沮鵠和邢道榮這一路追擊的兵馬被周泰擊退後,他們匆匆趕迴,立刻向甘寧和陳到詳細稟報了他們所遭遇的種種情況。
聽完他們的敘述,甘寧與陳到對視一眼,眼神中閃過一絲決然。
隻見二人毫不猶豫地下達命令,率領著錦帆營和親衛營的主力如洶湧澎湃的潮水一般,氣勢磅礴地朝南邊席卷而去。
與此同時,從南昌方向北上追擊而來的安南軍和先登營也毫不示弱,馬不停蹄地向北挺進。
沒過多久,這支追兵就與南下的甘寧、陳到所部成功會師,並一同將周瑜、周泰兩部的江東殘軍緊緊圍困在了海昏這座小城之中。
海昏城頭上,周瑜、周泰、太史慈、賀齊、朱桓等將領以及傷勢逐漸痊愈的陳武全都聚集在此處。
他們神色凝重地眺望著城外密密麻麻的敵軍陣營,心中充滿了憂慮和不安。
遙想當初,周瑜親自統領的建昌一線兵馬接近一萬人之眾,而周泰所率領的江東水師扣除被蔣欽、呂蒙帶走前去支援下遊江防的部分,其兵力依然不下一萬餘人。
然而時至今日,困守在城中的這兩支江東殘軍加起來僅僅隻剩下六千多人而已,而且由於連連戰敗,士兵們的士氣異常低落。
反觀城外的魏延大軍,其人數足有好幾萬之眾,並且剛剛取得重大勝利,全軍上下士氣如虹,銳不可當!
這段時間以來,來自各地的情報如雪片般紛紛傳來,令周瑜應接不暇。
先是廬江告急,緊接著南昌失守,隨後會稽之地也未能幸免,相繼落入敵方之手。
另外,交州方麵亦是戰況慘烈,原本駐守於此的江東軍竟被魏延軍巧妙地誘出城外,進而遭到聚殲,程普、韓當兩員老將一人被俘一人下落不明。
如此一來,交州的防禦力量已然大為削弱,僅剩下少量兵力堅守著番禺這座孤城。
然而,以目前的形勢來看,番禺城孤立無援,久守下去必然難以抵擋敵軍的猛烈攻勢,淪陷不過隻是早晚之事罷了。
而這其中,最為令周瑜憂心忡忡的,莫過於吳郡的局勢。此地本就地勢平坦,無險可守,如今更是門戶大開。
恐怕要不了多久,魏延軍的各路兵馬便會朝著吳縣進發,整個江東的基業都已陷入搖搖欲墜之境,可謂是岌岌可危!
每每想到此處,周瑜不禁悲從中來。遙想當年,他與先主伯符將軍率領著區區數千兵馬,縱橫馳騁於江南大地之上,一路過關斬將,曆經無數艱難險阻,方才打下這片廣袤的江山,奠定了今日江東之根基。
那些曾經並肩作戰、同生共死的歲月,仿佛還曆曆在目。然而,誰能料到如今這來之不易的基業竟然即將毀於一旦。
倘若真到了那一天,又有何顏麵去麵對那位與自己名為君臣、實則情同手足的先主伯符將軍呢?
每念及此,周瑜隻覺得自己的心仿佛被千萬把利刃無情地攪動著,那鑽心的疼痛讓他幾乎無法唿吸。
他原本計劃著率領城內所剩無幾的兵馬奮勇突圍,一路朝著東北方向的丹陽郡急速轉移,並在那裏構築起堅固的防線以抵禦敵人的進攻。
然而,當他的目光緩緩掃過身旁那些垂頭喪氣、毫無鬥誌可言的戰將們,以及看到城中那些經曆了一場場慘烈戰鬥後仍心有餘悸的江東士兵們時,周瑜那顆原本堅定無比的心瞬間軟了下來。
他深知,如果此時強行下令出城突圍,那麽等待這些江東好兒郎的將會是怎樣悲慘的命運。
城外那數萬魏延軍就像一群餓極了的猛虎,而他們這群江東兵則成了任人宰割的兔子。
隻要一出城門,敵人必定會如狂風驟雨般猛撲過來,毫不留情地將他們一口口吞噬掉。
更何況,城外的敵軍之中竟然還有數千精銳騎兵!就算他們能夠僥幸衝破重圍殺出一條血路逃出生天,但又怎能跑得過那些風馳電掣般的騎兵呢?最終恐怕還是難逃被追殺至全軍覆沒的下場。
接下來究竟應該如何應對眼前的困境呢?向來足智多謀的周瑜,此刻也不禁感到有些茫然失措了起來。
如果選擇強行突圍,那麽毫無疑問將會導致全軍覆沒的悲慘結局;
然而若是繼續在此地堅守下去,在沒有任何援軍支援的艱難狀況下,最終恐怕也依舊難逃一死啊!
這座名為海昏的小城實在是沒有絲毫的戰略價值可言。
正因如此,它的城牆不僅低矮破舊,而且極易被敵軍攻破和占領,可謂是易攻難守之地。
再加上城中所囤積的糧草數量相當有限,根據當前每天消耗糧食的速度來計算,根本就無法支撐太長時間。
眼看著局勢愈發危急,周瑜心急如焚卻又苦無良策,仿佛陷入了一個深不見底的絕境之中。
......
與此同時,城外的征南軍又有援軍抵達,原來是自攸縣火速奔赴南昌而來的嚴顏、劉辟與鮑隆所率的數千精兵強將。
他們一路風塵仆仆,馬不停蹄地趕至戰場,旋即投身於圍困海昏的浩蕩大軍之列。
數日後,魏延知曉海昏的情況之後,深知大軍齊聚城下於事無補,便下達軍令:
將海昏城的圍困重任交給龐統、張合及泠苞統率的先登營,還有嚴顏、鮑隆統轄的第二營一部。
而他自己,則親自掛帥,統領文聘、陳到、馮習等一眾將領,再加上安南軍的一部分兵力以及親衛營,即刻啟程沿長江南岸疾行,目標直指丹陽、吳郡一帶,欲以雷霆之勢兵臨吳縣城下。
與此同時,甘寧、蘇飛、丁奉率領著錦帆營水軍,順著滾滾東流的長江破浪前行。
這支精銳水師猶如出海蛟龍一般,氣勢洶洶地向東殺去,旨在一舉剿滅其餘的江東水師,並長驅直入,直搗江東的軍事重鎮秣陵(其後曾更名為建業,即今之南京)。
一時間,廣袤的江東大地之上,處處可見魏延麾下征南軍縱橫馳騁的矯健身影。
聽完他們的敘述,甘寧與陳到對視一眼,眼神中閃過一絲決然。
隻見二人毫不猶豫地下達命令,率領著錦帆營和親衛營的主力如洶湧澎湃的潮水一般,氣勢磅礴地朝南邊席卷而去。
與此同時,從南昌方向北上追擊而來的安南軍和先登營也毫不示弱,馬不停蹄地向北挺進。
沒過多久,這支追兵就與南下的甘寧、陳到所部成功會師,並一同將周瑜、周泰兩部的江東殘軍緊緊圍困在了海昏這座小城之中。
海昏城頭上,周瑜、周泰、太史慈、賀齊、朱桓等將領以及傷勢逐漸痊愈的陳武全都聚集在此處。
他們神色凝重地眺望著城外密密麻麻的敵軍陣營,心中充滿了憂慮和不安。
遙想當初,周瑜親自統領的建昌一線兵馬接近一萬人之眾,而周泰所率領的江東水師扣除被蔣欽、呂蒙帶走前去支援下遊江防的部分,其兵力依然不下一萬餘人。
然而時至今日,困守在城中的這兩支江東殘軍加起來僅僅隻剩下六千多人而已,而且由於連連戰敗,士兵們的士氣異常低落。
反觀城外的魏延大軍,其人數足有好幾萬之眾,並且剛剛取得重大勝利,全軍上下士氣如虹,銳不可當!
這段時間以來,來自各地的情報如雪片般紛紛傳來,令周瑜應接不暇。
先是廬江告急,緊接著南昌失守,隨後會稽之地也未能幸免,相繼落入敵方之手。
另外,交州方麵亦是戰況慘烈,原本駐守於此的江東軍竟被魏延軍巧妙地誘出城外,進而遭到聚殲,程普、韓當兩員老將一人被俘一人下落不明。
如此一來,交州的防禦力量已然大為削弱,僅剩下少量兵力堅守著番禺這座孤城。
然而,以目前的形勢來看,番禺城孤立無援,久守下去必然難以抵擋敵軍的猛烈攻勢,淪陷不過隻是早晚之事罷了。
而這其中,最為令周瑜憂心忡忡的,莫過於吳郡的局勢。此地本就地勢平坦,無險可守,如今更是門戶大開。
恐怕要不了多久,魏延軍的各路兵馬便會朝著吳縣進發,整個江東的基業都已陷入搖搖欲墜之境,可謂是岌岌可危!
每每想到此處,周瑜不禁悲從中來。遙想當年,他與先主伯符將軍率領著區區數千兵馬,縱橫馳騁於江南大地之上,一路過關斬將,曆經無數艱難險阻,方才打下這片廣袤的江山,奠定了今日江東之根基。
那些曾經並肩作戰、同生共死的歲月,仿佛還曆曆在目。然而,誰能料到如今這來之不易的基業竟然即將毀於一旦。
倘若真到了那一天,又有何顏麵去麵對那位與自己名為君臣、實則情同手足的先主伯符將軍呢?
每念及此,周瑜隻覺得自己的心仿佛被千萬把利刃無情地攪動著,那鑽心的疼痛讓他幾乎無法唿吸。
他原本計劃著率領城內所剩無幾的兵馬奮勇突圍,一路朝著東北方向的丹陽郡急速轉移,並在那裏構築起堅固的防線以抵禦敵人的進攻。
然而,當他的目光緩緩掃過身旁那些垂頭喪氣、毫無鬥誌可言的戰將們,以及看到城中那些經曆了一場場慘烈戰鬥後仍心有餘悸的江東士兵們時,周瑜那顆原本堅定無比的心瞬間軟了下來。
他深知,如果此時強行下令出城突圍,那麽等待這些江東好兒郎的將會是怎樣悲慘的命運。
城外那數萬魏延軍就像一群餓極了的猛虎,而他們這群江東兵則成了任人宰割的兔子。
隻要一出城門,敵人必定會如狂風驟雨般猛撲過來,毫不留情地將他們一口口吞噬掉。
更何況,城外的敵軍之中竟然還有數千精銳騎兵!就算他們能夠僥幸衝破重圍殺出一條血路逃出生天,但又怎能跑得過那些風馳電掣般的騎兵呢?最終恐怕還是難逃被追殺至全軍覆沒的下場。
接下來究竟應該如何應對眼前的困境呢?向來足智多謀的周瑜,此刻也不禁感到有些茫然失措了起來。
如果選擇強行突圍,那麽毫無疑問將會導致全軍覆沒的悲慘結局;
然而若是繼續在此地堅守下去,在沒有任何援軍支援的艱難狀況下,最終恐怕也依舊難逃一死啊!
這座名為海昏的小城實在是沒有絲毫的戰略價值可言。
正因如此,它的城牆不僅低矮破舊,而且極易被敵軍攻破和占領,可謂是易攻難守之地。
再加上城中所囤積的糧草數量相當有限,根據當前每天消耗糧食的速度來計算,根本就無法支撐太長時間。
眼看著局勢愈發危急,周瑜心急如焚卻又苦無良策,仿佛陷入了一個深不見底的絕境之中。
......
與此同時,城外的征南軍又有援軍抵達,原來是自攸縣火速奔赴南昌而來的嚴顏、劉辟與鮑隆所率的數千精兵強將。
他們一路風塵仆仆,馬不停蹄地趕至戰場,旋即投身於圍困海昏的浩蕩大軍之列。
數日後,魏延知曉海昏的情況之後,深知大軍齊聚城下於事無補,便下達軍令:
將海昏城的圍困重任交給龐統、張合及泠苞統率的先登營,還有嚴顏、鮑隆統轄的第二營一部。
而他自己,則親自掛帥,統領文聘、陳到、馮習等一眾將領,再加上安南軍的一部分兵力以及親衛營,即刻啟程沿長江南岸疾行,目標直指丹陽、吳郡一帶,欲以雷霆之勢兵臨吳縣城下。
與此同時,甘寧、蘇飛、丁奉率領著錦帆營水軍,順著滾滾東流的長江破浪前行。
這支精銳水師猶如出海蛟龍一般,氣勢洶洶地向東殺去,旨在一舉剿滅其餘的江東水師,並長驅直入,直搗江東的軍事重鎮秣陵(其後曾更名為建業,即今之南京)。
一時間,廣袤的江東大地之上,處處可見魏延麾下征南軍縱橫馳騁的矯健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