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二炮死了,馬大炮哭天搶地。他的傷心欲絕,並不是一奶同胞的感情,他是為了銀子,敢活埋親爹的主。
他的悲傷過度,更多是想表現給春藤舉看:我的親弟弟,為了“大東亞共榮”,死在偵緝隊裏。
但春藤舉沒有親自去吊唁。死了一千多鬼子,哪還有心情去管馬二炮?不僅如此,馬二炮的死,在春藤舉震驚又無比煩亂中,卻又像聞到了一個臭屁。
城外糟心,城裏也叫人省心,死的還是偵緝隊隊長,還是死在偵緝隊。這說明,安平就沒平安消停的地方了。
當然,麵子上的事還要說的過去,春藤舉派人送去花圈,算是對馬家最大安慰。
好歹馬二炮是偵緝隊長,一個花圈就打發了?馬大炮心裏像灌了一桶冰,哇涼一片。但他還是給春藤舉打電話,哭著表示了感謝,並說一定和八路軍勢不兩立,並永遠忠於皇軍。
春藤舉不相信馬大炮鬼話,但心裏還是有所愧疚,又安慰馬大炮兩句:“馬桑,你的良心大大的好,請節哀。我已經命令,全城戒嚴,搜捕城內抗日分子,為馬隊長報仇。”
節你奶奶個腿的哀,報你娘的仇!趕明八路就打進城來,要了你的狗命!馬大炮心裏罵著,哽咽著說:“謝謝中佐——”
他讓春藤舉看自家的悲慘,是在為自己想後路。
山裏八路越來越厲害,一天時間就幹掉一千多鬼子,照此勢頭發展下去,早晚打進安平城。
更因為馬二炮的死,馬大炮真的怕了,說不準哪一天,一顆子彈打進他的腦袋,要了他的狗命。
而他早就看的清楚,鬼子不過是利用他們罷了,即便中間不收拾他,到最後也兔死狗烹。
安平不再安靜、平和,包括城裏,馬大炮想走了。先拿出二十根金條,委托尹子林,打聽省城房子,並調往省城治安軍。他知道,雖然鬼子不是人,但這年頭不抱緊日本人大腿,就沒辦法保全自家財產。
他告訴尹子林,會在麥收之後去省城。小麥收獲在即,馬大炮舍不得那些田租,至少今年,他要看著糧食,收進馬家橋的糧倉 ,再換成銀元,一起拉到省城。
尹子林答應了,並收下了金條。在去省城之前,把金條交給交通員老胡。第二天夜裏,劉芳帶著縣委同誌,把二十根金條交到栓子和趙鵬舉手中。
好家夥,出手就是二十根金條,馬大炮那混蛋得多有錢?
趙鵬舉又眨眨眼,看著劉芳,嘿嘿笑著說:“劉書記,有個事不知道當說不當說?”
劉芳大概猜出趙鵬舉意思,笑了:“你們的事,我不摻和,你們給不給李團長說,那是你們的事。”
趙鵬舉慌忙點頭:“好,好,劉書記,隻要你不說,就行。”
栓子白了趙鵬舉一眼:“還多嘴,劉書記說了,不摻和咱們的事。”
趙鵬舉仍嘿嘿笑:“那是,那是,劉書記是咱安平的人。”
栓子卻又把金條還給劉芳:“劉書記,這些錢用來購置布匹,做軍裝。剩下的,全買成糧食。”
劉芳點頭:“那做多少軍裝?”
栓子說:“每人兩套,先做一千六百套。”
這就是八百人的軍裝,趙鵬舉又嘿嘿笑了:“做這麽多,我看你是想當團長了。”
“為什麽不能當團長?按你們戰功,我看當團長綽綽有餘。”劉芳說道。
趙鵬舉聽了,心裏那個暢快,卻笑著說道:“劉書記,千萬別表揚他,他會驕傲的。”
栓子沒驕傲,一點都沒有,因為他心裏依然裝滿對鬼子的仇恨。
不用劉芳說,獨立營自己報告了計劃。
除獨立營外,另外四個營已開始進行外圍作戰,以補充彈藥給養。而獨立營幾乎連續作戰 ,需要休整。但要把近期工作、戰鬥計劃報上去。
栓子也沒想接著打。他從書上看到,從齊國誌嘴裏聽到,“一張一弛,文武之道”。以栓子理解,打仗也講究節奏,該打的時候,猛打,打完就休息整訓,以厲再戰。
而且,現在除了馬大炮,其它目標還真不好打。
首先是安平縣鬼子二狗子。事實證明,春藤舉是對的,山裏的八路不好招惹,最好別去招惹。甚至,當著師團長井出鐵藏的麵,說誰能打敗山裏的八路,他會選擇剖腹謝罪。
他以命相賭,卻沒引起井出鐵藏重視,加上羽生環奈信誓旦旦,說一定能消滅山裏八路……
慘敗,血淋淋的慘敗,皇軍士兵屍體,裝在大車上,抬上汽車,轟隆隆向北駛過來,後麵看不到尾。
羽生環奈的屍體最晚運了迴來,上麵蓋著白布。用的是牛車,還是頭老牛,晃悠悠,慢騰騰。
拉到東南城下,軍曹向春藤舉報告。
春藤舉不想再看最後一眼,甚至,他想找來鞭子,鞭笞羽生環奈的屍體。
羽生環奈的一己之私,害死一千三百多皇軍,還損失兩個保安營。
春藤舉下令,封鎖四城,搜捕城裏反抗分子,同時戒嚴整條封鎖線,嚴防死守,不準出戰。
齊縣、潞河、南水、九山、兆城、薛城,周圍一圈,挨著的,不挨著的,不管是鬼子,還是二狗子,都成了驚弓之鳥,就夜裏睡覺也都睜著眼。
得讓鬼子緊繃的弦放鬆下來,才能有機會。正好利用這個機會,好好休整,好好訓練,同時繼續挖壕溝,修戰壕,還有交通壕和地道。還要準備大量火藥。
栓子向齊國誌提出,想在山林也修築工事,挖掘山洞,以更好打敵人伏擊,並阻擊敵人。
齊國誌很支持,還和栓子一起,勘察地形。
山林雖大,但隻要用心,總能找到有效的防守辦法。
時間一天天過去,天氣也越來越熱,穿著單薄的衣服,也能冒出了汗珠。訓練仍在繼續,尤其騎兵,必須慢工出細活,從喂到養,了解馬的習性,和自己戰馬成為好朋友,從騎乘到劈刺,到射擊,熟練掌握馬術,掌握馬背上的戰鬥要領,需要長期的艱苦訓練。
終於,麥子黃了,陽光下,飄滿了麥香。戰士們也準備好了鐮刀,有自己開墾的荒地,也幫山裏和胡集鄉的百姓收割。
他的悲傷過度,更多是想表現給春藤舉看:我的親弟弟,為了“大東亞共榮”,死在偵緝隊裏。
但春藤舉沒有親自去吊唁。死了一千多鬼子,哪還有心情去管馬二炮?不僅如此,馬二炮的死,在春藤舉震驚又無比煩亂中,卻又像聞到了一個臭屁。
城外糟心,城裏也叫人省心,死的還是偵緝隊隊長,還是死在偵緝隊。這說明,安平就沒平安消停的地方了。
當然,麵子上的事還要說的過去,春藤舉派人送去花圈,算是對馬家最大安慰。
好歹馬二炮是偵緝隊長,一個花圈就打發了?馬大炮心裏像灌了一桶冰,哇涼一片。但他還是給春藤舉打電話,哭著表示了感謝,並說一定和八路軍勢不兩立,並永遠忠於皇軍。
春藤舉不相信馬大炮鬼話,但心裏還是有所愧疚,又安慰馬大炮兩句:“馬桑,你的良心大大的好,請節哀。我已經命令,全城戒嚴,搜捕城內抗日分子,為馬隊長報仇。”
節你奶奶個腿的哀,報你娘的仇!趕明八路就打進城來,要了你的狗命!馬大炮心裏罵著,哽咽著說:“謝謝中佐——”
他讓春藤舉看自家的悲慘,是在為自己想後路。
山裏八路越來越厲害,一天時間就幹掉一千多鬼子,照此勢頭發展下去,早晚打進安平城。
更因為馬二炮的死,馬大炮真的怕了,說不準哪一天,一顆子彈打進他的腦袋,要了他的狗命。
而他早就看的清楚,鬼子不過是利用他們罷了,即便中間不收拾他,到最後也兔死狗烹。
安平不再安靜、平和,包括城裏,馬大炮想走了。先拿出二十根金條,委托尹子林,打聽省城房子,並調往省城治安軍。他知道,雖然鬼子不是人,但這年頭不抱緊日本人大腿,就沒辦法保全自家財產。
他告訴尹子林,會在麥收之後去省城。小麥收獲在即,馬大炮舍不得那些田租,至少今年,他要看著糧食,收進馬家橋的糧倉 ,再換成銀元,一起拉到省城。
尹子林答應了,並收下了金條。在去省城之前,把金條交給交通員老胡。第二天夜裏,劉芳帶著縣委同誌,把二十根金條交到栓子和趙鵬舉手中。
好家夥,出手就是二十根金條,馬大炮那混蛋得多有錢?
趙鵬舉又眨眨眼,看著劉芳,嘿嘿笑著說:“劉書記,有個事不知道當說不當說?”
劉芳大概猜出趙鵬舉意思,笑了:“你們的事,我不摻和,你們給不給李團長說,那是你們的事。”
趙鵬舉慌忙點頭:“好,好,劉書記,隻要你不說,就行。”
栓子白了趙鵬舉一眼:“還多嘴,劉書記說了,不摻和咱們的事。”
趙鵬舉仍嘿嘿笑:“那是,那是,劉書記是咱安平的人。”
栓子卻又把金條還給劉芳:“劉書記,這些錢用來購置布匹,做軍裝。剩下的,全買成糧食。”
劉芳點頭:“那做多少軍裝?”
栓子說:“每人兩套,先做一千六百套。”
這就是八百人的軍裝,趙鵬舉又嘿嘿笑了:“做這麽多,我看你是想當團長了。”
“為什麽不能當團長?按你們戰功,我看當團長綽綽有餘。”劉芳說道。
趙鵬舉聽了,心裏那個暢快,卻笑著說道:“劉書記,千萬別表揚他,他會驕傲的。”
栓子沒驕傲,一點都沒有,因為他心裏依然裝滿對鬼子的仇恨。
不用劉芳說,獨立營自己報告了計劃。
除獨立營外,另外四個營已開始進行外圍作戰,以補充彈藥給養。而獨立營幾乎連續作戰 ,需要休整。但要把近期工作、戰鬥計劃報上去。
栓子也沒想接著打。他從書上看到,從齊國誌嘴裏聽到,“一張一弛,文武之道”。以栓子理解,打仗也講究節奏,該打的時候,猛打,打完就休息整訓,以厲再戰。
而且,現在除了馬大炮,其它目標還真不好打。
首先是安平縣鬼子二狗子。事實證明,春藤舉是對的,山裏的八路不好招惹,最好別去招惹。甚至,當著師團長井出鐵藏的麵,說誰能打敗山裏的八路,他會選擇剖腹謝罪。
他以命相賭,卻沒引起井出鐵藏重視,加上羽生環奈信誓旦旦,說一定能消滅山裏八路……
慘敗,血淋淋的慘敗,皇軍士兵屍體,裝在大車上,抬上汽車,轟隆隆向北駛過來,後麵看不到尾。
羽生環奈的屍體最晚運了迴來,上麵蓋著白布。用的是牛車,還是頭老牛,晃悠悠,慢騰騰。
拉到東南城下,軍曹向春藤舉報告。
春藤舉不想再看最後一眼,甚至,他想找來鞭子,鞭笞羽生環奈的屍體。
羽生環奈的一己之私,害死一千三百多皇軍,還損失兩個保安營。
春藤舉下令,封鎖四城,搜捕城裏反抗分子,同時戒嚴整條封鎖線,嚴防死守,不準出戰。
齊縣、潞河、南水、九山、兆城、薛城,周圍一圈,挨著的,不挨著的,不管是鬼子,還是二狗子,都成了驚弓之鳥,就夜裏睡覺也都睜著眼。
得讓鬼子緊繃的弦放鬆下來,才能有機會。正好利用這個機會,好好休整,好好訓練,同時繼續挖壕溝,修戰壕,還有交通壕和地道。還要準備大量火藥。
栓子向齊國誌提出,想在山林也修築工事,挖掘山洞,以更好打敵人伏擊,並阻擊敵人。
齊國誌很支持,還和栓子一起,勘察地形。
山林雖大,但隻要用心,總能找到有效的防守辦法。
時間一天天過去,天氣也越來越熱,穿著單薄的衣服,也能冒出了汗珠。訓練仍在繼續,尤其騎兵,必須慢工出細活,從喂到養,了解馬的習性,和自己戰馬成為好朋友,從騎乘到劈刺,到射擊,熟練掌握馬術,掌握馬背上的戰鬥要領,需要長期的艱苦訓練。
終於,麥子黃了,陽光下,飄滿了麥香。戰士們也準備好了鐮刀,有自己開墾的荒地,也幫山裏和胡集鄉的百姓收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