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當時阿台一直推行著令人窒息的“高壓統治”,汪呈鬆即便再怎麽想家也不敢輕易和旁人說起。


    按照當時的《戒嚴法》,稍有不慎,他就會被扣上各種各樣的帽子。


    如果真是那樣,他或許就永遠見不到自己的親人了。


    直到上世紀八十年代以後,隨著阿台內對於和大陸相關的信件、物品、書籍逐步放開限製;


    汪呈鬆才有機會和當時的村長提起了自己想在大陸尋親的事情。


    可是,這麽多年過去了,大陸和阿台在過去幾十年間幾乎相互封閉隔絕;


    此時想要在大陸的十億人裏找到自己失散多年的女兒,這談何容易!


    2013年的下半年,已經退休多年的汪呈鬆從村長手裏接過了一個“百歲禮包”;


    這一年,他已經101歲了。


    然而,收到禮物後,汪呈鬆的臉上還是不見喜色;


    他拉住前來送禮包的村長陳慧琳問道:


    “之前我讓你們幫我找女兒,現在你們知道她的消息了嗎?”


    “阿公,還不太確定誒。”陳慧琳搖了搖頭;


    “不過,前段時間我們有接到一個大陸打來的電話說是來尋親的…”


    聽到這句話,汪呈鬆幾乎兩眼放光地盯著陳慧琳說道:


    “你說的是真的嗎?我的女兒找到了?”


    陳慧琳上前握住汪呈鬆的手說:


    “哎呀!我剛剛不是說還不確定嗎?如果你真的很著急的話,那你可以打電話過去試試看呐。”


    也許是出於軍人本能的警惕,汪呈鬆對於這個消息顯然還是有些不放心的,他一再地叮囑陳慧琳一定要核實對方的身份。


    而事實上,這麽多年以來汪呈鬆的家人也沒有放棄過尋找他的下落;


    雖然在大陸的官方檔案中,汪呈鬆同誌早在金門戰役時就成為了“烈士”。


    但是,對於一張活不見人,死不見屍的“烈士證書”,汪呈鬆的家人還是秉持著將信將疑的態度。


    在苦熬了幾年之後,汪呈鬆的妻子選擇了改嫁;


    然後轉手將女兒王秀蘭交給了汪呈鬆的哥哥撫養,後來汪呈鬆的哥哥又舉家搬到了川省的雅市。


    父親離開家的時候,王秀蘭還隻有兩歲,她對父親唯一的印象便是那兩塊大洋;


    母親告訴她,這是父親臨走前留給家裏的。


    所以這麽多年過去了無論搬了多少次家,家裏又遭遇了多少變故;


    那兩塊大洋他們都一直保留著,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夠依靠它們找到父親的下落。


    身在川省的王秀蘭也不止一次向村裏的幹部提起過想要尋找父親的想法,但村幹部都以“烈士證書”為理由拒絕了王秀蘭的要求;


    於是,王秀蘭隻有通過媒體、網絡等多種渠道繼續尋找父親的消息;


    2013年11月底,王秀蘭接到了一個陌生號碼的來電。


    對方聲稱是阿台的尋親誌願者,此時已經快70歲的王秀蘭依舊保持著警惕心;


    對方上來便問:“請問您的父親是不是叫王成鬆呢?”


    “沒錯,我的父親是叫這個名字。”王秀蘭淡淡地迴答道。


    “他現在人在阿台,他想讓我們轉告你…”


    誰知,那邊的工作人員連話都沒有來得及說完便被王秀蘭掛掉了電話;


    這些年來,打著尋親幌子招搖撞騙的人太多了。這讓王秀蘭無法輕易相信別人。


    半分鍾後電話再次響了起來,王秀蘭在內心掙紮了好一陣之後還是決定聽聽對方到底要說什麽;


    於是,她拿起聽筒默默地放在耳邊。


    “哎喲!王奶奶,不要著急嘛。”


    “您想一想,您的父親是不是有幾個兄弟?他們分別叫王成根、王成銀、王成進。”


    令王秀蘭感到驚訝的是,對麵的人竟然對她家庭情況這麽了解;


    此時,她已經有些心動了。


    而在汪呈鬆這邊,他的“尋親之路”也不順暢;


    因為王秀蘭告訴誌願者,自己父親的小名叫做“阿鬆”。


    但是,汪呈鬆則非常堅定地表示自己絕對沒有這個小名,對方要找的那個人肯定不是自己!


    因為彼此之間的信息不對稱,汪呈鬆的村長陳慧琳直接拒絕了王秀蘭進一步的通話要求;


    陳慧琳如此謹慎的原因也很簡單:這些急於尋找親人的阿台老兵們都已經是風燭殘年了。


    他們的身體和精神,都受不起一次巨大的落差和打擊;


    所以,如果不是非常確定,她一般會選擇不讓老人知道這件事。


    而且,八年前,汪呈鬆就被阿台社會上一群號稱“尋親團隊”的人騙走了五十萬新台幣!


    那可是老人家一生的積蓄啊!!


    那是他存著準備補償女兒的,沒想到被那些喪心病狂的人冒充他女兒騙了去;


    所以從這以後,汪呈鬆變的格外警惕。


    眼見著自己的要求被拒絕了,王秀蘭也十分苦惱;


    她覺得如果對麵真是自己的父親,為何他現在對於尋親的事情卻一點都不著急呢?


    或許真的找錯了吧。


    眼看著,這對分離了半個多世紀又即將重獲團圓的父女有可能因此錯過,所有幫助他們的人們都捏了一把汗;


    在最關鍵的時刻還是大陸的誌願者靠譜,他們決定:


    親赴阿台,找到汪呈鬆老人當麵了解情況!


    幾個月後,2014年的春節才剛剛過去,王秀蘭就接到了尋親誌願者們的一個電話:


    “王奶奶告訴你一個好消息,我們在那邊找到你的父親了,我們馬上去見他好不好?”


    此時的王秀蘭也沒有多想,她非常幹脆地迴複了對方:“好!”


    在飛往阿台的客機上,王秀蘭一會兒哭一會笑,沒想到這輩子還有機會見到父親;


    迴憶起這麽多年自己因為缺少父愛所受的種種委屈,她又對這次見麵感到害怕。


    她怕誌願者們的消息有誤,她也不知道見到父親以後自己應該如何自處...


    下飛機後,大家足足等了半個多小時,汪呈鬆老人才一手扶著腰背,一躬一步地來到了相約的見麵地點。


    一見麵,王秀蘭老人再也控製不住自己了,一把衝上前去拉住了汪呈鬆;


    大喊道:“爹,我們這麽多年,可算是找到你了!”


    但此時的汪呈鬆並顯得多高興,他一把推開王秀蘭的手大吼道:


    “你是一個騙子吧?你不是我的女兒!”


    “我還沒有確定你的身份 你一上來就拉我的手幹什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那些年,我在下麵兼職的日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亓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亓宜並收藏那些年,我在下麵兼職的日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