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趙來了,坐在栓子身邊。鍋灶下的火映著栓子的臉,老趙看出了栓子心不在焉。他手裏拿著一個酒壺,還有半塊快要風幹的肉,一並交給了栓子,卻什麽也沒說。
老趙真不知道該怎麽說。半輩子走南闖北,行走在江湖,聽說過為美色爹偷了兒媳,為錢財兒子殺了爹,也親眼見過一夜暴富,目睹過一夜家徒四壁妻離子散,看到過當官不仁不義,魚肉百姓,也聽說過財主家有萬貫,卻摳搜的一個鹹雞蛋喝了半個月的酒,見過行俠仗義好漢,也相逢過劫富濟貧英雄——真所謂人間百態,稀奇古怪。
到了夫子山,參加了八路,心才不再漂泊,哪怕過著比以前更清苦,也鐵了心願意留在夫子山。他知道李智和老孟都是大好人,滿懷忠義,殺敵報國,行為處事沒得說,指揮打仗更是英雄中的英雄,可是戲詞裏都沒唱過。
截止到今天,仍搞不清楚為什麽不讓栓子當連長。在他意識裏,以兩位領導獎罰分明的行事風格,不該這麽做,也不會這麽做。當然,栓子的確犯了錯誤,現在所有人都知道了,還三條錯誤,說的明明白白,仔仔細細。
加入八路軍已經兩個多月,還當上了炊事班長,老趙懂得八路軍紀律。但老孟說過,嚴明紀律是打勝仗的保證。這一條老趙堅信不疑,同時,他又覺得既然栓子打了大勝仗,最起碼功過相抵,而不是隻處分不表揚。
中午吃飯的時候,老趙湊到老孟跟前,想給栓子說情。等老孟明白老趙意思,不由笑了:“你個老趙,不光低頭做飯,也學會操心了。”
老孟不是在批評,甚至有表揚的意思。老趙更加大膽:“這麽好的連長不去打仗,未免太可惜。”
“就是為了讓他打更多的大勝仗,不然更可惜。”老孟說的意味深長,老趙好像明白了什麽,卻又稀裏糊塗。
還想再接著問,老孟告訴老趙:“這兩天幫我盯著點栓子,這小子當了連長還是那個熊脾氣,隻要殺鬼子,連命都不顧。”
“那你和大隊長提醒他啊。”老趙說。
老孟苦笑:“上次打盤井虎次郎,迴來後李智讓他在太陽底下罰站,還說一定改。改個屁!”
老趙醍醐灌頂,一下全明白了。他沒打過仗,也不懂打仗,但知道子彈不長眼,而且都是爹娘生的肉體凡胎,打在誰身上都會鑽個眼,打的巧了,就直接要了命。栓子打仗不要命,犧牲的機會就大,但他又不是一般戰士,不能輕易犧牲,否則對獨立大隊是重大損失。但栓子就是那種見了鬼子不要命的家夥,尤其是手下兄弟被鬼子打死了,也就什麽都忘了,隻想殺鬼子報仇了。
提起栓子,誰不佩服?都說他像大隊長,是小一號的李智。老趙非常讚同,來夫子山一個月,除了聽大隊長李智的故事,剩下的就是栓子。而栓子那麽年輕,才當兵一年,這樣的進步不能不叫人嘖嘖驚奇。他好像天生就是為了打仗。
老孟的話很對,他應該打更多的打勝仗,而不是在陰溝翻了大船,這樣才叫可惜,才叫浪費。
老趙也聽說了特務連打下興隆據點經過,開始對栓子讚不絕口,打鬼子就得有這個勁頭,甚至覺得都像栓子這樣,小鬼子就蹦躂不了幾天。
但小鬼子還是不好打,他們戴鋼盔,穿翻毛皮鞋,吃牛肉,喝米粥,他們地上有摩托車、汽車、坦克、打跑,天上有飛機,而八路軍仍手榴彈拉大栓,吃高粱米喝紅薯湯,行軍全靠兩條腿兒,通信全靠一張嘴兒——要想把鬼子打跑,還要慢慢來,還要打更多的勝仗,也就還需要更多像栓子這樣的年輕後生。
但栓子不高興了,獨自坐在鍋灶旁,默默地燒火。很正常,一個善於打勝仗的連長,忽然成了夥夫,叫誰也高興不起來。老趙又狠下心來,拿了半塊醃肉,半瓶燒酒,遞給栓子。
栓子嘿嘿笑:“趙叔,再這樣,我都舍不得離開炊事班了。”
一句話挑起了老趙的話頭:“想啥呢,昨天我都說了,炊事班廟太小,裝不下你這尊大大佛。”
“我不是啥大佛。”栓子有些沮喪,把肉塞進嘴裏,騰出手來,又添了兩根劈柴。
“人這輩子都有走背字的時候,何況你不是,大隊長和政委都是大好人,他們心裏有數。”老趙思量著該不該把實情告訴栓子,話到嘴邊卻又改了口:“他們真的為你好。”
“我知道,怕我違反紀律。”栓子小聲說。
此時栓子真像犯錯的小孩子,又帶著滿腹委屈,老趙不由笑了:“哈哈,你個傻孩子,不全是這樣。”
傻就傻吧,栓子無所謂地聳聳肩,昂頭,半瓶酒一飲而盡。這點酒對他來說,如同涼水一般,沒什麽反應。
看栓子還不明白,老趙無奈地搖搖頭:“栓子,你真不理解大隊長和政委的意思?”
栓子抬頭,嘿嘿笑了兩聲:“理解,嚴肅軍紀唄。”
“你不理解!”老趙嚴肅地說:“本來你是連長,我是班長,你官比我大,我不該多說什麽,但我年齡比你大好幾輪,還是要批評你。”
老趙不再隨和,而且口氣就像師父訓徒弟,栓子不由抬頭張嘴,啊了一聲。
老趙又板起麵孔:“你隻想著殺敵人,這些俺們都能理解,你爹娘被鬼子殺了,鄉親們被鬼子殺了,生生死死的兄弟也被鬼子殺了,隻要有點血性的男人都會和你一樣。但你和俺們又不一樣,你槍法準,百步穿楊,你一杆槍殺了至少十幾個鬼子了,還有鬼子大官。”
正因為年齡,栓子很尊敬老趙,所以老趙說什麽,他都洗耳恭聽,哪怕是罵他,也不會強嘴。他看著老趙,眨了眨眼,沒有反駁。
老趙繼續說:“可你為了報仇,連自己的命都不要,那據點才多少鬼子?萬一你有點閃失,拿他們來陪葬,大隊長和政委都覺得虧大了。”
“虧啥啊,拚一個夠本,拚兩個賺一個,嘿嘿,而且我早夠本了。”栓子不以為然。
“你小子咋不了解你自己呢?”老趙要急眼了:“行了,我也不怕犯錯誤,都說給你聽,大隊長和政委想留著你打更多的勝仗,而不是看著小鬼子就拚命。”
這話李智說過,可在栓子看來,隻要是殺鬼子就行了,哪管什麽大仗小仗。一下子損失十多個兄弟,六子還死在自己懷裏,要不給他們報仇,那他就不配當這個連長,還不如留在炊事班砍柴燒鍋。
老趙真不知道該怎麽說。半輩子走南闖北,行走在江湖,聽說過為美色爹偷了兒媳,為錢財兒子殺了爹,也親眼見過一夜暴富,目睹過一夜家徒四壁妻離子散,看到過當官不仁不義,魚肉百姓,也聽說過財主家有萬貫,卻摳搜的一個鹹雞蛋喝了半個月的酒,見過行俠仗義好漢,也相逢過劫富濟貧英雄——真所謂人間百態,稀奇古怪。
到了夫子山,參加了八路,心才不再漂泊,哪怕過著比以前更清苦,也鐵了心願意留在夫子山。他知道李智和老孟都是大好人,滿懷忠義,殺敵報國,行為處事沒得說,指揮打仗更是英雄中的英雄,可是戲詞裏都沒唱過。
截止到今天,仍搞不清楚為什麽不讓栓子當連長。在他意識裏,以兩位領導獎罰分明的行事風格,不該這麽做,也不會這麽做。當然,栓子的確犯了錯誤,現在所有人都知道了,還三條錯誤,說的明明白白,仔仔細細。
加入八路軍已經兩個多月,還當上了炊事班長,老趙懂得八路軍紀律。但老孟說過,嚴明紀律是打勝仗的保證。這一條老趙堅信不疑,同時,他又覺得既然栓子打了大勝仗,最起碼功過相抵,而不是隻處分不表揚。
中午吃飯的時候,老趙湊到老孟跟前,想給栓子說情。等老孟明白老趙意思,不由笑了:“你個老趙,不光低頭做飯,也學會操心了。”
老孟不是在批評,甚至有表揚的意思。老趙更加大膽:“這麽好的連長不去打仗,未免太可惜。”
“就是為了讓他打更多的大勝仗,不然更可惜。”老孟說的意味深長,老趙好像明白了什麽,卻又稀裏糊塗。
還想再接著問,老孟告訴老趙:“這兩天幫我盯著點栓子,這小子當了連長還是那個熊脾氣,隻要殺鬼子,連命都不顧。”
“那你和大隊長提醒他啊。”老趙說。
老孟苦笑:“上次打盤井虎次郎,迴來後李智讓他在太陽底下罰站,還說一定改。改個屁!”
老趙醍醐灌頂,一下全明白了。他沒打過仗,也不懂打仗,但知道子彈不長眼,而且都是爹娘生的肉體凡胎,打在誰身上都會鑽個眼,打的巧了,就直接要了命。栓子打仗不要命,犧牲的機會就大,但他又不是一般戰士,不能輕易犧牲,否則對獨立大隊是重大損失。但栓子就是那種見了鬼子不要命的家夥,尤其是手下兄弟被鬼子打死了,也就什麽都忘了,隻想殺鬼子報仇了。
提起栓子,誰不佩服?都說他像大隊長,是小一號的李智。老趙非常讚同,來夫子山一個月,除了聽大隊長李智的故事,剩下的就是栓子。而栓子那麽年輕,才當兵一年,這樣的進步不能不叫人嘖嘖驚奇。他好像天生就是為了打仗。
老孟的話很對,他應該打更多的打勝仗,而不是在陰溝翻了大船,這樣才叫可惜,才叫浪費。
老趙也聽說了特務連打下興隆據點經過,開始對栓子讚不絕口,打鬼子就得有這個勁頭,甚至覺得都像栓子這樣,小鬼子就蹦躂不了幾天。
但小鬼子還是不好打,他們戴鋼盔,穿翻毛皮鞋,吃牛肉,喝米粥,他們地上有摩托車、汽車、坦克、打跑,天上有飛機,而八路軍仍手榴彈拉大栓,吃高粱米喝紅薯湯,行軍全靠兩條腿兒,通信全靠一張嘴兒——要想把鬼子打跑,還要慢慢來,還要打更多的勝仗,也就還需要更多像栓子這樣的年輕後生。
但栓子不高興了,獨自坐在鍋灶旁,默默地燒火。很正常,一個善於打勝仗的連長,忽然成了夥夫,叫誰也高興不起來。老趙又狠下心來,拿了半塊醃肉,半瓶燒酒,遞給栓子。
栓子嘿嘿笑:“趙叔,再這樣,我都舍不得離開炊事班了。”
一句話挑起了老趙的話頭:“想啥呢,昨天我都說了,炊事班廟太小,裝不下你這尊大大佛。”
“我不是啥大佛。”栓子有些沮喪,把肉塞進嘴裏,騰出手來,又添了兩根劈柴。
“人這輩子都有走背字的時候,何況你不是,大隊長和政委都是大好人,他們心裏有數。”老趙思量著該不該把實情告訴栓子,話到嘴邊卻又改了口:“他們真的為你好。”
“我知道,怕我違反紀律。”栓子小聲說。
此時栓子真像犯錯的小孩子,又帶著滿腹委屈,老趙不由笑了:“哈哈,你個傻孩子,不全是這樣。”
傻就傻吧,栓子無所謂地聳聳肩,昂頭,半瓶酒一飲而盡。這點酒對他來說,如同涼水一般,沒什麽反應。
看栓子還不明白,老趙無奈地搖搖頭:“栓子,你真不理解大隊長和政委的意思?”
栓子抬頭,嘿嘿笑了兩聲:“理解,嚴肅軍紀唄。”
“你不理解!”老趙嚴肅地說:“本來你是連長,我是班長,你官比我大,我不該多說什麽,但我年齡比你大好幾輪,還是要批評你。”
老趙不再隨和,而且口氣就像師父訓徒弟,栓子不由抬頭張嘴,啊了一聲。
老趙又板起麵孔:“你隻想著殺敵人,這些俺們都能理解,你爹娘被鬼子殺了,鄉親們被鬼子殺了,生生死死的兄弟也被鬼子殺了,隻要有點血性的男人都會和你一樣。但你和俺們又不一樣,你槍法準,百步穿楊,你一杆槍殺了至少十幾個鬼子了,還有鬼子大官。”
正因為年齡,栓子很尊敬老趙,所以老趙說什麽,他都洗耳恭聽,哪怕是罵他,也不會強嘴。他看著老趙,眨了眨眼,沒有反駁。
老趙繼續說:“可你為了報仇,連自己的命都不要,那據點才多少鬼子?萬一你有點閃失,拿他們來陪葬,大隊長和政委都覺得虧大了。”
“虧啥啊,拚一個夠本,拚兩個賺一個,嘿嘿,而且我早夠本了。”栓子不以為然。
“你小子咋不了解你自己呢?”老趙要急眼了:“行了,我也不怕犯錯誤,都說給你聽,大隊長和政委想留著你打更多的勝仗,而不是看著小鬼子就拚命。”
這話李智說過,可在栓子看來,隻要是殺鬼子就行了,哪管什麽大仗小仗。一下子損失十多個兄弟,六子還死在自己懷裏,要不給他們報仇,那他就不配當這個連長,還不如留在炊事班砍柴燒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