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羲自然知曉眼前這位威風凜凜的荊州軍統軍將領便是魏延。
最近一段時間,他也沒少聽到關於魏延的一些事跡和軍事建樹。對於魏延這樣的德才兼備的一方諸侯,龐羲內心深處其實還是很欣賞的。
但他怎麽也想不到這位近來名震天下的魏將軍竟然會如此客氣,和之前那些前來罵陣的,在營地外麵囂張跋扈、滿嘴髒話的荊州將領完全不同。
龐羲心中不禁暗暗稱奇,不過他還是一臉嚴肅地迴應道:
“魏延將軍,久聞大名啊!隻是不知道將軍不在荊州待著,跑到我們益州來做什麽呢?”
魏延聽後,臉色一沉,語氣變得十分嚴肅,義正言辭地說道:
“劉季玉主政益州多年,然此間,其非但未能為蜀中百姓謀福祉,反縱容屬下欺淩百姓,致民變迭起。
益州內亂,致使蜀中之地烏煙瘴氣,百姓深陷水火,而劉季玉對此混亂之局卻束手無策,實愧對益州父老。
今本將奉天子之命,率大軍入蜀中平叛,汝等阻攔王師,莫非受劉季玉指使?”
說完,遠遠地看著龐羲,等待著他的迴應。
龐羲聽完微微一怔,他沒想到魏延居然如此巧舌如簧,將入侵行為美化成奉旨平亂。
這樣的說辭平時可能會沒人信,畢竟誰都不傻。但是不久之前,魏延加封了征南將軍、交州牧、新野侯的消息傳遍大漢天下,還有誰能質疑魏延的身份呢?
到底是不是奉旨平叛,龐羲當然心知肚明,但他不可能向其他人一一解釋,而魏延自己一口咬死,他也沒有辦法。
龐羲心中知道魏延隻不過是以此為借口而向益州之地插入自己的勢力,並試圖侵占益州領土。
可是龐羲沒有辦法去戳穿這這個說法,因為現在魏延已經占據了大義,自己要是強行說魏延不是奉旨平叛,那就是抗旨。
龐羲想了一會兒,決定還是先讓主公劉璋不要落個違逆天子旨意的罪名。
於是,他對魏延說道:
“益州的內亂即將平定,叛賊趙韙和叛軍皆被圍困在江州城內,實在不敢勞煩征南將軍,我們益州軍有能力解決此事。
況且我家主公劉益州並未向朝廷求助,也沒有收到朝廷任何的通知,不知魏將軍這個旨意是天子何時頒發的?”
龐羲皺著眉頭,義正言辭地說道。
他雖然身為劉璋麾下的大將,但最初也曾擔任過朝廷議郎,內心深處依然對漢室朝廷懷有敬畏之情,因此才會如此耐心地與魏延爭論。
畢竟,若是換做其他將領,他們才不會管這所謂的旨意是否真實有效,隻要有人膽敢擅自闖入益州境內,那就是對益州的入侵行為,必然會遭到他們全力的阻攔和反擊。
而龐羲之所以能夠識破魏延的陰謀詭計,是因為他曾經擔任過議郎一職,對於朝廷的規章製度了如指掌。
按照常理來說,天子的旨意通常都會在頒布之時公開宣告於天下,以確保萬民皆知。
特別是像這種涉及到益州事務的重要旨意,更應該同時傳達到益州州牧府,以便及時做出應對措施。
因此,魏延所編造的矯詔謊言或許可以欺騙那些無知的平民百姓,但對於龐羲這樣經驗豐富、狡猾世故的官場老手而言,簡直就是破綻百出,毫無作用可言。
魏延聽完龐羲的話後,心裏很清楚對方是在懷疑自己奉旨平叛的合法性,但由於確實有些理虧,所以他也沒有再繼續糾纏詔書這件事。
相反,他故意裝出一副憤怒的樣子,大聲嗬斥道:
“好你個龐羲,竟敢公然質疑天子的旨意!你們這些人如此阻攔我軍前進,難道眼中就沒有大漢朝廷和當今天子嗎?
等本將出兵攻克成都之後,一定會把天子的旨意擺到劉璋的麵前,並讓他受到應有的懲罰,以懲治其謀反之罪!”
說完這番話,魏延便轉過身去,頭也不迴地離開了。
隻留下龐羲呆呆地站在高台上,不知所措。
“將軍,您覺得魏延手裏真的有天子的旨意嗎?”
一直在旁邊默默觀察著這一切的泠苞突然開口向龐羲問道。
“現在是否有旨意都已經不再重要了,你剛剛聽到沒有,魏延說他要出兵攻打成都了。”
龐羲臉上露出深深的憂慮之色,憂心忡忡地迴答道。
他們在此當道紮營,隻能夠攔住荊州軍前往江州的道路,但要知道,前往成都的道路可不止一條兩條,而是有千千萬萬條,所以他們是絕對不可能將所有道路都堵住的。
“將軍無需擔憂,成都有鄧賢將軍率領一萬大軍駐守,那肯定是固若金湯啊!就算荊州軍真的殺到了城下,他們也是絕對攻不下來的。”
泠苞一臉淡定地說道。
原來,他本就是和鄧賢一起駐守成都的,盡管自己已經率軍南下支援,但是對於成都的防衛工作,他還是非常有信心的。
“但是你不要忘記了,成都城中尚有將近一半的新兵存在,等到荊州軍兵臨城下的時候,他們是否會因為畏懼而選擇投降呢?
此外,到那時江州城內的趙韙必然會趁機發動攻擊。
不僅如此,北方的張魯,在得知這個消息之後,同樣會派遣軍隊向南進軍。
然而,最為可怕的並不是這些外部的威脅,而是源自於我們自身內部的問題。
當初蜀郡、廣漢、犍為等地那些曾經支持趙韙叛亂的世家大族,他們都已經被主公進行過清算。
那麽,當他們得知荊州軍即將兵臨成都城下時,他們是否會再次糾集力量去支持敵軍,試圖奪取成都呢?”
龐羲作為益州的老臣,並且曾經擔任過多年的巴郡太守,對益州的局勢可謂是了如指掌,一眼便能夠洞悉其中的玄妙之處。
盡管他與劉璋之間存在著一些矛盾和隔閡,但是畢竟兩人還是兒女親家,而且他們擁有著共同的利益。
劉璋可以說是他們東州派在益州的代理人,如果劉璋受到損害,那麽他們也將一同遭受損失。
聽完龐羲的分析之後,泠苞也是臉色一變,這才意識到其中的利害關係。
龐羲皺著眉頭思索了好一會兒,然後對著身邊的泠苞下令道:
“立刻向成都方向派出大批的細作和斥候,嚴密監視荊州軍的動向。”
“喏!”
泠苞不敢怠慢,連忙抱拳領命,隨後便匆匆走下高台,前去執行命令去了。
龐羲望著泠苞離去的背影,心中暗自思忖,如今的局勢已經變得越來越複雜,光是這樣龜縮在營寨之中恐怕是不行了......
最近一段時間,他也沒少聽到關於魏延的一些事跡和軍事建樹。對於魏延這樣的德才兼備的一方諸侯,龐羲內心深處其實還是很欣賞的。
但他怎麽也想不到這位近來名震天下的魏將軍竟然會如此客氣,和之前那些前來罵陣的,在營地外麵囂張跋扈、滿嘴髒話的荊州將領完全不同。
龐羲心中不禁暗暗稱奇,不過他還是一臉嚴肅地迴應道:
“魏延將軍,久聞大名啊!隻是不知道將軍不在荊州待著,跑到我們益州來做什麽呢?”
魏延聽後,臉色一沉,語氣變得十分嚴肅,義正言辭地說道:
“劉季玉主政益州多年,然此間,其非但未能為蜀中百姓謀福祉,反縱容屬下欺淩百姓,致民變迭起。
益州內亂,致使蜀中之地烏煙瘴氣,百姓深陷水火,而劉季玉對此混亂之局卻束手無策,實愧對益州父老。
今本將奉天子之命,率大軍入蜀中平叛,汝等阻攔王師,莫非受劉季玉指使?”
說完,遠遠地看著龐羲,等待著他的迴應。
龐羲聽完微微一怔,他沒想到魏延居然如此巧舌如簧,將入侵行為美化成奉旨平亂。
這樣的說辭平時可能會沒人信,畢竟誰都不傻。但是不久之前,魏延加封了征南將軍、交州牧、新野侯的消息傳遍大漢天下,還有誰能質疑魏延的身份呢?
到底是不是奉旨平叛,龐羲當然心知肚明,但他不可能向其他人一一解釋,而魏延自己一口咬死,他也沒有辦法。
龐羲心中知道魏延隻不過是以此為借口而向益州之地插入自己的勢力,並試圖侵占益州領土。
可是龐羲沒有辦法去戳穿這這個說法,因為現在魏延已經占據了大義,自己要是強行說魏延不是奉旨平叛,那就是抗旨。
龐羲想了一會兒,決定還是先讓主公劉璋不要落個違逆天子旨意的罪名。
於是,他對魏延說道:
“益州的內亂即將平定,叛賊趙韙和叛軍皆被圍困在江州城內,實在不敢勞煩征南將軍,我們益州軍有能力解決此事。
況且我家主公劉益州並未向朝廷求助,也沒有收到朝廷任何的通知,不知魏將軍這個旨意是天子何時頒發的?”
龐羲皺著眉頭,義正言辭地說道。
他雖然身為劉璋麾下的大將,但最初也曾擔任過朝廷議郎,內心深處依然對漢室朝廷懷有敬畏之情,因此才會如此耐心地與魏延爭論。
畢竟,若是換做其他將領,他們才不會管這所謂的旨意是否真實有效,隻要有人膽敢擅自闖入益州境內,那就是對益州的入侵行為,必然會遭到他們全力的阻攔和反擊。
而龐羲之所以能夠識破魏延的陰謀詭計,是因為他曾經擔任過議郎一職,對於朝廷的規章製度了如指掌。
按照常理來說,天子的旨意通常都會在頒布之時公開宣告於天下,以確保萬民皆知。
特別是像這種涉及到益州事務的重要旨意,更應該同時傳達到益州州牧府,以便及時做出應對措施。
因此,魏延所編造的矯詔謊言或許可以欺騙那些無知的平民百姓,但對於龐羲這樣經驗豐富、狡猾世故的官場老手而言,簡直就是破綻百出,毫無作用可言。
魏延聽完龐羲的話後,心裏很清楚對方是在懷疑自己奉旨平叛的合法性,但由於確實有些理虧,所以他也沒有再繼續糾纏詔書這件事。
相反,他故意裝出一副憤怒的樣子,大聲嗬斥道:
“好你個龐羲,竟敢公然質疑天子的旨意!你們這些人如此阻攔我軍前進,難道眼中就沒有大漢朝廷和當今天子嗎?
等本將出兵攻克成都之後,一定會把天子的旨意擺到劉璋的麵前,並讓他受到應有的懲罰,以懲治其謀反之罪!”
說完這番話,魏延便轉過身去,頭也不迴地離開了。
隻留下龐羲呆呆地站在高台上,不知所措。
“將軍,您覺得魏延手裏真的有天子的旨意嗎?”
一直在旁邊默默觀察著這一切的泠苞突然開口向龐羲問道。
“現在是否有旨意都已經不再重要了,你剛剛聽到沒有,魏延說他要出兵攻打成都了。”
龐羲臉上露出深深的憂慮之色,憂心忡忡地迴答道。
他們在此當道紮營,隻能夠攔住荊州軍前往江州的道路,但要知道,前往成都的道路可不止一條兩條,而是有千千萬萬條,所以他們是絕對不可能將所有道路都堵住的。
“將軍無需擔憂,成都有鄧賢將軍率領一萬大軍駐守,那肯定是固若金湯啊!就算荊州軍真的殺到了城下,他們也是絕對攻不下來的。”
泠苞一臉淡定地說道。
原來,他本就是和鄧賢一起駐守成都的,盡管自己已經率軍南下支援,但是對於成都的防衛工作,他還是非常有信心的。
“但是你不要忘記了,成都城中尚有將近一半的新兵存在,等到荊州軍兵臨城下的時候,他們是否會因為畏懼而選擇投降呢?
此外,到那時江州城內的趙韙必然會趁機發動攻擊。
不僅如此,北方的張魯,在得知這個消息之後,同樣會派遣軍隊向南進軍。
然而,最為可怕的並不是這些外部的威脅,而是源自於我們自身內部的問題。
當初蜀郡、廣漢、犍為等地那些曾經支持趙韙叛亂的世家大族,他們都已經被主公進行過清算。
那麽,當他們得知荊州軍即將兵臨成都城下時,他們是否會再次糾集力量去支持敵軍,試圖奪取成都呢?”
龐羲作為益州的老臣,並且曾經擔任過多年的巴郡太守,對益州的局勢可謂是了如指掌,一眼便能夠洞悉其中的玄妙之處。
盡管他與劉璋之間存在著一些矛盾和隔閡,但是畢竟兩人還是兒女親家,而且他們擁有著共同的利益。
劉璋可以說是他們東州派在益州的代理人,如果劉璋受到損害,那麽他們也將一同遭受損失。
聽完龐羲的分析之後,泠苞也是臉色一變,這才意識到其中的利害關係。
龐羲皺著眉頭思索了好一會兒,然後對著身邊的泠苞下令道:
“立刻向成都方向派出大批的細作和斥候,嚴密監視荊州軍的動向。”
“喏!”
泠苞不敢怠慢,連忙抱拳領命,隨後便匆匆走下高台,前去執行命令去了。
龐羲望著泠苞離去的背影,心中暗自思忖,如今的局勢已經變得越來越複雜,光是這樣龜縮在營寨之中恐怕是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