他們又跑這搖尾乞憐給誰看!!
“怎麽??答不上來了麽!?那就少說廢話!本將命你即刻返城告訴你家主子!一個時辰內,熄滅狼煙,開城們卸甲歸降!!否則……休怪我大梁槍炮無眼!你西都……勢必生靈塗炭!!趕出去!!”
一聲令下,幾名千戶當時就來了脾氣,拎著這個老頭的脖領就走出了帥帳,扔上了馬背!
“還不快滾!!”
刀背順勢往馬駒的屁股上一拍,安南外史慌亂間趕忙抓緊韁繩,一溜煙又朝著都城跑去……
“行了……你幾人領四千步兵於本陣後方支起防盾,駐防後翼,如本將所料不差……再過一個時辰,那都城裏的狼煙也依舊不會熄,而安南的援軍……也該到了……”
“啊??主將!?那這……您既然早就猜想如此,又何必與他空費口舌呢??”
“哼!還不都是談給你們看的!記住了……下次刀已出鞘,便不可再如今天這般婦人之仁了……!!”
袁崇煥懟了眾人個麵紅耳赤後,便走迴帥帳,繼續翻看輿圖……
如他所料不差,安南最先趕到的援軍應該就是這越池和伏安兩城的兵馬,此二地向來都是安南的駐兵重地,而他……也早已提前做好了安排,隻等著這兩支援軍鑽進自己的口袋!
就用這些安南士卒的性命……去換安南都城裏的黎民吧……
反正這當頭一棒,隻是靠殺些個百姓,顯然也不夠疼!打不醒他們!
暮時……
槍炮齊備,全都對準了後方……
而城中的狼煙,也正如袁崇煥所料,遲遲不曾熄滅……
一場大戰……在詭異的寧靜中,緩緩靠近……
…………
………………
許多的士卒都看到了這一幕,就連一旁的幾名千戶都陷入了猶豫,畢竟作為一支新軍……他們也是第一次在真實的戰場上見到這副場麵,一時間也沒了主意,隻好一同聚到了袁崇煥的身邊拱手問道:“主將,這……還打麽?”
袁崇煥被眾人問得一愣,心說這不是明白的拖延之策麽??又何須來問??那麽大的狼煙還在那點著,你們就看不見!??
但是看著眾人懇切的眼神,袁崇煥稍一思量後,又笑了笑,臨時改了主意……
廣西府民風向來憨實,隻是說說……他們未必也會全信,罷了,就用當下做個教訓,給你們上一課吧……以免將來你們獨自領兵時再犯下同樣的錯誤……
想到這,袁崇煥大手一揮,朗聲應道:“那就讓此人進來,聽聽他想說什麽吧!”
“是!!”
“放此人入營——!!!”
“放此人入營——!!!”
一聲聲傳令,通過空中的行天旗令下達至各營,離著中陣最近的淺灘步兵攔下了此人,一番搜身後確定沒有攜帶任何暗器,便派出兩名士兵將此人一路領進了中軍大帳。
此時,帳中的袁崇煥喊來三名千戶,各自交代了幾句,三名千戶便各領著一千人馬朝著中陣後方的山脈和渡口而去,隻等安南使節入帳之後,袁崇煥說了一句:“去請翻譯官,”
而安南使節卻微笑著一拱手,應聲道:“將軍不必,外臣……會講漢語……”
“哦??那倒是省了不少麻煩……”袁崇煥坐在帥位上撚了撚胡子,冷笑了一聲,便抬手一比,朗聲說道:“那外史此次前來,可是代你家主子領降?”
“然!亦……不盡然……”
“呦……那是何意啊?”袁崇煥都給氣樂了,啥叫對也不全對啊?跟我這打啞謎??
卻見安南使者上前一步,躬身一揖,大聲喊道:“我王深知不是大梁的對手!甘願領降!但外臣心中有所不明!還望將軍不吝賜教!”
“講!!”
袁崇煥也懶得跟他廢話,知道他說這些無非都是為了拖延時間,便借著機會想讓這幾名傻憨的千戶聽聽,什麽叫“自找麻煩”!!81zw.????m
“外臣私以為!此中原泱泱大國與我安南,雖語言略有不同,但亦屬同文同種!三千年前!我等安南之民亦是從楚地流亡至此的黎民!與中原如同一衣帶水,咫尺相連之情!故我王雖遠在偏虞,亦歲歲稱臣,年年納貢,以母國而效大梁!今兩國間無刀無戈!將軍何故領兵伐我子侄之國!!還望將軍為外臣解惑!!”
“哈!!好一張利嘴啊!一杆子都給本將捅到三千年前去了!!”
“哈哈哈哈!”
袁崇煥的一句嗤笑,引得一眾千戶紛紛大笑連連,如今這安南國都已如砧板之肉,還不幹脆趕緊投降,卻還跑到這攀關係問罪,整了這堆廢話,何其可笑?聽得他們都後悔讓他進來,但他們不知道的是……真正會讓他們後悔的……還在後麵呢……
袁崇煥抬起手在空中晃了晃,按下了眾將的笑聲和窸窣聲,看著安南使節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迴道:“你與本將聊那三千年前的淵源,本將沒那番學問,也懶得與你掰扯,本將……就與你聊聊二十年前……可好?”
“這……”安國使臣心知不好,剛要出言轉說其他,卻不想袁崇煥理都不理他,繼續說道:“二十年前,我大梁貧弱!北有北真壓境!西有瓦羅相逼!那時候……怎麽不見你們年年進貢,歲歲稱臣!?為我母國效力!!”
“當時……!!”
“那本將就再多問你一句!昔日我大梁之寧明,憑祥,高平,保樂,河江五縣今又在何人的治下,你答的上來麽?說呀!!”
袁崇煥憤然拍桌,此等朝秦暮楚的虎狼之輩還好意思在這時候和自己攀關係了!當初大梁貧弱的時候!正是他安南趁機北上,吞並了大梁上萬畝沃土!致使百姓流離失所,骨肉分離,如今大梁強大了……他們又跑這搖尾乞憐給誰看!!
“怎麽??答不上來了麽!?那就少說廢話!本將命你即刻返城告訴你家主子!一個時辰內,熄滅狼煙,開城們卸甲歸降!!否則……休怪我大梁槍炮無眼!你西都……勢必生靈塗炭!!趕出去!!”
一聲令下,幾名千戶當時就來了脾氣,拎著這個老頭的脖領就走出了帥帳,扔上了馬背!
“還不快滾!!”
刀背順勢往馬駒的屁股上一拍,安南外史慌亂間趕忙抓緊韁繩,一溜煙又朝著都城跑去……
“行了……你幾人領四千步兵於本陣後方支起防盾,駐防後翼,如本將所料不差……再過一個時辰,那都城裏的狼煙也依舊不會熄,而安南的援軍……也該到了……”
“啊??主將!?那這……您既然早就猜想如此,又何必與他空費口舌呢??”
“哼!還不都是談給你們看的!記住了……下次刀已出鞘,便不可再如今天這般婦人之仁了……!!”
袁崇煥懟了眾人個麵紅耳赤後,便走迴帥帳,繼續翻看輿圖……
如他所料不差,安南最先趕到的援軍應該就是這越池和伏安兩城的兵馬,此二地向來都是安南的駐兵重地,而他……也早已提前做好了安排,隻等著這兩支援軍鑽進自己的口袋!
就用這些安南士卒的性命……去換安南都城裏的黎民吧……
反正這當頭一棒,隻是靠殺些個百姓,顯然也不夠疼!打不醒他們!
暮時……
槍炮齊備,全都對準了後方……
而城中的狼煙,也正如袁崇煥所料,遲遲不曾熄滅……
一場大戰……在詭異的寧靜中,緩緩靠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