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郡江州城外幾十裏處的官道上,龐羲和泠苞帶領著益州軍當道紮營,成功地攔住了正準備進軍江州的魏延所率領的荊州軍主力部隊。


    荊州軍隻好在數裏之外與益州軍相向而紮營,靜靜地等待著時機。兩軍保持了長時間的對峙狀態,陷入了相持不下的僵局。


    在這個冷兵器時代,搭建的比較好的營寨就像是一座堅固的小型城池一般,如果想要強行攻破它將會麵臨極大的困難,並且還會給攻城一方帶來巨大的傷亡。


    魏延和沮授深知其中的利害關係,因此,荊州軍並沒有采取強攻的策略,而是想出各種方法試圖將敵軍引出營寨,然後再到野外將其一舉殲滅。


    其實,早在白帝城之下時,荊州軍就已經與劉璝、嚴顏統領的益州軍有過交手。


    魏延對東州兵的戰鬥力也有了大致的了解,因此他對自己麾下的第二營士兵們充滿了信心,相信他們可以在野外戰勝東州兵。


    然而,讓他意想不到的是,龐羲竟然下令麾下的士兵緊閉寨門,不輕易出擊。


    即使荊州軍的將領們在營地外不斷地挑釁,甚至破口大罵,益州軍依舊不為所動,仿佛完全沒有聽到一樣。


    龐羲的心中有著自己的盤算,他正在等待著繞後偷襲白帝城的張任那支兵馬的消息。


    如果他們能夠成功拿下白帝城,截斷荊州軍的退路,那麽這場戰爭甚至無需一戰就能輕鬆消滅荊州軍。


    可是,魏延卻變得非常焦急。畢竟,他是在異地他鄉作戰,補給線綿延數百裏,戰局形勢變幻莫測。


    此外,軍機營不斷向魏延傳遞來自其他地方的情報:


    魏延得知袁曹雙方在黃河一線陷入僵局;徐庶率領著第一營的軍隊已經進入了鬱林,並朝著交趾進發;


    劉備在漢中地區大鬧一場,大有鯨吞漢中和益州北部的趨勢;荊州東部的鄰居江東正忙於剿滅內部的山越......


    盡管荊州目前看起來似乎相對安全,不過,魏延已經察覺到了其中隱藏的風險。


    根據魏延對曆史的了解,他知道,如果劉備成功占據漢中後,是否會選擇經由葭萌關向南挺進益州呢?


    如果真是如此,那麽劉璋必然會和劉備勾結在一起。屆時,益州的局勢將變得極其複雜,甚至可能導致益州落入劉備之手……


    而江東的孫權、周瑜等人也並非等閑之輩,一旦他們得知自己率領大軍遠征地益州,難保不會在江夏、長沙、交州等地挑起事端,畢竟之前偷襲南海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


    每當想到這些,魏延便焦慮不安,心中暗自盤算著絕對不能在這裏被對麵的益州軍拖住,否則隻會白白浪費寶貴的時間。


    經過與沮授、陸議等謀士的一番商議,魏延終於眉頭一展,心生一計......


    這一日清晨,太陽剛剛升起,魏延便帶著一眾將領來到了益州軍的營寨前。


    為了保證魏延的絕對安全,霍峻特別下令讓第二營的主力部隊在他們身後布陣防守,時刻警惕敵軍可能發起的突襲。


    此時,益州軍營寨前的空地上,征南軍的軍旗和那個大大的“魏”字帥旗在燦爛的陽光下閃耀著耀眼的光芒。


    旗幟下方,魏延身穿著銀光閃閃的戰甲,外麵披著鮮豔的紅色戰袍,威風凜凜地騎在一匹高大威武的白龍馬上。


    腰間懸掛著那把銳利無比的鎮南劍,他那堅毅而威嚴的麵容讓人不禁心生敬畏之情。


    在他的左右兩側,分別由陳到和沮鵠率領著一群精銳的親衛營騎兵,盡管數量不多,但每一個人都堪稱軍中的精銳。


    一旦魏延麵臨任何危險,這些勇敢的戰士們將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迅速衝上前去,全力保護他的安全。


    與此同時,霍峻則站在一旁,親自指揮著一隊裝備精良的弓弩手和盾牌手,時刻警惕著營寨內的益州軍可能會突然衝殺出來。


    而在他們的身後,荊州軍的主力部隊井然有序地排列著,形成了一道堅固的防線。


    士兵們嚴陣以待,擺出了緊密的防守陣型,但同時也做好了隨時轉變為進攻隊列的準備,隻要主將霍峻一聲令下,他們便可以立刻發起猛烈的攻擊。


    魏延先仔細查看一番對方營寨的構建和防守情況,看著眼前的景象,魏延不由得皺起眉頭。


    因為這益州軍營地的堅固程度遠遠超乎自己的想象。隻見敵軍的營寨不僅建造得十分堅固,而且還很精巧。


    此刻,那座營地的大門緊緊關閉,而裏麵的益州軍則虎視眈眈地望著他們,一副如臨大敵的模樣。


    在營地的四周,還環繞著高聳的柵欄,看上去就像是一座堅不可摧的城堡一般。


    營門處更是設有重兵把守,彩旗飄飄,彰顯出敵軍的威嚴。營地內部,一頂頂帳篷整齊排列,布局合理。


    在營地的中央位置,矗立著一座巨大的營帳,想來應該就是敵軍的中軍大帳。


    魏延凝視著眼前的這座營寨,心中不禁感歎道:“這益州軍中果然有能人啊!”


    過了好一會兒,他才迴過神來,隨後親自朝著麵前的敵營大聲地喊道:


    “本將是征南將軍魏延,請你們的主將出來一敘。”


    聲音剛落,魏延便靜靜地等待起來。很快,他就看到一名敵軍士兵匆匆往營地中央的大帳跑去。顯然,這名士兵是去稟報情況的。


    一眨眼功夫之後,龐羲急匆匆地登上了營寨大門上方的高台。緊跟在他身後的,則是泠苞等一眾將領。


    在登上高台後,泠苞立刻就讓盾牌手列於前方,以防備敵軍的冷箭。


    就這樣,龐羲躲在高台前方的盾牌手之後,大聲地迴應道:


    “本將乃益州和德中郎將龐羲,不知爾等荊州軍何故犯境?”


    魏延當然知道龐羲,他是劉焉、劉璋父子的股肱之臣,如同荊州劉表與蔡瑁一般。


    此人在曆史上記載的才能一般,但是統兵多年,魏延也不敢大意。畢竟這可是一場大戰,稍有不慎就會導致全軍覆沒。


    因此,魏延一臉嚴肅地說道:


    “原來是龐將軍,本將是征南將軍魏延,奉天子之命平定益州之亂,不知將軍何故攔我軍去路?”


    其實,魏延對龐羲還是有些了解的。雖然曆史記載中關於他的信息並不多,但能成為劉焉、劉璋父子的得力幹將,必然有其過人之處。


    所以,魏延並沒有輕視他。而且,魏延想起當初法正來訪時給自己提出的建議。


    為了爭取益州士族的支持,他便采納法正之計,用漢帝之詔來為自己此次出兵正名。


    這樣一來,不僅可以讓自己的行動更加名正言順,還能贏得一些人的好感和支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魏延一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嘴巴嘟嘟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嘴巴嘟嘟哥並收藏三國之魏延一統最新章節