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明媚。大槐樹上,串串潔白的花,在風中隨風搖曳,時而隱藏於綠葉之中。


    年輕的戰士,攀爬到樹上,手握鉤子,采摘這槐花。摘下的槐花,將被送到炊事班,裹上麵糊,上鍋蒸了,替代酸澀的野菜,成為中午戰士們碗裏的美味。


    眾人坐在大槐樹旁,開會商議。內容不隻是打馬大炮,還有接下來的工作。


    騎兵排立即著手訓練。,機炮排整訓,尤其是炮兵,栓子提出很高要求,必須提高精準度,做到指哪打哪,補齊獨立營短板。


    同時安排軍事課,班長以上骨幹輪流學習。


    隨後,討論怎麽收拾馬大炮。


    肯定要收拾這混賬王八蛋了。城內傳出情報說,馬二炮被武工隊弄死後,這王八蛋嚇的沒了魂,已決定麥收之後,辭去保安團長職務,逃離安平。


    如果馬大炮走了,他那些錢財,不是轉移出去,就是被落到鬼子手裏。


    但栓子似乎著急了,也要等到麥收之後,再準備動手。


    都是這樣農家孩子,也都注意著冬小麥的長勢。等到麥子熟了,葉子發黃,至少還有二十天。


    趙鵬舉心中暗喜,到時候,說不定齊國誌就走。團參謀長,應該跟著團長指揮戰鬥,不能一直待在夫子山。


    殊不知,這正是栓子和齊國誌商量的結果。


    別看趙鵬舉、趙大富等人,打鬼子時,心眼子多,但在自己麵前,一切都寫在臉上。


    所以,齊國誌已明顯感到,自己受歡迎,但也被防備。他理解趙鵬舉等人心思。


    因為補給困難,尤其是現在,一團武器彈藥全靠繳獲,所以各營都在爭裝備,隻要進入自己腰包,別想再掏出來。


    獨立營是個例外,但不是因為栓子和趙鵬舉大方,是繳獲實在太多,又加上敵人掃蕩和李智張口要,才擠出重機槍和迫擊炮。


    栓子肯定不情願,隻能被迫自願,但和其他營長一樣,能瞞則瞞,能不給就不給。有情可原,在補給靠繳獲的情況下,都窮怕了,沒人嫌自己槍炮多。


    除了武器彈藥,還有就是軍費。八路軍不發餉,但要保證糧食、藥品,還有軍裝供應。錢仍要靠繳獲(糧食可以收點軍糧),同樣,誰都不會嫌自己錢多。說不定,還能買來急需的軍火。


    所以,他這個參謀長來的不是時候。馬家財產,可以說的上金山銀山,如果全部搶迴來,獨立營肯定富得流油。


    但李智說過,兩年之內,獨立營一切繳獲自己留著。可不到兩個月時間,團部不僅牽走六十多匹馬,還前後拉走六門迫擊炮,十挺輕重機槍。


    如此,包括栓子在內,獨立營上下誰不害怕?


    齊國誌提過意見,勸李智不要緊著一隻羊薅羊毛。李智也很無奈,迴答說,沒辦法,隻有夫子山的草好,把獨立營養的最肥。


    這出乎李智和老孟預料。他倆本以為獨立大隊走了,隻有特務連返迴。隻有區區一個連隊,小林歸山不會再著急。


    而實際情況完全相反。不僅小林龜山著急,加山更著急。井出鐵藏偷偷視察安平,在馬街據點遭到炮襲後 ,羽生環奈也著急。


    敵人的著急,讓栓子帶著戰士們,接連打出超乎想象的勝利,繳獲成山。若不是連續運走機槍、迫擊炮,讓特務連幾乎從一隻小綿羊,變成一頭肥壯的牛。


    即便如此,獨立營裝備還是在全團五個營裏,首屈一指,並遠遠超過居於第二的三營。


    齊國誌理解趙大富等人心思,但沒想到,會被趙大富當成“礙事”的人。


    的確,齊國誌沒打過多少仗。在國軍時,打的大都敗仗,也經曆過子彈貼著頭皮飛、炮彈在不遠處炸。加入八路軍後,心裏越想著上陣殺敵,卻越沒有機會。因為他記憶力好,軍事理論紮實,在115師師部時,他是作戰參謀,終日在司令部。但因為業務出眾,深得首長信賴。


    而上陣殺敵的想法卻與日俱增,多次申請到基層部隊,卻屢屢受到批評。偶爾的機會,他來了蒙山,終於成為一團參謀長,也終於實現指揮部隊,痛擊日寇的夙願。


    當然,理想與現實總是有著差距。首先,在一團,他仍然是參謀角色,不過是帶了“長”,成為團長、政委直接助手。這也不錯,至少距離戰場更近一步。


    還有就是基層部隊的裝備,以及戰士訓練水平,尤其是裝備。蒙山支隊(第七支隊)一團,說是主力團,但與原115師主力團相比,仍存在相當大差距。


    戰士們也基本沒接受過正規訓練,打仗全靠經驗,軍裝又破又爛。讓齊國誌滿意的,一是紀律性,二是敢打必勝的信念,遠遠超過國軍。


    他來到夫子山,仔細觀察過獨立營,發現與四個月前相比,有了長遠的進步。戰士身上軍裝依然破爛,即便補丁摞著補丁,看不清楚原來的顏色,但都收拾的利索。精神麵貌更不用說,剛剛的大捷,讓戰士們臉上陽光燦爛,鬥誌昂揚,相信再有一個聯隊鬼子進山,也照樣和他們拚到底,並趕出山林。


    像這樣的英雄部隊學習,同時,也想積累更多實戰經驗,所以齊國誌態度是虔誠的,認真的,怎麽會“礙事”呢。


    還是因為他的學習態度,就是虔誠的,認真的,即便知道趙鵬舉等人怕他礙事的心思,齊國誌也會見怪不怪,不放在心上。


    接下來時間,齊國誌先暫時當起軍事教員,組織班長以上骨幹,進行軍事教育。跟隨齊國誌一起來的騎兵、炮兵,也循序漸進,展開訓練。


    騎兵排轉移到北麵開闊地上,來迴奔馳。炮排則直接把馬街據點當目標,反複練習瞄準。隻要馬街據點敢開炮,炮彈就毫不客氣,打迴去。


    對馬大炮情況的偵察,仍在繼續。偵察任務主要由武功隊擔任,隊長穀小麥還多次親自進城,與城裏的同誌接頭,並直接偵察過馬大炮的家。


    之所以選在麥收後動手,栓子、齊國誌和馬大炮的想法一樣,是為了糧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怒槍1939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尚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尚笑並收藏怒槍1939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