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裏之外的成都,天空一片陰霾。


    經過一路艱辛,魏延所率領的這一路兵馬率先抵達了成都東門外。


    此刻,這座繁華的城市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緊張氛圍之中,隻見四門緊閉,百姓們不敢出門。


    城內的劉璋猶如熱鍋上的螞蟻般焦躁不安。麵對氣勢洶洶、銳不可當的荊州軍,他感到束手無策,完全不知道該如何應對眼前的危局。


    就在不久前,率軍繞後偷襲白帝城、企圖截斷荊州軍退路的張任和黃權,在遭遇了慘敗之後,僅帶著寥寥數百名殘兵敗將,狼狽不堪地逃迴了成都。


    這一結果令劉璋大失所望,不僅錯過了擊敗荊州軍的唯一機會,更使他失去了一支原本可以倚重的主力部隊。


    與此同時,張鬆也從德陽匆匆趕迴成都,並將魏延的強硬態度原封不動地轉達給了劉璋。得知這個消息後,劉璋的心情愈發沉重起來。


    盡管眼前的局勢已然極其不利,猶如狂風驟雨中搖搖欲墜的孤舟,但劉璋內心深處依然燃燒著熊熊的不甘之火。


    要知道,自從劉焉開始,父子二人苦心經營益州將近十年之久,才好不容易打下了如今這份龐大的基業。


    倘若就這般輕而易舉地將這來之不易的成果拱手相讓於他人,劉璋深感自己將會愧對九泉之下的父親。


    然而,如果選擇堅守城池拒不投降,以城中現有的守軍力量而言,恐怕也是難以抵擋荊州軍的猛烈進攻。


    更何況,這些守軍中還有一半是毫無實戰經驗的新兵。麵對如此兇悍、如狼似虎的敵人,劉璋確實有些無奈。


    更讓劉璋倍感棘手的是,長子劉循以及那些曾經為自己立下赫赫戰功的功勳部將們都已被荊州軍俘虜。


    若魏延以這些人的性命相要挾,這無疑使得本就陷入兩難困境的劉璋更是雪上加霜,一時之間不知該如何抉擇,心中煩亂如麻。


    而此時劉璋麾下的文臣武將們的意見也出現了明顯的分歧,大致可分為三種態度。


    其中,以張鬆為首的一群人主張投降,他們竭盡全力地勸說劉璋開城獻降。


    如此行事不僅能最大程度地避免雙方士兵和百姓的傷亡,而且根據之前魏延的承諾,劉璋仍有機會得以保留其益州牧的職位。


    然而,與之針鋒相對的是以張任、黃權、鄧賢等武將為首的主戰派,他們強烈要堅守城池,奮力抵抗,絕不能輕易放棄。


    相比之下,董和、費觀、王累等一些文臣則選擇保持沉默。他們內心同樣糾結萬分,如同劉璋一般,在投降與抵抗之間左右搖擺,難以決斷。


    麵對這紛繁複雜的局麵,整個成都城都被一股沉重的憂慮所籠罩,眾人皆是茫然無措,不知究竟該何去何從。


    就在成都陷入混亂與迷茫之時,魏延卻在陳到、沮鵠以及眾多親衛營將士的護衛之下,來到了成都郊外的新都縣。


    新都縣令正是大名鼎鼎的法正。魏延率領大軍來到成都後,他腦海中的第一個念頭並非是如何迅速攻占成都這座堅城。


    反而是迫不及待地前來拜訪法正,畢竟像法正這樣的大才,若能將其招攬至自己麾下,無疑會如虎添翼。


    當魏延等人抵達縣衙門口時,正在衙內安靜看書的法正聽到手下稟報這一消息後,他二話不說,立刻放下手中書卷,起身快步朝著縣衙大門走去。


    剛走到門口,法正便一眼瞧見了那個讓他倍感親切的熟悉身影。


    隻見他嘴角上揚,露出一抹淡淡的微笑,然後和聲說道:


    “魏將軍果然是兵貴神速啊!如此之快便能兵臨成都城下,法某欽佩至極啊!”


    魏延聞聽此言,亦是滿臉興奮之色,大步流星地迎上前去。


    他那洪亮而又爽朗的聲音在空中迴蕩:


    “孝直先生別來無恙啊!遙想當日在江州城外的大營之中,先生對本將的那番諄諄教誨呢。”


    法正輕輕搖了搖頭,目光緊緊鎖定魏延,語氣誠懇地迴應道:


    “教誨二字,實在是愧不敢當。倒是要多謝將軍高抬貴手,釋放了在下那位鄉友孟子敬。”


    魏延則微微一笑,不以為然地擺了擺手,謙遜地表示道:


    “區區小事,何足掛齒。不知先生可還記得當日的約定?”


    隻見法正微微眯起雙眼,裝出一副不知情的樣子,緩緩說道:


    “什麽約定?法某著實記不得了。”


    聽到這話,魏延不禁皺起眉頭,語氣略顯急切地說道:


    “先生曾親口說過,待本將率軍兵臨成都,便會為本將效力。


    眼下成都即克,益州大定,本將急需像先生這樣智謀過人、才華橫溢之輩來輔佐啊!還望先生切莫推脫。”


    說著,魏延雙手抱拳,向法正深深作揖,眼中滿是懇切與期待。


    法正見魏延如此,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感動之情。


    迴想當日自己所說的那些話,他怎能輕易忘卻呢?那時,他身處江州,內心深處就已經萌生出投效之意。


    然而,由於當時局勢尚不明朗,他不敢貿然做出決定,隻得暫時按捺住這份心思。


    在隨後的日子裏,法正始終密切關注著魏延以及荊州軍的一舉一動。同時,他還收到了已投效的孟達寄來的書信。


    通過這些信件,他對荊州軍的具體情況以及魏延的為人處世之道有了更為詳盡的了解。越是深入知曉,他心中的滿意度就越高。


    就在剛剛,法正的心中又隱隱有著一絲擔憂:以魏延如今的身份地位和所建立的赫赫功業,是否會瞧得上自己這個區區小縣令呢?


    正因如此,他才遲遲未敢主動提及投效之事。但讓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魏延竟是如此謙遜有禮且熱情洋溢地邀請自己。


    法正再也無法繼續矜持下去,他趕忙俯身行禮,表示願意認主歸附。


    魏延見狀,滿心歡喜地伸手將法正扶起。兩人四目相對,不約而同地發出一陣爽朗的笑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魏延一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嘴巴嘟嘟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嘴巴嘟嘟哥並收藏三國之魏延一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