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長江柴桑水域濃煙漸熄,空氣中彌漫著炭燒嗆鼻的氣味。
放眼望去,寬闊的江麵上,到處都漂浮著燒焦的木塊和士兵們那令人觸目驚心的焦黑屍骸。
原本波濤洶湧的江水此時仿佛也失去了生機,變得死寂沉沉。
偶有幾隻水鳥低空掠過,它們似乎感受到了這片水域所彌漫的哀傷氣息,發出幾聲淒厲的哀鳴,仿佛也是在為眼前的慘狀悲歎不已。
經過一夜驚心動魄的激烈戰鬥,曾經固若金湯的江東柴桑水寨如今已化為一片廢墟,熊熊烈火將其吞噬殆盡。
那些四散奔逃的江東戰船本以為能夠僥幸逃脫,卻不想在下遊遭遇了錦帆營將士設下的鐵索橫江之局,硬生生地被攔阻在了江中。
緊接著,錦帆水師借助強勁的西北風,發動了一場勢不可擋的猛烈火攻。
船上的江東水師將士們頓時亂作一團,有的人在熊熊烈焰中痛苦掙紮,最終被無情的大火活活燒死;
有的人驚慌失措地跳入冰冷刺骨的江水中,但由於水性不佳或精疲力竭,很快就沉入水底溺亡;
而更多的人則拚命從水中遊向長江南岸,隻求能保住一條性命,他們個個衣衫襤褸,神情狼狽不堪,如喪家之犬般落荒而逃。
就在這混亂之際,甘寧敏銳地察覺到敵軍正在登陸潰逃,他便立刻派人火速前往魏延處稟報此處戰況。
魏延聽聞後毫不遲疑,果斷地下達命令,讓蘇飛和丁奉指揮江東水師在江麵上全力出擊,給困於火海的江東軍以沉重打擊。
與此同時,甘寧親自率領一部分精銳的錦帆軍,棄船上岸朝著長江南岸追擊而去。
而陳到、邢道榮以及沮鵠三人也帶領著親衛營緊緊跟隨其後,一行人風馳電掣般向著南岸追擊逃竄的江東敵軍。
此刻,魏延穩穩地站立於那艘巍峨壯觀的中軍樓船甲板之上,他那雙銳利如鷹隼般的眼眸極目遠眺。
眼前所呈現出的景象讓他不禁瞠目結舌、心驚膽戰,一種翻江倒海般的惡心感瞬間湧上心頭。
隻見蘇飛和丁奉二將正有條不紊地指揮著錦帆營的將士們忙碌地清掃著戰場。
兵士們動作嫻熟而迅速,將那些在江麵上隨波逐流漂浮著的一具具屍體小心翼翼地打撈上船,這些屍體有的麵目猙獰,有的肢體殘缺不全,令人毛骨悚然。
隨後,他們把這些收集起來的屍體運往江邊,找一處合適之地進行妥善掩埋,好讓這些逝去的英靈得以安息。
另一邊,兵士們又去處理那些散落在江麵上的江東戰船遺骸。對於一些燒毀程度尚不十分嚴重的船隻,他們則派出經驗豐富的工匠前去仔細檢修。
看看是否還有修複的可能,如果能夠修好,那麽這些戰船或許還能重新投入使用,為己方增添一份力量。
魏延稍稍平複了一下內心的波瀾起伏,緩緩地將目光從江麵上移開,轉向了長江南岸。
他遙望著江東水師殘軍落荒而逃的方向,心中頓時湧起千頭萬緒。
曾經名震天下、威風凜凜的江東水師,如今卻因為失去了賴以生存的戰船,不得不被迫驅離上岸。
就如同那失去鋒利獠牙的猛虎一般,雖然依舊兇猛,但在陸地之上,麵對自己麾下訓練有素、裝備精良的兵馬,恐怕也隻能是一步步地被吞噬掉吧。
如今江東再無天險可守,江南將會成為自己的囊中之物。想到此處,魏延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自信而冷酷的笑容......
且說那潰敗逃竄至南岸的江東水師,此時他們已然亂作一團,全然顧不得東南西北,隻知拚命奔逃,狼狽至極!
然而,這卻給後方緊追不舍的魏延軍製造了不小的麻煩。
麵對四散奔逃的敵軍,魏延軍將士們也隻能在各自將領的指揮下分頭展開追擊行動,一心隻求能夠最大限度地消滅敵人、重創敵軍。
即便情況如此棘手,但魏延軍依舊收獲頗豐。
隻見甘寧所率部隊一路向著彭澤方向窮追猛打,其勢如破竹,銳不可當!
在激烈的交鋒之中,他手起刀落,竟成功將敵將淩操斬殺,同時還俘獲了不計其數的敵軍士卒。
另一邊,陳到所部則徑直朝著鄱陽湖方向疾馳而去,同樣戰果輝煌,不僅生擒了敵將徐盛,更使得敵軍聞風喪膽。
與此同時,沮鵠和邢道榮二人亦統率著大軍向南挺進。途中,邢道榮遭遇了敵將周泰,雙方隨即展開一場驚心動魄的激戰。
可惜的是,邢道榮終究技不如人,難敵周泰之勇,最終身負重傷,隻得暫且退兵休整。
但總體而言,此次魏延軍可謂大獲全勝,令江東水師元氣大傷!
從魏延軍的圍堵中僥幸逃脫的周泰,此刻正神色疲憊地率領部分殘軍一路向南狂奔而去。
在柴桑以南、南昌之北的小城——海昏,周泰與北撤的周瑜、太史慈所率兵馬相遇。
當得知柴桑戰場上的情況之後,周瑜整個人都驚呆了。
他與主公孫權一直堅信,憑借著強大的江東水師,定能成為守護江東大地的最後一道堅不可摧的藩籬。
然而,令周瑜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魏延軍竟然巧妙運用火攻之術,一舉將獨步天下的江東水師擊潰。
麵對如此嚴峻的戰局,周瑜深知如果不及時采取有效的應對措施,敵軍勢必能夠輕而易舉地渡過長江天險,直搗吳郡腹地。
想到此處,周瑜不敢有絲毫耽擱,連忙下令讓周泰迅速收攏那些四散逃竄的殘兵敗將,並將其與自己率領的剛剛從南昌和建昌緊急撤下的兵馬匯集一處。
一同向著丹陽方向火速撤退,以期能夠趕在敵軍之前,為吳郡構築起一道最後的堅固防線。
然而,現實的局勢遠比周瑜想象中的還要兇險得多。
原來,當他們撤離的時候,南昌城內的龐統果斷下令,讓眾將率領著安南軍、先登營的大批兵馬尾隨其後。
眼看著這支追兵距離海昏城越來越近,一場激烈無比的大戰似乎即將一觸即發。
另外,當駐守建昌的江東軍匆忙撤離之際,攸縣方麵的嚴顏、劉辟、鮑隆等將領立即敏銳地捕捉到了戰機。
他們毫不猶豫地率領麾下兵馬揮師東進,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迅速攻占了建昌這座戰略要地。
隨後,這些將士們並未停下前進的腳步,而是繼續馬不停蹄地朝著南昌進軍,滿心期待著能夠與主力部隊順利會師,共同給予江東軍以致命一擊。
放眼望去,寬闊的江麵上,到處都漂浮著燒焦的木塊和士兵們那令人觸目驚心的焦黑屍骸。
原本波濤洶湧的江水此時仿佛也失去了生機,變得死寂沉沉。
偶有幾隻水鳥低空掠過,它們似乎感受到了這片水域所彌漫的哀傷氣息,發出幾聲淒厲的哀鳴,仿佛也是在為眼前的慘狀悲歎不已。
經過一夜驚心動魄的激烈戰鬥,曾經固若金湯的江東柴桑水寨如今已化為一片廢墟,熊熊烈火將其吞噬殆盡。
那些四散奔逃的江東戰船本以為能夠僥幸逃脫,卻不想在下遊遭遇了錦帆營將士設下的鐵索橫江之局,硬生生地被攔阻在了江中。
緊接著,錦帆水師借助強勁的西北風,發動了一場勢不可擋的猛烈火攻。
船上的江東水師將士們頓時亂作一團,有的人在熊熊烈焰中痛苦掙紮,最終被無情的大火活活燒死;
有的人驚慌失措地跳入冰冷刺骨的江水中,但由於水性不佳或精疲力竭,很快就沉入水底溺亡;
而更多的人則拚命從水中遊向長江南岸,隻求能保住一條性命,他們個個衣衫襤褸,神情狼狽不堪,如喪家之犬般落荒而逃。
就在這混亂之際,甘寧敏銳地察覺到敵軍正在登陸潰逃,他便立刻派人火速前往魏延處稟報此處戰況。
魏延聽聞後毫不遲疑,果斷地下達命令,讓蘇飛和丁奉指揮江東水師在江麵上全力出擊,給困於火海的江東軍以沉重打擊。
與此同時,甘寧親自率領一部分精銳的錦帆軍,棄船上岸朝著長江南岸追擊而去。
而陳到、邢道榮以及沮鵠三人也帶領著親衛營緊緊跟隨其後,一行人風馳電掣般向著南岸追擊逃竄的江東敵軍。
此刻,魏延穩穩地站立於那艘巍峨壯觀的中軍樓船甲板之上,他那雙銳利如鷹隼般的眼眸極目遠眺。
眼前所呈現出的景象讓他不禁瞠目結舌、心驚膽戰,一種翻江倒海般的惡心感瞬間湧上心頭。
隻見蘇飛和丁奉二將正有條不紊地指揮著錦帆營的將士們忙碌地清掃著戰場。
兵士們動作嫻熟而迅速,將那些在江麵上隨波逐流漂浮著的一具具屍體小心翼翼地打撈上船,這些屍體有的麵目猙獰,有的肢體殘缺不全,令人毛骨悚然。
隨後,他們把這些收集起來的屍體運往江邊,找一處合適之地進行妥善掩埋,好讓這些逝去的英靈得以安息。
另一邊,兵士們又去處理那些散落在江麵上的江東戰船遺骸。對於一些燒毀程度尚不十分嚴重的船隻,他們則派出經驗豐富的工匠前去仔細檢修。
看看是否還有修複的可能,如果能夠修好,那麽這些戰船或許還能重新投入使用,為己方增添一份力量。
魏延稍稍平複了一下內心的波瀾起伏,緩緩地將目光從江麵上移開,轉向了長江南岸。
他遙望著江東水師殘軍落荒而逃的方向,心中頓時湧起千頭萬緒。
曾經名震天下、威風凜凜的江東水師,如今卻因為失去了賴以生存的戰船,不得不被迫驅離上岸。
就如同那失去鋒利獠牙的猛虎一般,雖然依舊兇猛,但在陸地之上,麵對自己麾下訓練有素、裝備精良的兵馬,恐怕也隻能是一步步地被吞噬掉吧。
如今江東再無天險可守,江南將會成為自己的囊中之物。想到此處,魏延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自信而冷酷的笑容......
且說那潰敗逃竄至南岸的江東水師,此時他們已然亂作一團,全然顧不得東南西北,隻知拚命奔逃,狼狽至極!
然而,這卻給後方緊追不舍的魏延軍製造了不小的麻煩。
麵對四散奔逃的敵軍,魏延軍將士們也隻能在各自將領的指揮下分頭展開追擊行動,一心隻求能夠最大限度地消滅敵人、重創敵軍。
即便情況如此棘手,但魏延軍依舊收獲頗豐。
隻見甘寧所率部隊一路向著彭澤方向窮追猛打,其勢如破竹,銳不可當!
在激烈的交鋒之中,他手起刀落,竟成功將敵將淩操斬殺,同時還俘獲了不計其數的敵軍士卒。
另一邊,陳到所部則徑直朝著鄱陽湖方向疾馳而去,同樣戰果輝煌,不僅生擒了敵將徐盛,更使得敵軍聞風喪膽。
與此同時,沮鵠和邢道榮二人亦統率著大軍向南挺進。途中,邢道榮遭遇了敵將周泰,雙方隨即展開一場驚心動魄的激戰。
可惜的是,邢道榮終究技不如人,難敵周泰之勇,最終身負重傷,隻得暫且退兵休整。
但總體而言,此次魏延軍可謂大獲全勝,令江東水師元氣大傷!
從魏延軍的圍堵中僥幸逃脫的周泰,此刻正神色疲憊地率領部分殘軍一路向南狂奔而去。
在柴桑以南、南昌之北的小城——海昏,周泰與北撤的周瑜、太史慈所率兵馬相遇。
當得知柴桑戰場上的情況之後,周瑜整個人都驚呆了。
他與主公孫權一直堅信,憑借著強大的江東水師,定能成為守護江東大地的最後一道堅不可摧的藩籬。
然而,令周瑜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魏延軍竟然巧妙運用火攻之術,一舉將獨步天下的江東水師擊潰。
麵對如此嚴峻的戰局,周瑜深知如果不及時采取有效的應對措施,敵軍勢必能夠輕而易舉地渡過長江天險,直搗吳郡腹地。
想到此處,周瑜不敢有絲毫耽擱,連忙下令讓周泰迅速收攏那些四散逃竄的殘兵敗將,並將其與自己率領的剛剛從南昌和建昌緊急撤下的兵馬匯集一處。
一同向著丹陽方向火速撤退,以期能夠趕在敵軍之前,為吳郡構築起一道最後的堅固防線。
然而,現實的局勢遠比周瑜想象中的還要兇險得多。
原來,當他們撤離的時候,南昌城內的龐統果斷下令,讓眾將率領著安南軍、先登營的大批兵馬尾隨其後。
眼看著這支追兵距離海昏城越來越近,一場激烈無比的大戰似乎即將一觸即發。
另外,當駐守建昌的江東軍匆忙撤離之際,攸縣方麵的嚴顏、劉辟、鮑隆等將領立即敏銳地捕捉到了戰機。
他們毫不猶豫地率領麾下兵馬揮師東進,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迅速攻占了建昌這座戰略要地。
隨後,這些將士們並未停下前進的腳步,而是繼續馬不停蹄地朝著南昌進軍,滿心期待著能夠與主力部隊順利會師,共同給予江東軍以致命一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